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虛弱的孩子,身體會有3種表現,常吃2物,脾胃越來越好

2020-12-26 健康生活一線天

脾虛大家都應該聽說過,特別是到了夏季雨水較多,體內溼氣就會加重,其實這與脾虛有很大的關係。

脾臟是運化水谷的器官,脾臟虛弱就會影響到體內水分的正常運轉,增加身體的代謝負擔,對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會出現障礙。

尤其是孩子,一旦吃了過涼的食物或貪食,腸胃就會不適,出現肚子疼、拉肚子、腹瀉的現象,這是典型的脾虛表現。

脾臟虛弱的孩子,身體會有3種表現,別不在意

1、手腳冰涼

脾臟虛弱後,對於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能力就會減弱,身體抵抗力也會降低。

身體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氣血運化不足,血液循環降低,手腳部位就會受到影響,出現冰涼的現象。

對於孩子來說,溫度只要稍微出現變化,就會非常怕冷,甚至會出現感冒、發燒的現象。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平時應多用手去感受一下孩子的手掌、腳心、胸部等部位,若出現冰涼的現象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2、臉色發黃

脾臟乃氣血生化之源,脾臟虛弱後,就會影響到身體內的氣血,同時,氣血不足體內的毒素、垃圾就不能夠被及時排出,堆積在體內。

長期下去就會影響到皮膚的狀態,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會出現沒有精神,一直要抱抱,臉色發黃,發暗。

此外,氣血不足還會影響到肝臟的健康,肝血不足,就會影響到肝臟的自我修復,久而久之會出現肝火旺盛的現象。

3、肥胖且有水腫

脾虛後,身體對於食物的運化會出現障礙,食物中的營養不能夠被運化,運送到身體各處,從而就會堆積在某處形成脂肪,出現發胖的現象。

特別是小肚子,當脂肪堆積到一定程度後,肥肉就會隨之而來。

因此,當孩子的小肚子越來越大,摸起來有點硬硬的,很有可能是脾臟虛弱,導致食物堆積在腸胃所致,也就是積食。

此外,脾臟虛弱還會影響到身體內水分的運轉,加重體內的溼氣,引起身體水腫且肥胖,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脾虛的孩子,日常該如何進行調理?

1、日常飲食

對於脾胃虛弱的孩子來說,切勿不要直接喝冷水、生水,冷食等。

也不要再給孩子喝乳酸菌類的酸奶,若一直飲用,就會打破孩子腸胃道的酸鹼平衡,降低腸胃的蠕動能力。

另外,油膩辛辣的食物也不要讓孩子再吃。因為一部分脾胃虛弱的孩子屬於內熱,身體的環境本就乾燥。

若再吃此類的食物就會導致孩子在拉臭臭的時候會出現便秘,羊屎蛋的現象。此時也不要給孩子吃寒涼的食物調節孩子便便乾燥的情況,這樣不利於身體健康,會進一步損害身體健康。

2、捏脊療法

捏脊可以有效的調理孩子的脾胃,保護孩子的脾胃。

手法:順著脊柱的方向(從小朋友的臀部到頸部),用手指捏著孩子的後脊背皮膚向前捏3下,然後提一下,讓孩子的肚皮離開床面。這樣做,消除積食,調理脾胃的效果非常好。

調理孩子脾胃的食譜,經常吃,孩子脾胃越來越健康:

一、魚肉糊

食材:草魚50克、鹽1克、澱粉2克。

製作:

1、將魚肉切成2釐米大小的塊放入開水鍋裡面,加入鹽煮熟後撈出。

2、除去魚的骨刺和皮後將魚肉放入碗內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澱粉用水調勻後倒入鍋裡面,煮至糊狀後盛出晾溫即成餵食。

功效:魚肉呢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鉀等,對嬰兒生長發育、骨骼生長、健腦益智、視力維護等都有很好作用,適宜4-6個月嬰兒作為添加輔食的選用。是兒童調理脾胃的首選。

