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感恩,孝老愛親

2020-12-21 每日伴你學習共同成長

知恩感恩,孝老愛親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作為培育青少年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質的重要載體,從引導青少年樹立孝親敬長的基本道德入手,著力培養青少年對自然、對他人、對社會、對祖國的感恩之心。把孝德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恩,懂得如何尊敬長輩、體諒父母、關心他人。

活動過程:

1、向同學們介紹嵩縣庫區鄉的首屆孝老節的情形:

27日,嵩縣庫區鄉萬安村文化廣場上,一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拉開了該村「崇德向善,幸福萬安」首屆孝老節的帷幕。

當日,參加活動的140個家庭歡聚一堂,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百名婦女忙著調餡、包餃子,為65歲以上老人做幸福大餐;孩子們忙著給爺爺奶奶洗腳……此外,現場的戲曲表演、歌舞及小學生情景劇異彩紛呈,為老人們獻上了一場文化盛宴。

「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她待我比親閨女還親。」對兒媳董曉利,婆婆溫花香不吝誇讚,眼裡噙著淚花,「老伴住院時,她一直在身邊照顧,同屋的病人都羨慕老伴兒。」

「這次活動,不僅教育了大人,也教育了孩子,讓老人們頤養天年,是我們的本分。」萬安村村支書董文學說,如今,孝老愛親在全村已蔚然成風,文明戶、好媳婦、誠信模範成了群眾眼中的明星,今後每年都要舉辦孝老節。

給同學講關於孝敬老人的故事:

一隻木碗

從前有個老人,跟他的兒子、兒媳和孫子住在一起。老人老得連路都走不動了,他眼睛花,耳朵也背,雙手還經常不停地發抖。老人無法照料自己,每當他坐在餐桌前吃飯的時候,湯匙也握不穩,常常會把菜湯灑在桌布或地上,兒子和媳婦都嫌棄他。

有一回,老人吃飯時,又把湯灑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媳婦大為生氣,指著老人的鼻子大聲嚷道:「你怎麼吃的飯!天天把湯和別的東西撒一地,還把碗都給摔碎了!盡給我添亂。你知道我一天多忙嗎,想把我累死呀!」於是,他們不許老人上桌吃飯了。吃飯時,他們把他趕到灶後的角落裡,給他一隻瓦盆,瓦盆裡只有一點點飯菜。老人每頓飯都吃不飽,還得經常挨罵。老人傷心極了,常常一個人在灶後的角落偷偷眼淚。

有一天,老人的手顫抖得連那隻瓦盆都端不穩了,瓦盆掉到地上打碎了。兒媳婦沒完沒了地訓斥他,老人一聲不吭,只是不住地嘆氣。夫妻倆商量:咱這爹,什麼都能被他摔碎,長此下去,咱得花多少錢給他買碗買盆呀,得想個辦法,什麼東西是不容易摔碎的呢?對了,用木頭給他做個碗。於是,兒子找來了一塊木頭,開始動手做木碗。一會兒工夫,木碗就做好了。媳婦正想把碎木片清除出去,老人四歲的小孫子跑了過來,他把地上的碎木片拾掇到了一起。「你這是幹什麼?要這些沒用的碎木片做什麼用?」老人的兒子問。「我要把這些碎木片做成一隻木碗,留著它,等我長大了,就把它拿出來給爸爸媽媽吃飯用。」聽到這話,兒子和媳婦相互對視了一會兒,先是一臉苦笑,最後哭了起來。他們似乎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兒子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

從此,他們不再將老人趕到角落裡吃飯,而且,即使老人潑了點什麼,他們也不再說什麼了。慢慢地,他們對老人越來越好了。

3、開展感恩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通過「主題團日活動」、「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感恩家書」徵文等活動載體,舉辦感謝祖國培養之恩、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教誨之恩、感謝他人幫助之恩、感謝社會溫暖之恩系列主題實踐活動。

4、開展「幫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服務活動。

5、開展「鄰裡守望」志願服務活動。

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殘疾人為重點服務對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組織學生志願者採取結對幫扶等方式,積極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殘疾人提供生活幫扶、清潔衛生、採辦年貨等服務,到敬老院、福利院開展慰問、拜年等活動;組織學生志願者為留守兒童提供生活照料、親情陪護、學業輔導等。

