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恐龍沒滅絕,會被人類吃光嗎?看看灣鱷的下場就知道了

2020-12-21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如果說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大家自然會聯想到大象、鯨魚一類的,但是如果加上限定詞「爬行」,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是什麼?大家會有多少種答案呢?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還要數灣鱷,它是眾多鱷魚中體型最大的那一個,最大的成年灣鱷體型可以達到七米!當然,只是雄性的灣鱷,雌性灣鱷和雄性灣鱷的體型差異還是有點大的。

東南亞地區是灣鱷的老家,在泰國、馬來西亞這些比較著名的東南亞國家中都有灣鱷的存在。灣鱷一般生活在海灣之中或者湖泊、河流等地的沼澤中。它們挑選棲息地的影響因素也十分有趣,灣鱷喜歡曬太陽,所以經常曬到太陽的地方會是它們選擇領土的考慮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還必須是食物充足能夠保證生存的。而最後一個因素卻有點出乎意料了,雄性灣鱷會選擇一個方便接近雌性灣鱷的地方作為領地。

灣鱷的耐力十分驚人,人類橫渡珠江已經被認為是耐力十分厲害了,而灣鱷即使是橫渡一千多公裡的海洋也不在話下。當然,它們的領地意識也是十分強烈的,畢竟這種神奇的動物它們的世界是「一夫多妻」的男權社會。在領地中會有一條雄性灣鱷和許多雌性灣鱷,如果有人入侵它們的領地,雄性灣鱷會想盡辦法把入侵者驅趕出去。

灣鱷究竟有多可怕呢?為什麼人們認為它是「冷血殺手」?只是因為它的體型巨大嗎?並不是的,如果只是因為體型巨大而被稱為冷血殺手,那為什麼體型比灣鱷要大上許多的大象卻會成為東南亞人的坐騎?灣鱷被稱作冷血殺手主要還是因為它的血盆大口,它嘴巴的咬合能力比人還要強上十倍,即使是堅硬的烏龜殼也能夠咬碎。

那如果遇上它們咬不動的東西那怎麼辦?它們就不會吃了嗎?非也非也。如果灣鱷遇上咬不動的東西它們不會用蠻力,而是會發揮它們的智慧。用它們咬合力十分強悍的大嘴把獵物咬緊,然後把獵物在堅硬的石頭或者樹幹上面狂摔一頓,就像古代婦女用棒槌洗衣服那樣,等獵物被摔碎了或者摔軟了再吃掉。之後就依靠它們胃部強烈的胃酸把堅硬的獵物給消化掉,完成它們的進食過程。

儘管灣鱷如此龐大,如此兇猛,甚至還可能傷人,吃人,但它們也和別的動物一樣難逃淪為商品的厄運。灣鱷的皮革經濟價值很高,並且它們的肉和膽也被各國人垂涎,緬甸人喜歡吃鱷魚肉,泰國人認為灣鱷的膽可以作為治療不孕不育的藥物,所以這些東南亞國家也會想辦法捕捉灣鱷。並且,灣鱷體型巨大,也被認為是用於旅遊觀光的好資源。

