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節儉過壽倡新風,孝老愛親好家風

2020-12-21 鄆城縣廣播電視臺

近日,在鄆城縣黃安鎮呂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呂繼朝老先生迎來了他的八十歲壽誕——沒有張燈結彩的大辦場面,只有手寫的紅「壽」字格外耀眼。

祝壽儀式在家屬的抱拳禮祝福中拉開序幕。呂老先生的家人們身著紅圍巾,滿噹噹站滿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小院,家人齊行抱拳禮,齊誦祝壽詞,舉行了簡單的拜壽儀式。兒子、兒媳分別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祝壽詩,老人的親屬、同時也是武術家、菏澤優秀老拳師呂彥章即興表演了掌洪拳,縣作協主席、書法家盧明書寫了壽聯相贈,縣文明辦負責人參加了活動致祝壽詞並贈送了《菏澤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書籍……此起彼伏的掌聲、祝福聲,伴著老人開懷的笑聲,匯聚成了一首「文明新曲」。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注重慶典儀式感,是鄆城縣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的一大特色。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現有的辦公用房、桌椅、音響、電腦等設備,全部面向本村開放,村民開展各類慶典活動,只需要將人員全部召集起來,實踐站裡的所有設施全部免費使用,極大減少了活動準備工作的繁瑣程度,降低了活動成本。

「老人能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辦壽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呂繼朝老人的長子呂永清說,「父親八十大壽,本著孝老愛親、文明辦壽、弘揚孝德文化的目的,堂兄弟十二人共同為老人賀壽,不邀親朋,不收一分錢,不收一份禮,不磕壽頭,抱拳鞠躬行禮,並將此作為一種家風,今後會為每位到了八十的老人以此規則文明辦壽。全家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家人間的團結以及凝聚力,把孝老愛親的文化變成自覺的行動。」

「小場所」承載大功能。據了解,鄆城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初期,就把村規民約、村裡的四德人物在場所內外顯著位置張榜公布。榜上有名的家庭、來實踐站辦活動的家庭,可在親朋好友面前彰顯自家風採,並激勵未上榜家庭積極做好事、行孝道、倡節儉。不只如此,今年以來,鄆城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按照「講、評、幫、樂、慶」等形式開展了「新農村新生活」、「評選星級文明戶」、「評選好媳婦好婆婆」、「推薦孝賢之星」、「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實踐站裡還配有農家書屋、文體活動室等等,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

