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工作在國家圖書館——潛心典藏 樂在其中(講述...

2021-01-13 人民資訊

原標題: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工作在國家圖書館——潛心典藏 樂在其中(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國圖總館南區。  資料照片

王寶興(國圖典藏閱覽部副研究館員)

趙 前(國圖古籍館研究館員)

劉慶財(國圖參考諮詢部研究館員)

林世田(國圖研究院研究館員)

湯更生(國圖研究館員)

國圖總館北區中文圖書閱覽室。  資料照片

核心閱讀

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一輩子跟書打交道的人比比皆是。多年來,一代代國圖人圍繞傳承中華文明、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目標,不棄微末、久久為功,默默付出智慧和力量。國圖能成為館藏近4000萬冊(件)的亞洲最大圖書館,成為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他們功不可沒。

「無論將來做什麼工作,一輩子都不要離開書」

在國圖工作意味著責任。這份責任既來自「國家」的高度和水準,也來自工作的特殊性。就古籍而言,國圖收藏了中國歷代典籍精華,《四庫全書》《永樂大典》《趙城金藏》「敦煌遺書」,等等,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國寶統統典藏於此,國圖承擔著賡續中華文脈的使命與職責。

「不容有失啊,不容有失。」古籍善本專家趙前在國圖工作了42年,37年與古籍相伴。古籍善本是經過嚴格校勘、極少缺字訛誤的文化精品,但時間的流逝會造成它們的毀損。溫度、溼度、空氣潔淨度、紫外線含量等,都悄無聲息地對古籍造成影響。

溫度20攝氏度、溼度50%的古籍善本庫房,讓趙前最感親切:這裡每一部古籍善本都有幾百上千歲,必須極其小心呵護。「水杯只能放在飲水處,閱覽不準使用原子筆、鋼筆記錄……」十幾條規矩,趙前脫口而出。

愛書敬書是國圖傳統。趙前之所以對古籍如此愛護,和老一輩的表率密不可分。有的古籍紙張發脆,打開一次就會掉紙屑。有一次,館裡的版本鑑定專家冀淑英要查閱一部寸紙寸金的宋版書。閱後冀先生洗淨雙手,回來發現閱覽桌的紅絲絨布上,多了一絲紙屑。冀淑英急忙起身,顫抖著把紙屑撿起來,神色凝重……

「冀先生多希望紙屑能重新回到書上。我感覺那種表情壓根兒不像對古籍,更像對一位長者。我查閱古籍時都會輕拿輕放。時間長了,愛護古籍就像本能一樣了。」趙前說。

「2007年,我們收購了加拿大華人收藏的一冊《永樂大典》。」曾在國圖古籍館工作了20多年的林世田說,近代以來大批中華古籍流落海外,國家圖書館一直盡力訪求。通過一代代專家努力,國圖收藏的古籍特藏總數達300餘萬冊(件)。同時,國圖成為世界上收藏《永樂大典》最多的圖書館。

林世田說:「大學畢業時,導師對我說,無論將來做什麼工作,一輩子都不要離開書。結果我畢業分配到國圖,一下子掉進書堆裡。」

不同於一般文獻,古籍還是文物,特別是善本古籍更珍貴。「國外做過試驗,古籍每打開一次就會縮減60年壽命。」林世田說。因此必須通過影印出版、善本再造和數位化,使古籍化身千百,才能解決保護和使用之間的矛盾。

林世田在古籍館工作期間參與了英國國家圖書館發起的「國際敦煌項目」,與英、法、俄、德、日、韓等國的同行們一起,把敦煌文獻數位化成果發布到網上。「以前有人說『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在國外』,為什麼呢?當時我們條件有限,沒辦法去國外圖書館看敦煌文獻原件,所以我們怎麼也做不過國外。有了數位化,文獻統一格式、統一標準、統一檢索,全是高清大圖,大大方便了學者研究使用。相當於把敦煌藏經洞搬上了網。」林世田說。

「長期跟文獻磨合,工作才能得心應手」

你如果問在國圖參考諮詢部工作了35年的劉慶財什麼時候最高興,他一準兒告訴你:「讀者找不到的資料,我們找到了,那時最高興。」圖書館是知識寶庫,但如果不知道寶藏藏於何處,很可能會身入寶山卻空手而歸。此時,就需要參考諮詢部館員的幫助。

大至國家建設規劃,小至一張文物照片,只要讀者提出需求,劉慶財和同事們都會竭力查找。時針撥回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山體崩塌、河流受阻,形成多個堰塞湖,下遊百姓的焦急和憂慮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如何安全有效地破解堰塞湖難題?有關部門向國圖發來求助,參考諮詢部的館員們緊急動員,反覆檢索全世界相關圖書館館藏。他們發現相關資料後,趕緊通過館際互借發出文獻申請。拿到的資料,為解決堰塞湖難題及時提供了重要參考。

