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麼?
家,是充滿親情的地方。
無論你是在天涯,還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心裡會不由自主地流動著一股暖流。
在《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書中提到說:「吾愛吾家,家是最好的地方!」
家,是遊子的歸處;家,是團聚的地方。
那在一個和睦、溫暖的家裡,什麼是最重要的呢?
01
一家人,溝通最重要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家裡,媽媽為維護女兒的童趣,便問女兒聖誕要什麼禮物。
女兒說要雪人。
媽媽和她的叔叔阿姨們,就想著在聖誕給她做一個雪人。
可無奈聖誕節前一天沒有下雪,就用冰做了一個雪人。
不想在聖誕節那天出太陽,做好的雪人融化了。
正當所有人犯愁的時候,她的大兒子問他們發生了什麼。
聽到原因的兒子啼笑皆非,並說妹妹說的雪人是一種雪糕的名字。
大家才明白過來,他們沒有問清她要怎樣的雪人,才有這樣一出鬧劇。
在家人平時相處中,如果缺乏溝通,就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笑話。
不溝通除了會鬧出笑話外,還容易引起矛盾。
有句話說:「所有的矛盾,都來自不溝通。」
一個不說,一個不問。
再有共鳴的人,時間久了,也會產生誤會和矛盾。
家人,是我們在這個世界最親的人,但再親的人也需要溝通。
缺乏了溝通,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隔閡,心與心之間就會有距離。
常聽到有人這樣說:「真的不想和家人說,說了他們也不懂。」
可不溝通又怎麼知道他們不懂呢?
就像白巖松說的:
「不是『懂』才可以交流吧?如果只有『懂』才可以交流,這個世界上99%的交流都消失了。正是因為不懂才交流,交流是懂的開始。」
在一個和諧的家裡,有誤會會溝通,有意見會提出,有矛盾會解決。
這樣才能減少誤解,緩解彼此間的矛盾。
有溝通的家庭,家人間相處起來會更舒服。
02
一家人,理解最重要
家人相處之間,最需要的就是理解。
在每個家庭中,每個家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對一件事情,不同的家庭成員有不同的角度。
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李國平、李國安是一對學霸雙胞胎。
兩個人在大四的時候,就被確定報送研究生。
在暑假的時候,兩兄弟會回家陪伴父母,並在工廠幫母親幹活。
兩個人在工地上,十分熟練地幫母親拆鋼架,而哥哥還專挑重活幹。
當被他們問為什麼來工地幫母親的時候。
他們說母親腰不好,能幫一點是一點,而且在工地幫忙,也更能體會母親的辛苦付出。
他們的父母也說兩個孩子都很懂事,經常說回來陪伴他們。
可他們知道孩子課業繁忙,平時打打電話就行了。
很多網友看到後都十分感動,並感慨道幸福的家庭也就如此吧!
在他們一家人身上,看到是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相互理解。
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
因為理解了彼此,才能更加體諒彼此的不易,珍惜彼此的付出。
理解,是家人付出的基礎。
在不幸福的家,因為不理解,每個人都在要求和索取;
在幸福的家裡,因為理解,每個人都會問自己能多做些什麼。
一家人在一起,只有相互理解,才會用心為這個家付出。
這樣的家一定會和和睦睦,興旺發達。
03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一個家庭的幸福,不在於擁有錢財多少,而在於家人互相包容。
古言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每個人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缺點,所以需要相互包容,才能生活在一起。
在電視劇《金婚》中,文麗和佟志是一對金婚夫婦。
他們相互包容,攜手到白頭。
有次,文麗和佟志吵架了,文麗氣不過就回娘家去了。
佟志擔心文麗,就去找她。
兩人見面後又吵起來了,吵著吵著,門就不小心被反鎖起來,文麗進不去門了。
本來要離開的佟志,轉身又幫她撬門,還說:「你說說,要是你身邊沒一個人,準把自己給丟了!」
開門後,佟志讓她趕緊進去,別著涼。
然後自己背著手氣鼓鼓地走了。
在他們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文麗總是大小姐脾氣,家務也幹不利索。
可佟志也一直包容她,她不會做的,他去做。
而佟志犯了錯誤時,文麗也在包容他。
就是這樣的相互包容,才讓他們的婚姻生活走過了50多年。
有句話說:「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深以為然。
家不是戰場,無需分個高低;家不是商場,無需爭個輸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要是不包容,就會刺到家人。
如果問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是什麼?那應該就是包容了。
包容,減少彼此的紛爭;包容,讓家庭更加團結。
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就是家人們的彼此包容所成就的。
在一個家,什麼最重要?和睦最重要!
那怎麼才能讓家庭和睦呢?
我想,就是能夠有效的溝通,設身處地的理解,寬容忍讓的包容吧!
一個幸福的家,勝過無數財富;一個和睦的家,才是人的福氣所得。
很喜歡一句話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在哪都是流浪。」
然而有家人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家,是一輩子的依靠,有了家,我們不必流浪,有家在,我們才能過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