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2020-12-17 中國天氣

  西周滅商後,周公到洛陽考察,用土圭法「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測得天下之中,選定洛邑基址,作為國家社稷的吉地,開始興建周朝第一座都城成周,據傳這是歷史上首次國家級測量活動,由此發現並制定出冬至節氣。

  周代自此以陰曆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即新年。可見冬至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以「年」的面目出現的。

  由周至秦,以至於漢。《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陽氣始興,是大吉之日,故古人一直將冬至作為歲首,以示吉祥之意。直到漢武帝啟用夏曆,將立春作為新的歲首後,冬至便成了「小年」,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而延續下來。

  南北朝時期,數學家祖衝之經過精密測量,發現了冬至的「歲差」現象。即每年冬至的時間不同,正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到23日,而不是每年都固定在同一天。之後他便以冬至為起算點制定出了更加精確的大明曆,這再次提升了冬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地位。

   唐代,每年的冬節還有7天的假期。特別是南宋時期,冬至的節日氣氛比過年(立春)更濃,甚至有「肥冬瘦年」之說。

  到了明清兩代,皇帝每年在冬至這一天都要親自主持祭天大典,然後於次日頒布來年新曆,所以新曆也叫皇曆(或黃曆)。

  即使到了現代,冬至的影響也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冬至吃餃子。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為了幫窮苦百姓冬天驅寒保護耳朵而創造出餃子這種食品,故河南冬至吃餃子稱為「捏凍耳朵」,而在河南南陽,還流傳「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

  古代工匠還應用天文、地理等知識,將冬至與建築巧妙地結合起來,創造出奇美的景觀,如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在每年的冬至前後幾天,落日的餘暉就會照亮所有的橋洞,形成「金光穿洞」的壯麗美景,令遊人嘆為觀止。

  正是由於冬至在天文、曆法、建築等諸多方面的特殊地位,它又被稱為「亞歲」,加之冬至原本就是新年,久而久之,民間便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相關焦點

  • 「廊廊報天氣」冬至大如年,天氣早知道~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今天你吃餃子了嗎?冬至是我國傳統曆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民間也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每到冬至,各地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來迎接這個節氣。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清爽冬至邋遢年」又是個什麼梗?
    【清爽冬至邋遢年】江南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這裡的「年」即「新年」,傳統習俗新年是在除夕過的,所以「年」特指「年三十」。諺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這一天天清氣爽,那麼年三十那一天一定是雨天,泥濘的道路使環境邋裡邋遢;反之,冬至那天天氣邋遢,過年那天就一定是晴空當日,天爽氣清。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清爽冬至邋遢年」又是個什麼梗?--上觀
    【清爽冬至邋遢年】江南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這裡的「年」即「新年」,傳統習俗新年是在除夕過的,所以「年」特指「年三十」。諺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這一天天清氣爽,那麼年三十那一天一定是雨天,泥濘的道路使環境邋裡邋遢;反之,冬至那天天氣邋遢,過年那天就一定是晴空當日,天爽氣清。
  • 冬至大如年
    冬至的前一天,老家人稱「小冬」,又說,冬至大如年,小冬不值錢。在母親眼裡,不值錢的小冬重要著呢。這天,鎮上家家都要焚燒紙錢,祭祀先人。這份差事的主角當然是男人,女人只能當配角,幹些瑣碎的事情。性別的差異,在這一天淋漓地體現出來。母親的三個兒子,兩個外地工作,一個外地求學。嚴格來說,父親也在外地。他在離家20裡外一個名叫丁沙溝的地方打工。小冬先冬至而來。
  • 冬至大如年吃貨要過節:冬至吃貨地圖 請對號入座
    原標題:冬至大如年吃貨要過節:冬至吃貨地圖,請對號入座今天,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冬至吃什麼,怎麼吃?@中國天氣 推出「冬至吃貨地圖」,看看你家是這樣吃嗎?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冬至大如年,陽生春又來!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民間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所以,冬至又稱作「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 冬至大如年,南京人的「冬至標配」是……
    冬至大如年,南京人的「冬至標配」是…… 2020-12-21 0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冬至何以大如年?讓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間祭祖,文人消寒!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我國古代,很重視冬至,當作一年中較大的節日來過,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 冬至大如年,這些講究不能忘!
    冬至過後 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 最寒冷的階段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 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 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中國古代 很重視冬至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今日(12月21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等。對咱農村老百姓來說冬至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農村裡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老百姓過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習俗。
  • 萬年曆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時間大致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或者23日之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從冬至起,白天開始變長,一陽始生。這天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
  • 冬至大如年…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既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於春秋時期。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黑夜最長。
  • 冬至丨金石美如畫 冬至大如年
    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冬已至,春未遠。 在冬日守望春暉, 在冬至企盼春歸。
  • 冬至大如年,天寒地凍,願君安康
    今日冬至,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大如年:古書畫中的「寫九」與敦煌舊俗
    今日為冬至,古稱「日短」或「日短至」。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所以古人把這一天看作為「大吉之日」。而且,古人也把冬至節氣看成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俗稱「亞歲」。
  • 冬至大如年,到底吃什麼才能不凍耳朵?
    轉眼又到冬至了,中國傳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人常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天氣日漸寒冷,此時的養生進補也極為重要。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也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 喝雞湯吃餃子 南京人的冬至「大如年」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人重視的傳統節日。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昨日的南京城,處處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走在河西街頭,「冬至」卡通玩偶提醒大家,吃頓餃子是冬至不可或缺的儀式。走進綠柳居、永和園、真知味等品牌餐飲門店,雞湯、豆腐等老南京冬至特色飲食喚醒了市民的節日記憶。夜幕降臨,新街口新百大樓巨大玻璃幕牆閃現出「冬至大如年」標語,提醒著人們這是「我們的節日」。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 2020-12-2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冬至丨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今日冬至丨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至」有極致的意思 冰益壯,地始坼 隆冬時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