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在許昌市鄢陵縣陳化店鎮西明義社區,有這樣一位孝老愛親道德模範——周慧珍,30多年來,她無怨無悔地悉心照料著跟丈夫沒有血緣關係的公婆,用她的執著和韌勁、善良和勤勞,詮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真摯情感以及中華兒女孝敬父母的優良美德。
1964年出生的周慧珍是鄢陵縣陳化店鎮西明義社區居民王全慶和王秀鳳的過繼兒媳。早年間,因為唯一的兒子病故,中年喪子的王全慶夫妻倆受到很大打擊,整天精神恍惚,身體每況愈下。
1983年,家住陝西商洛市三陽縣龍廟村的王建國、周慧珍夫婦,由於家中兄弟四個,照顧老人負擔較輕,經西明義社區的一個表嫂介紹,被過繼給了王全慶夫婦二人。自他們來到王全慶夫婦家的那一天起,周慧珍不嫌髒、不怕累,每天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給公婆洗衣、做可口飯菜,把老人照顧得開開心心、健健康康。
天有不測風雲,2012年,王建國因病離世,周慧珍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勸她說:「慧珍,你現在還年輕,家裡還有二老,雖然他們和你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在你的照料下,老人生活愉快,村裡人都把你當成了榜樣,誰不誇你孝順?你還有孩子,你如果倒下了,孩子怎麼辦?」在大家的勸說下,周慧珍慢慢接受了現實,更加珍惜這份僅剩的親情。
2014年,50歲的周慧珍經別人介紹,結識了陝西省轉業軍人趙方起,2016年,兩人確定夫妻關係。婚後,趙方起想著自己有一技之長,可以給周慧珍富裕的生活,想讓她一起回陝西老家。但作為一名母親、兒媳,周慧珍認為自己有責任去照顧公婆、孩子。王全慶夫婦雖然還有兩個女兒,但身體都不太好,照顧二老的責任就落在了周慧珍身上。
王全慶夫婦也曾勸她說:「慧珍,你這麼多年,把我們照顧得這麼好,我們已經滿足了。」聽到這些話,她含淚對二老說:「請二老放心,我不會離開您們,我也不捨得離開您們。」說到做到,她和丈夫趙方起在鄢陵縣西明義社區重新建了新房,還把二老接到新房一起生活。
平時,周慧珍夫婦二人給老人洗腳、理髮、曬被褥、變著花樣給老人做好吃的。二老也經常對看望的親戚和街坊誇讚說:「慧珍雖然是我過繼的媳婦,但比我親生女兒還親,幾個村都難找。我們能活到現在,多虧了慧珍伺候我們。」
西明義社區婦女主任鄭青雲說:「誰家有家務事了,我經常拿周慧珍做榜樣,開導大家。在她的影響下,我們全村的家庭都比較和諧,婆媳之間相處得都挺好。」
俗話說,上行下效。周慧珍育有兩兒一女,在她的影響下,孩子們也傳承了孝善的家風。孩子們平時會幫著她一起照顧爺爺、奶奶,給老人買衣服、鞋子,小兒子王勇費還專門給爺爺買了拐杖、輪椅,方便老人生活。
如今,周慧珍的公婆已經90多歲了,在她的用心照料下,身體仍然很健康。在幾十年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周慧珍把中華民族的孝善演繹得淋漓盡致,幾十年如一日照顧無血緣關係的公婆,其大孝至愛的事跡傳遍了西明義全社區,感動了每家每戶。2019年,周慧珍家被西明義社區評為「五好家庭」。(文 賈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