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田慶伍)全國文明城市是我國含金量最高的綜合性城市榮譽。2017年,我市以年度測評成績第一、三年總評成績第一的驕人成績跨入了全國文明城市行列,贏得了這個最響亮、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
今年,我市將迎來全國文明城市複查測評,這是我市自2017年創成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的首次「大考」。5月15日,我市利用一天時間召開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兩連冠」動員大會,號召全市上下抓細抓實今年文明城市建設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實現「兩連冠」,持續擦亮這塊城市最高榮譽的「金字招牌」。
「兩連冠」,這是宿遷全國文明城市建設道路上的新目標,也是體現宿遷追求與擔當的新高度、新使命。市委、市政府的動員令已經發出,全市上下要一鼓作氣、持續奮鬥,把在抗擊疫情中鍛造出來的拼勁、狠勁、韌勁,延續到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中去,奮力衝刺「兩連冠」。
認識要到位,以攻堅的姿態吹響衝刺號角
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發展趨勢、順應群眾期盼作出的工作部署,也是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繼2017年以優異成績創成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全市上下以文明城市長效建設十大專項行動、文明宿遷示範工程為主抓手,一著不讓抓好文明城市長效建設,2018、2019年度連續兩年複查測評成績及市區社會文明程度測評指數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域社會文明程度指數持續保持全省前列。實踐表明,我們不僅能在創建期間攻堅拔寨、打贏衝刺目標攻堅戰,也能在常態長效建設階段再創佳績、打好文明城市建設持久戰。
榮光屬於過去,奮鬥贏得未來。「奪牌」成功不易,「保牌」任務更重,要想順利實現「兩連冠」,宿遷須下更大功夫,拿出更多過硬措施。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戰鬥狀態、緊繃衝刺之弦,以更強的責任擔當、更有力的實際行動,全力打贏這場衝刺攻堅硬仗。
怎樣迎接「大考」?重點做好「五個強化」
● 強化重點點位管理
圍繞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秩序優良目標,從居民小區、社區等與群眾生活關聯度高、可感度強的重點點位著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強化居民小區管理,加快計劃內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持續深化「執法進小區」行動,開展遛狗不牽繩等問題常態治理,重點解決小區張貼小廣告、「殭屍車」、違章搭建等問題。強化街道社區管理,全力抓背街小巷、城市社區、居民小區的整改提升,加快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推動社區環境整治,提升社區文明水平。強化集貿市場管理,組織對不達標市場進行逐一解剖,分別制定整改提升計劃並迅速組織實施。強化商業街區管理,開展問題突出街區專項整治,深化推行「信用承諾+契約管理」模式,嚴格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確保長效達標。
● 強化重點領域整治
針對市容市貌、社會管理等方面的薄弱環節,集中開展整治提升行動,堅決根治各類頑疾。狠抓市容市貌整治,加強人行道、綠化帶、公交站臺等「垃圾易生」地段的不間斷流動保潔,開展中心城市道路、建築工地揚塵治理專項行動,深化推動垃圾分類。狠抓社會秩序優化,加強對市區停車秩序的規範管理,在市區各集貿市場開展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堅決取締流動攤販、地攤、佔道經營等違規行為。狠抓市政設施管護,全面排查市區主次幹道、商業大街路面硬化、亮化、綠化及城市家具、無障礙設施等破損和缺失情況,確保及時發現、限時修復到位。
● 強化文明特質涵養
堅持重在養成、貴在實踐的基本導向,注重市民文明細節教育、文明習慣養成,著力培育獨具宿遷特色的城市文明特質。持續推進核心價值觀普及踐行,常態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中國夢」等主題宣傳,推動公益宣傳由「擴量」向「提質」的轉變;常態推進市民文明素質提升,持續放大《宿遷文明20條》品牌效應,加快推動《人情新風「宿9條」》落實落地;常態推進志願服務和信用體系制度化建設,重點打造市、縣(區)兩級志願服務組織孵化基地,建立一批標準化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崗),開展「信用社區」「誠信居民」等建設活動,推動宿遷城市信用排名保持全國前列。
● 強化全域聯動共建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群」為統攬,不斷拓寬創建領域、提升創建層次,推動文明創建由市區向縣域延伸、由城市向農村拓展。加快構建市縣創建共同體,三個縣要在鞏固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基礎上,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及提名城市為核心任務,
排定推進一批創建項目,開展系列創建活動。大力改善鎮村環境,結合農房改善、公共空間治理,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鎮村容貌提升等重點任務,開展「乾乾淨淨迎小康」村莊清潔、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專項行動。積極培育文明鄉風,紮實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治理婚喪事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厚葬薄養等陋習,推進殯葬改革,引導群眾破除陳規。
● 強化守正創新作為
嚴格對照標準要求,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確保各項工作取得過硬成果。對薄弱工作和問題,一項一項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經得起細評、細看、細問;精心策劃群眾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系列主題活動,深入開展社區小區「家訪」,過細做好文明創建知識的宣傳普及;廣泛傾聽民聲、尊重民意,更加關注群眾需求、解決群眾關切、滿足群眾期盼,以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真正讓我們的文明城市建設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到的幸福。
如何貫徹落實?切實抓好「五個方面」
1 對標對表
樹立更高標準、更高要求,對照測評標準,逐項抓好落實,實現「自我超越」目標,繼續做好「標兵」;對照時間表,掛圖作戰,確保以優異成績通過複查測評。
2 重點重抓
把文明城市長效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整治重點,細化量化工作任務,舉一反三抓整改、促提升。
3 落細落實
堅持從小處入手,從細節抓起,狠抓整改提升,在細節比拼上先人一步、勝人一籌,確保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經得起看、經得起查。
4 創特創優
繼續發揚成功創建經驗,深入探索創新,打造更多特色創建品牌,把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5 聚焦聚力
聚焦具體問題,逐一抓好整改,同時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文明城市建設成果;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凝聚合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全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兩連冠」目標。
文明城市長效建設,聚焦七個關鍵
聚焦七個關鍵
市容環境整治,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
公共秩序優化,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
公益宣傳提質,進一步營造濃厚氛圍
短板弱項補強,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
市民素養提升,進一步厚植文明基因
市縣統籌聯動,進一步深化全域共建
工作高效協作,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
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提升的是城市文明,鍛鍊的是幹部隊伍,考驗的是工作作風。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齊心協力、真抓實幹,全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兩連冠」,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