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班的地方,在我老闆眼裡,我是個脾氣大的人。有一次鄰家賣燈具的一位小兄弟到我們這裡串門,和門市大伯聊天,說他去業主家安裝燈具遇到的一位女業主,脾氣極大,一說話就像罵街一樣,簡直聽不了。然後追加了一句:」文秀姐也是脾氣大的人,但是人家說話有水平呀,人家文靜呀!「
他說的文秀姐就是我,我馬上敏銳地意識到,這一定是門市大伯和他平時的閒談中說起過我。
於是我微笑轉頭問:「你怎麼知道我脾氣大?咱倆可沒打過交道,更沒和你吵過架。」
旁邊的大伯尷尬地笑著急忙轉移了話題。
其實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優點往往被忽略,而缺點卻有可能被成倍地放大。
我承認我脾氣不好,但並不是對誰都發,我的態度往往取決於對方的態度。而且,我發脾氣的概率只佔了所有事件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但他們只看到了我脾氣大得罪了客戶,卻忽略了多年來我也維持下很多忠實的客戶,而且有很多客戶是慕我的名而來。
對方有素質有涵養,我自當謙和有禮;你對我不冷不熱,我肯定也不會對你過分熱情;你曾經幫我助我,我定當竭盡全力回報;當然,假如你無理取鬧,口吐狂言,那麼我憑什麼忍氣吞聲地忍讓你而委屈自己?
也許我不會潑婦罵街的出口成髒,但我面沉似水的臉色絕對會讓你心裡不爽。因為俺老媽說過:我那張臉,只要一不笑了就夠十五個人瞧半拉月的。我牢記了這句中肯的評語。
所以,你讓我不開心我就發揮我的先天優勢,讓你也添添堵,扎扎心。
那天看到了一段話——素養是什麼?素養是你不主動冒犯別人,不先以惡意揣測別人,不先以言語攻擊別人,可一旦遭受到了冒犯,以牙還牙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素養。
所以,我面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嘴臉」。
昨天來一位客戶,說話溫文爾雅,一口純正普通話。我的方言立刻被對方的普通話帶了過去,也用還算標準的普通話柔和地與對方溝通。
那位客戶要列印幾張圖紙,圖片在微信上,但是不太會操作,我拿過他的手機耐心地幫他把圖片輸入我們的電腦,然後列印好遞給他。
那人輕輕一笑,自言自語地說:「做什麼事也靠個緣分,我本來是去了東邊那一家,結果有別人正列印東西,總印不完,我等煩了就來這邊了。」
我衝他友好地笑了笑。客戶要求開收據,我麻利的地開好收據蓋好章,並雙手遞給他,人家那麼有涵養的樣子,並且都說了和咱有緣,那就是高看了咱一眼,咱當然也要給人家相應的尊重。
臨走,那人對我微笑著點了一下頭,客氣地說:「再見啊!」
我也急忙文雅地頷首致意:「再見,慢走啊!」
你們看,這是多麼祥和的一幕呀,像拍電視劇似的。我說過:人家敬我一尺,我定當敬人一丈。
過了一會,那位客戶去而復返,原來有一張最重要的方位圖忘列印了,我毫不遲疑地又給他列印好。對方說:「再給你多少錢呀!」我笑了笑說:」算了,不用給了。「
對方很開心,竟然不急著走,和我聊起了天,問我工資多少,說他們是外地新入住我們縣城的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以後有什麼資料就都來我們這裡做。無意間還幫老闆拉攏了一位客戶。
我敢肯定,我給這位客戶留下的印象就是很好的,假如有別人向他打聽我,他的評價肯定都是正面的稱讚的話。
同樣是一個我,也許有的人就會說我不好相處,或者脾氣不好,或者待人冷淡,不為人辦事之類的。
3月份,疫情還很緊張的時候,一位並無深交的客戶,要求我去一趟門市,把我電腦裡的一份畫冊文件傳給他,被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為出入小區很費勁,填表、測體溫,而且一路上也不斷有人檢查。也因為這位客戶絲毫不站在我的角度為我著想,特殊時期就不該為我添這樣的麻煩。
在這位客戶看來,我就是一個不好說話,不隨和,不為客戶辦事的人。假如有人和他聊起我,他一定會說:「那人不怎麼樣。一件小事都不給辦。」
但是我心裡知道,假如換一個對我有過幫助,或者平時給我印象好的人,我也許會排除萬難,不顧危險地去做這件事了。
也是有一位客戶,他是一位彬彬有禮的人,對我更是尊重有加,一口一個姐的喊著,無論是人品,還是為人處事都給了我極好的印象。
有一次,就我自己上班,這位客戶從網上聯繫我,要列印一批卡片急用,當天下午就要給他們送過去。
我平時的工作只負責設計,把電腦盯住了就萬事大吉,其他工藝我是不管的。所以,當門市就我一個人的時候,我完全有理由辭了這個活,告訴他人手不夠做不了。
然而,就因為這位客戶平時對我的尊重,我就不能讓他失望,不能給他耽誤事。於是,從來都是到點上下班的我,那天中午愣是加班沒回家吃飯。設計、列印、裁切、送貨,一條龍的活我全自己包了。
那位客戶及時收到了貨,感激不盡。假如有人向他打聽我,他肯定會評價我是古道熱腸,樂於助人的大好人。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這樣的吧,一腔熱血為值得的人灑,並不是對每個人都如出一轍的好。
所以,如果你想了解我,就帶著你的誠意來接近我,用你自己的感受去細品,而不是間接地向別人打聽我,不同的人會給你不同的答案,因為我對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對我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