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這條魔鬼美食街,二刷真的讓我跪了

2021-02-12 魔都食鑑局

松江文匯路,一條我又愛又恨的馬路。

愛它,這條路上好吃的實在太多太多,別說掰手指了,就算按計算機都我按不過來。

恨它,在那兒逛吃逛吃的幾天光景裡,我的體重增加了一斤又一斤,臉圓了一圈又一圈.

前陣子,我剛花了足足四天在那兒連夯下16家店(什麼?你竟然還沒看過?快戳藍字回顧鴨),文章一經發布,沒想到後臺評論區就炸了。不僅引起了在松江大學城就讀的學生們的共鳴,也有畢業了好多年的老學子前來懷舊,當然,還有一波路人看完後被種了草,吵著要去松江拔草一家家吃過來。

留言中獲贊最多的,是那些被我遺漏的經典餐廳 ▼

此外,還有一大波吃貨胖友相繼給我種草,丟過來的話都是一樣的:「XXX你竟然沒去!實在太好吃了!」好好好,我從善如流,又開始了松江大學城美食一條街——文匯路的二刷之旅。

再次來到文匯路,我倍感親切。和上次「被逼無奈」來遠徵的狀態完全不同,這一次,我除了興奮還是興奮。根據上一篇後臺你們留言的推薦做了一番整理,這一次要探的目標竟然有增無減,大大小小的店鋪共計19家。

透個底,其中有呼聲最高的十年老店,整條路上的川菜和重慶小面我幾乎也都擼了個遍,多家美食廣場我也兜了一圈,還找到了一家本幫炒菜和臺式餐廳,麵包啊甜點啊小吃啊我也沒有少吃.

嗝~先來看看這些店的位置都在哪裡吧——

文章依舊很長很長很長,先轉發,再收藏。姿勢擺好,就要準備開車啦~

翔仔好味館

地址:文匯路686號

這是一家在文匯路上開了十年的老店,簡直是松江大學城歷代學子心中的白月光。

店內寬敞明亮,各處都打掃的很乾淨。局座回來看了照片說,店面比他以前去的時候擴大了不少呢。

抬頭看了眼菜單,賣的東西不外乎就是一些麵條,點心和蓋澆飯,價格比較親民,適合學生黨。要點什麼東西,我早就心中有數,很快就下了單。

Ξ 小二點單

筍丁蒸餃  11元

糖醋排條飯  17元

合計  28元

筍丁蒸餃

在留言裡刷翔仔家的「筍丁蒸餃」的人不在少數,一份六隻,只只挺刮,形態如月牙。

餃子的褶皺相當漂亮工整,間距之間相差毫釐,簡直像是機器包出來,讓我由衷地讚嘆一句好手藝。

餃子身材修長,皮子薄,咬開就有一包鮮汁水,筍丁給的大方,和豬肉搭配也自然。飢腸轆轆時來上這麼一籠的話,讓我想到一句詩——檣櫓灰飛煙滅。

糖醋排條飯

還點了一份蓋澆飯,雖然澆頭沒有蓋在米飯上,但從平行的擺盤上看更直觀,肉量比米飯還要多。

排條肉嫩,包裹的面衣不厚,每一塊都是實打實的豬肉。唯一的缺點是,調味稍欠酸味,要是醋再多一點就好了,會更下飯。

小二總結

這家店看上去沒什麼特別的,就像是家門口抬一隻腳就能到的快餐小館子,但你在不知道想要吃什麼的時候,卻下意識地會想起它。我想,這就是翔仔在大學城屹立十年不倒,被一代代的學子懷念的原因吧。

新重慶魚小館

📍

文匯路338弄201號

地理位置算不上好,但每到中午,店內就被學生胖友們塞滿了。他們三五成桌,不論男女吃得那叫一個火辣,那叫一個開心。

這家餐館在文匯路上素以「價格便宜、分量大」著稱。儘管上次已經領教過文匯路的良心物價,但翻開它家菜單,我還是被這兒的菜價給驚到了——素菜基本十塊錢出頭,肉菜二十三十至多。菜品種類豐富,把菜單從頭到尾反覆翻了好幾遍,真是啥啥都想點。

經過再三挑選,忍痛割愛,最後點了下面這些。

Ξ 小二點單

水煮肉片  30元

辣子雞  25元

乾鍋牛肉  37元

鐵板豆腐  16元

酸辣白菜  11元

米飯  4元

合計  123元

水煮肉片


很難想像,這一大盆子水煮肉片才才才...才30塊錢。阿姨把菜端上桌的剎那,我目瞪口呆,下巴差點「咣當」砸到腳面上。

表面撒滿噴香的調味料粉,豬肉片在紅油下閃閃發亮。用湯勺往下一舀,唔嚯,量還真不少。我又往下撈撈,又舀起一湯匙的粉色肉片,真可謂肉量十足。

豬肉片香辣軟嫩,在紅油的澆築下,入口更爽滑了。可能我嗜辣重口,對我來說辣得還不夠過分。

肉片底下是爽脆的白菜,它在這盤菜裡絕不屬於充數之物,因其吸收味道的能力更強,所以比肉片更容易入味,集齊了麻辣鮮香,這一口下去,別提多「巴適」了。

辣子雞


辣子雞在上海的川菜館裡吃過不少,但能讓人滿意的少之又少。許多店家的辣子雞裡辣椒段成堆,反覆「扒拉」才能挑出幾塊雞肉,而且多半是骨多肉少的雞肉塊,吃得很不過癮。

而這盤辣子雞,你都不用翻,光憑肉眼就能見到大塊帶肉的金黃色雞肉。不僅以量取勝,味道也正和我意。辣子雞表面的雞皮被炸得酥脆,在嘴裡咀嚼「咔哧」作響,吃起特別香。

雞肉也充分吸收了辣椒的辣味,讓人辣得酣暢淋漓,香得回味悠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盤辣子雞僅要價25啊同志們!除了松江,我是在上海找不到哪家有比這兒更實惠好吃的了。

