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中用溼毛巾捂口鼻逃生居然是錯的?原來事實是這樣......

2021-02-13 江門日報

自打廣東嘗試入冬以來,

天氣變得乾燥,

尤其江門早早就把森林火險紅色預警信號

連掛多天!

防火,是最近街坊們尤其需要注意的事!

然而近日,

一則講解消防安全的視頻

在網上引起熱議。

近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消防綜合演練活動上,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社會消防工作指導處負責人司戈現場講解消防安全知識時談到:

火災疏散時常見的一個嚴重誤區,就是用溼毛巾捂住口鼻「穿越濃煙」逃生。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社會消防工作指導處負責人司戈:

溼毛巾捂口鼻的做法是大約100年前從美國傳來的,當時高分子材料少,有毒煙氣少,如有輕微煙氣,用溼毛巾捂口鼻可以通過。現在建築材料發生變化,逃生方式也應改變。正確做法是儘量不穿過濃煙,尋找能夠安全逃生或等待救援的地方。

這個視頻一出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有網友表示,溼毛巾不是萬能的,大火中的濃煙真的非常可怕;也有網友表示,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用溼毛巾做一些防護總比沒有防護的好。

北京通州消防支隊消防員祁興龍曾三次採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方法在充滿濃煙的場景進行試驗,他發現該方法雖然有局限性,但可以讓置身火場的人保持鎮定,也能抵擋一定的刺鼻氣味。

「一般來講,如果人在火場內聞到這些刺鼻的氣味,就會打噴嚏或者咳嗽。這種情況下,人的呼吸頻率就會變快,短時間內吸入有毒氣體的機率也會更高,便形成了一個死循環。如果此時有一條溼毛巾捂住口鼻,在煙量不濃的情況下,可以起到鎮定頭腦和抵擋刺激性氣味的作用,也能讓人的呼吸頻率更加平穩。」

「火災現場產生的幾種致命氣體中,一氧化碳是無法溶於水的,這就是溼毛巾捂口鼻這一方法的局限性。」祁興龍建議,逃生方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關鍵是防患於未然。從專業消防的角度來說,建議市民家中準備一些滅火器和逃生面罩等專業器材。

火災發生難免著急,很容易出現錯誤的逃生行為。以下火災中五種常見的錯誤行為,千萬別犯:

1.習慣心理,即原路逃生(×)

公共場所的旅客、顧客、遊客對環境不熟,對避難路線不了解,當發生火災的時候,絕大多數是奔向來時的路線,倘若該通道被煙火封鎖,就再去尋找其他入口。殊不知,此時已失去最佳逃生時間。

因此,進入公共場所時,一定要對周圍環境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進行必要的了解與熟悉,確保一旦發生火災可以快速自救逃生。

在緊急危險情況,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決定,總是向著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但這些地方可能是危險之地。因為火場中,90%的可能是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無忌憚地逞威之處。

正確方法是,沿著「安全出口」發光指示標誌的指引下向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

3. 從眾心理,危機時刻沒有自己的判斷(×)

當人的生命突然面臨危險狀態時,極易因驚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斷思維能力,當聽到或看到有人在前面跑動時,第一反應就是盲目地緊緊追隨其後。

常見的盲目追隨行為模式有:跳窗、跳樓,逃進廁所、浴室、門角等。

當高樓大廈發生火災,特別是高層建築一旦失火,人們總習慣性認為,火是從下往上著的,越高越危險,越下越安全,只有儘快逃到一層,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

殊不知,這時的下層可能是一片火海。特別是只有一條疏散樓梯、不具備防火防煙功能的老舊民房,是非常危險的。

不要盲目沿樓梯逃生,可在房間內採取溼毛巾捂口鼻、往門上澆水冷卻、往有新鮮空氣的陽臺躲避等方法,告知119你的具體位置,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5. 冒險跳樓(×)

當選擇的路線逃生失敗、火勢愈來愈大、煙霧愈來愈濃時,人們很容易失去理智,有些人會選擇冒險跳樓。

即使樓下有救援氣墊,一般的氣墊也只能承受6層及以下高度,從6層以上高度往救援氣墊上跳,相當於沒有安全保護,後果和樓下沒有救援氣墊就跳樓相差無幾。

現在城市高層建築比比皆是,發生火災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在高樓裡遭遇了火災,你該往哪裡跑,是向上還是向下?