這種可憐的龐大的動物在新加坡已經滅絕了,在泰國也十分罕見,被認為可能已經滅絕了。儘管它們再龐大,再兇猛也無法跟擁有高科技的人類抗衡,但人類啊,你們要知道地球不止是人類的,也是其他動物生存的家園。所以得饒「動物」處且饒「動物」吧,為了動物,也為了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有機會出現嗎?地球可能誕生「恐龍人」!
    根據目前的地球上現有的化石,我們初步了解恐龍的消失,才讓人類足夠幸運在地球上出現,迅速發展自身文明,成為現任地球主人,可是有一位科學家卻提到,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的話,人類應該難以出現,地球上很有可能會出現恐龍人,這是真的嗎?
  • 六千萬年前恐龍滅絕,人類會不會同樣如此?
    千萬年以前整個地球屬於恐龍,因為一場災難到來讓恐龍和地球告別,這讓大家知道了每隔一段時間,地球會出現一次集體性滅絕事件,既然恐龍已經滅絕了,未來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會不會和恐龍迎來同樣的下場呢?  要知道宇宙在不斷向外擴張,星系和星系之間開始發生轉變,恆星的燃料一旦被消耗殆盡的一天,它會發生超新星爆炸。
  • 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擋在前面,人類的下場會和恐龍一樣嗎?
    第一次,人類對於彗星撞擊事件有了直觀的認識,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一路向太陽系前進,路途中,遇到了木星,對木星進行了連續6天的撞擊時間,看到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那一刻,令人震撼,心裡也不禁感慨:好疼啊!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人們經常說到,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可能自然界中都不會存在人類,其實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當時的恐龍太過強大,毫不誇張的說,在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天敵。恐龍是生活在2.3億年前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四肢矯健、身材巨大,尤其是腿骨相當結實,以此來負擔它們巨大的身體,外形上來看,像極了巨型蜥蜴,這也跟它們名字的由來有很大的關係,恐龍也就是"恐怖的蜥蜴"。
  • 恐龍當年差點進化成人類?幸虧滅絕了,不然可能沒有我們什麼事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從誕生到發展到現在大約經歷了40億年的時間,人類在地球的發展上只佔了非常微小的一部分,人類統治地球的時間對於地球發展的時間來說連零頭都不夠。雖然現在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但是地球還有許多的奧秘我們無法理解,就算現在科技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也依舊有很多未解之謎。
  • 「大鱷魔」灣鱷:與我無關,不是我吃的!
    鱷魚,自恐龍時代後唯一存活至今的爬行霸主,兇名威赫整個自然界,而它也始終牢牢佔據淡水資源2億年之久。從出土的化石來看,現代的鱷魚和史前鱷魚相比,那體型差得不是一頭半截,而是差太多了。目前地球上存活的最大的鱷目動物是什麼呢?——灣鱷!灣鱷—名副其實「大鱷魔」,66顆牙齒,體長可達6米多!
  • 恐龍存在1.6億年滅絕,人類能存在多久?物理定律給出可怕答案
    相同的起源也就意味著,人類或許終有一天會步恐龍的後塵,成為地球幾十億年歷史中的過客。 問題來了,恐龍存在了1.6億年才滅絕,人類會存在多久然後滅絕呢?從恐龍滅絕的事件中,人類又能吸取怎樣的教訓和經驗,以規避滅絕事件的發生呢?
  • 人類發現恐龍時代的礦物質,有生物滅絕證據,或可還原當時的場景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恐龍曾經統治了地球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間超過了一億年時間,但是因為一場毀滅性災難,恐龍徹底消失在地球歷史的舞臺,這場災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巨大的撞擊,其實這個時候恐龍只是死亡了一部分而已,之所以恐龍大規模的滅絕,是因為後續的環境變化造成的
  • 《二次滅絕》新實機演示 人類空降大陸圍獵變異恐龍
    由Systemic Reaction開發,以恐龍為主題的三人合作射擊遊戲《二次滅絕(Second Extinction)》將於9月在PC Steam平臺開啟搶先體驗。近日,有玩家在油管分享了一段全新的實機演示,人類空降大陸,圍獵變異恐龍,來看看吧!
  •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生物滅絕的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原因就在於「生命的搖籃」地球對生命並不總是友好的。地球上會經常發生生物大滅絕的災難。例如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彗星撞擊了地球。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之久的恐龍在這次災難中滅絕了。 彗星撞擊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生命物種滅絕僅僅是一次偶然事件嗎?這可不一定。有古生物學家研究地球物種滅絕的事件時發現了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世界將會怎樣?
