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兒童繪畫不能以一個「尺度」,去衡量?

2021-03-01 美術考級

畫畫是培養孩子綜合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很多家長都願意送孩子去美術班畫畫,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說明我們家長的意識在提高。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心態和科學的方式去對待,執教無方,就會適得其反,事與願違。

經常在下課之後,聽到這樣的聲音:

「你怎麼沒有畫完,是不是貪玩了?」

「別的同學畫得多好,你畫得什麼都不像,亂糟糟」

「人家塗得顏色多鮮豔,你看你的灰不溜秋」

「那位同學畫得多規矩,你要跟著學學,咱們還要當畫家呢」.

有時候聽著家長們這樣的言論,內心不禁感覺陣陣的酸楚,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心態?我們讓孩子畫畫的目的是什麼?每次都必須有一張完整的畫嗎?

教書是為了育人,學習是為了成材。無論孩子學習什麼,我們都應有一顆平常的心態,我們關注的目光不要僅僅停留在參加某次活動獲得的結果上,而應著眼於這種活動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沒有促進作用。

和平女神  楊夢宸  輔導教師  慶達根

每個孩子都具有繪畫的天賦,都是天才的藝術家。他們好奇、好玩、好動、好表現,他們天真可愛、自由爛漫、無拘無束,他們邊畫邊說,想到哪裡畫到哪裡,揮灑自如,毫無羈絆。這種在繪畫活動中表現出最真實最濃鬱的情感和忘我投入的最佳狀態,正是對他們進行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培養的有效時機。我們要緊緊把握住這一素質教育的黃金時期,就能把握住我們孩子的未來。

冬日森林  唐靜怡  輔導教師  古雁

孩子在畫畫的時候不講畫法,不講次序,不講道理,一切都是隨意的、自然的有趣的。兒童畫就是兒童的「話」,兒童的思想,兒童的味道,兒童的世界。

孩子的話真實幼稚不完整,那麼兒童畫也應該是自由快樂甚至不完美的。如果說在孩子進行繪畫啟蒙的時候教給孩子過多的技巧與方法,這不等於讓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一定帶有「主,謂,賓」一樣滑稽可笑嗎?

如果說想像與創造是兒童畫的靈魂,那麼想像與創造的靈感最怕的就是畫的一定要像,如果都按照成年人的要求來畫,想像力恐怕早就溜之大吉了。

蝦  白依諾  輔導教師  古雁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

很多家長最為關切的是:「孩子學畫一學期能達到什麼程度?」

「什麼時候能獨立完成一幅作品?」

「什麼時候畫的和印在書本上的作品一樣?」

「我們的孩子是畫畫的料嗎?」

「學畫一年能不能考級」等等話題。

這些話題反映了家長很關注孩子學畫的結果而往往忽略孩子學畫的過程。由此,我想到了當今社會上的一些美術招生廣告上標有「強化班」「速成班」等字樣的宣傳,以迎合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急切心理。我們應清醒的認識到,這種快速教育的方法違背了孩子心理生理的認知規律。好的教育都需要孩子有一個不斷思考、認識、理解、消化和循序漸進的過程,才能成為對知識真正的理解與把握。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應,更不能拔苗助長,殺雞取卵。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兒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夢遊  王梓涵  輔導教師  唐金富

有一個孩子,非常喜歡動物特別是昆蟲。有一次他在課堂上作畫的時候興奮不已,手舞足蹈,邊畫邊說,並且很自豪的讓老師看:一張紙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滿很多符號,每個符號的周圍是奇特的圖形。當時老師真的看不懂,就問他能給老師講講你的畫嗎?他很得意的向老師講述:在大樹的周圍,生活著很多小昆蟲,這裡是鴨嘴獸的家,蛇的家,大象的家,毛毛蟲的家……

他們在捉迷藏呢,哦,原來那多樣的符號是小動物,奇特的圖形是它們的家。仔細再看,那符號簡直太精彩了,鴨嘴獸兩筆勾勒,蛇一筆成型,特徵抓的很準確很形象,簡直是高度的概括簡約。老師說你畫的好極了,能塗上你喜歡的顏色嗎?他高興的說好。

