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歐元一把的奢侈椅子在中國能行嗎?

2021-12-24 家居微觀察

瑞士家具品牌Vitra在「設計上海」的展覽上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得到太多關注。這是它第一次到中國參加這類活動,Vitra想以此為與中國消費者進行近距離的互動和展示。不過它高高在上的先鋒定位,顯得封閉而被動。

Vitra在紐約的展示空間

但無論在米蘭還是紐約家具設計展,Vitra都是主角。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米蘭國際家具展上,Vitra向人們展示了研發中心裡的兩組最新產品。這是近來頗受歡迎的法國知名設計師Bouroullec兄弟為Vitra設計的新系列,包含了一把單椅、一把扶手椅、一張咖啡桌和一張長桌。

提到Vitra,椅子和明星設計師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例數那些與Vitra合作過的設計師,的確足以讓設計愛好者為之興奮。熟悉這個領域的人多少知道伊姆斯夫婦(Charles&Ray Eames)夫婦,Verner Panton以及George Nelson等設計師的名字。1957年,Vitra獲得授權製造和銷售他們的作品,隨後Eames椅、Panton椅及Nelson設計的時鐘Sunburst Clock也都逐漸成為了它的明星產品,並被紐約MoMA等博物館收藏。

就連建築迷也對Vitra印象深刻。Vitra在德國西南邊境小鎮魏爾(Weil am Rhine)建立了一個叫做Vitra Campus的園區。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為它設計了消防局,會議中心(Conference Pavilion)則出自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之手,8位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都參與了這個園區的設計。

這些合作吸引著許多歐洲客戶的目光—他們更願意為設計與獨特審美買單。在歐洲中部,Vitra大約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不僅如此,在歐盟總部、蘋果和Google等技術大公司的辦公室,以及愛馬仕、Kenzo等奢侈品品牌門店內,都可以找到一些Vitra的產品。

不過對於Vitra中國區業務代表Lim Mingtee來說,他所面對的市場似乎無法複製這樣的成功。要把300歐元左右一把的Vitra單椅賣給中國的公司或餐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Mingtee曾經在Vitra上海辦公室對面的一家餐廳,看到過幾把山寨的Bouroullec椅子。至於淘寶上面,一把製作品相尚可的山寨Vitra經典系列的椅子,價格可以低至正價產品的1/3。他很希望告訴那些喜愛Vitra風格的客戶,怎麼去看一次性投入在5年、10年甚至15年後的長期回報—正品的使用年限更長,平均每年的花費更少;木質產品使用越久越漂亮,就像奢侈品的皮革一樣,時間會打磨它的品相。

不過這家餐廳開業不到一年就關門歇業了。這當然和椅子沒什麼關係,只是面對這種快速變化的節奏,用時間來講述這個故事,很難說服別人。

價格僅僅是一個方面,Vitra在中國的另一挑戰是供貨期跟不上客戶的速度。等待一把Bouroullec兄弟設計的椅子從匈牙利或赫爾辛基的工廠運送過來,需要3到4個月的時間。

而在中國,幾乎所有商業性室內裝修的項目都要求在2個月之內完成,通常這是物業給的免租期。這個時間差令Mingtee的工作有些被動。

在這個可能對國外產品和生活方式逐漸感興趣的市場,Vitra顯示出一個歐洲老牌家族企業在開拓新市場時的典型特徵—小心謹慎、動作遲緩、愛惜羽毛。

2006年,Vitra正式進入中國,在上海設立了辦公室,同時在珠海成立了一家組裝工廠。為了把質量控制這一關牢牢掌握在總部,這家工廠只負責組裝4款入門級辦公椅和1款入門級辦公桌,所有的生產仍然在歐洲完成。產能不足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市場規模不夠。

而同屬高端辦公家具市場的美國品牌海沃氏和Steelcase則在2008年前後實現了完全的本地化生產,降價幅度達到20%至30%,工期縮短至4周,迅速獲得了大量市場份額。