火場中大多數傷亡是煙氣所致,煙氣上躥的速度極快。比如,一棟100米高的建築物,半分鐘的時間煙氣就能到頂層,這正是高層失火逃生難的真正原因所在。專家建議,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判斷火勢,放低體位迅速疏散。尋找消防通道,向著遠離火源方向逃生,萬萬不可搭乘電梯。儘量不向樓上逃生,因為大部分高樓的樓頂露臺是鎖死的,等發現的時候,就錯過了最佳逃生時機。如果已經有煙氣在蔓延,應當攜帶打溼的毛巾,並多摺疊幾層後捂住口鼻,阻隔有毒煙氣進入呼吸道,然後放低體位迅速逃離。當你向下面樓層逃生時,發現火源在更下方的位置,這時候切記不要去穿過起火點,因為火場中心溫度可高達1000攝氏度。這時候要做的是,迅速向上面樓層移動,尋找一個合適的「避火點」。首先,不能選擇沒有窗戶的小房間,比如洗手間、儲物間,沒有窗戶的房間可能會導致人窒息。其次,不能去裝有防盜網的房間,這會給消防員施救帶來困難。最佳的「避火點」是選擇在靠近樓房主幹道的房間,不要大聲呼救,以免消耗更多氧氣,吸入過多的一氧化碳和氮氣。發生火災時,無論你在哪個建築物裡,只要在三樓以上,地面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話,不可盲目選擇跳樓逃生。所處的樓層不高的話,如果是在白天,應當尋找衣服、床單或布條,擰成繩拴在室內牢固物體上,緩慢沿外牆爬下,但要切實將床單、衣服、布條等紮緊,避免其斷裂或結頭脫落;如果是在晚上,應當使用手電筒或其他光源引人注意,但是不可以使用打火機,因為在火場中,打火機並不明顯,並且會導致可燃氣體爆炸。高層居民在遇到火災時,第一時間自救至關重要,學會使用消防器材,是大家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中,消防安全卻容易被忽視,往往要等到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防範火災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水火無情,希望每一個人都增強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識。很多人以為,發生火災時,對人傷害最大的是燒傷,其實濃煙才是火災中致人死亡的最大危險因素。濃煙致人死亡的元兇是一氧化碳。在一氧化碳濃度達1.3%的空氣中,人吸上兩三口氣就會失去知覺,呼吸13分鐘就會死亡。常用的建築材料燃燒時所產生的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達2.5%。此外,火災中的煙氣裡還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另外還有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尼龍、羊毛、絲綢等纖維類物品燃燒時能產生劇毒氣體,對人的危害更大。同時,火場中的濃煙和氣體還會造成吸入性損傷。吸入性損傷,就是指熱空氣、蒸汽、煙霧、有害氣體、揮發性化學物質中某些化學成分被人體吸入後,造成呼吸道、肺實質的損傷,以及毒性氣體和物質吸入引起的全身性化學中毒。輕度吸入性損傷多限於口鼻腔和咽部,臨床可見含炭粒的痰液,口腔紅腫、時有水泡,喉部常有輕微疼痛和乾燥感。中度吸入性損傷主要侵及咽、喉和氣管,常伴有聲音嘶啞,上呼吸道發紅、水腫。重度吸入性損傷往往傷及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泡,造成氣道黏膜脫落、肺水腫、肺不張等,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一旦遇到燒傷的情況,大家一定要及時就醫,不過,在就醫之前,大家應該採取哪些急救措施來減輕傷害呢?下面我們為大家科普燒傷急救的幾點原則。燒傷請謹記急救「四字訣」:「脫」「衝」「裹」「送」。