相關焦點

  • 人生的知恩 感恩 與 報恩
    所以,若是知因識果者,便會懂得知恩、感恩與報恩。    現今的人們生活在充滿物慾的世界裡,煩惱與苦悶在加深,倫理與道德在淪喪,於是,社會亂象層出不窮,人們似乎已經不知道要將心安住在哪裡。    其實,人之所以有煩惱,在於不知足。
  • 人貴知恩,貴在感恩
    或大或小,或多或和,不過,感恩的心,應該是不分大小的。但凡別人有助於我們,都應該予以回報。懂得感恩的人,其實,就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處世哲學,是一個人有智慧的表現。懂得知恩圖報的人,會比一般人快樂許多,心靈上也會富足許多。
  • 鶴山鎮:擦亮「誠孝鶴山」品牌,讓傳統美德煥發生機
    漫步在牌坊街村的大街小巷,「孝感動天」「百裡負米」「臥冰求鯉」等二十四孝故事都被「搬」上牆面,鮮活的圖案、靈動的筆觸,在保留傳統孝文化精髓的同時,又增添了通俗易懂的時代氣息。鶴山鎮牌坊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成鋼:「牌坊街自古以來就有尊老孝老的光榮傳統,為了再進一步加強村民尊老孝老的氛圍,我們又成立了道德講堂,讓老師每個周六晚上都講授傳統文化,主要是講授孝道這一塊,通過這兩年的傳統文化教育,我村裡村風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學校,鶴山鎮的孝文化同樣開展的有聲有色。
  • 知恩感恩方心暖,有德有品受人敬!
    人與人交往,先看人,後品心,重在有情有義,貴在知恩感恩!感情,是真心換真心,你若知恩圖報,別人會對你一往情深;你若忘恩負義,別人會對你恩斷義絕。人在落魄時,才知道誰的手最暖;情在吵架時,才明白誰的心最軟。窮時,借錢給你的人,是你的恩人;難時,力挺你的人,是你的貴人。苦時,若能同舟共濟;病時,何愁端茶倒水。
  • 感恩敬老|向姣:自立自強挑重擔,孝老愛親人人贊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孝老愛親的良好氛圍,「巴中婦聯」開設【感恩敬老】專欄,每周二推出全市敬老愛親先進典型,傳播她們敬老愛老助老的故事,向「最美」致敬。今天,讓我們閱讀自立自強挑重擔,孝老愛親人人贊—向姣的故事。
  • 杭州靈隱寺光泉大和尚暢談孝道觀:慈悲 包容 感恩
    信息 杭州靈隱寺光泉大和尚暢談孝道觀:慈悲 包容 感恩 2016-08-15 20:51: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知恩圖報,才有福報
    3知恩圖報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差 感恩,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如果想一點點轉變自己的心態,不妨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周遭。慧律法師曾說:「世間一切乃眾緣合和,眾力所成,非獨一人所能,是故當懷感恩之心。」每個人活在這世上,所享受的一切都不是單靠自己就能擁有的。 俗話說,幸福不忘來時路,吃水莫忘挖井人。知恩圖報,是一種可貴的品德。
  • 馬鞍街道寶善橋村:孝老愛親從善如流 鄉風文明蔚然成風
    馬鞍街道寶善橋村是一個以善為美、以孝傳家的村莊,村裡的善文化代代相傳,好家庭、好兒子、好媳婦不斷湧現。  濱海大河(馬鞍段)流經村莊,猶如母親河般滋潤著她。隨著沿河遊步道的建成,提升了村莊品位,老百姓健身有了好去處。新建不久的文化禮堂裡活動豐富多彩,點亮了村民們文化生活。
  • 談「孝」丨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世人於一飯之恩,尚且想著知恩圖報。世上還有什麼能夠與父母的恩情相提並論的呢?一個人如果對父母毫無感恩之心、孝敬之行,即便斥之為禽獸,也是毫不過分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親情無價,父母恩重。不論是富貴還是貧窮,也不論是功成名就還是平凡一生,我們都要努力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孝」——孝敬善待我們的爹娘。看到父母日漸衰老,哪一個人又能無動於衷呢?
  • 感恩母親節:孝與養 一種萬世共通的道德情感
    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和愛意,各地網友紛紛在網上發表評論和感言,小編讀後深受感動,特摘編部分網友的真情留言,獻給天下所有可親可敬的母親,致敬世上最為無私偉大的母愛!   子女之孝,就是一種對父母之愛的回報,這是一種人類感恩之情的自然流動與回溯。所以在中國,養與孝,乃「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這是中國人最本真、最美好、最久遠的一種萬世共通的道德情感。進入當代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形成,其中的重要內容——「友善」,乃做人之根本,而「孝」之思想,正是「友善」之前提與精髓。孝對父母,才能敬於他人,才會愛及天下。
  • 「臥虎山小學|校園動態」行孝悌 感恩情——臥虎山小學組織觀看...
    【臥虎山小學|校園動態】行孝悌 感恩情——臥虎山小學組織觀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活動2021-01-12 15:33責任編輯:高睿2021年1月8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2020「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少兒頻道(CCTV-14)播出,臥虎山小學積極組織全體學生收看
