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力、業力、願力哪個「力」最大? (附音頻)

2022-02-04 妙法論壇

116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法華經講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不輕,不輕慢別人,恭敬一切。就跟清淨身一樣,一切的萬法都是我,你輕慢眾生,就是汙染自己。常不輕:時時事事處處,對一切人、一切法、一切事,都要恭敬,都要感恩。用心如是,無論順境逆境,心要轉境。心開意解才能自在解脫。這品的主人公呢,是常不輕菩薩。他首先對一切萬法存恭敬心,就是「心存不輕之義」;對於那些惡劣的修行人頂禮,是「身行不輕之行」;嘴裡仍然讚嘆:「你們都是佛,你們都會成佛」,這是「口宣不輕之教」。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淨。】

這裡佛對前面講的法再次提醒一下,你們可不要當耳旁風啊。不管是比丘、比丘尼,還是優婆塞、優婆夷,凡是持《法華經》的人,誰去輕慢他,這個罪報前面講過了,可不是鬧著好玩的。

其所得功德:也是如前所說,這都是真實的。佛可不是在這警告我們,他時時刻刻增長我們的功德福報。你一念信解,一念歡喜心:「哎呀!佛講得太對了!」又是得大福報。那佛在這拍桌子、打板凳、罵大街:誹謗《法華經》,輕慢《法華經》的人下無間地獄。是不是也給這些人消業障啊?你生煩惱心,會增加自己的罪過。

佛法就是這麼妙,看你會不會用心。這就是巧取豪奪。天大的功德輕而易舉地你就能得到。你不會用心,前功盡棄。誰也不懲罰你,都是自己懲罰自己,都是靠我們用心。你把別人想像得很美很高尚,你這個心馬上就變美變高尚;你把別人想像得很壞很醜,你的心一定很壞很醜,表現在你的舉止言談,都很醜。你不妨來試一下:一個禮拜時間專門把那些人想得很美很好。你想通了以後,依報隨著正報轉,你的氣質馬上變過來,人人都喜歡你。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力。

【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闢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

威音王佛:是在十法界凡夫位修證成佛,第一個回大光明藏中。

劫名離衰:從威音王開始已經有迷惑顛倒中的凡夫離開凡夫位回到佛位。

國名大成:從威音王開始,凡夫證涅槃,究竟成就,叫「大成」。世出世間萬法,一切成就中的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佛。何況他還是第一尊佛,叫「大成」。威音王佛究竟佛成就以後,一開始也是以「初善、中善、後善」,以三乘法開導眾生。

【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

閻浮提:是南瞻部洲。南瞻部洲國土化微塵數,每一個數代表一個劫,這是威音王佛正法住世的時間。

四天下微塵:是指一個太陽系國土微塵數。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増上慢比丘有大勢力。】

同名同號二萬億威音王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很古啊?在第一尊威音王佛,像法時期,他就已經大成就。

這裡的「大勢力」是一種邪氣。你別看業力,也不得了啊!佛力抵不過業力,業力抵不過願力。願力雖小,它是你的正因;佛力雖大,它只是你的助緣。命自我立,要懂得把握當下。利他只是一種助緣,你要用智慧來引導,而不是跟著人家爭吵來壓制,那沒有用。修行人都有自己的理念,你不容易改變。

【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嘆,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嘆,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凡有所見:首先講的是四眾弟子;其次,耳聞、目睹、身受,牛馬豬羊、風雲雨、霧、垃圾堆,我們都要以恭敬心對待。蘋果皮隨便一扔,這就是破戒,應該恭恭敬敬地把它放在垃圾筐裡去;走路都要很莊嚴。看到一個石頭絆了你一下,你都不能生嗔恨心;何況同修之間啊?你該不該、敢不敢去生嗔恨心、輕慢心吶?這叫「凡有所見」。內懷不輕之心、恭敬之心、感恩之心,師父這可是苦口婆心啊!要當真吶!

