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下課之後,聽到這樣的聲音:
「你怎麼沒有畫完,是不是貪玩了?」
「別的同學畫得多好,你畫得什麼都不像,亂糟糟」
「人家塗得顏色多鮮豔,你看你的灰不溜秋」
「那位同學畫得多規矩,你要跟著學學,咱們還要當畫家呢」.
有時候聽著家長們這樣的言論,內心不禁感覺陣陣的酸楚,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心態?我們讓孩子畫畫的目的是什麼?每次都必須有一張完整的畫嗎?
教書是為了育人,學習是為了成材。無論孩子學習什麼,我們都應有一顆平常的心態,我們關注的目光不要僅僅停留在參加某次活動獲得的結果上,而應著眼於這種活動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沒有促進作用。
和平女神 楊夢宸 輔導教師 慶達根
每個孩子都具有繪畫的天賦,都是天才的藝術家。他們好奇、好玩、好動、好表現,他們天真可愛、自由爛漫、無拘無束,他們邊畫邊說,想到哪裡畫到哪裡,揮灑自如,毫無羈絆。這種在繪畫活動中表現出最真實最濃鬱的情感和忘我投入的最佳狀態,正是對他們進行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培養的有效時機。我們要緊緊把握住這一素質教育的黃金時期,就能把握住我們孩子的未來。
冬日森林 唐靜怡 輔導教師 古雁
孩子在畫畫的時候不講畫法,不講次序,不講道理,一切都是隨意的、自然的有趣的。兒童畫就是兒童的「話」,兒童的思想,兒童的味道,兒童的世界。
孩子的話真實幼稚不完整,那麼兒童畫也應該是自由快樂甚至不完美的。如果說在孩子進行繪畫啟蒙的時候教給孩子過多的技巧與方法,這不等於讓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一定帶有「主,謂,賓」一樣滑稽可笑嗎?
如果說想像與創造是兒童畫的靈魂,那麼想像與創造的靈感最怕的就是畫的一定要像,如果都按照成年人的要求來畫,想像力恐怕早就溜之大吉了。
蝦 白依諾 輔導教師 古雁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
很多家長最為關切的是:「孩子學畫一學期能達到什麼程度?」
「什麼時候能獨立完成一幅作品?」
「什麼時候畫的和印在書本上的作品一樣?」
「我們的孩子是畫畫的料嗎?」
「學畫一年能不能考級」等等話題。
這些話題反映了家長很關注孩子學畫的結果而往往忽略孩子學畫的過程。由此,我想到了當今社會上的一些美術招生廣告上標有「強化班」「速成班」等字樣的宣傳,以迎合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急切心理。我們應清醒的認識到,這種快速教育的方法違背了孩子心理生理的認知規律。好的教育都需要孩子有一個不斷思考、認識、理解、消化和循序漸進的過程,才能成為對知識真正的理解與把握。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應,更不能拔苗助長,殺雞取卵。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兒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夢遊 王梓涵 輔導教師 唐金富
有一個孩子,非常喜歡動物特別是昆蟲。有一次他在課堂上作畫的時候興奮不已,手舞足蹈,邊畫邊說,並且很自豪的讓老師看:一張紙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滿很多符號,每個符號的周圍是奇特的圖形。當時老師真的看不懂,就問他能給老師講講你的畫嗎?他很得意的向老師講述:在大樹的周圍,生活著很多小昆蟲,這裡是鴨嘴獸的家,蛇的家,大象的家,毛毛蟲的家……
他們在捉迷藏呢,哦,原來那多樣的符號是小動物,奇特的圖形是它們的家。仔細再看,那符號簡直太精彩了,鴨嘴獸兩筆勾勒,蛇一筆成型,特徵抓的很準確很形象,簡直是高度的概括簡約。老師說你畫的好極了,能塗上你喜歡的顏色嗎?他高興的說好。
不一會,他舉起自己的作品:只見作品上面黑乎乎一片什麼都沒有了。老師問他,你的小動物們呢?他鄭重其事的說:天黑了,它們睡覺了。看,這就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孩子。如果沒有目睹孩子的作畫過程,僅以畫面效果來看待孩子的畫畫成績,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
可見,美術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是孩子心靈釋放的過程,更是展示自我,個性張揚的過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的豐富快樂的情感體驗遠比會畫幾筆畫重要,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以寬容的心態去理解去接納孩子作畫的任何效果,少一些批評與約束,多一些鼓勵與放鬆,我們一個讚美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帶給孩子的將是無窮的力量和自信。培養孩子不就是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嗎?
超級清潔機器人 李增寧 輔導教師 劉天添
「你看那位同學畫得多漂亮,就你最亂」
「他畫得多工整,咱得超過他」很多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往往不自覺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總想知道自己孩子的繪畫水平在一個班中的位置。
一個班的孩子按照某個標準進行的比較稱為橫向的比較,比如語文考試,按照考試的成績孩子可以分出高中低,美術沒有標準沒有尺度,所以用橫向比較的方法來衡量孩子的繪畫成績是不恰當不正確的。如果家長老師用橫向比較來界定孩子的繪畫作品,必然會挫傷一部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就會認為自己不行,連續的排後會使孩子失去了繼續嘗試的信心,依賴性也會隨之加強。
尤其是把像不像作為評價標準的家長們,一看孩子的作品不符合自己的口味,馬上讓孩子修改,甚至代筆替孩子修改。孩子的繪畫水平難以進步不說,盲目比較所帶給孩子的不自信,還會涉及到其他的學習領域中去,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利。
父親節 馮逸軒 輔導教師 郭建珺
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縱向的比較,以孩子的現在的繪畫水平和過去某一階段的繪畫在對比中找出差距。對一個孩子縱向的比較就能使孩子看到成績和進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感受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潛能和力量,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濃厚更踴躍。
優秀的美術老師更不能以一個尺度或標準衡量學生。在教學中根據全班孩子接受程度的不同現狀,採取分層次教學法,便於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和接受,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則認為:對於孩子來說「成功是成功之母」。
孩子無拘無束的畫出畫面,我們就應大聲地為孩子喝彩。不斷地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不斷地鼓勵孩子再往前跳一跳,就能摘到「金蘋果」,那麼我們的孩子就一定成功。
兒童畫是一方沒有汙染的淨土,畫畫帶給孩子的是自由和快樂。只有家長和老師正確了解孩子,耐心的欣賞孩子,摒棄功利目的,不盲目攀比,始終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我們的孩子才會輕鬆自然,無拘無束,才會保持持久的繪畫興趣和旺盛的創作欲望,他們的畫筆才會揮灑自如,神採飛揚。
今日薦讀
如何正確看待兒童美術考級?
美術考級的具體作用與意義是什麼?
校外藝術素養教育,為什麼應提倡「考級」和「評價」?
藝術有多重要?教育部取消5項加分,藝術成為僅剩加分項 !
為什麼選擇中國美術學院考級中心(中國美術學院考級證書有什麼用?)
中國美術學院-新版考級證書霸氣出爐!權威考級證書,為什麼學術機構頒發的才那麼牛?
權威藝術考級證書與權威比賽獲獎證書務必留存好!2020藝術特長生招生新政策或將派上大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