乾鍋牛肉


也是一道硬菜,想把「真材實料」四個字做成錦旗送給店家。這道菜繼續延承了店家量大的優點,牛肉像不要錢似的裝滿在小小的鐵鍋裡。

用的都是實打實的牛肉片,紋理分明,每一片都鮮紅誘人。牛肉片不僅片得大而且厚,和辣椒一起爆香,幹辣椒的滋味滲進肉裡,混合著芹菜的香氣,越嚼越有味道。

鐵板豆腐


鐵板豆腐用的是切成段的日本豆腐,表面被炸過,夾起來不容易散架,炸後的一層外衣又比原來平滑的表面更容易掛汁,這波操作我喜歡的。

芡汁的濃稠度恰好,裡面有胡蘿蔔丁、香菇丁、火腿丁。

 

舀起一湯匙掛滿芡汁的豆腐用小嘴一抿,口感嫩滑滋味鮮。

酸辣白菜


雖然水煮牛肉下面藏的就是白菜,但我還是沒吃夠。這份翡翠白菜下藏著不少尖頭小紅椒,辣味很正,在爽脆的咀嚼下,鼻尖一下就冒汗了。

米飯


本沒打算點主食,想著光吃菜就好,節約點胃部空間——奈何這兒的菜道道下飯。還是沒忍住叫了一碗,沒想到服務員阿姨直接上了一大盆。請欣賞上面這枚驚呆的我。

既來之則吃之,把所有的肉菜鋪在米飯上,一口「呼嚕」往嘴裡送,好嘛,這下米飯又要多吃一碗嘍~

川菜印象

📍

文匯路838弄101號

另一家川菜館在文匯路上規模更大,店內格調比上一家「魚小館」更時尚些。

剛一落座,服務員就送上了餐前水果和菜單。

Ξ 小二點單

口水雞  32元

大烤牛蛙  68元

毛血旺  45元

手撕茄子  28元

酸辣土豆絲  16元

合計  191元

口水雞


可能因為環境更講究了,這裡菜色價格沒有「魚小館」那麼平價,和市區街邊川菜小館價格齊平。

口水雞入口先酸後麻,而後在口中慢慢溢出香味。雞肉很嫩,即使是雞胸肉部分的肉也不會柴到咬不動。

雞肉下面藏著黃瓜,比起雞肉,我更喜歡這味配菜。黃瓜充分吸收了醬汁的味道,一口一塊爽脆鮮辣。

大烤牛蛙


大烤牛蛙,幾乎桌桌必點。這大鐵盤子外加菜量看著就挺沉的,服務員妹子從廚房走到桌前腳下生風,一路穩穩噹噹,好似練就了一手的鐵臂。上桌後我立馬兩眼發光,量真的超大啊。

仔細瞧瞧,鐵盤子裡除了我最喜歡吃的藕片作為配料,蛙肉的量佔了百分之九十,隨便閉著眼睛夾起就是美味。

每一塊牛蛙都被細心照料到,縫隙裡都裹滿了香辣調味粉。外皮炸得酥脆,腿肉彈性十足,這麼大一盤,一會會便也吃沒了,超滿足!

毛血旺


毛血旺食材豐富,色面極其誘人,香是香,但對我來說不夠辣,吃得時候便肆無忌憚起來,一個不留神咬到花椒,整個嘴巴都麻了。(吃川菜還是不能懈怠啊~)

點了兩個蔬菜,表現算不上完美,都有欠缺的地方。

手撕茄子


茄子做法上沒什麼毛病,姆媽告訴我:茄子無論怎麼燒,一定要用手撕不能用刀切,這樣才能更入味。

 

茄子口感綿軟,表面裹了一層澱粉作為保護衣,防止裡面的茄肉吸太多油,即便如此,油還是大了,盤底那層油都可以養金魚了。

酸辣土豆絲


大廚的刀工和把控的火候都無可厚非。

就是調味鹹!鹹!鹹!最關鍵的是,酸辣土豆絲,酸味不足,我一點都沒感受到。

如花文藝飯

📍

文匯路818號

最後這家川菜館名叫「如花文藝飯」,在大眾點評上整個松江區的川菜熱門榜名列第三。(上面兩家都沒擠進前20)雖說網評看起來不錯,但我吃下來卻有好多想吐槽的地兒.

首先來說說環境,真的很「如花」,一點都不「文藝」。整體裝修風格有點迷,更像是一家土味餐廳。

一進門滿架子的招財貓,燈光打得有些詭異  ▼

店內裝飾過多,讓人眼花繚亂,也沒有一個特定的主題,燈具配件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廉價的淘寶貨 ▼

空調機上格格不入的(山寨)蠟筆小新 ▼

牆上的畫用加塑料玫瑰花和紅色高跟鞋組成的,真是讓人很難領悟的藝術. ▼

很想知道那些評論「進店環境給人很不錯,文藝不做作」的學生胖友是真的發自真心嗎?

