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細監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2020-12-13 西部文明播報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文佳

一水繞田,白牆掩映,蜿蜒曲折的清風長廊裡風鈴聲陣陣,這是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新義村的田間一景。

曾經,這裡只有一排排破落的土屋和豬圈,雜亂不堪,當地村民也常因鄰裡糾紛而吵鬧頻頻。針對這些情況,該鎮紀委推動新義村發揮「中國故事村」優勢,打造故事長廊、清風長廊,組建故事隊講述鄉賢家風故事、廉潔故事,開展「五彩家庭」「七彩青年」評選,家風家訓上牆展示,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不斷提高村民素質,形成良好風氣。

鄉風文明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因素,也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通過做深做細監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讓文明浸潤鄉土、讓文化滋養鄉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風成於上,俗化於下。文明鄉風建設重在正面引導和群眾自覺。江蘇省太倉市紀委監委督促浮橋鎮以牌樓社區為試點,鼓勵群眾參與制定移風易俗公約,要求道德模範、鄉賢、黨員、居民組長帶頭籤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帶動移風易俗制度推廣,在社區成立「村民議事會」,加強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帶頭落實文明鄉風的監督。針對大操大辦的攀比風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浙江省蘭谿市紀委監委緊盯職能部門責任落實情況,督促市文明辦、市民政局等責任單位強化協作聯動,以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為主要載體,發揮村民自治作用,有效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針對農村黨員普遍對黨章黨規黨紀及國家法律法規了解不深不透的現狀,山東省昌邑市紀委監委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農村黨員會前黨紀法規一刻鐘」教育行動,組織農村黨員在參加「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時,在會前先行學習十五分鐘黨紀法規,通過支部書記「講課」、村「兩委」領學、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普及黨紀法規知識,從源頭減少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發生。河南省湯陰縣紀委監委組織開展「百名紀檢監察幹部進農民夜校」活動,安排紀檢監察幹部分批次走進農民夜校,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要求傳達到最基層,逐步提升基層幹部群眾的文明意識和紀法意識。

為進一步推動鄉風文明深入村民生活空間和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紀工委監察工委通過動態跟進,督促區黨群工作部加大鄉風文明建設指導力度,定期舉辦百姓故事會、友善優雅大講堂,邀請「四川好人」「天府新鄉賢」等為群眾講述鄉村發展故事。同時,督促統籌城鄉和農業農村局加大對農村全域規劃的指導力度,建立健全文明鄉村創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抓好農村文化廣場、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基礎設施建設。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近日同轄區6個街道紀工委書記座談,要求督促各街道抓好廉潔文化建設,開展好家風好家訓主題活動。