  •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頌曰: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解:這段往下18句是無相誦,要結合六祖大師的義理來說,並非世間許多人解釋的那樣,六祖壇經整部經典都是圍繞心性來講的,所以無相誦當然也是講心性的。
  • 衡水潤露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孝文化 實現道德經濟雙互動
    衡水潤露食品有限公司秉承飲水思源,知恩圖報,講孝道,傳美德,以實際行動傳播正能量,得到社會、員工家人的點讚,他們堅持——   感恩父老鄉親   2014年11月17日,初冬未寒,空氣怡人。10個大紅氣球在空漂遊,「感恩回饋義演」彩標隨氣球飄舞。四鄰八鄉的父老鄉親成群結隊,來衡水潤露食品有限公司看大戲。
  • 知行合一,孝愛傳承!佳峰四周年慶暨慈母之心感恩宴圓滿落幕
    1月10日,「知行合一·孝愛傳承」——佳峰集團四周年慶典暨慈母之心感恩宴在IBC四樓格式中心隆重舉辦。佳峰集團董事長李洲、副總裁李湖攜集團等領導、合作夥伴、特邀嘉賓以及佳峰集團全體家人們同聚一堂,歡度盛會,共襄盛舉。
  • 孝老愛親讓賀州老人更有福
    可見,在古人心中孝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基礎,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孝敬老人,除了物質上的奉養,更要有精神上的關愛,多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態,才是真心盡孝。多把老人的需要和感受放在心上,並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照顧,他們的生活就會充滿溫暖。只要每個家庭都能用心敬老,孝老愛親的好傳統就能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 懂得感恩,孝才是人生的根
    孝是人生的根,只有根找到了,根固好了,開花結果,才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我們不能沒有根,每天喊著「仁愛和平,世界大同」,那都是口號,就跟花一樣,它沒根,插在那裡能看幾天?當然也蠻好看的,可是它沒有辦法持久。孝是根,忠信是做人的本,一個人沒有忠,沒有信,就沒有辦法在人群立足 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枝幹,沒有枝幹就沒有辦法利益人,人沒有禮義廉恥,到哪裡都會給別人添亂仁愛和平會讓一個人的人格開花結果。
  • 感恩父母的經典句子說說!孝順父母的名言!
    感恩父母的經典句子說說 孝順父母的名言▼「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憾,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在我奔波而勞碌的一生中上帝給我最大的饋贈便是教我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中出現的所有過客——劉東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父母 既沒讓我病痾纏身 也沒讓我露宿街頭▼感恩父母,養育之恩,疼惜之德,終不忘;感恩親人,扶助之恩,
  • 鄆城:節儉過壽倡新風,孝老愛親好家風
    「老人能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辦壽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呂繼朝老人的長子呂永清說,「父親八十大壽,本著孝老愛親、文明辦壽、弘揚孝德文化的目的,堂兄弟十二人共同為老人賀壽,不邀親朋,不收一分錢,不收一份禮,不磕壽頭,抱拳鞠躬行禮,並將此作為一種家風,今後會為每位到了八十的老人以此規則文明辦壽。
  • 陝西實驗中學「愛在心中、感恩成長」系列活動舉行
    知恩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種美好的情感,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學校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深入開展,全面實施「感恩」教育,讓孩子們在「知恩、感恩、報恩」的系列活動中養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熱愛學校、回報社會的崇高道德風尚。 本月陝西實驗中學開展以「愛在心中、感恩成長」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使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紮根於學生心靈深處。
  • 【學子思考】《孟武伯問孝》
    人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的需要,提高自己,是自己變成最美好的自己也無疑是對父母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