Ξ 小二點單

餈粑冰粉  8元

瘋狂冒汗雞  36元

蜀香烤鯰魚  48元

雞蛋碰石頭  15元

串串香  15元

特麻辣土豆粉  16元

合計  138元

先不說菜的味道,價格相對還是很實惠的啦,比較適合學生來吃的。

餈粑冰粉


一碗發揮比較正常的冰粉,料挺足的。

瘋狂冒汗雞

其實就是辣子雞,它的噱頭在於用鐵皮卡車作為器皿承裝。

我對這樣的「創意」持保留態度,更擔心他的清洗問題。玩具卡車整個都很油,縫隙處還粘著灰,把要吃下去的食物直接放進去真的好嗎?

辣子雞味道還闊以(要想把辣子雞做難吃也要有點水平),炸得香脆,小小的麻感刺激著舌頭。但雞肉的量沒有「魚小館」的多,除了肉一半都是切塊的炸年糕。我只挑了卡車中間區域的雞肉來吃,緊貼卡車的我沒敢下嘴。

蜀香烤鯰魚


烤魚第一口吃上去,給我感覺:嗯,還行,挺香的,但你要說它有多棒多特別的調味並沒有,和家門口雞公煲裡能出品的味道差不多。

其最大的優勢恐怕也只在於價格吧,一條烤鯰魚才48元,隨便吃吃啦~

雞蛋碰石頭


也是一道噱頭菜,生雞蛋用滾燙石頭的餘溫制熟,第一次來吃可能會覺得比較新奇。味道嘛,就是.普通炒雞蛋的味道。

串串香


冷鍋串,隨便點了一些蔬菜和肉,底料調味一般,麻油下手重,沒什麼特別的記憶點,不造為啥在熱銷榜上排名第一。

特麻辣土豆粉


不知好歹選了特麻辣,真的是辣,我的舌頭從外麻到裡,從上麻到下。隨著土豆粉順滑而下,麻辣感也從喉嚨蔓延至胃裡,啊,立馬吸一口冰粉才能化解啊。

小二總結

吃罷文匯路上三家川菜店,我最喜歡的還是「魚小館」,他家不僅以超低的價格、超多的菜量勝出,味道品質也讓人印象深刻,真是讓我羨慕死松江學子啦。

說起來在文匯路上大大小小的餐館中,要屬川菜最多,阿拉上海人本幫餐廳倒沒幾家(只吃到一家,下文會分享)。松江大學城的胖友都那麼能吃辣嗎?除了川菜館子,重慶小面也是每走幾步就能發現一家。上一次在文匯路吃了「來一碗」,我吃得感天動地,意猶未盡。有粉絲又提供了三家要進行PK,這次我也一併把他們收入胃中。

巷子面

📍

文匯路338弄106號

巷子面,顧名思義,藏在巷子裡的麵館。

這家店的人氣不亞於「來一碗」,本來打算中午吃,沒想到小小的店面被學生胖友們塞滿,我和同行攝影師只能另謀方向,過了高峰再來。

剛踏進店內站到點餐區,老闆還沒等我還沒開口,他就一股腦兒將一大堆問題用順口溜的語速拋給我:「要大碗還是小碗,細面還是刀削,微辣還是重辣?」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只能微笑著看菜單。

Ξ 小二點單

不知道哪樣好吃,便索性點了個全家福,面肯定選擇我鍾愛的拌麵啦。

澆頭是大腸、牛肉、雜醬和香腸。大腸處理得乾淨,牛肉切成小塊口感有些幹,雜醬給的不多,拌開之後的存在感不明顯。

最滿意的是香腸,一嘗便知是自家手工做的,和廣式那種甜的不同,從薄片中都能看到切碎的紅辣椒碎,入口鹹香火辣。

面煮得軟了一些,要了重辣,剛吸一口,可能還沒起什麼化學反應,覺得也就這樣,沒想到後勁兒大得很,嘴唇不知不覺就腫了起來。辣度正,但論香度還是沒「來一碗」來得足。

一面源

📍

文匯路746號啟源廣場2樓

在文匯路上也有好幾家分店,我去的這家應該是新開的門面,店內沒什麼人,也不大,就6、7張桌子。

Ξ 小二點單


豌豆給的挺多,每一顆都是完整的,豌豆裡面是酥的,但表皮硬,嚼不動,不免影響口感。

湯底用的竟然是麻辣燙那種白白的「骨湯」,這可能是店家改良後的成果,但和正宗的「重慶小面」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

麵條筋道是挺筋道,就是不入味啊。

我只能從桌上拿起辣椒罐子,默默加足辣椒,才有了半分「重慶小面」的樣子。

重慶夫妻麵館

📍

文匯路1028號華信廣場1樓

美食廣場內藏著一個熱情似火的重慶老闆娘,她對待每一個學生都笑臉相迎,熱情大方。

看到我們拿著相機拍照,她以為我們是學生在完成某項作業,立馬從後廚端出剛出爐的一大盤辣子雞,要豐富我們的「作業素材」。

Ξ 小二點單

老闆娘的待客之道我敬重三分,這碗雙椒麵看上去也足夠誘人。

可能期望太高,味道並沒有達到我預期,雞肉沒有入味,吃口寡淡,口感也柴,不應該啊。

雞雜麼,幾乎吃不出泡椒的味道,不過癮。

麵條煮得太爛.感覺像給上了年紀,掉光了牙齒的老奶奶準備的。有些失望吧,不知是不是因為老闆娘和我們聊high了而耽誤了出品質量,味道確實不如其他幾家。

小二總結

這次三家重慶小面,還是無法撼動「來一碗」在我心中的地位啊,那噴香的辣子一嘗便令人無法忘懷。別無他求,我只希望「來一碗」的老闆可以考慮在市區開家分店,我第一個就去光顧。

川錦匯

📍

文匯路1088弄10號

來了文匯路才知道,東北除了有小雞燉蘑菇和豬肉燉粉條,還有「麻辣拌」這個玩意兒。(聽說是撫順人民從「麻辣燙」汲取了靈感之後發明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心中不免疑惑:「麻辣拌」和「幹拌麻辣燙」有什麼區別呢?

