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古老巴黎的聖母院,有著優美身姿的「鐵娘子」艾菲爾鐵塔,擁簇薰衣草海洋的普羅旺斯以及自然流露的浪漫主義......這些都在無形之中成為了法國的標籤,在無數國人心中打下烙印。
直至今日,法國的葡萄酒也徵服了我國不少消費者的內心,成為了我國主要的葡萄酒進口國,在2019年的市場佔比達到了28.49%,而相較之下,世界第一大葡萄酒生產國義大利在我國的市場佔比僅為6.43%。
在市場佔比如此懸殊之下,義大利葡萄酒也一直被法國葡萄酒的名氣所壓制,前者被國人逐漸忽視,後者則備受推崇。
那事實上法國葡萄酒真的如同國人心中那麼優越,遠超義大利嗎?
說到這裡,我想定然有許多偏愛義大利葡萄酒的酒友坐不住了,心裡早已經BB甚至yygq許久了。
別急,下面我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義大利葡萄酒,相信看完以後,其與法國葡萄酒孰優孰劣,大家心中都有個數。(喜歡義大利葡萄酒的朋友們必須點個讚啊!)
地理條件
從地圖版塊上看,義大利本身就如同汪洋中的一隻「靴子」。
雖然這隻「靴子」本身面積不大,但是其橫跨10個緯度,導致其氣候特徵和風土較為多變。
其北部與德國接壤,伴有繁多的山脈以及丘陵,深受大陸性氣候影響,有著典型的冬冷夏熱特徵,並且年溫差較大。
往南直下,大陸氣候的影響逐漸減弱,地中海氣候緊隨而來,葡萄也因此多了一份喜悅。
地中海氣候本身有著較為充足的光照,且晝夜溫差較大,十分利於葡萄積累養分。
在這種氣候之下的葡萄總是會展現出不錯的成熟度,品質極為優良。
因為橫跨緯度的幅度之大,義大利的土壤構成千變萬化,火山巖、石灰石和黏土以及衝擊土等土壤類型應有盡有,從而導致義大利土壤能夠適應不同的葡萄進行栽培。
因為義大利如此複雜而多變的地理條件,導致這個產區的風格呈現百般姿態,不少學習義大利葡萄酒的酒友都連連叫苦。
主要特點
1. 歷史悠久
義大利相較法國而言,有著更悠久的葡萄酒歷史。
法國葡萄酒歷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而義大利則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4000年以前。
葡萄酒由葡萄釀造而來,因而葡萄酒歷史的開端定然需要從葡萄栽培開始。
在約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150年的邁錫尼文明時期,葡萄栽培被傳入到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最終在公元前800年由希臘殖民得以確立,從而廣為人知,葡萄酒的釀造也隨之而來。
公元前2世紀,迦太基人在第二次布匿戰爭的一次戰役中成功擊敗羅馬人,使得義大利的葡萄酒釀造進一步蓬勃發展。
但在公元92年,迦太基已經滅亡,羅馬帝國不斷強盛,領土面積也不斷擴大。
而羅馬皇帝曾下令禁止義大利以外的地方種植葡萄,從而導致義大利葡萄酒加大出口以換取更多奴隸。
好在最終葡萄栽培的限制不斷放寬,葡萄園開始在歐洲其他地方蓬勃發展,使得義大利成為當時的葡萄酒進口中心。
如今義大利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葡萄酒出口國,佔據全球產量的20%。
2. 葡萄品種繁多
作為歐洲最早得到葡萄種植技術的國家,再加上本身氣候和土壤類型的多樣性,使得義大利葡萄的產量和質量都遠遠超過法國,原生品種達到2000多種,其中釀酒葡萄可達450種左右。
