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街道寶善橋村:孝老愛親從善如流 鄉風文明蔚然成風

2020-12-26 中國柯橋網

  馬鞍街道寶善橋村是一個以善為美、以孝傳家的村莊,村裡的善文化代代相傳,好家庭、好兒子、好媳婦不斷湧現。

  濱海大河(馬鞍段)流經村莊,猶如母親河般滋潤著她。隨著沿河遊步道的建成,提升了村莊品位,老百姓健身有了好去處。新建不久的文化禮堂裡活動豐富多彩,點亮了村民們文化生活。

  善文化深入村民的心

  寶善橋村是出了名的善文化盛行的村莊,巧的是村莊名字中正好有個善字,慈孝的善文化是寶善橋村人從先人那裡繼承的最為珍貴的財富,就像是大家族的家訓,深深印刻在寶善橋村每一個村民的心裡。

  村民王利江是一位建築老闆,他致富不忘鄉鄰,在村裡的直湖頭自然村有一座臺階式的石橋,平時村民們騎車過橋不方便,後來村裡改建這座橋,卻因為資金短缺卡殼了,這時王利江慷慨出資,補足了餘款,一年後該橋順利通車。每年春節,王利江還會給鄉鄰老人送紅包,他的善舉受到了村民們的稱讚。

  孫來信是寶善橋的一名村醫,從醫幾十年深受村民好評。平時他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耐心接待每一位病人,細心問清病況,給村民免費測血壓。一些村民半夜三更發病,或者因身體原因不能前來,他總是背起藥箱上門診治,毫無怨言。

  像這樣心存善念、樂做好事的村民在村裡不勝枚舉。在寶善橋村,還有一家富有愛心的企業——中設建工集團,把孝道融入於企業文化,讓「孝」成為考量企業職工的重要標準之一,並且帶動一方孝老愛親鄉風文明新風尚。集團每年都開展三孝員工評選,所謂三孝是指:孝女、孝子、孝媳,還在職工子女中評選孝道少年。這麼做不僅影響了員工,還影響了員工的子女。家和萬事興,企業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也更強了。

  村莊面貌大變樣,智慧禮堂內容多

  近年來,村莊通過不斷建設發生大變化,文化禮堂、城市書房紛紛建成,村民們娛樂、讀書有了好去處。在街道的安排下,村裡還駛進了公共自行車,藍白色的公共自行車村民隨時借騎,在村裡或者附近的村莊辦個事,特別方便,就像是城裡人一樣。

  氣派的3層樓的文化禮堂樹立在村莊內的公路邊,隨著「智慧禮堂」的開展,寶善橋村文化禮堂內涵越來越豐富。鄉村振興農民主播大賽、小柯開講、健康講座、文藝表演等都在這裡進行,村民經常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濱海大河兩岸景真美

  濱海大河(馬鞍段)流經村莊,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寶善橋人。如今,河岸兩側建起了遊步道和景觀廊亭,成了村民茶餘飯後休閒健身的好地方。特別是晚上燈光一打,更加美輪美奐,與城市公園沒什麼兩樣,提高了村民們的幸福指數。

  村黨總支書記封張永告訴記者,明年村裡繼續有大動作,計劃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村莊,朝著3A村邁進,寶善橋村將越來越美。