皆悉禮拜:就是「身行不輕之行」。當然根據現在的社會情況,我們不主張在外面,弟子看到師父,在家人看到出家人馬上就拜,防止別人造口業。你合掌一下,心到就行。看到那些狗啊、貓啊,有緣分的你給它授三皈依;在超市上看到生肉海鮮,都要念阿彌陀佛,給它三皈依。行恭敬行要看場合。否則你恭敬了這個,惹煩了那個。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要恭敬,讓人家快樂,避免產生誤解。這可麻煩了。我們也不能專門去看別人的短處,你看看這個佛像,是不是這樣啊?有沒有哪尊佛像眼睛到處看?這都是示法的。但是有一條,你看別人是為了幫他,另當別論。

皆悉禮拜讚嘆,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這是「口宣不輕之教」,他不是虛偽地來恭敬,因為他明白了:「你們就是佛,你們就是在行菩薩道」。地獄、餓鬼無非解脫法門。特別是修行人,他想成佛了,已經有了這個緣分。他即使做了錯事,將來要受到沉重的教訓,也會反過來讓他發心,僅僅是要多受苦而已。就跟我們射箭一樣,往這裡拉,對自己壓力越大,箭是不是射得越遠啊?往往很壞很壞的壞人,成佛可能比別人還要快。因為他能從這種痛苦中爆發出一種心力,不可思議。他作惡一輩子,說不定到最後一念,成為大菩薩。對一切的惡人,都應該恭敬,你生慈悲心幫他可以,絕對不能輕慢。

對增上慢比丘,常不輕菩薩還是這樣恭敬他。其實也在幫他消業障,是不是啊?他自己貢高我慢,看到別人這麼恭敬,他自然而然要有一定的慚愧心,嘴巴上硬,但他心裡有底了,而且給他種下了未來的出世之因。菩薩講究發心。有人講:那個人跟我誤解了一輩子,我越講他還越怎麼樣。你不要管,你只要發了心就有了功德。而且你相信一定會有成就,他心裡也會感到慚愧。有些人面子上拉不下來,他心裡已經生慚愧心了。菩薩論心,你發心了沒有?

乃至遠見四眾:就是人做不輕之目,遠見都跪下來。

亦復故往:本來不是為這個事情來的,看他來了,不妨再來示現一下,繞道也要繞過去,去禮拜他、去讚嘆他。一者,成就自己的恭敬心;二者,為如來家業著想。對那種歪風邪氣啊,要示之以正法。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

四眾之中有生嗔恚:十個人裡面可能有八個,就生慚愧心了,也還有個別的人生嗔恚心,人家明明是好心好意,他以下劣心來看。你算什麼東西啊?還給我授記?

【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増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

你再怎麼罵,他心裡是感恩,這個人「內懷不輕之見」。他知道罵我是給我消業障,罵我的人他就是我,這就是秘訣。「如來藏」懂了沒有?這個不是搞口頭禪呢。他倒好,人家打他,他還快跑,好漢不吃眼前虧,跑到看得到打不到了,還說,「我不輕辱你們,你們要成佛」,是不是很滑稽啊?有點像濟公活佛了。這種人到哪裡不自在啊?就跟彌勒菩薩一樣,你打他一拳,他馬上跌倒在地上,還哈哈大笑;狗咬了一口,他還站那裡:怎麼樣?飽口福了嗎?再來一口。這就是破我執。要命嗎?給你。明白「如來藏」道理,沒有我啊!沒有命啊!一切法都是「我」。你這裡死了,我那裡出來了,是不是啊?

