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
靜靜坐著或者躺著,任何時刻我們都能與自己的身體再次建立聯繫,超越身體,與呼吸融為一體,與宇宙榮威一體,從整體上感受自己,將自己融入更到的整體中。體會這種相互聯繫,它會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歸屬感,會使我們感到自己是萬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會使我們無論在哪裡都從容自在。
如果能在冥想修習中直接感悟到自身的完整,我們也許就能發現自己能順應事物本性與萬物和諧相處,我們也許就能對事物又更深刻的理解、更悲憫的情懷,也許會少一分痛苦和絕望。
在感知自己本質上的整體性之後,我們就可以自由地選擇道路了,在一切有為和無為中,我們都能獲得寧靜。我們會發現寧靜一直在我們心裡,而當我們觸摸它、傾聽它的時候,身體也就能觸摸它、體味它、傾聽它。就這樣,順其自然。心靈也會來傾聽,敞開心胸、虛懷若谷,我們會在此時此刻找到平衡,找到和諧。所有的空間都匯聚在此刻,所有的時刻都匯聚在此刻。
*整體和個體
所有的面孔都相似,所有的面孔又很獨特。地球上的生命是一個整體,但是它存在於各個獨一無二、受時光局限的軀體中。修煉之地、存在方式、練習方式、學習方式、愛的方式、成長或療傷的方式、生存方式、感覺方式、欲了解或不了解之事都有千條萬種。獨特性顯得很重要。
*向自己提問
生活中五花八門的問題不斷浮現,其中的挑戰在於不斷以正念精神發起追問:這種想法是什麼?感受是什麼?困境是什麼?我將如何應對?我願意面對它,甚至是願意承認它嗎?
首先你得承認問題的存在,這意味著你有某方面的壓力、緊張或衝突,我們也許要畫上好多時間才能漸漸承認自己心中確實存在某種惡魔;其次要反覆地追問。追問的目的不在於找到答案。它只關乎傾聽你的追問激發出來的思考,就好像你坐在思想的河畔,傾聽、傾聽再傾聽。
*「我」
「我」以及「我的」都是思想的產物。我們所稱的自我其實是心靈構想出來的並不持久的東西。我們在不斷地建立自我,常常內心缺乏持久的穩定或平靜。
如果我們能僅把自我話的過程當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然後允許自己從中抽離一天,允許自己不再那麼努力想成為「大人物」,而只是體驗自己的訊在,那麼我們會更快樂更放鬆一些。
你就是你已有的樣子,但你的名字、年齡、童年、信仰、恐懼都不是你的本質。它們是其中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把握事物的本質,不以個人思想扭曲事物本質。
一切都是相互聯繫的。傳統意義上的擁有自我會在某方面對我們有所幫助,但這並不是決定真實、可靠或永久的。如果你不再因為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而竭力使自己超越實際能力範圍的話,那麼你的真我就會更輕鬆、更快樂、更容易被接受。
意識本身可以吊銷自我化的力量,並減輕它的影響,自我不是永恆不變的。你想要牢牢抓住的、與你自身有關係的任何東西都會離你而去,你抓不住它,因為它持續變化、消亡並被不斷重建。自我從不重複自己,無論你何時去看,它總是有所變化。
真實具體、永恆不變的自我很難獲得。這意味著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別再竭盡全力把個人生活細節變成宇宙運行的中心。認識到自己的自我化衝動,放棄這種衝動。這樣我們才能給宇宙多一點空間,任由事情發展。
*做父母
如果你的一直不夠堅強、不夠清晰,你就會忽略甚至看不到自己以及孩子身上的美好之處。如果孩子的需求和內心的美好常常得不到充分尊重,他們就很容易心靈受傷,受傷的心則會給家庭帶來更多問題。自信心缺失、自卑、溝通能力低下、處事能力低下,我們可能不能敏銳地察覺到孩子能力低下或者心靈受傷,因為不能採取措施去補救,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或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釀成的。有時候傷害過於細微易被忽略或我們將其歸到其他原因,這樣在自己心裡就拜託了原本應該承擔的責任。
父母必須時不時地獲取其他力量來字樣自己,使自己恢復元氣。從哪裡可以獲得這些能量呢:外在的支持和幫助。一是從伴侶、其他家庭成員、朋友等人那裡獲得;二是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裡獲得,以自己需要的方式來滋養自己。
即使最親密的兩個人之間也始終存在無限的距離。正是這個距離使我們能夠看到對方映襯在天際的全貌。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並能欣然接受這個距離,那麼兩人就能並生並長,攜手共進。
冥想可以使深刻的自我完善之路,它升華人的認知,完善人的觀點,提升人的意識。冥想修習的目的不在於達到某種境界,甚至不在於令人愉悅或深刻的精神性體驗。你的冥想成長也許會提醒孩子們,有內在的方法可以應對恐懼和痛苦,當他們年齡大一點的時候,也許會想起這種方法。他們將從自己的直接體驗中得知,除了思想和情感,他們還有其他。他們可以用特定的方式理解這些思想和情感,這會使他們可以用特定方式理解這些思想和情感,並由更多機會參與並影響事物的發展。而且他們也會知道,別人的內心動蕩不安,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內心也得如此。
冥想修習本身就是見證成長和發展之旅的鏡子。它提醒我們,用利用發生的一切,利用我們的所在之處為契機,去追問探詢,敞開心扉,增加力量,增加智慧,走自己的路。在這段時間裡,你的內心正在發展、成熟、蛻變、接受磨練,你最終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充分發展的人,光彩奪目,熠熠生輝,同時又深諳世界之道,而不再使被動天真受人擺布的木偶。這種成熟之人體現著靈魂與精神、向上與向下、物質與非物質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