二、山藥蓮子粥

食材:山藥50克左右、蓮子20~30克。

1、每天取適量的新鮮山藥和蓮子給寶寶煲粥喝,蓮子和粥都要煮得夠爛再一起吃下去。

2、對不到1歲的小兒山藥和蓮子要儘量碾碎。幹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湯調成糊糊來餵養。

功效:此粥可溫胃健脾,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小兒了。

因為發育不成熟,兒童普遍存在脾虛的問題。

脾主運化、主代謝,脾虛運化、代謝障礙,不僅會導致厭食、積食,長期脾虛還會導致孩子不長個、長個慢、發育延緩。所以健脾開胃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環節!

然而很多媽媽急於求成,用益生菌等調理、健脾,這其實是個誤區,不僅會傷脾胃,還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健脾、開胃、助消化,中醫推薦純天然,無添加小金方:山楂六物膏

方解:

1、山楂消肉食,解決兒童愛吃肉產生的積食,還潤腸通便,孩子不在便秘口臭。

2、雞內金可以把小石子消化,區區積食又算得了什麼。

3、炒麥芽可以消五穀之積食,解決主食吃太多,導致的積食。

4、加入茯苓,消除積食導致的脾虛溼氣。

5、加入淡竹葉可以清熱,可以清心除煩,化解積食產生的熱邪。

6、加上懷山藥與大棗來補脾健脾,搭配精當!