選菜的模式倒和平時吃麻辣燙差不多,挑自己喜歡吃的就行,不論葷菜素菜一律按21.98/斤的價格算。

 

就是選菜的塑料籃筐在這兒搖身一變,直接換成了家裡用來洗臉的大盆子,不得不服北方人的豪邁啊。

Ξ 小二點單

「麻辣拌」和「幹拌麻辣燙」做法上也有細微區別,後者是自己動手在碗中攪拌,這樣不免會出現醬汁掛的不均勻不入味的問題。

 

這裡店家把燙好的食材,放在專用大鐵鍋內,用鍋鏟飛速攪拌,讓醬汁毫無保留地包裹在每種食材上。

最妙的是來自老闆獨門秘方的醬汁,麻辣中帶著酸甜口,特別能刺激到味蕾,讓人瞬間分泌出無窮的唾液。

此時胃口大開,配上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飯,真是過癮!

小二總結

這份東北麻辣拌真是太合我的口味了,離開文匯路,立馬在大眾點評上找有沒有離市區近的東北麻辣拌,想吃的時候解個饞。艾瑪,沒想到給我推薦的不是在九亭就是在莘莊.有沒有胖友知道,在市區哪兒可以吃到好吃的麻辣拌啊?T.T


壹日叄食

📍

文匯路1088弄9號

這家壹日叄食,是我局在松江大學區畢業的探員指名要我去吃的,她說她在那裡的幾年,最常光顧的就是這家。

問及原因,她說在這最能找到「家」的感覺。環境溫馨整潔,菜色無論從擺盤還是味道都令人身心愉悅。

Ξ 小二點單

葷菜、蔬菜、湯、飯分盤擺放,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光看著就能讓人安靜下來。

豬頸肉醬汁鹹中帶甜,每一片都厚薄均勻,入口紮實有嚼勁,一點都不油膩。

配上白米飯就剛剛好。

蔬菜有炒菜有涼拌菜,味道家常,營養也比較均衡,這份定食看起來不多,但吃完肚子也飽飽啦。

菜鳥卜菜

📍

文匯路1088弄9號105室

另外要推薦的一家藏在「壹日叄食」邊兒巷子的深處,要不是有粉絲後臺特意留言,還真難被發現。

 

這家店沒有「壹日叄食」開闊大氣,但收拾得也井井有條。小店開了三年,主打健康雜糧簡餐料理。

Ξ 小二點單

米酒醬燒雞腿飯  22元

桂花酒釀小圓子  6元

合計  28元

米酒醬燒雞腿飯


經營這家店的是個溫婉的小姐姐,她說店裡的食材都是大型超市採購而來,這份米酒醬燒雞腿飯是店內招牌,自己研發的料理。

吃飯前,先喝口花茶暖暖胃,一杯飲盡,還可以免費續加噢。

雞腿肉感沒有我想像中嫩滑,極富咀嚼性,細細品,還真有股甜甜的米酒甜香味誒~米酒、醬汁都被吸收進了肉裡,靠近主骨部分的肉都有甜味,越嚼越香。

被淋到醬的米飯更是不得了,就倆字:色一!

店裡的雜糧飯可以自己添,想吃多少吃多少。

這下又害我跑去店內一角的電飯煲旁,多夯下了一碗米飯。

桂花酒釀小圓子


湯頭透明淡雅,甜度恰好。桂花放得適度,沒有喧賓奪主,和酒釀的味道搭配協調。

小二總結

肯定不是所有的松江學子都和我一樣好重口,天天大葷大肉的。這樣的定食小館就比較適合追求健康飲食的少女少男們。來這吃飯,比吃食堂的菜要更講究更清淡些,更關鍵的是店內打造的氛圍讓人感覺挺溫暖的,這可能就是它們的吸引人之處吧。

文匯路上除了一家家小小的餐館,還建有集合了天南地北美食的廣場,有點像商場裡的「大食代」。我就在形形色色的小攤位裡,找到了兩家好吃的廣式美味。

香港新發燒臘•煲仔飯

📍

文匯路1028號K-one美食廣場內

第一家藏在四期的K-one美食廣場裡。

在花花綠綠的攤位中,他家外表看上去毫不起眼。唯有透過昏暗的點餐區往廚房裡望去,才能看到那一隻只懸掛著的燒鴨燒雞在玻璃的反射下散發著光芒。

Ξ 小二點單

點了兩個大葷雙拼煲仔飯才21元,到手後飯裡還有個雞蛋,旁邊還配佐一碟綠色小菜和奶茶,看起來真是豐盛。

先試了一口叉燒,喂喂,太驚豔了吧!沒想到豬肉的口感似雲朵般輕盈柔嫩,調味也贊,甜中帶鹹,沒有掩蓋豬肉的香味,真是不輸給市區那些知名港式餐廳的出品啊。

 

燒鴨鴨皮飽含油脂,鴨肉嫩而無腥氣,量多,吃完飯還剩兩塊沒夯完,肉比飯多!