Vitra刻意和大規模生產保持著距離。2014年5月,在Clerkenwell Design Week的一場專題討論會上,Vitra的CEO Rolf Fehlbaum曾直言,「現在所有設計公司每年推出的產品加起來也只有宜家的10%,設計品牌應該在保持小規模的基礎上爭取成功。」

堅持小而美的Vitra或許是中國最小的國際家具品牌,一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大概只有5000萬元。Vitra在全球的整體業務規模也只有每年3億歐元左右(約合20.4億元人民幣),大約是Steelcase的1/10。而宜家2014年的財報顯示,其當年營收為292.9億歐元(約合1989.5億元人民幣)。

「我們不會做大眾品牌,比如讓中國業務達到幾十億美元。太過追求利益會扼殺創意,我們想要做的是一個先鋒的設計品牌,」Jorgensen對《第一財經周刊》說,「我們永遠不會成為宜家。」

Jorgensen作為Vitra的亞太區推手曾在競爭對手海沃氏工作過。這個美國品牌採取的策略和Vitra完全不同—更少的產品線,但產量更多,以符合大規模生產的需求。Vitra則截然相反。它最新的產品圖錄大約15釐米厚,裡面每款產品還可以更換數十種顏色和材質。Vitra希望在公司客戶領域儘可能提供個性化服務,雖然這樣的做法在一個新興市場會有點費力不討好。

過去9年,Vitra在中國的14家經銷商一直在尋找一些跨國企業客戶。這樣的公司在辦公環境的設計理念方面更為開放,也更容易為「辦公環境影響員工表現和忠誠度」的想法買單。

最典型的客戶是曾經在國外總部使用過Vitra家具,後進入中國成立50至100人中小型辦公室的外資企業。雖然這是非常自然的想法,但即便在這一領域,Vitra仍遭到了手段伶俐的美國同行的競爭。作為全球最大的辦公家具製造商,Steelcase用「全球籤約」的方式,以較低的利潤率鎖定了一些跨國企業客戶在全球的數十萬個訂單。

一些本土公司倒是開始重視更愉悅的辦公環境。過去幾年,Vitra在中國有30%的產品賣給了本土企業,其中廣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由於預算所限,一些人數較多的大型公司並不會為所有員工購置高端的辦公桌椅,但它們開始將員工休息、會客、互動的公共區域作為辦公室設計的重點,願意為此花費數萬元購置一張沙發或一些桌椅。

「最近兩三年,事情開始有所不同,」Jorgensen說,「在亞洲,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到,辦公家具不只是講究實木和真皮,值得欣賞的還有長時間的設計和製造過程,就像挑選奢侈品一樣。」

自1979年Vitra設計了第一把與人體同步傾仰的辦公椅之後,人們的工作方式在40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歐洲,隨著移動辦公的流行,辦公桌的設計變得越來越簡單,高度變得可以調節,以適應站立辦公的趨勢;辦公椅則在人體工學的道路上繼續精進,顏色也從黑、灰、藍變成了紅、黃、綠,一些公司甚至喜歡給不同的部門或樓層制定不同的顏色。Vitra的瑞士總部也建立起了倡導民主辦公的公民辦公室(Citizen Office),從CEO到員工全部坐在開放式的區域裡,而不再以辦公桌來劃分身份和等級。

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辦公家具市場整體的變化卻並沒有人們想像中如此同步。不過幸好,中間有個角色可以適當發揮作用—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與其直接一一說服終端用戶,Vitra更希望通過影響這些業內人士來引導公司。在幫助甲方做室內裝修整體方案的時候,設計師的推薦往往可以決定裝修預算的重點落在哪裡,比如是家具還是地板。

在中國,Mingtee把大部分時間用來拜訪這些意見領袖。3年前開始,除了日常交流,每年11月,他都會在上海做一場主題派對,邀請設計師聚會。去年,他想出的主題是「紅」,並把環境都布置成紅色,而參與者也必須身著紅色。他每年還會帶領他們到德瑞邊境參觀Vitra Campus。

