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自治縣:「五風」成文明鄉風!這裡有我見過鄉村最美好的樣子……

2021-01-15 瀟湘晨報

松桃自治縣以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為主線,通過樹「五風」紮實有效推進移風易俗提升鄉風文明。

制定《村規民約》培育和睦家風

以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為目標,積極開展「文明戶、清潔戶、和諧戶」等評選活動,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在全縣28個鄉鎮(街道)全面建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大力培育和睦家風,切實破除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

提倡婚事從新抵制不良俗風

充分發揮村級自治組織和紅白理事會的作用,規定本村辦酒席禮金標準,堅決遏制高價彩禮、酒席高檔菸酒、組織迎親豪華車隊、重金燃放禮炮鞭炮等鋪張浪費行為,抵制低俗媚俗鬧婚房等不良俗風。

實行喪事從簡倡導節儉正風

樹立厚養薄葬孝德理念,從儉辦喪事,不借喪葬活動之機擺闊氣、講排場,不亂搭靈堂靈棚,不吹吹打打和汙染環境,不在出殯沿線堵塞交通、燃放爆竹、撒紙錢,不影響他人正常生產生活,推行節儉、環保的喪葬活動。提倡村民自治。以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為契機,大力推進法治、自治、德治等工作,積極倡導節約勤儉的良好正風。

推動黨風政風引領文明新風

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責任。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在移風易俗中走在前頭、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開展黨員聯繫農戶、黨員戶掛牌等活動,推動黨員幹部作出示範,帶動群眾全面參與。組織黨員幹部籤訂承諾書。鼓勵黨員幹部在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方面做表率。細緻規定宴請範圍、標準,嚴格執行,嚴禁變相收受禮金。

成立村民理事會落實優良鄉風

由村幹部兼任理事長,並吸收農村能人、德高望重人士,婚喪事具體操辦人、敬老愛老模範等,開展婚喪嫁娶服務、鄰裡互助活動和道德評議,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發揮道德約束作用,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推進文明鄉風建設。