這碗煲仔飯就差一點就——完美了,那就是碗底的鍋巴,沒有烘烤到位,翻了一圈才在碗邊找到一小塊。喜歡吃鍋巴的胖友記得關照老闆,讓飯多烘一些時間喲。

廣東人什麼都吃

📍

文匯路818號

另一家在不遠處的淘點點美食街裡,這裡環境比上面K-one的更亮堂時尚一些。

店名非常霸氣了,廣東人什麼都吃,不過想來,好像.也是這麼回事。

Ξ 小二點單

這裡售賣腸粉、雲吞和面,都是現做現賣,手工製成。本想點份腸粉來著,沒想到被老闆告知手傷了,做不了腸粉,好可惜!

點了一碗雲吞,隨餐還送了紅棗銀耳湯和茶葉蛋,大學城老闆都這麼大方嘛。

 

目光回到主角雲吞,每一隻都如嬰兒拳頭般大小,胖胖乎乎,想要一口直接吞下還有點難度。

咬開,嘴裡的豬肉餡鮮美無比,薄皮下整隻粉色蝦仁露出了陣容,蝦仁不僅大而且十分新鮮彈牙,又給豬肉增添了幾分鮮香。

小二總結

文匯路上最起碼有三、四家美食廣場,廣場內的美食又包羅萬象,關鍵價格又便宜又實惠,真想一家家吃過來,356天,天天不重樣。奈何時間、肚皮都有限,我都想重新回爐,來這裡再讀幾年書了。

深藏Blue小館

📍

文匯路338弄113室-B

文匯路雖然位置在上海松江,但本幫菜館子卻在這裡少之又少,可能是為了迎合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的口味吧……

這家小店雖然藏身在不起眼的通道裡,但人氣高得不得了。老闆娘是個豪爽的上海阿姨,店內除了做客飯,還做一些小炒。

Ξ 小二點單

弄堂紅燒肉  58元

番茄牛腩  38元

時令油麥菜  16元

總計 112元

弄堂紅燒肉


一份紅燒肉58元,在這片區域絕對不算便宜,但依舊有不少學生黨願意為它買單。

一份6塊肉,黑裡透紅,個個四四方方。豬肉選得好,是夾瘦夾肥的五花肉,豬皮有一定厚度。整份紅燒肉色面極美,看得人垂涎欲滴。

一口咬下,肉香四溢,肥而不膩。油脂所產生的口感和滿足感,真的不是隨便什麼美食能比擬的。

紅燒肉的醬汁堪稱靈魂所在,我沒忍住,直接把飯拌在湯汁裡。

一旁的攝影師愣住了:「小二,你口味真重,不怕鹹嗎?」

「洋盤了伐,不要太贊噢,我一滴醬汁都不想浪費~」

可能紅燒肉太好吃了,還沒上另外兩個菜,我就把一碗飯夯完了。後來上的番茄牛肉酸甜入味,口感嫩滑;蒜炒油麥菜是老闆娘推薦的時令蔬菜,新鮮脆嫩。

番茄牛腩 ▼

時令油麥菜 ▼

小二總結

店裡就三四張桌子,生意又好,高峰期供不應求,我建議下午有課趕時間的學生胖友就別來湊熱鬧了,等位不可避免。強烈推薦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們,去他家嘗嘗阿拉上海本幫紅燒肉,我敢打包票,他家的紅燒肉肯定是文匯路上最好吃的!

鑽石體驗

📍

文匯路166-18號

一家經營臺式面點的小餐廳,開店雖然不久,卻吸引了不少學生來這嘗鮮。

據說老闆是個帥氣的臺灣人,所有菜品都是出自他之手,可惜我去的時候沒見到,殘念...

Ξ 小二點單

絕頂升天滷肉飯  19元

招牌臺式沙茶鍋  38.9元

合計  57.9元

絕頂升天滷肉飯 

升天滷肉飯?聽上去有點怕怕的哎,但是又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點了。頂著一團橘色肉鬆的滷肉飯端上桌,我瞬間從沒見到帥老闆的怨念中回過神來,誒?這是什麼操作?

肉鬆下的滷肉給的並不多,但足夠配下面的米飯,調味剛剛好。米飯粒粒分明有彈性,滷肉有瘦有肥,肉皮的膠原融到醬汁裡,吃起來滑溜溜。肉鬆的口感相對比較粗糙,兩者組合在一起真是奇妙。

我一邊大口嚼著這碗飯,一邊想:明明原料都是豬,卻能製成兩種完全不同形態以及口感的食物,我大中華的美食技藝真是博大精深啊。

招牌臺式沙茶鍋


給攝影師點了一份能一人食的臺式小砂鍋。

除了旁邊配的一小碗滷肉飯看得出是單人份,這砂鍋裡的食材足夠2人食了。粗略數了數,丸子的種類有7、8種,外加肥牛片和各式蔬菜菇類,這一鍋也太豐富了吧。

湯底是沙茶湯,喝完還可以續加,沙茶味不是特別濃鬱稠密,空口喝不會過鹹。表面飄著油,喝的時候千萬要小心燙嘴了。鍋底小火慢慢加熱,湯麵「咕嚕咕嚕」翻滾著小泡泡,即使一人食也很熱鬧。

小二總結

時間、肚皮容量都有限,這次就嘗了這兩樣,聽說店裡的麻油雞湯和芋圓燒仙草也好吃,只能下次有機會再來品嘗啦。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你們,還不趕緊來嘗嘗。順便提醒一句,這家店下午2點到5點之間是休息的哦,不要撲空了。

