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市大束鎮: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2020-12-13 大眾日報

今年以來,鄒城市大束鎮依託豐厚的山水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文化優勢,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載體,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大束鎮實現鎮、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孟子學堂、農家書屋等陣地建設全覆蓋。對大束鎮山頭花鼓戲、北葛打鐵花、平派鼓吹樂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遺傳承進行整理保護,對片區內葛山石刻文化、灰城「陶」文化等進行挖掘,融入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打造大洪溝民俗文化度假村。其中,「山頭花鼓」傳承保護項目獲得了「2018年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十大亮點」稱號。

當地還開展集中宣講、「舞前十分鐘」、黨員「六點半」課堂等活動,面向社會開展文學作品徵集、短視頻大賽、童畫大束、評選大美大束人等系列活動,把大美大束寫出來、拍出來、畫出來,把大美大束人評出來。開展「鄉村振興大束有我」志願服務、「粽葉飄香 母愛綿長」母親節活動、匡衡湖文化旅遊節、葛爐山桃花節、採摘節、廣場舞比賽等文明實踐和節慶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呂光社 通訊員 武海燕 報導)

相關焦點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路過文化廣場的橋北村村民朱高坡說。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雲南曲靖麒麟珠街:弘揚鄉賢文化培育鄉風文明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以黨建引領,精耕厚植傳統文化沃土,挖掘培育新興鄉賢文化,充分發揮鄉賢在道德引領、共同致富等方面作用,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治理模式,以此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建設。
  •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1-02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束鎮領導班子成員及工作分工
    分管財稅、審計工作,側重抓經濟、城建、民生、鄉村振興(文化旅遊)方面工作;聯繫大束管區。個人簡歷:李平,女,漢族,1980年1月生,山東菏澤市人,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北京理工大學在職研究生學歷。曾任鄒城市鋼山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鄒城市委辦公室科員;鄒城市文化局副局長;鄒城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鄒城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主任科員;鄒城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市文物局局長。
  • 鄉村文化振興如何做?重在知行合一
    ,鄉村文化振興是實現鄉風文明、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撐。在這當中,還要清楚認識到文化振興最大最突出的規律就是長期性,文化人才需要長期培育、文化品牌需要長期打造、文化活動需要長期堅持,文化振興不能搞「一陣風」行動,否則就可能把文化振興搞成「半截子」工程。站得高方能看得全,看得全方能走得遠。
  • 章丘區文祖街道:文化浸潤培沃土 文明鄉風促振興
    章丘區文祖街道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堅持鄉村振興「文化鑄魂」理念,傳承歷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塑造村居文化,推進鄉村文化繁榮興盛,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為鄉村振興的深入開展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 東夏鎮:培育精品文化生態,擦亮鄉村文化振興底色
    東夏鎮培育精品文化生態,擦亮鄉村文化振興底色東夏鎮始終堅持「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發展理念,將文化生活作為重要民生事業來抓,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全力提升城鎮文明程度和群眾文明素質,全鎮精神文化風貌煥然一新。
  • 點亮廉潔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梅縣區紀委監委圍繞該區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在文化振興上發力,以「廉潔文化」為抓手,以「主題公園、河岸長廊、名人故裡、教育基地」為載體,大力營造「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文明鄉風和社會氛圍,把清風正氣送到千家萬戶,培育廉潔的政治生態,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梅縣·客都明珠」。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 努力營造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王小平在博愛縣調研脫貧...
    努力營造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王小平強調,沒有脫貧攻堅,就沒有鄉村振興;鄉村不振興,脫貧攻堅就不可能鞏固,做好二者的有機銜接和協同推進,既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機制銜接、規劃銜接、政策銜接、發展銜接,重點解決好「人」「地」「錢」的問題,以改革促進鄉村振興。
  • 文潤鄉村 芳香自來——全國政協「發揮文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調研組提出,各地要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謀劃實施鄉村文化振興工程,認真梳理文脈資源、提煉文化符號、打造文化地標,布局「文化+」項目,重點扶持文化旅遊特色村鎮建設和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鄉村文化品牌,讓鄉愁有守望之地、文脈有尋根之處,發展有傳神之筆,切實以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 濟寧鄒城市香城鎮:「葡萄+」產業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0日訊在產業振興的引領下,濟寧鄒城市香城鎮黨委政府著力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先行,以市場導向為引領,提升產業附加值,不斷延伸「葡萄+」產業鏈條,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現代農業園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充分激發農民內生動力,廣大村民切實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以後廣西的鄉村要變成什麼樣?繼續深入實施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努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發布會答記者問(摘選)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請問廣西目前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效有哪些?答: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 專家學者共話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
    湖北日報訊(記者韓曉玲、通訊員吳珊、楊夢菲)12月12日,在湖北大學舉行的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共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會議由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與襄陽市襄州區委宣傳部主辦,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湖北省道德與文明研究中心承辦,我省有關部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據介紹,作為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大農村社區研究中心著眼於農村現實問題,主要開展農村社區文化、農村社區民主法治、農村社會治理研究。
  • 海滄區:培育新型業態 推進鄉村振興
    海滄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弘揚文明鄉風。  海滄是閩南文化祖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對臺交流前沿陣地,農村農業林業土地佔全區土地面積的六成,農村人口佔全區戶籍人口總量的近六成。在海滄區看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具有現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目光要放在全局上。」
  • 美麗鄉村景如畫 文明鄉風徐徐來
    石屏縣大平地村、彌勒市可邑村、蒙自市龍泉寨移民新村、瀘西縣小河邊村、元陽縣阿者科村……一個個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鑄造了美麗紅河的基底,詮釋著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內涵。「十三五」以來,州委、州政府在推進鄉村振興富州建設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擦亮鄉村顏值,提升鄉村氣質,探索走「內外兼修」的鄉村振興之路。
  • 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規劃| 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不斷提高農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
  • 金寨縣關廟鄉:「面子」美「裡子」實 繪就文明鄉風新樣子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金寨縣關廟鄉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扮靚鄉村「面子」,做實文化「裡子」,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文化基因,全鄉煥發出鄉風文明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