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一直是周醫生在門診交流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交流過程中,我經常會被問到到底要不要吃保健品、如何挑選保健品等問題。特殊人群的確需要額外補充,但對於日常營養攝入均衡、蔬菜水果什麼都吃的人來說,其實並不是必需品。本文不贅述到底要不要吃,而是科普一下吃保健品前需要知道的那些重要事。
作為80後的一代
對於保健品一定「印象深刻」
基本都是佔居電視黃金檔的屏霸們
多麼熟悉的圖片,多麼熟悉的口號
隨著90後加入養生大軍,保健品的市場也越來越年輕化。據速途研究院發布的《90後養生報告》,國內長時間使用保健品的90後佔比21.9%,偶爾使用和有意向使用保健品超過7成,只有絕小部分人排斥保健品。
保健品,即「保健食品」。在美國被叫做膳食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歐盟稱之為食品補充劑(Food Supplememt)。顯而易見,這是在日常攝入不足的情況下,才需要補充的。2005年4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其中明確保健食品的定義為: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強調其是適合特定人群的食品。
BUT面對鋪天蓋地的硬廣軟廣,仿佛不吃就會比同齡人身體差一大截。於是,我們大部分人都覺得保健品似乎指向了一條通往健康和美麗的捷徑。
羅蘭貝格在兩年前推出的報告《千億保健品市場,蛋糕誰來分享?》預測,中國保健品的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約1200億發展至2020年的約1800億。而在保健品品牌的選擇上,年輕人們更青睞於選購國外的保健品。畢竟「996」已經夠苦了,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保健品也要買進口的。
其實,對保健產品的追捧並非是國內市場的獨有現象,德國數據統計公司Statista 統計,僅2017年一年,保健品公司在美國的收入就超過了360億美元。而且,美國消費者對營養品這一套還迷之信任:87%的美國成年人對營養品的安全性、質量和有效性很有信心,高達76%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營養品行業值得信賴。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眼花繚亂的國產和進口保健品,挑選時究竟要注意哪些細節才不至於踩雷呢?
01
不同國家保健品監管規則
加拿大、澳大利亞由於保健品是作為特殊藥品進行監管的,因此必定會比食品監管嚴格。歐盟、美國和日本把保健品作為特殊食品監管,但是歐盟和日本都規定了原料清單,從源頭上就限制了廠家亂添加違禁物的問題,到加工、上市、流通各個環節都在嚴格監管範圍內進行。結合這個表格考慮,選擇優先級應當是:加拿大、澳大利亞 >歐盟、日本 >美國。當然,不是說美國產品不好,因為美國有很多大品牌,如果一旦質量問題引起的公關和輿論可能會影響整個品牌。這個排序對比僅僅從監管條線進行而已。如果不知道選哪個國家或者非知名品牌,那麼或許可以參考以上順序。
02
不同國家保健品身份證
加拿大
加拿大是全世界保健食品管理最嚴苛的國家之一,由加拿大健康局所認證後,頒發取得的8位數字號,即為NPN,就像是保健食品的身份證。因此,加拿大的保健品瓶身上一定能找到NPN編號(8位數字編號)。之後登錄加拿大衛生部官網,我們可以通過商品瓶身上的NPN註冊號查詢該商品的註冊信息,包括產品名稱、許可證持有人、劑型、推薦服用方式、用法用量、主要成分、其他成分、推薦用途、風險信息等。
澳大利亞
可以在瓶身上找到AUST L/R XXXXXX。其中,AUST R ,表示高風險的產品,經過TGA註冊(Registered);AUST L ,表示低風險的產品,只是在TGA備案(Listed)。TGA即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是澳大利亞管理政府管理醫療用品的機構。大家比較熟悉的大部分澳洲「保健品」,或者叫補充藥品,都是作為登記藥品管理的,在他們的包裝上都能找到AUST L +6位號碼。
日本
日本消費廳有明文規定的3種可用於保健品的標識,分別為特定保健用食品、栄養機能食品和機能性表示食品。中文看著感覺都挺相似,有點傻傻分不清,筆者查了具體區別如下:
「特定保健用食品」
1.家需要有科學依據,證明該產品具有保健功能
2.產品的安全性和保健效果需通過國家審查
3.產品需要得到消費者廳長官的個別許可
「栄養機能食品」
1.用於補充某種營養成分
2.產品上可以標註「該營養成分」的功能
3.產品上需標註每日標準攝取量
4.該營養成分攝取量的上限與下限
只要所含的營養成分符合國家標準即可銷售,無需特別提出申請。
「機能性表示食品」
1. 廠家需要有科學依據
2. 證明該產品具有保健功能
3. 廠家需要向消費者廳長官提交
4.證明該產品安全性和保健效果的資料
5.不需要得到消費者廳長官的個別許可
中國
在保健食品的包裝或標籤上都會見到一個天藍色的「草帽」型標誌,俗稱「小藍帽」或「藍帽子」,這是我國保健食品特有的標誌。「小藍帽」下方有批准文號和批准部門,每個保健食品批准文號只能對應一個產品,相當於產品的「身份證號碼」。如果消費者在市場上發現一個批准文號對應多個產品的情況,務必謹慎,可以登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http://www.samr.gov.cn/tssps/index.html),查詢產品的真實情況。目前市場上存在原衛生部(1996年11月至2003年7月)和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3年10月之後)批准的保健食品產品。
要變美麗、要擺脫亞健康,就要日復一日地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鍛鍊健身,很多人想想都覺得難以堅持。在這些細碎而複雜的要求面前,美麗與健康似乎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但,選擇保健品,對於一個正常飲食和正常鍛鍊強度的健康人來說,其實一定不是必須,保健品不是健康的捷徑!謹以此文獻給無數詢問我保健品的老中小夥伴們。不要跟風, 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