1

「脫」指的是燒傷後第一時間脫離致傷物,立即撲滅火焰、脫去燃燒衣物。「衝」指的是用自來水衝洗傷口,並持續用冷水衝,這樣能使局部快速散熱,降低創面殘餘熱量對皮下深部組織的傷害,減輕疼痛。「裹」指的是用潔淨毛巾溼敷並包裹創面,預防創面汙染及再次傷害。「送」是指及時送至醫院,切記燒傷面積較大或病情較重的,可能會引起休克,一定要保持輸液狀態轉移,以防休克後無法輸液。若是被爆竹燒傷,那麼,急救措施則需要在「衝」和「裹」中間加上一個「泡」字。「泡」指的是在被煙花或爆竹燒傷或燙傷後,應儘快用大量自來水或乾淨冷水衝洗浸泡至少半個小時。這一步是非常關鍵的,一方面,可以減少燒傷者的灼痛感,減少皮膚表面殘餘的熱量;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消除致傷因素,緩解創傷疼痛。燒傷事故時有發生,我們不僅要學習燒傷的急救措施,更要提前預防此類事故,降低燒傷發生的可能性。

1

第一,嬰幼兒。嬰幼兒需要細心照顧,應將熱源移至嬰幼兒不易碰到的地方。第二,學齡前兒童。預防學齡前兒童燒傷應該將火柴、化學物品等放在兒童不易拿到的地方,教育孩子認識關於火、熱液、電的危險性。第三,青少年。需要指導青少年正確用電,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救火演習等。第四,成年人。成年人在使用酒精、安裝電氣線纜、使用煤氣時,應時刻提高警惕。第五,老年人。老年人要多參加社區教育活動,兒女應當多加關愛,經常提醒老人要預防火災。關於燒傷發生時的急救措施,很多人迷信「土方兒」和「偏方兒」,遇到燒燙傷的第一反應是自行塗抹牙膏、碘酒、紫藥水等,並且認為這樣的「土辦法」更加有效。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若是燒傷後在創面上擅自塗抹藥物,不僅不會起到治療燒燙傷的作用,有時還會掩蓋創面,使醫生無法立刻確定創面大小和傷口深度,甚至導致細菌滋生和創面感染,讓病情更加嚴重。