【來源:梵淨雲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村規民約 讓文明鄉風吹拂五溪
    漵浦縣北鬥溪鎮坪溪村黨員戶家門前「五類家庭」「好家風好家訓」文明牌懷化新聞網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四季有花香、環境更優美」「播種辛勤、收穫吉祥」......2019 年10月31日,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雙層村衛生清潔戶評比頒獎。2019年,漵浦縣淳化鄉風有力度,所有行政村、社區完成了村規民約的設立,實行紅白理事會制度,倡導「婚事新辦、白事簡辦、他事不辦」;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鄰居」「五星文明戶」「好家風、好家訓」等評選活動,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助推文明風尚的傳播。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申學南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通訊員 寧偉 文/圖)走進河南省鹿邑縣玄武鎮橋北村,一種鄉村新時尚之風撲面而來,光滑平坦的通村路,整齊規劃的民居房,文明主題牆繪新穎多樣,文化廣場內大人陪著孩子閒適的玩耍。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 美麗鄉村景如畫 文明鄉風徐徐來
    石屏縣大平地村、彌勒市可邑村、蒙自市龍泉寨移民新村、瀘西縣小河邊村、元陽縣阿者科村……一個個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鑄造了美麗紅河的基底,詮釋著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內涵。「十三五」以來,州委、州政府在推進鄉村振興富州建設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擦亮鄉村顏值,提升鄉村氣質,探索走「內外兼修」的鄉村振興之路。
  • 瓊中:文明鄉風徐徐來 美麗鄉村處處新
    瓊中建立正向精神激勵、物質獎勵和反向約束機制,推進鄉村治理乾淨整潔的新式民居前,綠油油的百香果藤蔓從棚架垂落。7月9日中午,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長徵鎮潮村什馬村民小組脫貧戶陳啟華剛剛完成村裡的環衛保潔工作,便迫不及待地回家侍弄起自己的「小花園」。
  • 金寨縣關廟鄉:「面子」美「裡子」實 繪就文明鄉風新樣子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金寨縣關廟鄉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扮靚鄉村「面子」,做實文化「裡子」,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文化基因,全鄉煥發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 積分小超市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康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速記
    宗來來說:「在上月的全村環境衛生評比中,我家裡人穿戴整潔,精神面貌良好,達到了庭院淨、廚房淨、廁所淨、臥室淨、房前屋後淨、院內外物品擺放整齊的『五淨一整齊』標準,被評為『美麗庭院示範戶』積了10分,上星期我還參加了鎮上組織的農技培訓積了3分,今天參加村環境衛生清潔志願者活動積了8分,我用上月的積分兌換了價值25元抽紙1提,這個文明鄉風積分超市辦得太好了。」
  • 鄉風文明的「種子」在農牧民心裡發芽
    再過一個月,這裡的杏花、桃花、梨花等將次第綻放,又將是一片滿園芬芳的花的海洋。  「這兩年村裡發展起了旅遊業,果子特別好賣,遊客直接到果園採摘購買,去年我們老兩口賣果品純收入5萬多元。」果農段生亮老兩口經營著13畝果園,種著早酥梨、小雜果等10多個品種,談起村裡的新變化,欣喜之情溢滿心田。  「我們村民文明意識提高了,大家心甘情願自覺維護村裡的美麗環境。
  • 憑祥夏石鎮:念好「五字經」文明鄉風徐徐來
    憑祥市夏石鎮以鄉風文明創建為抓手,念好「整、爭、育、豐、樹」五字經,把文明鄉風種入村民心田,鄉風鄉愁醉鄉村,鄉土鄉情睦鄉鄰。村看村,戶看戶,百姓看黨員,群眾看代表,「我家有黨員,我家作表率」,「我是人大代表,鄉風文明走在前」,家裡有共產黨員的農戶都在住宅門口醒目位置張貼上了「共產黨員戶」的身份牌,有人大代表的都貼上了「人大代表戶」身份牌,通過黨員幹部、人大代表的示範帶動,引領群眾同心同力建設美麗家園。
  • 【精神文明建設】清溪鎮:文明之風徐徐來 鄉村振興奏華章
    美化人居環境 提升鄉村面貌今年67歲的餘雲橋和村裡的10多戶村民都是2010年因高速路建設搬遷到「三丘田」居民點的。剛搬到這裡來的時候,院壩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院角隨意堆放著雜物,用「髒亂差」來形容也不為過。「農村院子平時就是歇涼和用來晾衣服的,有什麼好打掃的。」這是當時包括餘雲橋在內的很多村民的想法。
  • 做深做細監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因素,也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通過做深做細監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讓文明浸潤鄉土、讓文化滋養鄉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風成於上,俗化於下。文明鄉風建設重在正面引導和群眾自覺。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
  • 三明永安多舉措開展文明鄉風建設 深化文明村鎮創建
    2020年以來,永安市委文明辦堅持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狠抓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農村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村居環境大整治,進一步改善鄉村生活條件;倡導優秀家風家訓,努力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重結合農村實際繁榮興盛鄉村文化
  • 文明鄉風薪火相傳 杭州西湖區桐塢村的娃娃們唱起了村歌
    小村歌,大情懷桐塢村的村歌《最美畫卷是桐塢》,圍繞著古老桐塢村落的山水地域、人文歷史和現代精神文明等多個側面展現村情村貌,在款款深情的歌聲中,在朗朗上口的傳唱中,鄉音鄉情得以延續。「學唱村歌,讓我對我的家鄉有了更多的了解。
  • 美麗鄉村景如畫 文明鄉風徐徐來!看紅河如何走好「內外兼修」的...
    石屏縣大平地村、彌勒市可邑村、蒙自市龍泉寨移民新村、瀘西縣小河邊村、元陽縣阿者科村……一個個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鑄造了美麗紅河的基底,詮釋著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內涵。「十三五」以來,州委、州政府在推進鄉村振興富州建設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擦亮鄉村顏值,提升鄉村氣質,探索走「內外兼修」的鄉村振興之路。
  •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 ——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三 湖南日報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金紅 12月16日上午,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鎮黃莊村「同心屋場」人聲鼎沸,十分熱鬧。 過去的黃莊村,可不是這個樣子。「這些年村裡外出務工的多了,村民交流少了,人心散了,好在『屋場會』又把人心攏起來了!」村支書鄒旦初感慨。 56歲的村民胡愛英在屋場會上提出,現在村民生活水平高了,文化建設也要跟上來。「村裡很多姐妹喜歡一起跳舞,乾脆組建一個村舞蹈隊。」胡愛英的建議很快得到採納。
  • 宜興秀美庭院扮靚鄉村 張渚鎮庭院評比推動全域旅遊、促進文明鄉風
    家中庭院建得好,政府給獎勵。「我家今年被評上了五星級。」昨日,宜興張渚鎮芙蓉村農戶朱志軍接過屬地政府的五萬元「紅包」。據了解,今年,像朱志軍一樣被評上星級「秀美庭院」農戶共有20戶。開展「秀美庭院」評比,宜興張渚鎮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
  • 鄒城市大束鎮: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今年以來,鄒城市大束鎮依託豐厚的山水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文化優勢,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載體,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大束鎮實現鎮、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孟子學堂、農家書屋等陣地建設全覆蓋。
  • 完善村規民約 開展星級評選 湖北十堰勁吹文明鄉風
    「聽說在這裡辦宴席,桌子、椅子、廚具免費用,不丟面子,還省錢。」12月12日,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三天門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新落成的紅白喜事宴會廳引起村民關注。「算下來,在這裡辦一場宴席,要比在酒店省一半錢。」村民楊祖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