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傳承的又一種方式——記「全國文明家庭」濟源沁園街道濟合苑...

2020-12-26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 通訊員 王興輝

11月20日,一條新華社授權發布的電訊被無數人點讚,來自濟源沁園街道辦濟合苑社區的李鵬舉家庭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受到了黨中央的隆重表彰。

良好的家風,在李鵬舉的家庭中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傳承的呢?

傳承 「一心一意」到「心心相印」

在李鵬舉的老家濟源下冶鎮曹腰村有一塊功德路碑,碑文講述了家族裡一位已故的老人李守哲為周邊6個村盡心盡職、廣做善事的故事。碑是老人去世後,6個村的鄉鄰共同所立。

「常懷善心,常行善事。」一條樸素的家風,自李守哲起已經傳承了7代人。這家風,如同一種無形的力量,變成了「老李家」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自覺行動。

李鵬舉為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他說,這些年生活好了,家族裡的人大多數都居住到市區了。進城後的「老李家」遇到了一個實際問題,大家由於居住分散,平時聚少離多,每年僅在春節時匆匆見面。走親戚時拿的禮品也是東家拿西家,你家拿我家。這些又麻煩又浪費的舊習俗每年都困擾著大家。

2006年春節,「老李家」經過商議,決定改掉這些繁文縟節,文明串親,節儉過年,由長者引領大家重溫家風家訓。如何讓聚會更有意義?2008年春節,「老李家」的兄弟們提議,建立一個「家庭愛心基金」。「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元錢,每人每年就是365元,聚少成多,能做很多事情。」這個提議得到了長輩們的認可,當場就獲捐10900元。

從此,春節聚會成了「老李家」的「團拜會」。「團拜會」上,除了始終未變的重溫家風家訓,年輕人相互聊事業,孩子們相互談學業,老人們則比健康和比孩子們的孝心……截至目前,「家庭愛心基金」已有10多萬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基金裡還包括孩子們節省出來的壓歲錢和零花錢。

原本這筆基金是用來獎勵學習進步的孩子和孝老愛親的模範,現在已經開始向更大範圍擴展,開始用於扶危濟困、助學獎勵等社會公益活動,比如用基金購置的包括桌椅板凳在內的價值2萬餘元的全套紅白事用具,已經為更多的鄰裡群眾提供了便利。

齊家 「以己所學」為「時代發聲」

在20世紀90年代初,李鵬舉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之後開始投身教育事業,直至成為一名校長,他倡導的「書法教育」曾經成為全省特色教育的亮點。作為一名年輕的校長,事業又正處於上升期,李鵬舉卻轉身投入到了老年教育工作中。

他認為「老齡社會來了,老年人接受再教育的意義更大。」由於全身心地投入,2009年,濟源老幹部大學被授予「全國先進老年大學」榮譽稱號,李鵬舉也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教育工作者」。

這些年,李鵬舉把大部分業餘時間用於研究和傳播傳統文化。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他登上河南衛視,開啟了十餘期的系列國學講座。妻子晁暉一直默默支持著他對傳統文化的鑽研,甚至不遺餘力讓李鵬舉求學深造。每逢李鵬舉外出授課,晁暉都會幫著整理講義和製作課件,做好賢內助。

晁暉處事幹練,在工作上更是「多面手」,2018年曾榮獲「濟源市五一勞動獎章」。夫妻倆的言傳身教,也深深影響著兒子李秉原。李秉原從小就是一名勤奮上進的優秀學生。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談到家庭,李鵬舉說,家裡三口人始終堅守著長達20年的約定,那就是「保持五好」,即「好奇、好想、好學、好問、好說」。在這個書香濃鬱的家庭裡,三口人只要聚到一起,就會圍在書桌旁討論問題、暢談理想、分享收穫。

「之所以走上傳播傳統文化的道路,是因為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既讓國人引以為豪,同時又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之一;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快速走向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文化開始的,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更具推廣、弘揚和光大的價值。」李鵬舉說,他將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從普通百姓的視角來認識經典、解讀經典。

在機關,他講《國學經典與職業素養》;在企業,他講《家國情懷與政商關係》;在高校,他講《堅定文化自信》。他講課方式詼諧幽默,總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明深刻哲理,深受大家喜愛。

晁暉說:「鵬舉講一節課大概需要兩個小時,卻要準備兩萬多字的講稿。我雖然心疼他,但是明白他喜歡這些,所以必須支持。」

築夢 「四梁八柱」點「眾人之光」

李鵬舉家庭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前,曾先後獲得「河南省最美家庭」、「河南省文明家庭」等榮譽。「老李家」的家風一次次獲得人們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