其中當屬桑嬌維塞和內比奧羅這2種葡萄品種在義大利最為知名,前者是義大利的「國寶級」葡萄品種,有著最廣的種植面積。而後者被譽為「品種之王」,義大利的酒王「巴羅洛」和酒後「巴爾巴萊斯科」均以它為主要葡萄品種。
除去這些明星品種,其他小眾的葡萄品種皆有不錯的表現,比如普裡米蒂沃也曾釀造出多款不遜色於DOCG級別的IGP級別葡萄酒。
3. 種植面積廣,產量大
作為西歐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在義大利的全國各地幾乎都有種植葡萄樹。
2019年,義大利的葡萄種植面積佔全球面積的9.6%,排名世界第四,且種植面積還在持續上升。相較之下,法國的葡萄種植面積略廣於義大利,排名第三,佔比為10.7%。
儘管法國的葡萄種植面積略廣於義大利,但在產量上卻遜色於義大利。
據2019年歐盟成員國葡萄酒產量報告,義大利的葡萄酒產量達到46.135億升,排名第一,法國則為43.356億升。
多年釀酒歷史沉澱而來的優勢,都化為了如今義大利葡萄酒全球產量第一的頭銜,並且葡萄種植面積就全球而言,也屬於前列。
優質產區
對於義大利產區有所了解的酒友們,想必一定都被皮埃蒙特、託斯卡納和威尼託的盛名所深深吸引。
其中皮埃蒙特在義大利的地位就如同法國的勃艮第,託斯卡納好比波爾多,而威尼託便類似香檳產區。
這三大產區的確都曾出產過享譽世界的葡萄酒,但殊不知在義大利有多少優質產區都曾被這些明星產區所埋沒。
在義大利這隻「靴子」的腳後跟,有一個名為「普利亞」的產區。
這個產區的葡萄酒曾被義大利人不屑一顧,就宛如永遠沒有人會去在意一個人的腳後跟一般。
然而,經過該產區的重要人物—安東尼奧·寇佩的多年苦心經營下,使得該產區的葡萄酒如今聞名於世界,成功為普利亞正名。
如今,這隻「靴子的腳後跟」將不再被世人視如草芥,而是支撐義大利葡萄酒的頂梁柱。
優質酒莊
義大利優質酒莊看「四雅」,但在「四雅」之外,更是如今大量在我國名不見傳卻品質優良的酒莊支撐起了如今義大利葡萄酒在國際上的地位。
前文提到的普利亞重要人物安東尼奧·蔻佩所擁有的蔻佩酒莊比起「四雅」而言,便只是少了些許盛名,品質卻一直居高不下。
這座酒莊始建於1882年,但在此之前由於普利亞產區一直被其他主流產區所壓制,蔻佩酒莊也一直位居「低級」的標籤之下。
安東尼奧·蔻佩作為19世紀60年代末就曾於此工作的釀酒師,看到了蔻佩酒莊的未來,卻又不甘其落於其他酒莊之後,終究選擇在1979年接手了這座酒莊。
在對葡萄品質和釀造工藝的不斷精進和與時俱進之下,蔻佩酒莊如今生產的葡萄酒已聞名於世界各地,並且多次獲得「三杯酒」等知名獎項,生產的IGP級別酒款在DOCG級別葡萄酒面前也絲毫不落下風,安東尼奧·蔻佩多年來的心血也有了回報。
除此之外,來自普利亞產區的聖馬扎諾酒莊和棕櫚樹酒莊也有著和蔻佩酒莊同樣的處境,即使品質優良,各具特色,卻依舊在我國鮮有人氣。
前者由十到千,曾經的19位釀酒師擴張到了如今的1200位種植者的規模,生產的葡萄酒銷往全球70多個國家;後者有著龐大的2400公頃葡萄園面積,且實現了100%純天然有機生產。
對於酒友們來說,何必再執著「四雅」,義大利放眼望去,各大產區皆蘊含寶藏一般的臻選酒莊,前段時間小編跟幾個義大利的朋友聊天時,他們提到國內並不是很出名但在義大利已經享譽盛名的幾個百年世界名莊就有被「小熊鑑酒」收錄,只有一小部分常駐義大利的華人知道。
相信大家讀完這篇文章,對義大利葡萄酒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跟法國葡萄酒相比孰優孰劣,大家自有評判。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對義大利葡萄酒有了足夠的認知,那就趕緊收藏並轉發給身邊的酒友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