相關焦點

  • 如果身體出現脾臟虛弱或者脾臟損傷,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但是脾臟受如果到損傷,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威脅,還會對身體裡其他器官髒成影響,有句俗話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脾虛百病生」。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保護好脾臟,文章最後有中醫教大家的幾招「冬季養脾法」,保護脾臟。 如果身體出現脾臟虛弱或者脾臟損傷,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 脾胃不好的人,身體會有5種表現,常做3件事,健脾胃
    脾胃可以說是人體最為重要的消化系統,現如今人們的飲食越來越不規律,很容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脾胃#脾虛的人會有哪些典型症狀?1、手腳冰涼脾虛人群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手腳摸起來總是特別冰涼。而且還特別的不容易捂熱。這就可能是由於人體脾虛所造成的。
  • 脾虛的「禍首」公布,常吃這些食物,脾胃健康,氣色越來越好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學會調養脾胃的健康,這樣才能夠幫助你提高身體素質。脾虛的「禍首」公布很多人在平時不注意控制飲食,經常會吃一些高脂肪油膩的食物,身體的消化負擔加重了,多餘的東西沒有辦法及時代謝出去,就會使得脂肪在體內對戒。
  • 孩子臉上有4種異常,提示脾臟已經變虛弱,家長不能大意
    2、追著孩子餵飯有些家長則怕孩子挨餓,覺得孩子吃越多,就會更加營養,身體就會更好,於是整天追著孩子給孩子餵飯,但是孩子的脾胃比成年人要弱很多,這樣追著喂,或者是餵多了,就容易導致積食,損害孩子的脾胃功能。
  • 脾「虛」的人,身體會有4表現,少做2事,堅持2動作,脾悄悄變好
    醫生提醒,脾臟虛弱,人體會出現4種表現:1、大便稀軟粘性強正常的大便泛黃軟而有型,若上廁所時,發現大便稀軟,且衝廁時粘黏在馬桶上,多是由於脾虛體內溼氣重所致。這2件事常做,體內溼氣不請自來第1件:洗完澡不擦乾身體現在每天洗澡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洗完澡後一定要擦乾身體,不要讓水分殘留在身上,否則,水溼就會通過皮膚進入到體內。
  • 平時常吃這3物,對調理脾胃,祛溼健脾或許有幫助
    脾作為人體後天之本,主要起到造血出血,提高免疫的作用,如果脾受損就會影響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進而就會使人脾虛胃弱,長期下去就會損害身體健康,所以大家日常一定要重視脾胃的調理。脾虛人群,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大家應了解一下,及時調養1、水腫脾胃溼寒的人,身體會頻繁出現浮腫,尤其是下肢部位,如果脾胃受損就會使體內水液代謝失衡,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大量堆積在體內,就會形成水腫。2、食慾下降脾可以輔助腸胃進行消化與吸收,如果脾臟受損就會影響消化功能,出現食慾下降,消化不良的現象。
  • 越吃脾胃越虛弱?兒科大夫提醒:為了孩子不積食,這3物孩子少吃
    兒科大夫提醒:這3物孩子多吃一口,等於吃了5個"垃圾袋",太傷孩子脾胃了1、 甜食甜食,總是對人有著莫名的吸引,很多孩子都喜歡吃一些甜甜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蛋糕之類的,但是甜食對孩子的脾胃傷害是比較大的。
  • 「脾為生痰之源」,要祛痰先健脾,常吃4物,少做3事,脾越來越好
    因為脾虛時,水谷運化不利,導致了水溼滯留,形成了痰溼,而痰溼是很多病的致病因素,不管痰到了身體的哪個部位,都會引起身體不適,比如痰到了頭部會引起頭暈,到了皮膚就引起肥胖,到了咽候會引起發癢,咽喉不適等。
  • 肝不好,常吃6種食物,多喝一杯水,清肝利膽,身體或越來越好!
    一旦肝不好,身體其他器官也會受到影響,從頭到腳都會有疾病出現。肝有大病的時候是很難修復的,所以養肝要趁早,肝不好的人,常吃下列食物,可修復受損肝細胞,肝也會越來越好。3、木耳肝臟是人體主要的排毒器官,而木耳中含有大量的酶和植物鹼,可以將人體吸收的纖維、粉塵等有害物質在短時間內融化、分解。黑木耳中的膠體物質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將體內的細菌和汙垢吸附後排出體外,幫助肝臟排毒,緩解肝臟壓力。常吃木耳還可以補充體內蛋白質,促進肝臟細胞活性,修復受損肝細胞,有助於保護肝臟健康。
  • 脾臟虛弱的人,都有哪些表現? 如何破?
    以上我們知道了脾臟對我們人體的緊要性,那平常不知大家是否會發覺自己對飯沒有興趣、渾身沒勁、口乾舌燥、掉頭髮、眼睛無力且紅腫等現象了?若出現以上症狀那麼你可能就是脾臟虛弱了。那脾臟虛弱的人都有哪些表現?首先這類人的眼圈發黑和眼袋比較重,眼附近的皮膚的角質層都比較薄。另外就是他們上衛生間時會連續發現大便黏稀,從而導致出現消化吸收不良的問題。其次就是會有貧血現象的發生。然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常常輕易頭暈、渾身沒勁、眼花繚亂、偶爾還營養不良。