不一會,他舉起自己的作品:只見作品上面黑乎乎一片什麼都沒有了。老師問他,你的小動物們呢?他鄭重其事的說:天黑了,它們睡覺了。看,這就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孩子。如果沒有目睹孩子的作畫過程,僅以畫面效果來看待孩子的畫畫成績,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

可見,美術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是孩子心靈釋放的過程,更是展示自我,個性張揚的過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的豐富快樂的情感體驗遠比會畫幾筆畫重要,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以寬容的心態去理解去接納孩子作畫的任何效果,少一些批評與約束,多一些鼓勵與放鬆,我們一個讚美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帶給孩子的將是無窮的力量和自信。培養孩子不就是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嗎?

 超級清潔機器人  李增寧  輔導教師  劉天添

「你看那位同學畫得多漂亮,就你最亂」

「他畫得多工整,咱得超過他」很多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往往不自覺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總想知道自己孩子的繪畫水平在一個班中的位置。

一個班的孩子按照某個標準進行的比較稱為橫向的比較,比如語文考試,按照考試的成績孩子可以分出高中低,美術沒有標準沒有尺度,所以用橫向比較的方法來衡量孩子的繪畫成績是不恰當不正確的。如果家長老師用橫向比較來界定孩子的繪畫作品,必然會挫傷一部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就會認為自己不行,連續的排後會使孩子失去了繼續嘗試的信心,依賴性也會隨之加強。

尤其是把像不像作為評價標準的家長們,一看孩子的作品不符合自己的口味,馬上讓孩子修改,甚至代筆替孩子修改。孩子的繪畫水平難以進步不說,盲目比較所帶給孩子的不自信,還會涉及到其他的學習領域中去,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利。

父親節  馮逸軒  輔導教師  郭建珺

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縱向的比較,以孩子的現在的繪畫水平和過去某一階段的繪畫在對比中找出差距。對一個孩子縱向的比較就能使孩子看到成績和進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感受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潛能和力量,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濃厚更踴躍。

優秀的美術老師更不能以一個尺度或標準衡量學生。在教學中根據全班孩子接受程度的不同現狀,採取分層次教學法,便於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和接受,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則認為:對於孩子來說「成功是成功之母」。

孩子無拘無束的畫出畫面,我們就應大聲地為孩子喝彩。不斷地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不斷地鼓勵孩子再往前跳一跳,就能摘到「金蘋果」,那麼我們的孩子就一定成功。

兒童畫是一方沒有汙染的淨土,畫畫帶給孩子的是自由和快樂。只有家長和老師正確了解孩子,耐心的欣賞孩子,摒棄功利目的,不盲目攀比,始終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我們的孩子才會輕鬆自然,無拘無束,才會保持持久的繪畫興趣和旺盛的創作欲望,他們的畫筆才會揮灑自如,神採飛揚。

     今日薦讀 

如何正確看待兒童美術考級?

美術考級的具體作用與意義是什麼?

校外藝術素養教育,為什麼應提倡「考級」和「評價」?

藝術有多重要?教育部取消5項加分,藝術成為僅剩加分項 !

為什麼選擇中國美術學院考級中心(中國美術學院考級證書有什麼用?)

中國美術學院-新版考級證書霸氣出爐!權威考級證書,為什麼學術機構頒發的才那麼牛?

權威藝術考級證書與權威比賽獲獎證書務必留存好!2020藝術特長生招生新政策或將派上大用場!!