相關焦點

  • 火災中到底該不該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不戀財物,安全第一,潤溼衣物,捂住口鼻,貼牆前行,彎腰逃生」,相信你一定對電影開場前這樣的消防公益廣告不陌生。經過多年的安全宣傳教育,發生火災時使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後逃生,這已經成為一條通用的火災逃生準則。
  • 騙了你多少年的逃生宣傳圖:溼毛巾捂鼻衝火場
    火災逃生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你就死定了!我們從小就知道發生火災時,一定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逃生,難道這些辦法都是錯誤的?難道發生火災時,用溼毛巾捂口鼻逃生,真的會死定了嗎?這則視頻顛覆了大部分人的消防逃生觀念資深的專業消防員表示,「溼毛巾捂住口鼻逃生你就死定了」是斷章取義的說法。火災時該不該用溼布捂住口鼻?
  • 火災中,溼毛巾使用指南
    遭遇火災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輔助逃生,這是消防宣傳一直在倡導的做法。經過兩年多的爭論,目前達成的共識是:溼毛巾管用,但必須慎用、會用,否則容易適得其反而誤人性命。這裡就使用溼毛巾的作用、前提及注意事項提出「433」概念,供大家參考把握。(1)對脆弱的面部進行保護,獲得舒適感。(2)對吸入的煙氣進行降溫,避免熱灼傷。
  • 消防實驗:溼毛巾在火災中到底有沒有用?
    (林金宏先生親自訪問Naomi小姐整理)消防評論:三個火災案例告訴你發生火災是否需要溼毛巾火場求生:破解火場逃生的三個錯誤觀念!火災逃生:捂口鼻...其實你錯很大!我做過很多火場的研究,在7人死亡的白雪旅社火災,起火後240秒一氧化碳的濃度是1000PPM,在這個濃度根本不會致人於死,可是到了300秒時,一氧化碳的濃度就上升了10倍,高達10000PPM,人在這樣的環境1-3分鐘就會喪命,也就是說在白雪旅社火災前4分鐘時捂著溼毛巾逃生,一定不會有事,可是5分鐘後摀著溼毛巾逃生,在1-3分鐘內就會一命嗚呼,
  • 火災時,溼毛巾捂口鼻就死定了?然而,消防員這麼說!
    最近幾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熱傳一則視頻,視頻中一位臺北的蔡姓消防人員說:溼毛巾捂口鼻,死定了!
  • 「著火時用溼毛巾捂嘴就死定了……」驚人真相在這裡!
    她舉例,如果是在自己家裡,知道毛巾和水源在哪裡,10秒內就能找到,而逃生下樓需要10秒或更多的時間,還不知火勢、濃煙如何,那麼找溼毛巾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此,消防部門再次表示:溼毛巾捂鼻逃生,是寫入了高等消防專業教材《消防基本技能(實踐)》 的做法,是國家應急廣播推廣的辦法,還是日本國民防災教育宣傳片的指導做法。
  • 「著火時用溼毛巾捂嘴就死定了……」最近朋友圈熱傳!然而,消防員說出了驚人真相……
    :溼毛巾捂口鼻,死定了!她舉例,如果是在自己家裡,知道毛巾和水源在哪裡,10秒內就能找到,而逃生下樓需要10秒或更多的時間,還不知火勢、濃煙如何,那麼找溼毛巾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此,消防部門再次表示:溼毛巾捂鼻逃生,是寫入了高等消防專業教材《消防基本技能(實踐)》 的做法,是國家應急廣播推廣的辦法,還是日本國民防災教育宣傳片的指導做法。
  • 它只是一塊溼毛巾,決定不了你的生死!
    關於火災逃生有網友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火災來臨,逃生時到底要不要找溼毛巾捂鼻?咱們先來看看網友怎麼說: @元芳你怎麼看:發生火災,一定要捂著溼毛巾跑,而且,要疊8層。因此,使用溼毛巾時,一般建議摺疊8層為宜,含水量控制在毛巾自重的3倍以下。 @元芳你還在看:有很多公眾號的文章有強調:溼毛巾捂鼻逃生,是寫入了高等消防專業教材《消防基本技能(實踐)》 的做法,是國家應急廣播推廣的辦法。
  • 朋友圈瘋傳:著火時用溼毛巾捂嘴就死定了?!消防員說出了真相
    最近幾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熱傳一則視頻,視頻中一位蔡姓人員說:溼毛巾捂口鼻,死定了!問:溼毛巾有用嗎?
  • 千萬別再只教孩子火災時捂溼毛巾逃生,這是錯的!
    網上也有很多火災自救的方法,但是有一些是不準確或者是錯的,如果我們這樣去教給孩子自救的方法,可能會讓孩子置於更危險的境地。捂溼毛巾逃生,是我們的老師教我們時最常見的方法。這個說法雖不能說完全錯誤,但肯定是不準確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高樓火災中致死大部分情況下是吸入濃煙導致窒息,而不是被火燒死,所以阻隔濃煙吸入是自救的方法。
  • 最近朋友圈熱傳,"著火時用溼毛巾捂嘴就死定了"?消防員說出了真相…
