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麼?家是巢,又被稱為窩。家,是每個人必不可缺少的居住場所。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對家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環境的人對家有不同的感悟。在我咿呀學語的時候,在我蹣跚學步的時候,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一路走來,家與我同在。在我看來,「家」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家,故鄉,是一個人一輩子無法消去的烙印,即使在平和安詳的年代,即便在現在我對家的依戀也仍然是那麼強烈。
我上小學的時候就離開了家,期間也曾多次回去過,但感受最深的還是新近一次。用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中所描述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就恰如其分的反應了我那時的心境。雖然我現在有了自己的家,雖說我離開父母多年,然而我對家的感覺不再是媽媽不勝其煩的嘮叨,而升華成一種記憶、一種氣味,在他鄉不如意時蒙上眼帘的一層霧……
出門在外,家是「蝴蝶夢中家萬裡」的那份思念;歸家途中,家是恨不得「千裡庭縮」的那份急迫;久別歸來,家是「審容膝之易安」的那種舒適。歸心似箭,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其實歸心何止似箭,恨不得自己變成一束光,千裡之遙轉瞬即至。越要到家的時候,這種感覺越強烈,直至踏進家門才會慢慢褪去。
前些年,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我想擁有一個家,一個不太大的地方……曾經紅極一時,傳遍大江南北。我們從歌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家是多麼的渴望!多麼的嚮往!也唱出了大家的心聲。
有人說,家是避風的港灣;也有人說,家是成長的樂園;還有人說,家是心靈的驛站。無論哪種說法,我想家在他們心目中都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都佔有很重的分量。夜幕降臨,忙碌一天的人們都在匆匆趕路,此刻他們心中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地——家。這正是:金窩銀窩不如土窩。
現在我們常常把單位比作是家,這是因為人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大家焉有小家。我在青島港工作了三十多年,幾乎把我生命的一多半時間交給了青島港,我已經將自己與青島港融為一體。我與青島港同呼吸,共命運了這麼多年,既經歷了青島港過去的挫折也見證了青島港今天的輝煌。青島港改變了我的命運,成就了我的事業……心裡有了這個「家」,不僅是感恩與匯報,也是認知與心靈的升華。
家中有國,國中有家。
我將一如既往今後也勢必更加視港如命。
因為:吾愛吾家。
作者簡介:田少濱,在前灣港工作,中國詩書畫家網藝術家委員會副主席。筆名言實 、言實斌 、警官。全國公安作家協會會員,人民網專欄作家(二級),長期從事文學創作,文學作品散見《收穫》、《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現代作家文學》等刊本和各大文學網站,並獲多項國家級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