這些做法讓Vitra在中國收穫了一些名聲。比起普通客戶,Vitra這個名字以及那些名聲赫赫的設計師在這些專業人士中更受認可。

為開拓歐洲以外的市場,Vitra必須努力擺脫「Vitra等於Eames椅子」的形象。但Vitra整個集團卻不可避免地烙印著這兩個明星設計師的影子。

Eames的作品佔據該公司歐洲整體銷售的35%,如果算上購買其他搭配產品的連帶銷售,這個數字是50%。儘管現在的Vitra早已不只有Eames了,但之後合作的設計師的影響力很難超過Eames,這削弱了Vitra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能力。

室內設計師章而鳴去年為公司員工購置了10把Vitra的Tip Ton椅。它在2011年由英國設計師Edward Barber和Jay Osgerby為Vitra設計完成。這一系列顏色鮮豔、造型奇特的椅子在腿部有著特殊的角度設計,讓使用者在身體前傾時可以以穩定姿態辦公。這樣的坐姿讓人在伏案工作時,背部可以輕鬆直立。但她很難向一些客戶去說明這些好處。

「在B2B領域,人們做決定有時候只看產品圖錄和價格。」她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在一個喜歡實木家具和真皮沙發的市場,要說服人們大批量購買一款單價250歐元的塑料椅很有挑戰。

一些家居零售經銷商讓Mingtee看到了新的方向。在位於上海法租界的Design Republic,Vitra充滿童趣的「大象椅」和Marcel Wanders設計的Moooi燈、義大利的Moleskine筆記本擺放在一起。

從2011年開始,這樣的概念性家居生活館開始在上海與北京流行起來。與裝修公司相比,人們更捨得為自己的居所投入更多。如何抓住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讓Vitra對他們來講成為更加日常化的品牌,將成為新的方向。

Vitra的確開始重視個人消費者。

2014年7月,Vitra在柏林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家居部門,正式開拓面向個人消費者的生意。這個15人的團隊成員大都來自於零售業和時尚業,負責人Mirkku Kullberg在芬蘭的皮具行業擁有10年的工作背景。相比過去Vitra把產品賣給經銷商,這個團隊更擅長直接面對消費者去講故事。

「我們想讓Vitra變得更親切與有趣。」Mirkku Kullberg翻開Vitra製作的第一本家居雜誌說道。這本圖冊收錄了大約100張不同家庭的照片,從中可以看到人們如何把Vitra的產品和自己的生活融合。

Mirkku Kullberg希望在今年3月的「設計上海」上找到在中國一起開店的合作夥伴。目前,這個家居部門在歐洲和美國紐約已經開設了11家零售門店,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在線銷售網站。

在這些渠道,Kullberg還推出了一個家居飾品系列,包括Alexander Girard為Vitra設計的火柴盒、筆袋和筆記本,以吸引設計愛好者的關注。Vitra的計劃是,到2020年實現B2B和B2C營收相互持平。

不過在中國,要實現這一目標看上去還有很長的路。Vitra的首要任務是讓更多人知道,他們喜歡的那些經典設計屬於Vitra。

「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Vitra距離他們太遙遠了,」Mingtee也承認,「未來我們的努力方向是變得更接地氣。」

(原標題:奢侈椅子艱難打開中國市場)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記者:盧雋婷

聲明:轉載出於傳播更多行業資訊之目的,如涉及侵權,請與我方取得聯繫。歡迎各媒體合作並投稿,QQ:935785802。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現代家具設計大師伊莫斯夫婦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現代家具設計大師伊莫斯夫婦