    事實上,大約75%的物種都滅絕了。所謂的"非鳥類"的恐龍毫無希望,只有小型的、身披羽毛的飛行恐龍倖免於難,它們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鳥類。 但是如果歷史朝著另一方向發展呢?如果小行星錯過了地球,或者提早幾分鐘來到又會怎樣?
  • 1994年的地球危在旦夕,如果不是木星的出現,人類或與恐龍一樣!
    1994年的地球危在旦夕,如果不是木星的出現,人類或與恐龍一樣!人類能夠發展到現在屬實不易,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才一步步走向現在,成為現任地球主人,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地球上有一種恐怖生物它叫恐龍,眾所周知在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一顆隕石的到來,它徹底和地球說再見,這讓很多人擔憂,雖然人類科技比較發達,不是每次都能發現小行星的到來,如果人類發現一顆小行星直衝衝的向地球衝撞而來,會不會和恐龍一樣從地球上滅絕呢?
  • 小行星不是恐龍滅絕的主因,它們曾經歷2次滅絕,氣候變化最可怕
    提到人類之前地球上的主人,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恐龍從三疊紀時期出現後,一直到66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地球遭遇了小行星的撞擊,恐龍一共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時間,至於它們滅絕的原因,都認為和小行星撞擊有關,不過,近日的一項研究卻表明,恐龍可能經歷了2次大滅絕。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會怎樣?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遇見恐龍
    恐龍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假如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會怎樣?事實上,人類能存活是個奇蹟:人類從史前靈長類進化而來,而靈長類從哺乳類動物進化而來。在白堊紀-古近紀滅絕時期,爬行動物是地球的霸主。大滅絕時期最先死去的是大片的森林,因為全球遮天蔽日的灰塵阻擋了足夠的陽光。滅絕事件給所有大型生物和奔跑迅速的動物帶來滅頂之災。許多冷血動物也接連死亡,由於無法調節自身的體溫而死於接踵而至的嚴冬。然而有一個群體受到的影響最小,那就是哺乳類動物。
  • 人類誕生才400萬年,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為何沒進化出文明?
    其實說起來,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並不長,比起地球上以前的霸主,比如說恐龍,我們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是非常短的,要知道恐龍足足統治了地球1.6億年,那為什麼這麼多年,恐龍卻沒有進化出文明呢?首先,我們來看看文明的定義是什麼,文明要有創造性,會使用工具,有自己的思想。
  • 假設人類能重回侏羅紀時代,能否和恐龍分庭抗禮?
    隨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播出,很多人都見識到恐龍的厲害之處,看著龐然大物般的恐龍出現人類面前,厚實的皮肉堅硬抗打,讓人不得不感嘆它們的強大,甚至有些人還認為,如果恐龍還存在於世,那麼人類根本就沒有機會出頭。
  • 1萬年前,如果不是人類愛吃,牛油果可能已經隨著大地懶滅絕了
    ,被子植物為了避免被昆蟲過度啃食,擁有了有毒的「生物鹼」,這給以被子植物為食的三角龍帶來了消化難題,科學家在三角龍化石上發現了器官異常和蛋殼變薄等問題,很可能就是生物鹼毒素造成的,雖然不至於直接導致三角龍的滅絕,但可以推測在遭到小行星撞擊前,一些素食恐龍的日子已經不太好過了。
  • 恐龍難道還沒有滅絕嗎?剛果竟發現活恐龍,國外媒體了進行報導
    恐龍難道還沒有滅絕嗎?剛果竟發現活恐龍,國外媒體了進行報導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元,但是人們直到19世紀才在世界各地發現恐龍的化石,才知道曾經有這麼奇特的動物存在過,但現在普遍認為他已經是滅絕的生物專業的化學教授,麥可收到了問專家吉姆鮑威爾的消息,據說在非洲剛果河附近有著火恐龍的消息。
  • 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真的能毀滅恐龍嗎?現在人類能抵擋嗎
    當一顆直徑高達10千米的超級小行星高速撞擊地球會怎樣?現在的人類能夠抵擋住它的威力嗎?大概率是抵擋不住,但是我們人類完全不需要抵擋,因為我們能夠提前發現它的存在,然後將威脅消滅於萌芽。一種理論學說認為,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轟擊,那這是真的嗎,一顆小行星真能滅絕統治整個侏羅紀時代的恐龍嗎?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千米的小行星以40馬赫(40倍音速,相當於13.6千米/秒)的速度直接撞擊地球,撞擊地球點為如今的墨西哥尤坎坦半島。
  • 如果人類和恐龍處於同一時代,身高達到10米,能否打敗霸王龍?
    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還沒有高級智慧生物,恐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它誕生於2~3億年前,滅絕於6500萬年前,恐龍之所以成為地球的一大霸主,是因為它龐大健碩的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