暖紀

📍

文匯路172號

暖紀,在學生界呼聲很高的一家甜品店,在文匯路上有2家分店。

我去的那家在主街背後的河旁,貼隔壁是一家叫「金牛角」的牛排館,味道麼.下文會講到。

Ξ 小二點單

綿綿舒芙蕾  16元

火雞腿土豆泥  22元

合計  38元

綿綿舒芙蕾


說舒芙蕾是瞬間綻放的美味一點都不為過,由於它的做法和形態,往往出爐五分鐘後就有塌陷的情況。我面前的這隻剛出烤箱,樣子挺刮飽滿。

 

揭開頂上那層烤得焦黃的蛋糕層,一股熱氣瞬間襲來,淡淡的雞蛋香味隨之拂面而來。

裡面蛋糕體的如泡沫般,口感像棉花糖,入口即化。他家的舒芙蕾雞蛋味濃鬱,甜度也正好,不會讓人覺得膩歪,比我在市區裡某些網紅甜品店裡的好吃多了。如果你對舒芙蕾這種甜品有興趣,可以藍色字看我同事大梨的這篇魔都舒芙蕾測評

火雞腿土豆泥


看到有賣土豆泥,一個沒忍住點了一份,沒想到味道也意外勾人。說是土豆泥,但裡面的料比土豆還多,有打碎的西藍花和青椒,還有不少玉米粒和火雞腿丁,各種食材混合在一起烤到溫熱,就一個字,香!

瑤叔烘焙工作室

📍

文匯路876弄9號

這家麵包店地理位置相當偏僻難找,不開在主街上,也不開在美食城裡,和幾家賣衣服的時裝店「鬼混」在一起。

店內沒有堂吃位置,是一個小小的烘焙作坊。

Ξ 小二點單

德國布丁  12元

巧克力凹蛋糕  15元

合計  27元

德國布丁

 

德國人的甜點麵包我見識過,外表樸質,味道實在。

德國布丁看起來像個巨大的蛋撻,拿在手裡沉甸甸,它的外層油酥混合,口感偏硬紮實。焦黑的部分就特別酥脆,內陷的布丁也比普通的蛋撻來得厚實,奶香濃鬱,吃起來又不會膩。

巧克力凹蛋糕


另一款人氣甜品「巧克力凹蛋糕」15元,沒想到這麼大隻,包裝也很到位。

它沒有什麼華麗吸睛的外表,就是一個光禿禿的巧克力蛋糕。表面微凹下沉,故取其名。

用勺子挖下去能明顯感覺到蛋糕的綿軟質感,蛋糕整體溼潤,裡面的爆漿巧克力濃度正好,不甜不膩,15塊一個真的是性價比太高了。

小二總結

對我來說,暖紀就像一個小家碧玉的仙女,瑤叔則是一個勤勤懇懇做麵包的手藝人,兩家不分上下,各有特色。出品皆質量上乘,不是網紅勝似網紅。

Three 吐司

📍

文匯路166弄1013號

兩家經營小小吐司店的,都是年紀和我相仿的小姐姐,都沒有堂吃位置。乍看之下沒什麼人氣,但人家外賣單超多,就我買的那會兒,小姐姐沒有停歇過,一直在忙。

Ξ 小二點單

古巴豬排


肉食愛好者的必點款,吐司切邊,只留了內心最蓬鬆的部分。兩面刷滿了黃油,烘烤後完全滲透至吐司的縫隙裡,別提多香了。

拿起一塊,起司成瀑布般拉起,裡面夾裹著滑嫩的雞蛋和充滿嚼勁的豬排,再搭配濃鬱的起司一口下去,哇,真是太滿足啦~

花生厚片


花生厚片用的是厚切吐司,厚度幾乎是普通吐司的三倍,表面均勻的塗滿花生醬。

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烘烤,出爐香氣四溢,花生醬給的恰到好處,和吐司一起吃既不會幹巴巴,也不會過膩,做法簡單卻很美味。雖然知道它熱量爆炸,但我真的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嘴……

溫叨

📍

文匯路258號

「溫叨」比上一家「Three吐司」店面更小,接待我的是個帶著臺灣口音的小姐姐,在她的推薦下,我點了這些——

Ξ 小二點單

肉鬆玉米蛋沙拉三明治  10元

臺灣米漿  5元

合計  15元

看我第一次來光顧,熱情的小姐姐邊製作邊和我講解她家的吐司。

「許多像你一樣的學生妹妹都喜歡我家的蛋沙拉,我們每天一早起來自己調製的。」

說完用挖冰激凌球的大鐵勺,裝滿蛋沙拉球,放進了吐司裡,我在一旁看著,一邊點頭一邊冒星星眼,看上去就超級美味啊。

等做好包裝完,拿到手是這樣滴。


肉鬆玉米蛋沙拉三明治


他家做的三明治非常人性化,各種配料想加多還是少都能提要求,店員小姐姐也會儘量滿足到每個客人。

肉鬆玉米沙拉餡料扎足,玉米粒飽滿,咬一口就是一包甜水兒,肉鬆絲絲充滿香氣,吐司麵包雖然沒有上一家烤得脆香,但自製蛋沙拉絕對將功抵過。奶香的沙拉包裹切碎的雞蛋白和蛋黃,入口香甜,這一口下去幸福感油然而生啊。