劉慶財心裡也苦過。上世紀90年代,英語專業畢業後去外企並非難事。圖書館工作收入不高,不少人辭職。與劉慶財同期進入國圖的10多人裡,至今還在圖書館系統的只有3人,留在文獻諮詢崗位的只有劉慶財自己。「堅守一個領域不放鬆,總有一天能有所建樹。」劉慶財說:「文獻諮詢工作依賴廣泛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必須長期跟文獻磨合,工作才能得心應手。」

「為人找書不易,為書找人更難。」曾在國圖社會教育部工作、跟閱讀推廣打了15年交道的湯更生說,自己最高興的就是「我們策劃的公開課、講座一座難求,那種心裡的高興,可真帶勁兒!」

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圖書館界關於「藏」與「用」孰輕孰重,論證一直持續。即便是紙質書、電子書、資料庫、口述史等多載體、多形態文獻應搜盡搜,應藏盡藏,文獻利用率和服務效能的提升也始終是大課題。圖書館是國家文明的寶庫,在這裡工作的館員,既是尋寶人、護寶人,也是傳寶人。如何充分發揮館藏,讓更多寶藏為人所知、為人所愛、為人所用,讓更多讀者在圖書館裡發現自己的「新大陸」,這是湯更生一直思考的問題。

2004年,「4·23世界讀書日」讓她找到了突破口。「世界讀書日」是全球愛書人的節日,可以利用這個契機舉辦一場面向公眾的活動,推廣閱讀,宣傳圖書館,擴大讀者面。

那時候,網際網路還不普及,「世界讀書日」還不像現在這樣為人們所知,信息傳播尚不發達,一切要從零開始。但館員們意氣風發,說幹就幹,不但組織起近400人的圖書朗誦和名家演講等活動,還把「漢字雷射照排之父」王選請來為活動揭幕。

此後,每到「4·23」,全國各級圖書館也會舉辦閱讀活動。國圖的名家講座連接學術大家與社會公眾、國圖公開課借鑑慕課推送線上課程、中國記憶展覽系統整理影像文獻資料……一場場活動、一個個項目,喚醒沉睡的藏書,激活典籍裡的文字,讓更多人投入閱讀懷抱,愛上圖書館。

巧的是,湯更生丈夫的生日也是4月23日。每年這個時候忙得不可開交的湯更生,根本沒時間張羅丈夫的生日,「我先生經常開玩笑,說我是『嫁給閱讀』的人。」

「他們不僅是讀者,也是我的親人」

在國圖,有一位從事中文圖書外借服務的館員,熟悉的讀者都稱他王老師。王老師總是面帶微笑,親切和氣,讀者的提問再多,他也從來不會厭煩。許多老讀者每次來館除了看書借書,還會找他嘮嘮家常。「在我眼裡,他們不僅是讀者,也是我的親人。」「王老師」名叫王寶興,他說,「不管是誰,只要來館,有困難我就幫。」

讀者找不到書失落沮喪時,王寶興第一時間找到備份本送過去;讀者日常生活中有困難,王寶興想方設法幫助;讀者過生日,王寶興總發去祝福簡訊……

國圖藏書量巨大、借閱頻繁,有時讀者大老遠來館,卻借不到想要的書,難免心裡不愉快。王寶興專門建立工作筆記,一條條追根溯源了解原因,再分門別類,總結歸納。如果書目還在編目或已被借走或送去修補,沒有上架,王寶興便記下讀者的聯繫方式,並時刻跟進書籍狀態。

曾經一套書由於數目太大,一直顯示「文獻加工中」,王寶興堅持近4個月,才等到圖書上架。當他打電話告訴讀者書可借閱的時候,讀者十分欣喜……這位讀者到館後,看到面前等待了4個月的書,像邂逅久別重逢的老友,非常激動,後來還專門寫了表揚信。

王寶興剛到國圖工作時,連續幾年的大年初一,都會看見一位老大爺來館給中文外借組的同事們拜年。「老大爺那時候有70多歲了,一大早從昌平坐公交車過來,身上還背著編織袋,裡面裝著花生、瓜子,送給館員們吃,一進館滿頭大汗……」

原來,他為一家煉鋼企業做技術顧問,經常來館裡查資料,中文外借組的同事們為他找了好多書和資料,通過閱讀與研究,大爺申請了與直接還原鐵有關的多項國家專利,所以非常感激。從那時起,深受感動的王寶興便下定決心,「我要把讀者當親人。」