相關焦點

  • 愛馬仕旗下中國奢侈品牌「上下」獲得約8000萬歐元投資
    新京報訊(記者 曲筱藝)12月9日,義大利Exor集團發布公告稱,將向愛馬仕集團(以下簡稱「愛馬仕」)旗下中國奢侈品牌「上下」投資約8000萬歐元,預計將於年底前完成,為愛馬仕帶來約8000萬歐元的非經常性收益。
  • 中國奢侈品牌上下獲8000萬歐元投資
    12月10日消息,愛馬仕集團表示已與EXOR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後者約定向「上下」注資8000萬歐元並將持有品牌多數股份。之後愛馬仕集團、EXOR集團以及「上下」創始人蔣瓊耳,將會共同作為股東來對品牌未來做出決策。
  • 愛馬仕8000萬歐元出售中國奢侈品牌上下控股權
    今天,時尚界發生了一件非常突然的事情,法國奢侈品巨頭愛馬仕(Hermès)將旗下中國品牌上下(Shang Xia)的控股權以大約8000萬歐元出售給了義大利富豪阿涅利(Agnelli)家族控制的投資公司Exor。   雖然愛馬仕將上下的多數股權出售給了Exor集團,但愛馬仕與聯合創始人蔣瓊耳女士依然是上下品牌的重要股東。
  • 一把被當作是藝術品的椅子——Aeron
    有一款椅子,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博物館收藏,美國總統為之痴迷(專門在辦公室放了一張椅子)。
  • 中國奢侈品牌 上下 獲義大利EXOR集團8000萬歐元投資 後者為法拉利...
    原標題:中國奢侈品牌「上下」獲義大利EXOR集團8000萬歐元投資,後者為法拉利股東   愛馬仕集團表示已與
  • Gucci 能拉下 LV 成為最大的奢侈品牌嗎?
    2016年,Gucci的全年收入為43億歐元,愛馬仕則為約50億歐元,正在加速的Gucci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大漲43.4%至28.32億歐元,而愛馬仕上半年增長率為單個位數銷售額錄得27億歐元,這意味著Gucci在收入規模上首次超越愛馬仕,現在大家好奇的是,Gucci的後勁還有多足,能拉下LV成為收入最高的奢侈品牌嗎?
  • 奢侈內衣La Perla將在巴黎IPO,估值或高達5億歐元
    易主後的義大利奢侈內衣品牌La Perla依然沒能走出困境,亟需通過改變商業模式和重新定位來挽回失去的市場份額。據路透社最新消息,LaPerla將於法國當地時間9月6日登陸巴黎泛歐交易所成長型市場,發行價定為4.5億歐元,與5月通過私募融資2300萬歐元時的估值一致,分析預計LaPerla上市後市值將達到4.73億歐元。
  • 兩把椅子,一把給我,一把給你
    一把給我,一把給你在這空蕩的房間只要有你只要有你我便激動不已只要有你我便不再孤寂在這裡 我搬了兩把椅子一把給我一把給你我願聽你的聲音我願翻開你留給我的筆記大衛也曾欺騙於你但他的眼淚把他的床榻漂起我曾一日七次求告於你當時你便給了我恩典的印記今夜我搬了兩把椅子
  • 椅子的故事|hiroshima chair 廣島椅 一把日本烏龍麵口感的椅子
    一首《廣島之戀》成了莫文蔚的經典歌曲,一把【廣島椅】成了深澤直人的經典設計。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日本著名的產品設計師,「無意識設計」理念的提起人,主張用最少的元素來展示產品的全部功能。
  • 椅子是如何傳入中國的
    至於中國的僧人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繩床,唐初的高僧道宣的著作中有一則頗有價值的記載。他說: 中國(即印度)布薩有說戒堂,至時便赴此;無別所,多在講、食兩堂。理須準承,通皆席地。中國有用繩床。類多以草布地,所以有尼師壇者,皆為舒於草上。此間古者有床,大夫已上時復施安,降斯已下,亦皆席地。東晉之後,床事始盛。今寺所設,率多床座,亦得雙用。然於本事行時,多有不便。
  • 深度 | 奢侈品牌香水真的是暴利嗎?
    NPD集團最新一項調查顯示,奢侈品牌香水目前的平均價格為63歐元/瓶,而在2006年香水的平均價格只有46歐元/瓶,過去13年中平均售價上漲37%。  不久前有國內媒體報導稱,法國香水出廠成本僅佔售價不足兩成。消費者為香水支付的費用中,品牌商利潤和廣告營銷費用佔了絕大部分。
  • 奢侈品牌香水真的是暴利嗎?
    NPD集團最新一項調查顯示,奢侈品牌香水目前的平均價格為63歐元/瓶,而在2006年香水的平均價格只有46歐元/瓶,過去13年中平均售價上漲37%。 不久前有國內媒體報導稱,法國香水出廠成本僅佔售價不足兩成。消費者為香水支付的費用中,品牌商利潤和廣告營銷費用佔了絕大部分。