臺灣米漿


如果覺得單吃口乾,建議再點一瓶她家自製的臺灣米漿。質地濃稠帶有顆粒感,除了淡淡的米香,似乎還能吃出一股堅果味,營養又健康。

小二總結

這兩家吐司店我都很喜歡,在我心裡不分伯仲。要是我在這邊上學,保準一周來個三五次買來當個早飯,可比便利店的好吃多了啊。

糖水粥鋪的牛奶木瓜粥和燕麥葡萄粥,價格分別是4塊和3塊。

我比較推薦的是這杯燕麥葡萄粥,燕麥量足,給人一種很健康的感覺。

隨便路過看起來很好吃的鐵板年糕,雖然已經飽透飽透,還是沒忍住買了一串。年糕外脆裡糯,刷上甜甜的醬,意外的不錯。

三期門口的黃記煎餅和溫州瘦肉丸,兩家是一家。

蛋餅質地可選軟硬,味道嘛,和上次那家李記差不多,你們就近選一家吃就好。

溫州肉丸湯,一般般,肉裡的澱粉太多,吃起來沒有肉感。

但聞著真的是挺香的,還把路邊的狗狗也招來了。

粉絲推薦的二期美食廣場門口的涼拌菜,和之前測評過的曹陽鐵路市場的比比著實一般,調味寡淡,不入味,只能說比較適合追求低油低鹽,想要減肥的女生吧。

暖紀貼隔壁的「金牛角牛排館」,非常的「豪享來」了,只能說牛排品質配得上便宜的價格吧。

味道麼就別有太多追求了,我咬都咬不動。

又在松江大學城遊蕩了四天,你們欽點的店鋪我都跑完了,驚喜依舊不斷。不知不覺中我的臉又圓了一圈,真心覺得以後若是放個小長假,簡直可以來這小住幾天,每天醒來就能吃吃吃,不要太美好。

探店的最後一天,得知我即將結束二刷文匯路美食之旅,局裡上下的探員都來私信我,硬要我無論如何,帶一樣東西回去——

👆冷掉的梅乾菜餅口味口感都上比不上剛出爐的,但買回去放進烤箱烘烤3分鐘,就能還原到90%。

我瞬間成了「濤哥梅乾菜餅」的專業代購,一買就是二十多個。怎麼辦啦,市區買不到啊買不到。

好啦,本期就是這樣了,兩次前前後後一共在文匯路吃出30多家好評店鋪,也是沒誰了。如果還有遺漏.(應該沒有了吧)你們儘管在留言區裡安利,湊夠店數,那就繼續三顧文匯路咯~

