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6日鎮江訊 12月10日,徐先生在鎮江第一人民醫院關節外科病房內看護著正在下床行走的母親,對其不久前進行的全髖置換術連連稱讚。據了解,此次一人醫骨科團隊為患者進行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使用了他們在國內研發首創的CH-DSA新技術,該手術參考了國外多種微創術的優點,並根據我國國情進行了改良,從年初開展至今已成功為百名患者完成手術。
這名72歲的患者有高血壓、骨質疏鬆以及中風後遺症等慢性病,幾年前還做過胃部腫瘤切除手術,身體狀況欠佳。12月5日,患者下樓時不小心跌倒,造成了右側股骨頸骨折,右髖部疼痛劇烈。臥床休息一日後,家人將情況加重的患者送來了一人醫骨科進行救治。經檢查,患者被診斷為右側股骨頸骨折伴有重度骨質疏鬆,需要及時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主任醫師唐品愷和副主任醫師姚翔等4位醫生對其病情進行研討後,決定為患者實施CH-DSA,即微創後側上關節囊入路全髖置換術。8日上午,患者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手術。患者兒子徐先生回憶當日的情形說:「手術後明顯感覺我母親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就不一樣了,麻藥過去後問她疼不疼,她說一點也不疼,第二天就下床了。我們全家人都特別驚喜,沒想到效果這麼好。」
「CH-DSA是我們自己發明的手術入路,以前我們學習引入的是國外微創手術入路,雖然效果不錯,但所有設備、手術器械都依靠別人,很多地方受限制,加上醫療體制的不同,手術中很多細節也並不適合中國的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謝軍介紹,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與章洪喜、唐品愷醫生帶著關節外科團隊共同研發了全新的CH-DSA技術,使用國內醫院現有的設備和器械,探索出新的手術入路。該技術的研發代表著,今後進行微創全髖置換術,國內醫生可以不再受制於國外技術等多方限制,患者手術費用也可隨之降低。
據了解,經過改良後的微創手術入路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出血少、手術視野清楚、植入物位置可靠等優點。用謝軍的話說,手術效果已經超出了設計預期。下一步他們將對此技術申請專利,並開設培訓班,讓更多的中國醫生學習使用,造福更多患者。(王露 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