這些年,「老李家」家風的傳承方式又得到了新的提升,明確了「忠孝勤和」為「四梁」,「愛國愛家、善鄰善友、敬事敬親、知禮知行」為「八柱」的新的家風傳承體系。李鵬舉家庭的榜樣力量,鼓舞著更多的親友。他說,大家庭裡的所有人都很珍惜這些榮譽,大家一致商定,要以「家風傳承促進會」為基礎,搭建更多親友參與的「家庭文明共同體」。

據了解,在這個已搭建的「共同體」裡,要求所有親友:

——大願景引領。每個小家庭都要有目標、有夢想,相互支撐,唇齒相依,榮辱與共。小家庭要融入大家庭、情系大家庭,增強吸引力、親和力和凝聚力。

——小起點漸進。堅持對「四梁」、「八柱」身體力行,從小處著手、小事做起,對孩子從小培養引導。

——多商議共享。凡事多商量、多奉獻,立下的規矩要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多向榜樣和先進模範人物學習;要多和身邊人分享,分享就是傳播、示範和引領,進而影響到更多的人。

——少攀比多進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家家情況各有不同、不能盲目照搬複製,更不能盲目攀比。要緊緊抓住少數關鍵人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大家同頻共振,不斷改進,與時俱進,共同前進,持續賦予文明家風新內涵。

李鵬舉對記者說,「全國文明家庭」是榮譽,更是鞭策和責任,以後他將和更多親友組建文明家庭志願服務隊,設立文明家庭創業扶持基金,建立文明家庭傳承展覽館等,以此幫助和影響更多的人。

「家風也是無形的力量,我們在轄區倡導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勤廉篤實的文明家風,大力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以及創建文明家庭、尋找『最美家庭』、『家庭教育暖心公益行動』等活動,就是為了推動全社會建設好家庭、傳播好家教、弘揚好家風。」李鵬舉家庭所在的沁園街道主任張先軍表示:「下一步將會把鞏固和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成果作為街道『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一項,持續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全民素質提升。」