想回看上一期松江大學城美食探店和推薦清單,記得點下面的圖——


相關焦點

  • 松江這條2.3km小馬路,整條街都藏著美食…...
    是的,我是被這隻充滿野性的鹿勾了魂...再看店名,作為芝士狂魔的我毫不猶豫的進去了!好的吧,這家店在市區真的超火爆說是《我型我秀》中俞思遠的茶飲店也算是大學城新晉網紅店吧!長長的文匯路有那麼多美味的小店,多少人在街邊的小餐館裡聚過餐,為了好吃的排過長隊,在咖啡館裡刷過夜、談過戀愛…美食與美好時光都不可辜負~
  • 國內這5條美食街,有名的「專坑遊客」,真的太貴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國內這5條美食街,有名的「專坑遊客」,真的太貴了! 古人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旅行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意味著無數的可能性,因為旅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用腳與眼睛去丈量、去記錄世界,還要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無限可能。
  • 【交通】下周二起,松江6條公交線調整、1條線暫停運營
    松江的小夥伴注意!松江區新聞辦說,12月15日起,松江50路、53路、49路、44路、36路和1811路6條公交線路將實施線路調整;松江63路將暫停運營。詳見
  • 深圳這六條美食街,條條人氣都旺,有地道的各國美食,你都吃過嗎
    說到深圳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大城市,也是一座美食的城市,正是因為這裡蓬勃的發展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們來到這裡,同樣也為這裡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美食,因此在深圳這個城市,無論你是想吃哪一種美食你總是能夠在這裡找到它的影子,因此深圳這裡也有著數不清的美食街,這些美食街條條人氣都很旺,更是有著地道的各國美食
  • 抖音我就是這條街這條街最靚的仔是什麼歌 我就是這條街這條街最靚...
    抖音我就是這條街這條街最靚的仔是什麼歌?最近有一首歌很火,是一個少年兒童唱的,歡快活潑,堪稱幼兒園早操神曲,非常上頭,那麼這是什麼歌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我就是這條街這條街最靚的仔是什麼歌,一起來看看吧。
  • 再有人問你松江有什麼好吃的?就把這條微信甩給TA!
    生活在松江,如果有人問你這裡有什麼傳統美食?
  • 武漢這條刁角美食街翻新中,快要藏不住了!
    晚上去恩施街吃炸炸!恩施???認真的嗎?提起恩施街,很多武漢人可能一頭霧水,但青山居民卻對這裡的美食如數家珍。365路公交從園林路開往臨江大道,兩旁綠蔭呼嘯而過,恩施街一家家小吃店映入眼帘。恩施街並不在恩施,就像仙桃不產桃,棗陽沒有棗。青山老居民們說附近還有黃州街、隨州街、鄂州街……這兒的街道都是地名,好記。
  • 上海松江大學城,七座高等學府與美食並存,附近不少旅遊景點
    專家透露,這一周會是疫情高發期,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禦,還在放假的小夥伴就不要出門了,如果必須出門要搭乘公共運輸,一定要帶好口罩和勤洗手!也希望疫情嚴重地區的小夥伴們能度過這次危難關頭,加油!中國加油!上海松江的歷史上下6000年,文字記載「華亭」是在東晉時期,已有1800年了。宋江是上海地區建縣最早的地區,至今已有1268年的歷史。
  • 杭州這7條地道美食街,人均不過百吃到撐!
    杭州超地道的7條美食街每條都能讓你瘋狂到24小時停不下嘴!被杭州的吃貨稱為「宵夜聖地」的地方,就是勝利河美食街了。這條街不僅圈粉一大波吃貨,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文藝青年,古色古香的大運河畔,滿街的紅燈籠亮起來,既市井又不失文藝。
  • 春熙路邊邊上這10條美食街,條條都是成都老饕們的最愛!
    推薦理由:無炒作,全口碑,完全自然形成,真正能夠代表成都風的美食街。,不是剛吃過就是在來這條街吃東西的路上。蟹蟹大排檔幾百米的街道全是吃的,並且由於其中一家店太好吃導致這條街堵車。整條街大部分還是以傳統的四川美食為主。
  • 「交通」下周二起,松江6條公交線調整、1條線暫停運營
    01松江50路松江50路調整後洞涇汽車站首末班車時間為6:00至18:00。調整後走向為:自新橋站起經新育路、新站路、新鎮街、陳春路、新育路、明中路、賣新公路、泗磚南路、長興路、張涇路至洞涇汽車站。線路實行無人售票,單一票價為1元。02松江53路松江53路調整後新橋火車站和車墩公交樞紐站首末班車時間均為6:00至19:00。
  • 別再去回民街了,這3條美食街才是本地吃貨的「天堂」,你去過嗎
    這裡不僅經常性的被曝出"坑客、宰客",而且很多去過的遊客表示:如今的回民街與從前真的沒法兒比,食物的口感越做越差,而價錢卻越賣越高,甚至一些西安本地人也表示:回民街都是為外地人準備的,因為本地人從來不去那裡吃飯。
  • 成都最火的10條美食街,「想和你一起,吃遍一條條街!
    成都就是一座讓人發胖的城市總有一條美食街是你的菜我能想到最動聽的情話,大概就是「想和你在一起,吃遍成都一條條街!」01 | 撫琴小區════藏龍臥虎的美食片區撫琴小區不是一個小區,而是一片大大的範圍,統稱撫琴小區,讓人記憶尤深的不單是琴臺路,還有撫琴小區這個出產「神店」的地方,比如——撫琴西路南二巷、撫琴西南街等...
  • 去看看,這條最欒川的美食街!
    身在欒川,內心升騰出的幸福與自豪滿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大自然饋贈的這片大山養育的百姓,有著寬闊的胸懷,深厚的淳樸,本真的灑脫,這裡的美食也是那樣的純淨爽朗……在大山深處的小城裡,能有這樣一處匠心之作的美食街實屬難得,走吧,一起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味蕾之旅,領略下這舌尖上的誘惑!
  • 海口這8條市井美食街,都是靠吃貨吃出來的!
    我這個路痴啊,根本就沒什麼方向感可言。當年在北方上大學,每次問路得到的回答:」你往北走到頭,然後再朝東方向走200米拐個彎兒就看到了。「頂著一臉黑人問號臉,還是迷路了。回到海口問路,阿爹啊嘛們更有意思,一臉不耐煩地回答:「集集(直直)走到底就系啦囉」但你要問我哪條街上什麼東西最好吃?有哪條路是可以帶外地朋友從早吃到晚,還會被稱讚是老饕的嗎?
  • 被成都美食抓住了心,不想走了!這些美食街我最應該去哪條?
    到了成都,不怎麼愛看風景了,對一個吃貨來說,最愛好的是逛成都的美食街,可成都的美食街有這麼多,最應該去哪條呢?一、錦裡:錦裡位於成都武侯祠旁邊,整體街道全長五六百米的樣子。房子都是明清式樣的仿古建築,顯得古色古香,非常有年代感!據說錦裡是蜀地最古老商業街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
  • 在家躺了太久的上海人,做夢都是這7條美食街
    我要去這幾條美食街吃吃吃!雲南南路算是上海最老牌的美食一條街了,聚集了像洪長興、五芳齋、德大西菜社這些百年老字號。也不乏阿姨奶茶、阿寶炸豬排這類後起之秀。這裡絕對是吃貨小囡的天堂,這一路也是集結了各方神聖。雖然只有這短短300多米,但它足以代表半個上海味道。
  • 12月15日起上海松江6條公交線路調整走向
    2020年12月15日起,上海松江6條公交線路調整——  • 松江50路、53路、49路、44路、36路和1811路線路調整;  • 松江63路暫停運營。  一、松江50路  調整後洞涇汽車站首末班車時間為6時至18時。
  • 才兩個月,這條美食街妥妥打臉了~
    剛開街2個月就面臨「升級」(說不好聽應該是整改)這條美食街是誰呢?
  • 中國最「坑」的3條美食街,西安其中一條街榮登榜首,經常被吐槽
    」,正是如此,在每一座城市也形成了當地具有特色的美食小吃街,並且名聲非常響噹噹,但也難免會遇到一些美食街徒有其名,而西安就有一條美食街,榮登中國最「坑」的3條美食街榜單。西安這座城市本身依靠著自身的歷史資源就享譽海外,加上成為「網紅城市」後更是在各個平臺上都能看見西安的影子,而回民街的夜晚美食更是頻繁刷屏,正是因為如此高的火熱程度,導致了回民街成也為了我國最「坑」的美食街之一。隨著熱度的提高,以前在回民街8塊錢的肉夾饃現在最少需要15元,其他羊肉泡饃之類的更是幾倍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