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歪打正著,本來是挖苦他,叫「常不輕」,結果他真是個「常不輕」。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喜歡跟人家辯論,同學們給我個外號叫什麼?「常有理」。現在看來真是常有理。我是不是在傳「常有理」啊?真是感謝那些同學給我加持。

【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増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於時,増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

沒有一定的定力,沒有一定的福報,能不能聽到《法華經》啊?他因為行這樣的法門,得到了很大的福報、善根,所以在「臨欲終」的時候,聽到虛空中威音王佛在傳《法華經》。今天能夠聽到《法華經》,知道你們是誰嗎?這個答案就告訴你了,都是常不輕啊。

二十千萬億偈:我算了一下,二十千萬億偈的《法華經》,如果寫成這樣的文字的話,這樣的版本可能整個寺院都裝不下。為什麼那個時候要有這麼多的內容?因為那個國土的眾生壽命太長了,故而福報越大,是不是我執就越重啊?所以我講將來在人均壽命十歲的時候,可能《法華經》就十五分鐘的內容,講解也在兩個小時。根本不需要這麼囉裡囉嗦的。對於什麼是福報,什麼是罪報,要用智慧來觀照,沒有哪一樣吃虧。

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這裡「得如上」是指哪裡?就是〈法師功德品〉的六根清淨。是不是在虛空聽了一下就清淨了?臨命終的時候還沒有斷氣,他有沒有再怎麼修怎麼證啊?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臨死之前,聽了《法華經》,當下六根清淨,這種清淨是在塵不染。他的色身六根也還很髒,六識還有妄想分別,但其主流是,他已經明白萬法皆唯「我」一念所現。

習氣,我們把它比喻為慣性。會開汽車的人,碰到緊急情況來個急剎車,可是他汽車還要向前滑行五十公分,這就是慣性。

明心見性之人已經意根清淨了,雖然有時還有些煩惱習氣,還有貪嗔痴慢,這就是慣性。現形貪嗔痴慢習氣的時候,清淨的意根就知道。

許多人往往以這個道理來自己懷疑自己,說:「你講我已經成佛了,我怎麼敢相信啊?」要想在肉身凡夫,當下什麼習氣也沒有,就不存在這樣的人,那一個佛都成不了。

所有的佛都是帶業往生。因為這個肉團身是劣等產品,但是你千萬不要錯用了心:既然這樣,我貪嗔痴照幹,反正不影響往生。如果你有這個念的話,你就沒有慚愧心,你就要懷疑你沒有見道,明白嗎?

這個法很圓融的。你連慚愧心都沒有,根本不叫見道。同時還要講明,即使你見道了,你也有慚愧心了,你還要做,也要受報應。但是不在三惡道裡報應,在人道、天道,你來世是個窮人,是個六根不健全的人,或者是個短命鬼、得癌症、出車禍,受這些報應,一定要受的。你還會回到佛土,可債是要還的。即使再來的大菩薩,都要自尊自重。

即使聖人到這個世界上來,自己過去世造的業障都要受報應。肉身佛來,還吃了三個月的馬料,還給提婆達多把腳趾頭砸破了。不能以為自己有了道行,就可以為所欲為。

因果報應公平,僅僅是因為你能夠教化眾生,所以給你重罪輕報——功德很大很大的人,做一個噩夢給你報掉了。有那麼一點功德,可以斷你一條胳膊,算你免掉這個死罪了。你要會用心,不要災難來的時候:「我這個修行人還不如不修行的人呢。人家滿堂兒女,有錢有勢。我怎麼孤苦伶仃?還怎麼樣……」。你就要想到自己前世的事情。或者來講,你應該感恩,重罪輕報了。如果你這一段開始懈怠了或者怎麼樣了,然後遇到這樣的境界,那你要懺悔,這是在警告你。看你會不會用心。

真心本來面目不會虧待我們。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是要酬業。任何事情你不要怨天尤人,都是我們自己的事。

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臨終之前聞到《法華經》,心開意解,生命力是不是增強了?這個命是不是自己給自己增的?而且發了心要弘揚《妙法蓮華經》,這個當然要與一定的國土相適應。在我們這裡,你可以增加十歲、二十歲,五十歲也有可能。一千年就不好說了。