相關焦點

  • 衡量風度的可靠尺度
    《晉書·衛玠傳》中的衛階,其貌不揚,體形瘦小,但「見者皆以為玉人」,誇他神採出眾,風骨動人,因為他一向待人寬厚誠懇;而且嚴於律已;修養頗高,可見風度美主要表現在人的內在的氣質,精神,思想,品質等方面,古人說得好,「誠於中而形於外」,這才是衡量風度美的可靠尺度。
  • 兒童繪畫教學,原來套路這麼深
    ,但不是一個畫種、流派,不能簡單地用成人的或者美術的標準去衡量,學畫對於兒童智力的開發要遠遠大於學畫本身。兒童畫教育究其社會性而言也不是培養專業畫家的教育,而是全面開發孩子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和表達力的教育,重在通過繪畫啟迪智慧,而非傳授技能。然而,家長總會對孩子的作品進行好與不好的評價,再拿孩子的畫和別人去比較像與不像,比較誰顏色塗得更均勻等等。
  • 長頸鹿簡筆畫:兒童繪畫經歷歷程
    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們心靈還沒有具備種種能力以前,不應當讓他們運用他們的心靈,因為它還處在蒙昧的狀態時,你給它一個火炬,它也是看不見的。」我們在輔導孩子繪畫中,必須按照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進行。
  • 曹子丹兒童繪畫興趣班招生
    為什麼是從依依開始這個想法的呢?我在這裡稍作解釋。繪畫這個學習過程很有意思,它不像音樂,體育,一對一的訓練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而對於兒童繪畫,甚至包括青少年學習繪畫,一對一併沒有優勢。至少要兩個孩子才會有好的效果。我從六歲學習繪畫,對於這一點我有很深刻的體會。我們知道,孩子們學習繪畫的過程,進步有快有慢。理解老師的指導也有先後。老師只能一直在旁指導,雖可以小有示範,但卻不能越俎代庖。
  • 在兒童繪畫教學中如何評價兒童繪畫
    回復關鍵詞「培訓學習」,了解童畫最新課程資訊首先,我們應該從兒童繪畫中去發現他們天真、浪漫、稚拙、樸素的閃光點,發現他們作品中具有兒童思想和情趣的藝術審美價值並加以肯定
  • 兒童的繪畫,有幾人能看懂?
    因此,中外兒童心理學家把這一時期兒童的繪畫稱之為塗鴉期。兒童從胡亂塗抹到有意識地控制塗抹是逐步形成的。開始亂塗,後來便可塗出一些簡單的形狀或線條。因此塗鴉又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1. 未分化塗鴉:由於兒童動作不協調,腦手還不能一致,只能畫一些隨意的線條。
  • 龍貓兒童創意繪畫館的初衷
    作為一個媽媽,而且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也來談談我創辦龍貓繪畫館的初衷,我為什麼一定要辭去別人眼中的好工作,來創辦這樣一家創意繪畫館?首先問一下家長,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們學習藝術?2、藝術是孩子尋找自信的一種手段有段時間騰訊公益轉播的自閉症兒童的繪畫作品火爆朋友圈;有一個自閉症男孩,從1歲開始迷戀畫畫,雖然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但他媽媽經常鼓勵他,你就是一個藝術家。
  • 關於兒童的塗鴉繪畫
    即沒有目的的,以遊戲形式任意畫線的活動時期。這時幼兒手的發育不完善,眼動軌跡雜亂,腦、眼、手不夠協調,動作笨拙,感知能力差,畫出一些無序、不成形的線條。在邊畫,邊說,邊玩中滿足好奇和好動的欲望。兒童塗鴉繪畫是兒童繪畫的最初級階段。父母怎樣看待孩子塗塗畫畫,怎樣幫助孩子,孩子畫畫有哪些好處等問題也都是父母很關心的問題。  畫畫是孩子的需要  從幼兒第一次動筆畫畫起。
  • 兒童繪畫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繪畫可以淨化兒童心靈繪畫是一種複雜的精神活動,是兒童最直接的,最自由的,最便捷的情緒表達方式。他們通過繪畫,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和對外部世界的感受。兒童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以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把見到的有趣的事、人物、動物、環境、大自然用手中的畫筆,以不同的繪畫內容,如:漫畫、人物畫、山水畫、靜物、科幻畫等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 美塗塗國際兒童美術:兒童繪畫發展階段