    最近幾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熱傳一則視頻,視頻中一位臺北的蔡姓消防人員說:溼毛巾捂口鼻
  • 高層發生火災如何逃生?這幾個要點一定要注意
    消防:你們的逃生方式不對「火災」發生後,幾個中年婦女在消防員的帶領下,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從消防樓道裡逃了出來,她們是從10樓跑下來的,用時5分鐘。 「今天你們逃生的方式不對。」馬隊長再次糾正:「用溼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霧吸入是對的,但是你們在逃跑中一定要注意,壓低身體重心,彎腰前行,而不是挺直背跑,以免吸入煙霧。」 高層發生火災多了解一點逃生知識就多一點逃生機率沒錯,這只是一場演習。
  • 高層住宅發生火災該如何逃生?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記者魏玉坤)近期,遼寧瀋陽、重慶高層住宅先後發生火災事故,消防安全警鐘接連敲響。那麼,高層住宅發生火災後,該如何逃生?中國應急信息網信息顯示,居民要熟悉安全出口、逃生路線位置,選擇合適路線逃生。
  • 遇到高層建築火災怎麼辦?這些正確的逃生方法要牢記
    2020年5月3日,山東臨沂市一高層辦公大廈發生火災。接報後,當地消防進行緊急救援。中午12時左右,大樓的火被撲滅,現場無人員傷亡。火災事故的具體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山東臨沂市羅莊區警情通報近年來,隨著城市化水平逐漸提高,高層住宅建築林立,而高層建築火災事故也逐年增多。一旦遇到高層火災,市民如何正確有效地逃生?據了解,高層建築火災的火勢蔓延快、疏散困難、撲救難度大。
  • 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信息時報小記者「火場」逃生,零距離體驗消防
    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自救?......在AR模擬滅火綜合技能實訓區,消防宣傳人員為大家演示了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逐步講解使用滅火器的四大關鍵步驟,並讓小記者親身體驗,置身於火災模擬場景中,學習用滅火器快速滅火,真正掌握滅火技能。此外,小記者還進行了119報警實訓,學習正確地報火警。
  • 近來火災事故頻繁發生,在火災時如何快速自救,快快學起來
    如果是在建築的樓層中發生火災,原則上應該往下逃離,而不要往上逃離,而且應該選擇樓梯步行逃離,如果有專門的逃生通道,應該選擇專門的逃生通道。困在火災現場如果是室內起火,自己被困在室內時,只要火不是很大,可以用溼毛巾、溼被子、或直接用水將身體淋溼,直接往室外衝出去。
  • 多場景火災逃生技巧(一):電影院火災逃生
    影院逃生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空閒時到影院觀影成為休閒方式之一。而影院屬於相對密閉、人員聚集較多的場所,一旦突發火災,我們該如何逃生?下面消防蜀黍給大家做一些安全小常識!如果是深夜觀影,應問清工作人員,哪個通道直通樓外;進入影廳後,注意查看是否有其他安全出口,在發生火災時,可以分散逃生,查看是否有衛生間。
  • 9個真實火災案例!有人喪命,有人逃生!原因在哪?
    為什麼火災中有人逃生,有人喪命?事後,6名同學受到了疏散居民的表揚和學校的表彰。哥哥發現火災後,及時將弟弟叫醒,隨後去拿溼毛巾,並把電閘關掉,然後兄弟倆衝到陽臺那裡呼救,之後哥哥讓弟弟用溼毛巾捂住口鼻等消防人員前來救援,並且哥倆等到手電筒照過來的時才站起來呼救。消防人員看到他們後,將他們從四樓解救出來。事後兄弟倆表示,這些逃生自救的知識都是從學校學到的。
  • 火災發生時,如何正確逃生?
    火災發生時,如何正確逃生?發生火災事故時,學會正確的逃生避險和撲救非常重要。 前幾天,湖南長沙市嶽麓區發生火災,現場火勢猛烈燃燒,濃煙向樓上快速擴散,消防員經詢問報警人得知,起火建築共七層,樓上是居民區,起火區域位於一樓超市,火場內存放有煤氣罐,隨時可能爆炸,樓上還有七人沒有來得及撤離,困在樓內等待救援,消防員迅速從外圍和內部夾擊滅火,同時派出搜救小組進入樓內營救被困人員。
  • 春城夜譚|火災危急!母親三樓拋下孩子逃生 這些自救辦法要掌握
    夏季天氣炎熱是各類火災事故的高發期在工作和生活中稍不留意就容易引發火災、釀成災害火災幾乎是我們身邊最普遍,也最可能遭遇的災難,對我們來說,掌握一定的火災逃生自救知識是非常必要的。過程中,腳要成絞狀夾緊繩子,雙手交替往下爬,並儘量使用手套、毛巾對手進行保護。2.匍匐前進法。由於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儘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3.毛巾捂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