雖然咖啡真正進入中國並沒有多少年,但不可否認的是,咖啡已經成為很多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清晨起床後喝杯咖啡醒腦,白天工作時來一杯提神,就算是和朋友聊天,也點杯咖啡作為陪襯。
一般來講,咖啡館裡出售的咖啡分為單品咖啡和花式咖啡。單品咖啡就是用原產地出產的咖啡豆製作的咖啡,一般不加奶和糖,比如藍山咖啡、巴西咖啡、曼特寧咖啡等等;而花式咖啡則是以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為基礎,配合牛奶、奶泡調配出來的,比如拿鐵、卡布奇諾、摩卡等等。
中國人喝咖啡的習慣受星巴克影響極深,所以中國絕大多數咖啡館賣得最多都是花式咖啡,曾有咖啡館老闆在網絡上吐槽說:「賣出三四百杯花式咖啡,才能賣出一杯單品咖啡。」
雖然喝得多,可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拿鐵、卡布奇諾、摩卡、美式……各種花式咖啡的區別是什麼。今天,Mr.B先來說說,咖啡館裡的這些花式咖啡到底該怎麼點?
花式咖啡的基礎——Espresso
關於咖啡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流傳最廣也最為人認可的說法,是1671年由黎巴嫩語言學家浮士德·內洛尼記錄的:「公元六世紀,一位衣索比亞的牧羊人發現他的羊群喧鬧起來,不分晝夜,一直都很興奮。經過多次查探,這位牧羊人發現,每當羊群吃過一種野生灌木果實之後,就會不由自主的進入興奮狀態。牧羊人自己吃過這種果子之後,也格外的興奮。此後,這種果實在當地被用作提神藥。」而這種果實就是最早的「咖啡豆」。
新鮮的咖啡豆
威尼斯商人於1615年首次將咖啡帶進歐洲,很快這種飲料就風靡歐洲。在1685年歐洲的一副雕版畫上,介紹了當時流行的三種新式飲料:土耳其的咖啡、中國的茶和美洲的巧克力。
而今天Mr.B要說的花式咖啡,出現時間可要晚得多,因為花式咖啡的基礎「Espresso」一直到20世紀才出現。「Espresso」是由義大利文「Esprimere」的過去分詞衍生而來的,意為「壓縮後的精華」,而在中國常常被翻譯成「意式濃縮咖啡」。
在咖啡機發明之前,義大利人用這種咖啡壺獲取濃縮咖啡
「意式濃縮咖啡」在20世紀初發明於義大利,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前,它是通過蒸汽壓力製作出來的,直到彈簧瓣槓桿咖啡機發明出來,「Espresso」才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樣子。
如今的意式咖啡機
「Espresso」的是指在20-30秒時間內,經由9-10個大氣壓力由90℃-97℃的水萃取出來的,25-30毫升帶有金色油脂的咖啡。一杯成功的「Espresso」最重要的是看表面是否漂浮著一層厚厚的呈棕紅色的油亮泡沫。
對義大利人來說,一口喝掉Espresso絕對是種享受
「Espresso」看似簡單,但很多咖啡師要窮盡一生去研究。
首先是咖啡豆的選擇。不同於單品咖啡只選擇某一產地的咖啡豆,Espresso往往要用幾種咖啡豆搭配起來,比如日曬法的咖啡豆有醇味,水洗法的咖啡豆有甜味。很多Espresso的配方,都是來自老師傅幾十年的經驗。
其次是咖啡豆的烘焙。Espresso經常採用較深的烘焙,溫度常常達到200℃,差幾秒可能就會毀掉整鍋的咖啡豆。
還有就是考驗咖啡師的萃取技能。二三十秒的萃取時間,如果過早停止萃取,濃縮就會變得十分酸澀,無法入口,晚幾秒甚至會出現焦苦的味道。只有恰到好處的時間,才能萃取出一杯完美的Espresso。
Espresso的最大特色就是香濃的味道和醇厚的口感。在義大利,最正統的喝法是等待咖啡出來之後,一口喝掉;也有說法是,在30秒之內,分三小口喝掉。
當然,絕大多數中國人是無法接受Espresso的苦味的,喝得更多的還是以Espresso為基礎做成的花式咖啡。
Latte\拿鐵
拿鐵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花式咖啡,它是由一小杯Espresso和一杯牛奶以及少量的奶泡組成的。拿鐵的做法極其簡單,就是在剛剛做好的Espresso中倒入接近沸騰的牛奶,並且,加入多少牛奶也沒有一定之規,可依據個人的口味進行調配。
