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
——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三
湖南日報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金紅
12月16日上午,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鎮黃莊村「同心屋場」人聲鼎沸,十分熱鬧。百姓大舞臺上,土家擺手舞剛結束,村裡「同心屋場會」正式開始。
「活了幾十年,現在最幸福。脫貧攻堅增加了收入,改善了人居環境,老百姓很滿意!」張家界市委統戰部駐黃莊村幹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向禹清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剛落音,村民符國文立即站起來發言。
講政策、談感受、提建議、說變化……村民們暢所欲言,問題一一提出。駐村幫扶工作隊、村支兩委成員逐一分析研判,釋疑解惑。
過去的黃莊村,可不是這個樣子。「這些年村裡外出務工的多了,村民交流少了,人心散了,好在『屋場會』又把人心攏起來了!」村支書鄒旦初感慨。
56歲的村民胡愛英在屋場會上提出,現在村民生活水平高了,文化建設也要跟上來。「村裡很多姐妹喜歡一起跳舞,乾脆組建一個村舞蹈隊。」胡愛英的建議很快得到採納。
村舞蹈隊隊長王美秀告訴記者,自從村裡成立村舞蹈隊後,大家每晚排練,村裡提供服裝、音響、嗩吶等,登臺表演還提供化妝服務,姐妹們通過網上視頻自學舞蹈。以前沒登過臺,現在大家都很喜歡上臺表演,文化生活豐富了。
在黃莊村百姓大舞臺上,現在每天都會有村民來跳廣場舞。村委會主任劉健說,村裡很多年輕人從外地打工回來,都感嘆老家變化大。
在市委統戰部支持下,藉助「同心屋場會」,黃莊村率先探索,完善村規民約,制定「同心屋場」10項標準,建立屋場公約,出臺文明辦酒規定,弘揚正氣,倡導新風,並通過開展同心宣講,表彰「清潔衛生之家」「孝老愛親之家」「文明新風之家」「勤勞致富之家」等,推動鄉風文明向好向善。
村裡73歲的老黨員劉山高深有感觸地說:「黃莊村蓬勃發展,靠啥?靠好風氣。現在,身邊道德模範先進事跡『上了牆』,紅白喜事理事會剎住陳規陋習,生活過得越來越有味。」
「鄉風好,則鄉村興。」永定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新壽介紹,該區推行「屋場會+精神文明建設」,大張旗鼓表彰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等先進典型,開展「張家界好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孝老愛親」「好媳婦」等評選表彰活動,弘揚先進,倡導文明。
目前,永定區有全國文明村鎮3個、市級文明村鎮19個,今年從基層推薦「湖南好人」3位。
除了「屋場會+精神文明建設」,永定區還創新開展「屋場會+理論宣講、基層自治、扶貧扶志、感恩教育」等,讓基層宣講更加深入人心,糾紛化解更加便捷有效,脫貧成果更加鞏固,幹群關係更加密切。
「『屋場會』融洽了幹群關係,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數。」張家界市副市長、永定區委書記祝雲武說,該區全面推行「屋場會」,這一群眾工作方法已成為宣講政策、徵求意見、化解矛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的重要載體。今年來,全區已開「屋場會」1320餘場,解決問題960多個,百姓所急所需所盼得到及時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