「藏書、讀者和館員,這是圖書館工作三要素,館員就是藏書與讀者的橋梁。這座橋堅固與否、寬闊與否,決定了知識能否順利抵達讀者。」劉慶財說,「圖書館的社會價值,正是通過圖書館員實現的。一輩子努力做好這一件事,我們就是幸福的人。」

忠於選擇 篤定堅守(記者手記)

採訪國圖專家們,記者始終被他們臉上飛揚的神採所吸引。談起一輩子的工作,他們表情生動,眼含光芒,仿佛有數不清的話要說。崗位上的點滴就像發生在昨天,新奇、鮮活、清晰。專家們待工作若待愛人,心堅貞而純潔,情真摯而熱忱。

他們的工作,也是傳播文化、傳承文明的國之大業。長期研究一個領域,他們成為術業有專攻的行家;親切對待每個讀者,他們贏得社會公眾的讚譽。人一生能與這樣的工作緊密相連,幸甚至哉!他們工作不為褒獎讚譽,只為安放內心的選擇和真情。他們的人生啟示我們:不管時代激流如何奔湧,堅守自己的崗位,一步步進取,一點點成長,同心同行,就能行穩致遠,造福社會。(張 賀)

相關焦點

  • 100部網絡文學被收入國家圖書館典藏,《慶餘年》《琅琊榜》入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天真中國國家圖書館,是國家總書庫,前身是籌建於1909年9月9日的京師圖書館,是今天世界最大的國家圖書館之一。在數字閱讀和網絡文學發展的今天,網文擁有廣泛的讀者,已經是全民閱讀的一部分。在網絡文學中,也湧現出了不少優秀作品。
  • 這100部網絡小說榮獲國家圖書館永久典藏,本本精品,你看過其中的...
    今天在起點看小說的時候,發現起點推送了一個「百部網文榮獲國家圖書館永久典藏」的消息。就很好奇是哪百部作品,能收穫這樣的殊榮。 97、《誰在時光裡傾聽你》,36萬字,作者:米西亞 98、《仙靈圖譜》,377萬字,作者:雲芨 99、《師父又掉線了》,154萬字,作者:尤前 100、《女機長》,46萬字,作者:君安安 簡單分析一下: 國家圖書館推出的網文典藏活動
  • 當紀錄片住進圖書館
    12月16日,在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國家圖書館、廣州圖書館、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聯合主辦了「『予紀錄片以殿堂』——公共圖書館紀錄片典藏體系建設研討會」,這是國內圖書館行業首次深入探討公共圖書館紀錄片典藏體系建設這一議題,以幫助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紀錄片公共文化服務。
  • 新北圖書館上架童書講述大陸抗疫,「臺獨」議員崩潰:他們在「洗白」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一本講述大陸醫護抗疫的溫暖繪本,竟然讓島內「臺獨」媒體和民進黨議員的被迫害妄想症犯了。《等爸爸回家》書中插畫(圖源:臺媒)據臺媒24日報導,近日,臺北和新北市圖書館的館藏中均出現了一本名叫《等爸爸回家》的繪本,其中,臺北市立圖書館尚在入館編碼中,而新北市的電子版和實體書均已上架。
  • 一文讀懂國家圖書館牽手閱文的意義
    8月31日,國家圖書館與閱文集團共同召開「珍藏時代經典 悅享網絡文學」發布會,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會上,閱文集團掛牌成為國家圖書館第二家網際網路信息戰略保存基地,同時,來自閱文平臺的百部網文佳作被典藏入館。
  • 國家圖書館有序恢復開館 超千名讀者預約到館
    【解說】5月12日,國家圖書館有序恢復開館。開放區域為國圖總館南區,開館後實行預約限流服務,每日限1200人。開放首日,千餘名讀者預約到館。  【同期】讀者 寧同學  提前兩天預約的。比如說在接水的時候,溫開水疫情期間是不開放的,四個人的桌只能坐兩個人,感覺在這裡學習非常放心,也非常舒心,更有效率了。
  • 助力文化傳承 雲南省持續推進「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計劃」
    「雲南省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計劃」是一項由國家圖書館、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組織推進的記錄典藏工作。該計劃是對以民族語言和方言為載體,以各種民俗節慶活動為應用場合,以各種藝術形式為表現形態的口頭傳統進行系統性地記錄與典藏的工作,其目的是對人口較少民族的歷史文化進行保存,對民族的記憶進行傳承。
  • 四本點擊破億的神級網絡小說,被國家圖書館永久典藏,書荒必備!
    四本點擊破億的網絡小說,被國家圖書館永久典藏,書荒必備!1.《詭秘之主》作者:愛潛水的烏賊精彩片段:貝克蘭德,大橋南區,豐收教堂。埃姆林.懷特恢復知覺後,發現自己正立在一扇窗戶前。外面陽光已黯,花草繁盛。對於「愚者」先生的沉眠,他的感觸和其餘塔羅會成員稍微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在沉重,嘆息,傷感,迷茫之餘,還帶著大概會有個好結果的篤定。
  • 「珍藏時代經典 悅享網絡文學」 百部網文佳作入藏國家圖書館