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有些人雖然患了大病,還沒有到臨命終,完全可以把持這個命——你發心要弘揚《法華經》,今世不把一萬部《法華經》讀完,死不瞑目!不登臺講一百場法會,死不瞑目!果真如此,你看你長壽不長壽。

於時,增上慢四眾……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過去輕慢他的人,現在知道懺悔,反而變成了隨從。

——本文摘自《法華經》講記第三次修訂版

相關焦點

  • 深信因果——深度解密,願力、因緣、業力對婚姻的影響.
  • FGO:能夠免疫EA特攻的從者,持有的「星之力」到底是什麼玩意?
    所有的問題指向一個設定:特別的星之力。首先說下什麼是「星之力」,「星之力」一般是「星陣營」的從者持有,這些從者最大相似處是都曾帶領著人類並對歷史產生推動作用,而由這種偉大事跡演變而來的能力就是「星之力」。
  • 誰推倒「亞力山大」的健身王國,
    ,甚至摘之以存心不良,林林總總的理由其實都無法真正反映,唐雅君「事業模式」本身所存在的固附結構性必敗命定。但在網絡經濟社會,新生事業模式的一種,也就是唐雅君亞力山大健身事業所使用模式:在開始提供產品/服務之事先,即以「會員費」或「權利金」型態,完全收足「未來成本與收益」,究其本質實為「應付帳款或應付責任」貼現,把未來五年、十年、甚至「終身」的產品/服務價款,在事先一次完全提足,這是ㄧ種事前收益型的事業模式。
  • 業力與輪迴
    這樣的一個造作過程,就會招感到將來的果報,從果報來看它的原因,就有所謂業的因;從業的因到業的果報,就有所為的業力,既是說由業力與外緣配合形成果報,就是所謂的業力。你的業力就是你的行為所產生影響力。業就是行為,力是力量。簡單講: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如好的思想好的行為叫做善業,壞的思想壞的行為卻叫做惡業。
  • 你怎麼看待業力,你知曉業力法則嗎?明白業力的反噬嗎?——無條件愛的含義是什麼?它如何對應業力
    你要相信,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如果你自暴自棄了,那麼誰還會幫助你,沒有人,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他們也是有自己的人生跟課題的,在這個世界中,沒有哪個人應該應分要幫助你,沒有給予你幫助的人,也是理所應當的,這也並不是你為此憤怒跟記恨的理由!如果你處在這樣的當下,那麼也恭喜你,你正處在一個提升自我人格的道路上,這是一個提升,很好的,那麼當下要做什麼呢,如何改變呢!
  • 愛情,是業力與願力結合的遊戲,真相如此,你還會為情所困嗎
    在佛門看來,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愛情就是業力與願力結合的遊戲,知道真相的你,還會為情所困嗎?01業力與願力,是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楞嚴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在一次乞食中,摩登伽女邂逅阿難,被其莊嚴英俊的相貌吸引,頓生貪愛,從此朝思暮想,情痴癲狂。
  • 阿爾法獸的最初獲得之力和奧米加獸X的最終獲得之力,究竟哪個更強呢?
    阿爾法獸有個最初的聖騎士的稱號,奧米加獸有個最後的聖騎士的稱號,而且阿爾法獸有個最初獲得之力,奧米加獸X有個最終獲取之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兩者究竟誰更強大。
  • 金蝶榮獲「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科技領軍企業」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金蝶最新資訊 > 正文 金蝶榮獲「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科技領軍企業」
  • 慚愧師父:改命訣竅 發大願力 增上善緣
    原創作者 慚愧道人先天者,心性五行氣,即是德也,後天之法,掛一漏萬,不足以改變命運也,唯有德之一字乃是先天五行,方有補天之功,天者,先天也,德就是先天,五行功德賦,就是發揚性德之先天五行氣,後天好比是步行,先天好比是光速,力有天淵之別比如
