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蘋果期貨又跌了,而且一口氣跌了6%的幅度。今年,有許多人覺得蘋果行業步入寒冬,銷售難,期貨保值操作也難。其實,要我說,期貨操作真不難,只要從霜降之後一直開空,到現在指數已跌去了百分之三四十,少加槓桿也賺個盆滿缽滿。
今年的蘋果行情低迷,有目共睹。在蘋果主要產區山東煙臺,如今庫存量非常大,走貨卻很緩慢,眼瞅著春節即到,馬上迎來傳統的銷售旺季,許多人又心生憧憬,這會不會對疲弱的市場有推動作用呢?蘋果下跌會不會由此止跌上漲呢?估計有很多人對這兩個問題非常關心,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
一:蘋果價格跌跌不休的原因
(1)期貨的下跌幅度足夠了,但時間還未到。
從期貨上來看,基本符合我之前判斷的下跌狀態,而下跌三浪的幅度基本到位,但由於沒有成交量的配合,所以見底的跡象仍不明顯。這裡,我們要密切關注成交的數量,否則,無量陰跌極易形成過度走勢,那就是跌過了頭的可怕局面,使得價格大幅偏離價值。
作為現貨市場的晴雨表,其實,許多果農並不了解期貨的指導作用,以為只是資本者低買高賣的炒作遊戲。實際上,它對現貨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因為交割的價格與之關聯。所以,期貨與現貨是不可能脫節的,現貨市場沒有反應,只是傳遞的時間不到。從這方面來看,此時還有人盲目看漲明年的蘋果行情,估計為掩耳盜鈴的自欺欺人。
(2)現貨市場的狀況令人擔憂
對於蘋果現貨,高庫存是形成價格下跌的主要因素。如今,大家可以清晰地對高庫存原因進行分析,那就是收購時間的短暫造成,那就是果農的期望值高造成的。當然,這些都是表面的具體,其本質還是由供給飽和造成,畢竟全國的產量已達到歷史巔峰,畢竟農民除了種果,尚缺少致富的門路。
庫存高企,對於市場銷售非常不利,可是屋漏偏逢連陰雨,今年的全球疫情大爆發,使得出口環境遭受打擊,出口的數量明顯減少;而下半年疫情好轉,卻又遭遇了海運運費漲價,在此打擊了出口的積極性,出口不足加劇了供需的失衡。
另外,引以為豪龐大的國內市場,今年似乎也呈現疲態。從上個月的CPI,我們就可以看出,通縮的壓力有多大,消費者兜裡的錢很少,以至於像這類的非必要消費的水果,無人問津,柑橘如此,蘋果亦如此。
二:市場正處於怎樣階段?
如今,蘋果正處於嚴重供需失衡的市場狀況,所以,降價銷售將成為唯一途徑。目前,面臨的困境是果農不捨得降價,陷入到僵持階段。但價格終究會突破,價格轉向可能需要外力推動,目前來看,這些外力需要引發高度關注。
(1)元旦、春節的銷售旺季
考察這些銷售旺季到底旺不旺,可以判斷出市場的真實狀況。像今年元旦,主力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砸盤期貨,恰恰反應了行情悲觀的預期。而一旦春節期間的銷售亦不及預期,蘋果價格的崩潰將一觸即發。
(2)明年倒春寒的情況
改變過剩的供應,只有一種情況可以扭轉市場狀況,那就是明年春天出現嚴重倒春寒,造成產量的大幅減產,可以引領蘋果價格形成短暫的企穩和上漲,所以,明年五一期間的走向非常重要。倘若有極端天氣出現,蘋果的價格尚能再堅持一年,否則,徹底崩潰,並將影響2021年的蘋果價格。
三:如何應對這種市場狀況?
市場周期具有規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面對冷冰冰的市場,我們要做的是趁早,一定不能拖泥帶水。這也是我在十一期間,鼓勵及時採摘,甚至告訴大家別在乎幾個人工費,早賣落袋為安的良口用心。
當然,如果錯過了第一階段的最佳時機,接下來就要及時止損,但這種損失並不是以最高價作為衡量的,因為銷售最佳期已經錯過,最高價早已不屬於你,未來的買賣必須以成本價為準,來實行及時止損。
蘋果的銷售是一門綜合的學科,涉及的不僅僅是技術的因素,更多屬於心理博弈的結果。朋友們,您覺得明年的蘋果價格會在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