編輯:洛分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家庭、校園等出爐!河南上榜名單看這裡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朱麗文)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其中,河南省焦作等12個市縣新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11個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全部順利通過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
  • 中央表彰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村鎮、單位、校園等,河南這些...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20日在京舉行會議表彰了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100個單位被命名表彰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鄭州市鄭東新區商都路街道康寧街社區薛榮家庭等23個家庭被命名表彰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 樹文明家風 建文明家庭|陽江市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創文宣傳進行時
    陽江市婦聯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創文宣傳活動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要求,9月15日上午,陽江市婦聯、陽江市文明辦在陽東區燕山湖廣場舉行「樹文明家風 建文明家庭」——陽江市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創文宣傳活動
  • 家訓掛門口 家風潤心田——城陽區以家風傳承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
    良好家風的傳承不是小事、私事,而是利家、利民、利國的大事。作為山東省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青島市城陽區在多措並舉打造文明實踐陣地的同時,注重回歸家庭傳統,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近日,記者走進城陽區惜福鎮街道,以之為樣本探求家訓家風如何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
  • 關於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候選名單的公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的戰略方針,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著力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湧現出一大批崇德向善、事跡感人、影響廣泛的文明家庭,對於在全社會形成愛國愛家
  • 榆陽區新明樓街道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專題講座開講
    知禮儀、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為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培育道德正能量,宣揚文明向上的家風文化,營造積極健康、科學教子的良好家庭氛圍,7月22日,新明樓街道「弘揚傳統美德,爭做時代新人」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專題講座在夫子廟荷風書苑開講。
  • 千門萬戶好家風 祖國盛開幸福花——近年來全國文明家庭創建工作枝...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言猶在耳。四年來,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化家庭文明建設。中央文明委評選表彰兩屆全國文明家庭,近800戶全國文明家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好家風傳遍神州大地。
  • 濟源中院「文明健康好習慣21天養成記」打卡活動圓滿完成!
    濟源中院「文明健康好習慣21天養成記」打卡活動圓滿完成! 為深化移風易俗,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提倡文明健康
  • 濟源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常務副市長王惠民
    10月26日,濟源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常務副市長王惠民帶領管委會辦公室、發改統計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到沁園街道世紀苑社區世紀花園視察督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登記工作,深入居民家中現場體驗登記流程,詳細詢問工作進展,並對普查對象的支持配合表示衷心感謝。
  • 【全國文明家庭】安徽省李孝香家庭:「以德報德」涵養淳樸家風
    為充分展示全國文明家庭的模範行為和時代風採,進一步推動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今天推出的是來自安徽李孝香家庭。 李孝香家庭 安徽 李孝香家庭,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區磨店社區
  • 【文明家庭】康縣城關一小:優秀學生的家風家教故事
    前言:家風就像是一個家族的靈魂,它不是掛在嘴邊的嘮叨,也不是貼在牆上的名言警句,它是幾十年如一日,幾代人共同遵守的一個準則,已成為一種習慣的「動作,」而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強制形成的一種風氣。善,則益終生,惡,則恨終生。
  • 千門萬戶好家風 襄陽盛開幸福花——襄陽市深化家庭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家庭不僅是社會的細胞,也是人們心中最溫暖的港灣。11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襄陽市的趙福蘭家庭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為襄陽的冬日注入一股「家的暖流」。創文明家庭建家風文化「老實本分,艱苦奮鬥,闔家幸福」「手足貴相助,夫妻貴相從,長幼貴有序,鄰裡貴寬容」「處世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走進樊城定中門街道辦事處水星臺社區,映入眼帘的便是家家戶戶門前精緻古樸的家訓牌。
  •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名單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名單 2020-11-21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銀泰城社區「我們的節日·七夕」 曬曬幸福照 傳承好家風
    在商家眼裡,這是中國情人節;在社區眼裡,這是中國家庭節;在學者眼裡,這是中國民俗節……這個傳承千年的「乞巧節」「女兒節」「雙星節」,綿延著中國農耕文化中最溫柔與浪漫的那一頁。年年七夕、今又七夕,不妨讓這個洋溢愛與暖的日子,成為我們幸福的「高光時刻」,聲徹寰宇、澤流遐裔。
  • 「全國文明家庭」餘洪芝家庭:日記寫滿鄰裡情
    餘洪芝家庭先後榮獲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優秀志願者、荊楚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是社區居民公認的文明家庭。餘洪芝所在的安居苑A區,共有18棟、49個單元、746戶、2980人。餘洪芝走家串戶為居民服務,擔心記性不好把居民的事情忘了她就把居民信息都記錄在筆記本上,老人有什麼疾病,年輕人有什麼困難,孩子有什麼需求,她都了如指掌。  餘洪芝在一次走訪103棟羅漢清家時,羅老漢女兒說:「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爸。
  • 「全國文明家庭」李麗英家庭:用雙手與愛創建幸福文明之家
    三道鎮三道居十三隊有這麼一個四代同堂的家庭,夫妻倆尊老愛幼、艱苦創業,誠信經營,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時,用愛傳承良好家風,創建幸福文明之家,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今天,讓我一起走進李麗英家庭,感受這個大家庭的幸福與溫暖。正文:來到李麗英的家,她正在收拾家務,今年66歲的李麗英,看起來身體健朗、精神抖擻。
  • 頌黨恩 傳家風丨江大園社區「最美家庭」話家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指示精神,落實全國婦聯、武漢市婦聯、經開區婦聯積極倡導的「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工作。5月25上午,沌陽街江大園社區婦聯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頌黨恩∙傳家風「最美家庭」家風宣講活動。
  • ...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韓桂香家庭紀念像揭幕儀式
    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泉城義工鍾倩動情的說道。12月18日上午,「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韓桂香家庭紀念雕像揭幕暨追思儀式在山東福壽園舉行,韓桂香和泉城義工負責人趙言民共同為紀念雕像揭幕。活動現場,室外的氣溫已經達到零下。關心鍾倩一家的親人、朋友以及山東交通學院泉城義工志願者共計50餘人來到現場見證紀念雕像的揭幕。
  • 弘揚好家風,冬至「家」團圓!萬江婆媳齊樂融融製作這款傳統美食
    為落實全國婦聯關於「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部署要求,弘揚傳統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12月12日上午,萬江街道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暨「莞鄉冬團」製作比賽在莞香樓舉行。市婦聯副主席張琦、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婦聯主席朱金紅出席活動。
  • 傳承優良家風 倡導精神文明 -- 港北區婦聯開展2020年港北區禮遇...
    傳承優良家風 倡導精神文明 -- 港北區婦聯開展2020年港北區禮遇「最美家庭」活動 2020-11-27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