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語:如何識別啤酒好壞?不開瓶蓋就能看,用2個指標,選出好啤酒。
啤酒,成年人的夏季「都市快樂水」,當結束了工作的繁忙,從冰箱裡打開一瓶,「咕咚咕咚」下肚,嘴裡還殘留著麥芽發酵的醇香,一日的疲憊也仿佛都煙消雲散。啤酒更是加深友誼的「忘我水」,夜市擼串,看球歡呼,三兩好友相聚,推杯換盞間,幾瓶啤酒下肚,情緒被酒精推波助瀾,熱情隨意揮灑,那一刻,就一個感覺,暢快。可這時候當你喝的啤酒怎么喝都提不起勁,感覺淡入水,並且喝完後第二天頭疼欲裂,這樣的啤酒就讓人大大的掃興了。
說起這啤酒,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經過不斷發展,啤酒風格口味具有了十分複雜的變化,根據不完全統計,根據釀造工藝,釀造時間,原料,熟成的方式以及蒸煮和發酵方式的不同,出現的啤酒至少在萬種以上,雖然國內出現的品牌沒有那麼多,但除了市場上比較出名的那幾種「拉格淡啤」,還出現了許多打著「精釀」「德國進口」的旗號的啤酒,因此在琳琅滿目的超市選擇一款的好啤酒就是個難題了。若直接說哪個啤酒好壞也過於武斷,啤酒的好壞和很多因素有關係,使用的原料,工藝,技術和追求的不同口感,乃至不同的市場定位都可能做出不一樣的啤酒風格,那麼不懂啤酒製作工藝和釀造技術的小白,如何在超市挑選出一款物美價廉的好啤酒呢?其實很簡單,只用觀察啤酒配料表中的兩個指標就夠了,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無論價格貴賤,都能簡單看出優劣。
一瓶好啤酒應有的4種配料
首先,從德國1516純釀法說起,純釀法是完全只由水,麥芽(大麥芽,小麥芽),啤酒花和酵母為原料釀造啤酒。啤酒中麥芽提供澱粉與麥芽香氣,啤酒花提供啤酒的苦味與其他香味,酵母所講分解澱粉產生酒精與風味物質,所以純釀法中這4種;水,麥芽,啤酒花,和酵母是檢驗啤酒好壞的一個標準,用這4種原料並且使用傳統發酵工藝,被稱之為「精釀啤酒」,總之來只要是4種原料或者在這4種原料基礎上添加一些原料風味,這樣釀造出來的啤酒就是好啤酒。
另外一種啤酒原料不是這固定的4種,而是麥芽加入了大米或者玉米,這種就是我們經常喝的一種,口感和檔次要比純釀法的啤酒差些,換成大米或者玉米是因為啤酒中的麥芽並不是十分經濟的農作物,尤其是主原料大麥芽,澱粉含量低,產量又不高,價格也不便宜,大米的成本比麥芽的成本低很多。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是用啤酒花及製品,還有澱粉,糖漿釀造,這類啤酒就是「水啤」,雖然市面上統稱這兩種為「工業啤酒」,但用糖漿和澱粉釀造的這類啤酒喝起來淡如水,第二天還容易頭疼,購買時需慎重。
選擇好啤酒要看原麥芽濃度
啤酒的配料表中有兩個度數,一個酒精度,一個原麥汁濃度,很多人容易搞混,原麥汁濃度是指麥汁的糖度,是指麥芽汁浸出物的濃度百分比,一般是以「°P」為單位標註,麥芽汁濃度越高,營養價值就越高,同時泡沫細膩持久,酒味醇厚柔和,保質期也較長。因此,「原麥芽汁濃度」是鑑定啤酒的一個硬性參考指標。
原麥汁濃度決定了啤酒的「味」,分為三種,低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 6°P~8°P。中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 10°P~12°P。高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 14°P~20 °P。一般情況下,原麥汁濃度越高,說明這款酒裡麥芽原料投入的越多,「啤酒味」就越足。傳統「精釀啤酒」,至少要在10°P以上,才算是「有味」。因此我們平常選擇啤酒也可以根據啤酒的「麥芽汁濃度」來選擇啤酒。
無論何時何地,當我們想任性地喝一瓶啤酒的時候,但又不懂啤酒,我們就用最簡單方法,看啤酒配料表兩個指標就能分辨出啤酒的好壞來,選出啤酒開懷暢飲,不用擔心第二天醒來頭疼的問題。看啤酒眼花繚亂而選啤酒我們心不亂,無論啤酒國產還是進口,一眼看出它的真面目,去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