    而創造性是每個兒童都具有的潛能,為使這種潛能得以實現,教師或家長應該為孩子排除幹擾,避免讓兒童使用著色畫本,也不要從成人角度評價兒童作品,這樣,每個兒童都會無拘無束地運用創作欲望,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體驗生活,這就是發揮創造力的最佳途徑。
  • 浙江省少年兒童消防繪畫大賽獲獎名單來了!
    浙江省少年兒童消防繪畫大賽獲獎名單來了!各支隊和各級教育部門積極配合,動員全省各地少年兒童走進消防科普教育場館、消防救援站,並廣泛組織發動轄區學校少年兒童創作形式多樣、充滿想像的各類繪畫參加比賽,共計創作消防主題繪畫作品20萬餘幅。
  • 靜茹老師兒童繪畫解析講座
    7月30日下午,靜茹老師應深圳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的邀請舉辦《兒童繪畫解析》的沙龍講座,在慧心心理的多功能教室裡座無虛席,參加學習的大部分是深圳的心理諮詢師
  • 彩色鉛筆畫:兒童繪畫
    兒童在繪畫時,不斷地將現實、主觀意向和繪畫活動幾個方面進行協調。而繪畫本身也是一個協調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兒童的繪畫表現來直接地觀察到其心靈的軌跡。兒童繪畫具有率直性、求全性、符號性、動態性、稚拙性、誇張性、開放性、自由性等特點。
  • 你真的了解兒童美術嗎?繪畫對孩子到底有什麼意義?
    「 孩子們通過繪畫把自己腦海中的意象、心緒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表達出來,可以說兒童畫是兒童的全部自我表現,在繪畫中,孩子們表現了他的思想、感情、興趣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全面成長,你就要掌握兒童繪畫這把鑰匙。
  • 關於兒童繪畫教學
    這個寓言給與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藝術活動基本上是以一種靠直覺與本能的活動,理性往往是它的敵人。可惜我們經常不小心就扮演了「癩蛤蟆」的角色。家長的要求老師的標準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技法擾亂了孩子依靠直覺進行繪畫的實踐,標準幹擾了孩子繪畫創作的自由。
  • 兒童繪畫教學 少兒畫畫課程 在線繪畫課
    Cassie Gee和她的作品這都得益於Cassie媽媽的教育,3歲時,Cassie Gee非常活潑調皮,媽媽Linda為了讓她安靜下來,就拿來畫筆和顏料,給她報了一個兒童繪畫班。從此,Cassie Gee開始了系統的學習繪畫,她的藝術天分也得到了展現。
  • 星星谷 | 親子繪畫:培養兒童的想像力和創作力
    「停課不停學,孩子能力不能丟」。
  • 兒童學習無思維繪畫,洞開大腦深層記憶。文徐五一
    兒童繪畫被稱之為生命原始的動力,而孩子們共同常見的愛好就是繪畫、無論再過多少萬年也不會改變。發育中的大腦,渴求一種能夠滿足這一成長需求的行為,兒童的繪畫就是最恰當不過的選項。所以教育不是片面強迫兒童去吸收成人墨守成規的教學理論,而是要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健康成長。
  • 兒童繪畫的「基本功」不是技巧,而是創意!
    很多父母一看孩子愛上了畫筆,就覺得自己的孩子一定有繪畫天賦,絕不能浪費,趕緊報個臨摹班,然後考個級,為將來升學增加點「份量」。
  • 經驗是兒童繪畫最好的導師
    對孩子來說,繪畫不是一種技巧,而是思維活動。­●孩子們最優秀的作品大都是「亂七八糟」的,一般家長把這類作品稱為「亂」,但專家們卻把這樣的畫稱為生動、有創見、有靈氣。­●兒童在畫畫時亂塗對孩子來說不是壞事,這正說明孩子是無拘無束的。我以為,在孩子初試繪畫時,在教學上應「先放開,後治理」在「亂中求治」,而不是一開始就給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