如果熱牛奶上再加一些打成泡沫的冷牛奶,就成了一杯美式拿鐵;歐式拿鐵則是在液體表面放兩勺打成泡沫的奶油。拿鐵因為牛奶比例較高,所以非常適合在早晨飲用。事實上,義大利人也喜歡拿它來搭配早餐。
拿鐵適合輕度咖啡愛好者,因為它根本就是咖啡味的牛奶。
Cappuccino\卡布奇諾
義大利人在發明蒸汽壓力咖啡機的同時,也推出了卡布奇諾咖啡。而十幾年前,臺灣歌手蕭亞軒的一首《卡布奇諾》,讓無數從未喝過這種咖啡的中國少男少女「未聞其味,先聞其名」。
傳統的卡布奇諾是用三分之一的Espresso、三分之一的蒸汽牛奶和三分之一的泡沫牛奶調配而成的,再加上肉桂粉的點綴會讓卡布奇諾顯得更加可口和誘人,不過在中國,肉桂粉大多被巧克力粉替代了。
咖啡和牛奶沫混合會產生一種奇異的顏色,而這種顏色接近義大利聖方濟教會的修士穿著的一種褐色道袍,那些修士服飾的名字正是叫卡布奇諾,於是義大利人也把這種咖啡叫做卡布奇諾。
卡布奇諾和拿鐵一樣,含奶量比較高,口感順滑,厚厚的奶泡再拉個花,就算不喝也會很好看,所以很受女生的歡迎。
Mocha\摩卡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摩卡咖啡有兩種。
第一種是我們經常喝到的花式咖啡,由Espresso和熱牛奶、巧克力醬以及鮮奶油調配而成;
第二種則是因為,十五世紀時,葉門摩卡是中東國家當時在紅海附近對外輸出的重要港口,當時的咖啡只要是集中到摩卡港再向外輸出的非洲咖啡,都統稱為摩卡咖啡。後來,雖然新興的港口代替了摩卡港的地位,但是摩卡港時期咖啡的產地卻保留的下來,並且這些產地所產的咖啡豆,仍被稱為摩卡咖啡。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重名的情況,有研究者認為,摩卡是一種「巧克力色」的咖啡,後來發明出巧克力醬加入咖啡這種做法時,就「借用」了摩卡的大名。
作為花式咖啡的摩卡,口感偏甜,適合女性和害怕重咖啡因的人喝。
Americano\美式
美式可以說是最普通的咖啡。它是使用滴濾式咖啡壺所製作出來的黑咖啡,或者是Espresso加入大量的水製成。
美式咖啡的起源是在二戰,當時有美軍士兵來到南歐,但是他們喝不了Espresso,所以就用溫開水稀釋,只有這樣的濃度他們才能接受。而義大利人十分看不上這種喝咖啡的方法,所以美式咖啡被義大利人叫做「襪子水」。
滴濾式咖啡壺
其實,美國人一直使用過濾式的方法製作咖啡,所以咖啡的味道相對較淡,而滴濾式咖啡壺也叫美式咖啡壺;而Espresso加水稀釋就變成美式咖啡,這種做法普及開來,是因為星巴克全球開店的效果。
美式咖啡一般萃取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咖啡因含量較高,最適合用來提神,並且還能喝到咖啡原本的風味。
Macchiato\瑪奇朵
瑪奇朵是由Espresso和奶泡調製而成。Macchiato在義大利文裡是「印記、烙印」的意思,不過這款咖啡卻是由星巴克發明的。
瑪奇朵是奶咖的一種,是將牛奶和香草糖漿混合後再加入奶泡,然後再倒入咖啡,最後在奶泡上淋上網狀焦糖。
瑪奇朵即能感受細膩的奶泡,又能品嘗Espresso的濃烈。
Espresso Con Panna\康寶藍
Espresso是意式濃縮咖啡的意思,Con在義大利語中相當於英語中的With,Panna是鮮奶油的意思。顧名思義,康寶藍就是「意式濃縮加鮮奶油」。
一杯Espresso上面加入一勺打發好的鮮奶油,而在杯底還有一點點濃糖漿,這樣就造就了康寶藍的三重味道。
不過,要體會到康寶藍的最佳口感,就要儘快飲用,這樣鮮奶油和熱咖啡的分層才能更加明顯。飲用時不用攪拌,短時間內大口喝下。
Irish Coffee\愛爾蘭咖啡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款咖啡,而是一種雞尾酒。不過,頗為有趣的是,在酒吧的酒單上很少能看見它,而在很多咖啡店裡都有得買。
愛爾蘭咖啡是用愛爾蘭威士忌作為基酒,搭配熱咖啡、奶油和糖而成的。溫度在91.6℃到96.1℃之間的愛爾蘭咖啡最能散發原汁原味的濃香,而愛爾蘭咖啡也最適合在冬天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