    8月31日,國家圖書館與閱文集團共同召開「珍藏時代經典 悅享網絡文學」發布會,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閱文集團掛牌成為國家圖書館第二家網際網路信息戰略保存基地,同時,來自閱文平臺的百部網文佳作被典藏入館。國家圖書館與閱文集團籤約作為全媒體時代新型的閱讀方式,數字閱讀擴展了書籍的樣態和文字傳播的介質,擁有龐大的用戶體量,也凝結著新一代「全民閱讀」的「文學記憶」。
  • 勝樂典藏亮相北京古玩城秋博會,助力惠民文化活動
    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及媒體支持,高端文化藝術拍賣交流平臺勝樂典藏受邀在本屆秋博會現場為社會各界提供諮詢服務。 往屆勝樂典藏展位 與此同時,本屆秋博會勝樂典藏還將攜手北京古玩城「秋博會惠民文化活動」,邀請錢幣收藏與鑑定專家段洪剛老師現場分享錢幣收藏專業講座
  • 雲南5個圖書館上榜這份全國名單
    日前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布了2019年全民閱讀工作有關名單其中雲南省共有2個單位入選「這些圖書館↓↓↓麗江市圖書館麗江市圖書館是麗江市重要的標誌性文化設施,在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公共圖書館。
  • 卡達國家圖書館設計賞析
    東京攝影師vincent hecht公布了他的建築照片系列,其中詳細介紹了由OMA設計的卡達國家圖書館(QNL)。該項目於2018年正式開放,其外形輪廓由細長、多面幾何形狀和戲劇性的跨度組成。QNL包括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和文物收藏,其中包括與阿拉伯伊斯蘭文明有關的有價值的文本和手稿。這座不朽的公共圖書館擁有100多萬冊藏書,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名遊客。
  • 大學禁止女生穿短裙去圖書館,到底合不合適
    因有男生投訴「穿著超短裙、超短褲、露肩露背衣的女性對館內男性學者屬於性騷擾,嚴重影響學習秩序」,圖書館隨即出臺著裝新規。其中「女生穿短於50公分短褲短裙不得進館」的要求,引發熱議。雖然圖書館隨即撤銷新規,但仍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 國家圖書館5月12日恢復開放(附國家圖書館借閱指南)
    國家圖書館5月12日恢復開放(附國家圖書館借閱指南) 國家圖書館5月8日發布公告,將於2020年5月12日(周二)起,有序恢復開館,實行預約限流服務。
  • 杭州下沙奧特萊斯向國家圖書館捐贈唐《陀羅尼經》等珍貴文獻
    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代表國家圖書館接受捐贈並向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浙江省宣傳部副部長李杲、浙江省文旅廳廳長褚子育、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浙江省圖書館館長褚樹青等領導及中國美術學院範景中教授、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館員翁連溪、淨慈寺主持戒清法師 等專家出席儀式。活動由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主持。
  • 張兵宣布嘉興市圖書館二期正式啟用
    在啟用儀式上,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文獻信息中心揭牌,「健心客廳——『嘉心在線』線下服務站」落戶嘉興市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上海科技情報所)與嘉興市圖書館共建的「創之源滬嘉科技信息服務站」揭牌,長三角女子書畫院畫家代表向嘉興市圖書館捐贈書畫作品。  啟用儀式結束後,市領導一行參觀了嘉興市圖書館二期。新啟用的市圖書館二期,使用面積1.1萬平方米。
  • 地鐵國家圖書館站的除夕「團圓飯」
    這已經是地鐵9號線國家圖書館站值班站長律楠在地鐵站度過的第十四個「年三十兒」。面對今年嚴峻的疫情形勢,車站需要進行更加頻繁的消毒工作,站內也瀰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工作人員全部戴上了口罩,繼續為乘客提供暖心服務。
  • 【讀書札記】你知道世界十大著名圖書館在哪裡嗎?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中文部藏有4000多種共6萬多冊的中國地方志,而且其中有100多種是中國國內的孤本,可見其館藏之豐富。 除了俄羅斯國立圖書館之外,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也是十分有名的。俄羅斯極其注重保護歷史文化,圖書館中有許多珍貴的典藏,蘊含著濃厚的時代的氣息。
  • 國家圖書館陳櫻副館長率團訪問韓國
    國家圖書館陳櫻副館長率團訪問韓國 2018年11月14日 10:08 來源:國家圖書館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