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鄆城縣黃安鎮呂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呂繼朝老先生迎來了他的八十歲壽誕——沒有張燈結彩的大辦場面,只有手寫的紅「壽」字格外耀眼。
祝壽儀式在家屬的抱拳禮祝福中拉開序幕。呂老先生的家人們身著紅圍巾,滿噹噹站滿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小院,家人齊行抱拳禮,齊誦祝壽詞,舉行了簡單的拜壽儀式。兒子、兒媳分別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祝壽詩,老人的親屬、同時也是武術家、菏澤優秀老拳師呂彥章即興表演了掌洪拳,縣作協主席、書法家盧明書寫了壽聯相贈,縣文明辦負責人參加了活動致祝壽詞並贈送了《菏澤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書籍……此起彼伏的掌聲、祝福聲,伴著老人開懷的笑聲,匯聚成了一首「文明新曲」。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注重慶典儀式感,是鄆城縣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的一大特色。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現有的辦公用房、桌椅、音響、電腦等設備,全部面向本村開放,村民開展各類慶典活動,只需要將人員全部召集起來,實踐站裡的所有設施全部免費使用,極大減少了活動準備工作的繁瑣程度,降低了活動成本。
「老人能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辦壽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呂繼朝老人的長子呂永清說,「父親八十大壽,本著孝老愛親、文明辦壽、弘揚孝德文化的目的,堂兄弟十二人共同為老人賀壽,不邀親朋,不收一分錢,不收一份禮,不磕壽頭,抱拳鞠躬行禮,並將此作為一種家風,今後會為每位到了八十的老人以此規則文明辦壽。全家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家人間的團結以及凝聚力,把孝老愛親的文化變成自覺的行動。」
「小場所」承載大功能。據了解,鄆城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初期,就把村規民約、村裡的四德人物在場所內外顯著位置張榜公布。榜上有名的家庭、來實踐站辦活動的家庭,可在親朋好友面前彰顯自家風採,並激勵未上榜家庭積極做好事、行孝道、倡節儉。不只如此,今年以來,鄆城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按照「講、評、幫、樂、慶」等形式開展了「新農村新生活」、「評選星級文明戶」、「評選好媳婦好婆婆」、「推薦孝賢之星」、「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實踐站裡還配有農家書屋、文體活動室等等,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
通訊員 李密
鄆城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
總監製:劉考勇
監製:李印傑
中心編輯:馬曉妍 楊婷
何泓池傅冠宇
實習編輯:禚佳萱
審核:王兆軍
文內信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