  • 脾有「3怕」,脾虛的人,舌先知,尤其前3種!4件事做越多脾越虛
    此外,脾臟是氣血生化的源泉,脾虛則氣血不足,就容易誘發各種健康問題,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脾虛生百病"。脾臟有"3怕",經常做,脾會越來越弱1、脾臟怕"水"五行中,脾屬於土,而土克水,脾臟雖運化水,但是厭喜乾燥。人體90%是由水組成的,本身含有的水分就夠多了,若身體內在攝入一些不必要的水溼,就會導致脾臟"瓦解崩塌"。
  • 脾有「3怕」,脾虛的人,舌先知,尤其前2種!3件事做越多脾越虛
    脾臟有"3怕",經常做,脾會越來越弱1、脾臟怕"水"五行中,脾屬於土,而土克水,脾臟雖運化水,但是厭喜乾燥。人體90%是由水組成的,本身含有的水分就夠多了,若身體內在攝入一些不必要的水溼,就會導致脾臟"瓦解崩塌"。
  • 虛弱的脾胃,用好3個方法能調理到位,脾胃會「強大」起來
    其實,有這樣困惑的不止小何一個人。這些症狀,就是典型的「脾虛」。小何還並非無可救藥,但是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脾虛。中醫眼中的「脾」,究竟為何物?中醫說的「脾」,和我們平時所知道的「脾臟」有一定區別。西醫說「脾臟」,一般都指的是器官本身,而中醫的「脾」,則指代體內臟器的功能。《黃帝內經》有云:「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 9月秋雨不斷,是祛溼的「黃金時刻」,建議常吃2種豆,溼氣繞道行
    溼在中醫裡又叫「陰邪」,而脾為至陰之髒,喜燥惡溼,溼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同時,脾主運化水液,溼邪侵犯人體後最易傷害脾陽,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溼邪」的侵入。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只要我們平時多加注意,就能發現可以判斷的信號很多。
  • 脾胃健康身體好,脾胃有「4怕」,勸你避而遠之,養好脾胃少生病
    脾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脾臟主要運化水溼,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溼氣排出體外,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如果脾臟功能受損,人的消化能力受到影響,體內溼氣也會加重,此時就需要好好調理身體,儘可能減少脾臟功能下降,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 寶寶不到一周歲,3種輔食「打死都不能餵」,越吃脾胃越虛弱!
    ,醫生告知孩子是腸胃紊亂,脾胃過於虛弱了,還有大量的積食,跟輔食的餵養脫不了關係。哄著寶寶多吃,還有骨頭湯、老鴨湯等,本想著給孩子補身體,沒想到「好心辦壞事」,損傷了脾胃,反而讓孩子遭了罪。 寶寶不到一周歲,3種輔食「打死都不能餵」,越吃脾胃越虛弱!
  • 體內溼氣重的人,會有4表現!祛溼散寒,遠離5種「溼氣王」
    提醒:體內溼氣重,人會有4種表現,別不在意1、身體虛胖溼氣過多,就是影響到身體對於脂肪的代謝。長久下去,人就會越來越胖,特別是小肚子的部位,脂肪堆積的越來越多,一層有一層的遊泳圈。2、舌苔厚膩溼氣重就會影響到脾臟的健康,脾臟虛弱就不會對食物進行運化。當食物進入人體後,胃先進行工作,把食物攪拌成碎渣,之後再由脾臟進行提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到全身各處。
  • 平時常吃這3物,有助於調理脾胃健康,祛風除溼
    導語:脾,五臟之一,是身體的重要器官之一,脾的主要功能就是造血、濾血、儲血免疫等,所以如果脾受損發生症狀,是會影響到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的,但脾臟往往也是最容易讓人忽視的器官,大部分人平時並不會關心脾臟的健康,以至於現在我們身邊脾虛的人比比皆是,嚴重侵害著身體的健康,大家應注重視起脾臟的健康,日常生活中應注重脾臟的調養
  • 肝不好,常吃6種食物,多喝一杯水,清肝利膽,身體會越來越好!
    肝不好的人,常吃下列食物,可修復受損肝細胞,肝也會越來越好。肝不好的人群吃哪些食物好?1、香菇香菇中的營養物質非常豐富,在國外香菇被稱為植物肉,說明營養豐富可以與肉類相媲美。香菇中的香菇素可以溶解血液中堵塞的部分,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 不想孩子生病,常吃4種食物,調理脾胃,消積食,長得更高
    積食是孩子常見的一種小兒疾病,孩子脾胃本來就沒有發育成熟,非常虛弱,如果平時飲食上不注意,很容易刺激到脾胃,引發積食等各種脾胃問題。孩子一旦積食了,很多家長束手無策,孩子沒胃口吃不下,又排不出,肚子還脹脹的,有的還有口臭,孩子積食簡直是太遭罪了,所以很多家長都有提前預防的意識。其實從孩子的日常飲食上入手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積食等脾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