  • 深度|奢侈品牌香水真的是暴利嗎?
    NPD集團最新一項調查顯示,奢侈品牌香水目前的平均價格為63歐元/瓶,而在2006年香水的平均價格只有46歐元/瓶,過去13年中平均售價上漲37%。不久前有國內媒體報導稱,法國香水出廠成本僅佔售價不足兩成。消費者為香水支付的費用中,品牌商利潤和廣告營銷費用佔了絕大部分。
  • 中國奢侈品牌「上下」獲義大利EXOR集團8000萬歐元投資,後者為...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12月10日消息,愛馬仕集團表示已與EXOR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後者約定向「上下」注資8000萬歐元並將持有品牌多數股份。之後愛馬仕集團、EXOR集團以及「上下」創始人蔣瓊耳,將會共同作為股東來對品牌未來做出決策。EXOR集團控股的公司中包括法拉利、尤文圖斯俱樂部和經濟學人集團,是歐洲最大的多元化控股公司之一。
  • 中國廚師一把菜刀行天下,沒想到被米其林大廚嘲笑,打開自己背包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D就是這個味道推薦語:每個國家的廚師風格不同,中國廚師的確一把刀能解決很多問題,不像別的國家分那麼清楚。中國廚師一把菜刀行天下,沒想到被米其林大廚嘲笑,打開自己背包!對於每個廚師來說,他的廚藝到底怎麼樣?
  • 「史上最慘首富」背後:奢侈品「渡劫」指望中國
    損失了300億美元的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老闆貝爾納阿爾諾在疫情期間體會了一把人生的「過山車」。有網友評論道:人家損失300億美元都能輕描淡寫地說出來,我丟300塊錢跟要了命似的。  但其實現在,阿爾諾和整個奢侈品行業,都在指望著中國。
  • LV下個月將全面售賣防護面罩,800歐元,法國人不買,你買嗎?
    還記得今年四月份,法蘭西第一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Brigitte Macron)帶著LV口罩帥氣亮相的照片嗎? 向LV下了超過100萬歐元的口罩訂單!第一夫人表示,希望能在危機時刻為政府做貢獻,不僅能給予各部長、及政府要員最及時、最有效的保護,也能讓法蘭西政府「充滿時尚」!
  • 奢侈時尚併購風起雲湧,中國投資者將扮演什麼角色?
    各奢侈時尚品牌在為佔領市場份額而作出大膽舉措,刺激整體行業氛圍上升的同時,手中握有豐厚資金的中國投資者們蠢蠢欲動,都想趁大洗牌的時機瓜分一塊蛋糕。在服裝和配飾領域的收購交易中,中國的投資巨鱷是絕對的主角,山東如意於去年1月成功以7億美元拿下瑞士奢侈品牌Bally,復星國際則緊隨其後於2月斥資1.2億歐元收購了法國奢侈品牌Lanvin控股權,1個月後又斥資5500萬歐元收購奧地利內衣品牌Wolford。
  • LVMH生產洗手液、香奈兒關閉工廠,這一次奢侈品牌真的慌了
    有奢侈品行業高管預測,疫情可能讓行業損失300—400億歐元銷售額,行業總利潤下滑15%,跌至2015年以來最低水平。300億歐元,恰好是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2019年的全年銷售額,這一市場是全球奢侈品業最主要的增長引擎。奢侈品行業正被疫情風暴裹挾,處在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 中超外援年薪稅前不超300萬歐元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2020年中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於12月14日下午在上海召開。會上,中國足協分別正式公布了「2021-2023賽季中超、中甲、中乙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的通知」。與外界預料的一樣,中國足協通過此次上海會議公布了兩項重磅新規,其中就包括與「俱樂部限投與球員限薪」內容有關的未來3個賽季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 按照規定,未來3個賽季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單季)總支出最高分別不得超過6億元、2億元、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