  • 業力法則和因果法則
    你是自由的,摯愛的,在物質表象世界,依你所願運用生命。你是自由的,摯愛的,在你自己的世界動能不足以應對狀況,不足以輻射光來實現你的神聖計劃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呼請我們任何一位,或者我們全體。」 在「伊甸園」時期,沒有不和諧;所有生命表達只顯化完美的形式。人類只是在物質界域完善自身,將天界完美帶入較低振動層級。
  • 愛情,是業力和願力的一場演繹,知道根源的你,還會情執深重嗎?
    看過佛教對愛情的理解,他們認為愛情在根本上是業力和願力的結合,是一場感情的演繹遊戲,如果你知道其中的根源,你真的還會那麼執著嗎?所有的愛都因緣分而相遇,往往也因為緣由而分離,情到深處,固然美好,但往往傷害的也至深,如果過度沉迷愛情,往往也會招惹愛情的傷痛和麻煩。
  • 你能不能「神通遊戲三昧」?(附音頻)
    這個「淨光明三昧」,從「寂照照寂」這兩個角度來觀照,他不是「雙遮」,「雙遮」的時候是凡夫。他由「雙遮」而顯現出「雙照」,不管是在空在有,他都是一樣地在度化眾生。淨藏三昧:這是「如來藏」三昧。這個「藏」就跟捉迷藏一樣,把一個「如來」就「藏」在這個我們眾生的不知不覺中。
  • ...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 「錦繡系」榮膺「2020年十大輕奢...
    2020年11月27日,由克而瑞研究中心與築想科技共同舉辦的第二屆產品力發布會「產品原力——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發布會」在上海召開。華宇旗下「錦繡系」摘得「2020年十大輕奢精品產品系」榮譽獎項,華宇集團獲得「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殊榮。
  • 宇宙原音OM|這不是普通的音頻,附強大OM加持音頻.
    心原老師原創的OM音聲音療愈音頻不是普通的音頻(非音樂振動)這是一個心原老師的能量音頻,正好是宇宙元音OM音,有超強的能量加持力。還能幫助清理溼寒氣,打通身體,經絡,能量,業力大點,幫助身體更加通透柔軟,甚至實現自動雙盤,自動胎息,打通脈輪,提升能量,運氣越來越好,心情越來越喜悅,身體越來越健康!
  • Pokemon Go:10月社群日「大顎蟻」進化「沙漠蜻蜓」限定招式「大地之力」!
    遊戲更新:Pokemon Go 公布十月社群日主角寶可夢「大顎蟻 」,進化為「沙漠蜻蜓」可以習得限定招式「大地之力」!沙漠蜻蜓是很強的PvP對戰寶可夢,配上招式泥巴射擊+龍爪,能給予對方很大的壓力。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七章 力第1節 力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七章 力第1節 力1.力的概念【解題依據】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①有力的作用必須有兩個物體;②物體間有力的作用不一定必須接觸;③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愛情,是業力和願力的一場遊戲,知道真相的你,還會情執深重嗎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愛情本質上其實是業力和願力的結合,是業力和願力的一場遊戲。知道真相的你,還會情執深重嗎?世間愛情皆因緣而起,也隨緣而滅,愛到深處,固然美好,但也不要沉淪其中,愛而不得,該斷不斷,那就反而是在給自己招惹不順和痛苦,最終只會弄傷了自己。
  • 道成催眠53:最大的療愈和轉化--來自懺悔
    時間依然在加速,地球上的光之存有們,也在極速轉化進化中,所以,清理自己的業力尤為重要,這會讓我們身心輕盈,卸下一直以來的負擔輕裝前行,消除業力還得要靠自己
  • 【業力法則】
  • 讀懂哈希率「鍊金術」:比特幣算力資產的特徵與挑戰
    正如 Gregory Trubeskoy 解釋的那樣,「找到一個符合答案的哈希值,這一工作的難度扮演了 鐘錶 的角色。」通過這個去中心化鐘錶的滴答聲,交易區塊被打上了時間戳,這樣一來,一個 P2P 網絡就能有效地協同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