通訊員 李密

鄆城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

總監製:劉考勇

監製:李印傑

中心編輯:馬曉妍 楊婷

何泓池傅冠宇

實習編輯:禚佳萱

審核:王兆軍

文內信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長沙倡導「節儉養德立家風、婚喪喜慶樹新風 」
    但隨著長沙近年在全市全面倡導「節儉養德立家風、婚喪喜慶樹新風 」活動,「人情債」少了,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感」多了,一股文明辦酒新風正悄然吹遍星城大地。  如今,在瀏陽,「辦婚事,不炫耀;生孩子,重培養;厚生養,死薄葬;過生日,不辦酒……」,這樣的「新三字經」成了市民最耳熟能詳的口頭禪。曾經愈演愈烈的婚喪喜慶「辦酒風」少了,讓人不堪重負的「人情」負擔大大減輕了,一股文明新風正悄然傳遍瀏陽的大街小巷,鄉野村落。
  • 知恩感恩,孝老愛親
    「知恩感恩,孝老愛親」主題活動活動目標: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作為培育青少年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質的重要載體活動過程:1、向同學們介紹嵩縣庫區鄉的首屆孝老節的情形:27日,嵩縣庫區鄉萬安村文化廣場上,一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拉開了該村「崇德向善,幸福萬安」首屆孝老節的帷幕。當日,參加活動的140個家庭歡聚一堂,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 「儉」字當頭代代相傳 舊筆記本傳承節儉好家風
    良好的家風是長輩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在市民李同振看來,節儉兩字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卻是父親用一生踐行的道理,這位可敬的老人不但身體力行,而且以此作為家訓代代相傳,讓子女們受益無窮。「受父親的影響,我們一家人的生活都比較節儉,從不在吃穿上講究。」說起自家的故事,李同振拿出了幾個舊的筆記本,早已泛黃的紙張顯示出這些東西已經有不少年頭了。他告訴記者,這些本子的背後,既有父親的諄諄教誨,也寄託著家風的傳承。李同振的老家在深澤縣李家莊村,父親李延封曾是鄉裡一間公社小學的校長,畢生從事教育工作。
  • 好家風 我傳承_新聞中心_洛陽網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和家庭道德,強調「家和萬事興」,「德為興家本」,「修身、齊家」而後「治國、平天下」,形成了一系列家庭道德規範,如精忠報國、忠孝仁義、禮義廉恥、孝老愛幼、夫和妻柔、勤勞節儉等。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和家庭道德,強調「家和萬事興」,「德為興家本」,「修身、齊家」而後「治國、平天下」,形成了一系列家庭道德規範,如精忠報國、忠孝仁義、禮義廉恥、孝老愛幼、夫和妻柔、勤勞節儉等。
  •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祝壽倡節儉
    「老人能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辦壽宴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呂繼朝老人的長子呂永清說,「父親八十大壽,本著孝老愛親、文明辦壽、弘揚孝德文化的目的,堂兄弟十二人共同為老人賀壽,不邀親朋,不收一分錢,不收一份禮,不磕壽頭,抱拳鞠躬行禮,並將此作為一種家風,今後會為每位到了八十的老人以此規則文明辦壽。
  • 湖州南潯:「最美家風+」樹文明新風
    作為「最美家風帶鄉風」活動示範村,荻港村深挖章、朱、吳三大望族的家風家訓,把「光前裕後」作為文明鄉風教育的重點。今年,南潯區通過在全區廣泛組織開展「最美家風+」建設活動,以弘揚好家風帶動鄉風、企風、校風、政風、行風建設,力爭通過3至5年的時間,探索打造一批「最美家風+」建設的工作品牌和有效載體,在全區培育良好家風家教、傳承優秀鄉土文化、打造信義潯商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千萬家庭中落地生根,提高群眾道德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助推南潯社會經濟事業發展。
  • 孝廉家風——敦孝弟
    孝廉家風——敦孝弟 2020-10-15 13:15:53  來源:福州婦聯
  • 感受「孝」文化 傳播正能量
    莆田網訊 近日,北岸山亭媽祖小學組織全校師生及家委會成員前往媽祖閣孝文化基地研學,感受「孝」文化,傳播正能量。  當天,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同學們一邊觀看陳列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一邊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解(如圖)。
  • 盡孝是家風傳承中的傳統美德——孝媳賢妻良母典範惠安輞川潘秀卿
    孝文為教 盡孝是家風傳承中的傳統美德——孝媳賢妻良母典範惠安輞川潘秀卿女士「盡孝道,講傳承,一輩做給一輩看,一輩講給一輩聽,一輩跟著一輩學,一輩一輩傳家風。」2015年9月,她被表彰評為泉州市「海峽兩岸傳統孝文化十朵金花」。每天早上5點左右,潘秀卿就起來忙活了:給公婆準備好早餐,整理好屋前的小菜園,將家裡打掃乾淨後,便去糧站工作。1997年,公公被查出罹患食道癌,潘秀卿既要護理患癌症的公公,又要照顧體弱的婆婆和一雙年幼的兒女,還要按時上班。
  • 目蓮寺開展首屆「傳承好家風·目蓮百壽宴」孝文化活動
    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響應我市開展「情系重陽、愛溢冶城」主題創建活動精神,2018年10月14日上午,目蓮寺孝行天下義工團組織開展首屆「傳承好家風 目蓮百壽宴」孝文化慈善活動,與百餘位善德仁翁歡聚一堂,共話情誼,送上節日深深的祝福。
  • 講好家風故事,踐行勤儉養德 龍山小學「家風故事匯」潤物無聲
    12月16日下午,在渝北區龍山小學「儉以養德·家風故事匯」德育課堂上,主持人鄢俊老師與全校學生暢聊家風,暢談勤儉,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的事、身邊人教身邊人的形式,將「勤勉持家,愛家愛國」的正確家風思想吹進學生心中。
  • 上海孝善館之忠孝鑄忠魂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
  • 家風傳承的又一種方式——記「全國文明家庭」濟源沁園街道濟合苑...
    一條樸素的家風,自李守哲起已經傳承了7代人。這家風,如同一種無形的力量,變成了「老李家」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自覺行動。李鵬舉為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他說,這些年生活好了,家族裡的人大多數都居住到市區了。進城後的「老李家」遇到了一個實際問題,大家由於居住分散,平時聚少離多,每年僅在春節時匆匆見面。走親戚時拿的禮品也是東家拿西家,你家拿我家。
  • 北湖區萬華社區:文明新風吹來「春花秋實」
    近年來,萬華社區圍繞民風淳樸、家風淳正、鄉風淳美的「三淳之風」做文章,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加強民風家風鄉風建設,營造質樸節儉、文明向上的良好風尚,文明新風猶如春風撲面而來,吹進百姓心田,融入千家萬戶。淳樸民風聚民心「叔叔,現在是紅燈,請再等一下。」
  • 浙江忠孝文化館傳遞淳樸民風 小記者「零距離」感受好家風
    這兩個村,也是我們這次小記者尋訪好家風所去的村莊。  忠孝文化館詮釋好家風  厚吳村,北依南溪,南靠屏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據史料記載:「昭卿公者偕伯父洎公之永康任承奉郎事,見南鄉武平屏山聳翠,碧湍瀠清,有桂裡風,至嘉定丁丑攜家而託處焉。」
  • 承德市「文明祥和過春節」倡議書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樹立和諧文明新風,營造喜慶祥和、健康文明的節日氛圍,共建共享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承德市文明辦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一、倡導新風,移風易俗過春節。二、弘揚家風,團圓喜慶過春節。良好的家風是教育、規範、幫助子孫後代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春節是舉家團圓的幸福節日,要多回家陪伴父母、孩子、愛人,多探望師長、親友,提倡以詩詞會、故事會、趣味競賽、親子遊戲等方式組織家庭親友聚會,讓家人們過一個身心愉悅的春節。
  • 勃法教育 | 倡樹好家風 爭當賢內助
    勃法教育 | 倡樹好家風 爭當賢內助 2020-07-03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