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明成果的重要載體,我國鄉村文化蘊含著豐富內涵和精神價值。各地紀委監委督促有關部門開展文化引導,激活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上海市崇明區紀委監委依託鄉鎮、村居群眾文化活動團體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將反對封建迷信、鋪張浪費等內容轉化為群眾易記易懂、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改陋習、樹新風活動。浙江省餘姚市紀委監委在橫坎頭村建立革命廉政史跡陳列館,市文化部門幫助村裡組建紅色宣講團、設立紅色圖書驛站、開播紅色電臺,廣泛傳播紅色文化。村歌、小品、舞臺劇等不同形式的文藝作品不斷湧現,橫坎頭村的傳統文化正在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作者/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平輿縣萬金店鎮多舉措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映象網訊(記者 王東紅 通訊員 楊賀)今年以來,平輿縣萬金店鎮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一總要求,多舉措推進萬金店鎮鄉風文明建設。加強宣傳,營造鄉風文明良好氛圍通過鎮村組幹部會議、黨員大會、村「兩委」班子會議、村民代表大會、微信群、農村大喇叭等多種形式加大鄉風文明宣傳力度;通過送文化下鄉的形式將鄉風文明內容改編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提高群眾的鄉風文明意識,擴大鄉風文明的影響範圍,使廣大群眾參與到鄉風文明建設中來。
  • 永福: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2020年,永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永福鎮漁洞村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國家稅務總局永福縣稅務局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近年來,永福縣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貫穿於鄉風文明建設活動全過程、融入鄉村振興各個方面,不斷提升鄉村發展軟實力,通過推進移風易俗打造群眾精神高地,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將「新時代文明種子」遍撒永福大地。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 三明永安多舉措開展文明鄉風建設 深化文明村鎮創建
    2020年以來,永安市委文明辦堅持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狠抓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農村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村居環境大整治,進一步改善鄉村生活條件;倡導優秀家風家訓,努力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重結合農村實際繁榮興盛鄉村文化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雲南曲靖麒麟珠街:弘揚鄉賢文化培育鄉風文明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以黨建引領,精耕厚植傳統文化沃土,挖掘培育新興鄉賢文化,充分發揮鄉賢在道德引領、共同致富等方面作用,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治理模式,以此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建設。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大英縣金元鎮江柏村:打造精神樂園 推進文明鄉風
    日前,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評選表彰名單,大英縣金元鎮江柏村(原巒蒼柏村)農家書屋榜上有名。消息傳來,江柏村黨總支部書記陳俊彬興奮不已。 近年來,江柏村以文化扶貧引領新風尚,將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增強脫貧致富本領,既富口袋也富腦袋。
  • 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大舉行
    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發揮湖北大學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和智庫優勢,為推進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層面的影響力,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效能的有效轉化貢獻力量。
  • 積分小超市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康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速記
    積分小超市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康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速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葛學忠12月6日,宗來來走進村裡的小超市在臨夏州很多山村,都可以見到這種小超市,它是甘肅省婦聯牽頭捐助,為助力脫貧攻堅和促進鄉風文明建設而設立的公益性超市。小超市的貨架上日常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價格不高卻很實用。
  • 村莊環境美如畫 文明鄉風花正開
    近年來,周家山鎮紅光村把「文化牆」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不但美化了環境,還讓公民道德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舉足可觀,抬頭可見,文化牆已然成為精神文明建設宣傳的主陣地。在鄉村文明行動建設中,紅光村堅持做「活」鄉村文化,育「實」鄉風文明,精心繪製群眾喜聞樂見的「道德文化牆」,不僅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還將鄉村文明新風普及到千家萬戶。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有助於全面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良好的文化條件。以「文」育人,構建農村精神家園。
  • 松桃自治縣:「五風」成文明鄉風!這裡有我見過鄉村最美好的樣子……
    松桃自治縣以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為主線,通過樹「五風」紮實有效推進移風易俗提升鄉風文明。制定《村規民約》培育和睦家風以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為目標,積極開展「文明戶、清潔戶、和諧戶」等評選活動,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在全縣28個鄉鎮(街道)全面建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大力培育和睦家風,切實破除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
  • 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推進文明城市建設
    今年,我市將迎來全國文明城市複查測評,這是我市自2017年創成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的首次「大考」。5月15日,我市利用一天時間召開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兩連冠」動員大會,號召全市上下抓細抓實今年文明城市建設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實現「兩連冠」,持續擦亮這塊城市最高榮譽的「金字招牌」。
  • 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來看看邢臺這個地兒
    近年來,該鎮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引導作用,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培育農村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邢臺市襄都區晏家屯鎮王家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乾淨整潔。王家莊村家風家訓「亮」出來「棉田,喝水吧。」「文明鄉風真正吹進了老百姓心裡頭。」該鎮黨委書記馬維書介紹,現在的晏家屯鎮,「田間地頭」結出一枚枚鄉風文明的「果實」,植根文化沃土,傳播鄉風文明。以上內容圖片為資料圖片【來源:河北學習平臺】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專家學者共話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
    湖北日報訊(記者韓曉玲、通訊員吳珊、楊夢菲)12月12日,在湖北大學舉行的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共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會議由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與襄陽市襄州區委宣傳部主辦,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湖北省道德與文明研究中心承辦,我省有關部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據介紹,作為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大農村社區研究中心著眼於農村現實問題,主要開展農村社區文化、農村社區民主法治、農村社會治理研究。
  • 村規民約 讓文明鄉風吹拂五溪
    2019年,漵浦縣淳化鄉風有力度,所有行政村、社區完成了村規民約的設立,實行紅白理事會制度,倡導「婚事新辦、白事簡辦、他事不辦」;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鄰居」「五星文明戶」「好家風、好家訓」等評選活動,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助推文明風尚的傳播。
  • 寶山這個村獲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公布了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名單,寶山區月浦鎮月獅村榜上有名!名單詳見↓全國完整名單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名單1.北京市通州區於家務鄉仇莊村2.天津市北辰區青光鎮韓家墅村3.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崗上鎮杜村4.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龍居鎮雷家坡村5.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俄體鎮雙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