相關焦點

  • 知恩感恩,孝老愛親
    「知恩感恩,孝老愛親」主題活動活動目標: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作為培育青少年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質的重要載體活動過程:1、向同學們介紹嵩縣庫區鄉的首屆孝老節的情形:27日,嵩縣庫區鄉萬安村文化廣場上,一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拉開了該村「崇德向善,幸福萬安」首屆孝老節的帷幕。當日,參加活動的140個家庭歡聚一堂,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 鄉風文明的「種子」在農牧民心裡發芽
    「我們村民文明意識提高了,大家心甘情願自覺維護村裡的美麗環境。不僅每天清理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街道上、田地裡遇到的垃圾都會自覺清理。」段生亮說。  春天鳥語花香,夏天碩果盈枝,秋天收穫幸福。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民主村近年來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乾淨人家精巴媳婦」評選活動,讓文明新風蔚然成風。  順著平坦整潔的水泥路來到民主村苗木花卉大棚,大棚內花木繁茂、春意融融。村黨總支書記張三明正和苗木花卉合作社負責人商量栽種櫻花的事情,他們已經流轉100畝土地,備好數萬株櫻花種苗,馬上組織工人開始栽種,打造百畝櫻花基地。
  • 「慈孝堂」以善易善 共繪鄉風文明「同心圓」
    如何有效地傳遞慈孝文化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如何利用慈善資源扶貧濟困強化基層治理?平谷區探索建設村(居)「慈孝堂」,以村民幫村民的「溫暖」形式,傳遞慈孝善行、弘揚敬老孝親文化,建設鄉風文明「同心圓」。為確保資金使用合理、規範,平谷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專門起草了《慈孝專項基金管理使用規定(暫行)》,明確「慈孝堂」資金使用由村(社區)根據自身需求向所在鄉鎮(街道)慈善工作辦事處提出申請,經審核、審批後報送區慈善協會備案。
  •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 ——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三 湖南日報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金紅 12月16日上午,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鎮黃莊村「同心屋場」人聲鼎沸,十分熱鬧。 在市委統戰部支持下,藉助「同心屋場會」,黃莊村率先探索,完善村規民約,制定「同心屋場」10項標準,建立屋場公約,出臺文明辦酒規定,弘揚正氣,倡導新風,並通過開展同心宣講,表彰「清潔衛生之家」「孝老愛親之家」「文明新風之家」「勤勞致富之家」等,推動鄉風文明向好向善。 村裡73歲的老黨員劉山高深有感觸地說:「黃莊村蓬勃發展,靠啥?靠好風氣。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鶴山鎮:擦亮「誠孝鶴山」品牌,讓傳統美德煥發生機
    近年業,該講堂以「孝」為核心,通過拉家常、講故事,讓村民在感悟孝道文化魅力的同時,涵養了文明鄉風。鶴山鎮牌坊街村村民劉廣民:「通過這次講堂教育,都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特別是孩子們來了參加以後,回家對於老人都特別的孝順,從道德方面也都有一定的啟示。」
  • 白馬鎮:方寸紙板「紅黑榜」 書寫鄉風文明風尚標
    (村民在圍觀鄉風文明「紅黑榜」)近日,筆者走進白馬鎮牛角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張鄉風文明「紅黑榜」醒目可見。"築美麗民主和諧夢,樹十裡八鄉文明風",上面不僅有村規民約、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等村務宣傳內容,鄉風文明風向標和「紅黑榜」兩個區域,更是引人注目。鄉風文明風向標上張貼湖南省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謝豔玲,漣源市"鄉村好人家"石亮;紅榜上張貼著愛心人士曾永莊、石紀亮,環境衛生標兵戶陳新範;黑榜張貼著孝老敬榮和環境衛生問題突出的農戶;旁邊還有一張紅紅的「光榮榜」,光榮榜上寫滿了愛心人士。
  • 擯棄陳規陋習 培育文明新風 王家街道多形式開展移風易俗「十提倡...
    王家街道開展系列文明倡導主題活動 記者 歐雲霄 攝渝北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歐雲霄 通訊員 劉戀)「抵制亂擺酒席、提倡節儉適度;抵制不講誠信、提倡信守承諾……」12月10日,王家街道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轄區組織開展系列文明倡導主題活動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紅網時刻通訊員 周偉華 李琴章 婁底報導文明之風徐徐來,溫暖祥和奏華章。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
  • 憑祥夏石鎮:念好「五字經」文明鄉風徐徐來
    憑祥市夏石鎮以鄉風文明創建為抓手,念好「整、爭、育、豐、樹」五字經,把文明鄉風種入村民心田,鄉風鄉愁醉鄉村,鄉土鄉情睦鄉鄰。村看村,戶看戶,百姓看黨員,群眾看代表,「我家有黨員,我家作表率」,「我是人大代表,鄉風文明走在前」,家裡有共產黨員的農戶都在住宅門口醒目位置張貼上了「共產黨員戶」的身份牌,有人大代表的都貼上了「人大代表戶」身份牌,通過黨員幹部、人大代表的示範帶動,引領群眾同心同力建設美麗家園。
  • 馬鞍街道「八個一」惠民工程:成功打造農村公共服務「全國樣板」
    眾所周知,工業大平臺馬鞍,外來人口承載量大,各項公共服務短板日趨突顯。如何破解痛點、短板?馬鞍街道千方百計破題、補短。2019年,馬鞍街道秉持「功能集成、要素集約、城鄉融合」理念,著力破解農村現有公共服務配套功能設置不全等問題短板及相關要素資源制約,在全區率先實現了「八個一」惠民工程全覆蓋。
  • 嶗山區中韓街道張家下莊社區居民孫妮妮榮獲「青島市文明市民...
    半島網12月1日訊 11月30日,青島市文明辦發布了11月份文明市民名單,其中,助人為樂2人,見義勇為3人,敬業奉獻3人,孝老愛親2人。在這其中,就有著孝老愛親文明市民、中韓街道張家下莊社區居民孫妮妮。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孫妮妮,再次感受她的溫暖故事。親情,讓人一想便覺得溫暖,是人類最基本的美德。
  • 金寨縣關廟鄉:「面子」美「裡子」實 繪就文明鄉風新樣子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金寨縣關廟鄉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扮靚鄉村「面子」,做實文化「裡子」,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文化基因,全鄉煥發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 雲南曲靖麒麟珠街:弘揚鄉賢文化培育鄉風文明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以黨建引領,精耕厚植傳統文化沃土,挖掘培育新興鄉賢文化,充分發揮鄉賢在道德引領、共同致富等方面作用,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治理模式,以此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建設。
  • 做深做細監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因素,也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通過做深做細監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讓文明浸潤鄉土、讓文化滋養鄉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風成於上,俗化於下。文明鄉風建設重在正面引導和群眾自覺。
  • 村莊環境美如畫 文明鄉風花正開
    走進勉縣周家山鎮紅光村,一幅清新美麗的新農村畫卷盡收眼底:鬱鬱蔥蔥的樹木掩映著紅瓦白牆的房子,家家戶戶門前用柵欄圍建起花菜園,構成了一處處美麗的風景,一幅幅文明公益宣傳畫在路邊延伸……鄉村「道德文化牆」  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敬老記於心,孝老見於行」、「美化生態家園,家庭幸福美滿」。
  •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三
    在市委統戰部支持下,藉助「同心屋場會」,黃莊村率先探索,完善村規民約,制定「同心屋場」10項標準,建立屋場公約,出臺文明辦酒規定,弘揚正氣,倡導新風,並通過開展同心宣講,表彰「清潔衛生之家」「孝老愛親之家」「文明新風之家」「勤勞致富之家」等,推動鄉風文明向好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