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為什麼喜愛堆雪獅子?

2020-12-16 騰訊網

作者:李大都

雪是一枝神奇的畫筆,它慢慢塗抹,細細描繪,將蕭瑟枯灰的冬景,變成白茫茫的天地

雪後,人們總樂於做兩件事:在雪地上踏出一個個腳印,或堆起大大小小的雪人——哦,你知道嗎?中國的古人不堆雪人,而愛堆雪獅子。

具體請參看前文:

雪獅子形象

那麼,堆雪獅子的原因是什麼呢?

01 寺廟最早堆雪獅子

據南宋佛教禪宗史書《五燈會元》記載:仰山禪師一次在雪後見到雪獅子,就指著問眾人:「有過得此色者麼?」由此引起了一場熱烈討論的佛門公案「仰山指雪」

仰山禪師是唐末五代人,可見早在那時,寺廟就有堆雪獅子了。

南宋《五燈會元》關於「仰山指雪」的記載

雪獅子本體潔白,威武非常但由雪堆成,無法長久,太陽一照,就化為一灘雪水,混為汙泥。

這種強烈的對立反差,富有禪機,充滿詩意,可託物說理,也可觀照自身。無怪乎佛門流傳了不少借雪獅子而發的詩偈。

清初古石行藏禪師頌雪獅子:

「巍巍獨踞庭前好,

不假皮毛志自高。

只恐此間留不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02 佛教寺廟為何會堆雪獅子?

獅子與佛教的關係本就非常密切。在古印度,獅子和大象是佛教的主要吉祥動物。大象表示力量,獅子象徵威嚴

相傳,釋迦牟尼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狀,眾人皆以為「佛為人中獅子」

所謂「獅子吼」,其本義就是形容佛菩薩講法具有強大威力,能調伏眾生,震懾外道,如同獅子威服眾獸一般。

中國不產獅子,作為外來物種,獅子在民間的影響力,主要得益於東漢末年以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北朝的佛教石窟中,可見獅子作為佛的護法,馴服地蹲坐在佛座前。

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北魏交腳彌勒菩薩,一頭獅子依偎在其膝下護法

法會活動中,獅子也作為佛教瑞獸參與其中

北魏楊銜之所撰《洛陽伽藍記》(明嘉靖如隱堂刻本)書影,記載北魏洛陽長秋寺在神像遊行時,由人假扮獅子在前作為導引。

到了唐宋時期,舞獅已經是很多和尚的愛好了。

宋人所撰佛教史書《景德傳燈錄》中,記錄了中唐時期藥山、雲巖禪師關於舞獅的對話。

和尚舞獅當然不是為了好玩,主要原因是講經枯燥乏味,為了弘揚佛法,擴大信眾,總要弄些吸引眼球的東西。

唐宋之際,佛教逐漸加快其世俗化的腳步。佛寺不僅作為宗教場所,還成了平民公共活動的娛樂中心

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了北宋開封重陽節時,開寶寺、仁王寺有獅子會,僧人們都坐在獅子上,講經說法,遊人非常多。

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關於重陽時佛寺獅子會的記載

唐宋之際,伴隨著佛教世俗化的進程,獅子一方面作為佛教的神獸,代表佛法的威嚴,另一方面也開始作為世俗娛樂的形象出現。此時佛寺中在雪後堆雪獅子,也是合乎情理之事

再到宋代,雪獅子已成了尋常之物,在民間的豪富之家、皇宮之中、文人士大夫的庭院之中屢見不鮮了。

03 廣泛流傳——由石獅子到雪獅子

自唐宋時起,堆雪獅這一雪後活動,已在中國延續了近千年

民間之所以這麼愛獅子,除了佛教的普及,舞獅的傳播,還不得不提門口的石獅子

東漢獅子傳入後,最早只被作為鎮墓闢邪的神獸,其使用範圍也被皇家宮廷、世家大族所壟斷

東漢石獅,陝西碑林博物館藏

那麼石獅子又如何會來把守宅院大門呢?

據程張先生在《元代石獅趣談》一篇中考證:唐時長安士民居住在「坊」中,這是政府人為劃定的有圍牆的居住區

坊門多建成牌樓式,上書坊名。在每根坊柱的柱腳上都夾放一對大石塊,作用是防風穩固。工匠們在大石上雕刻獅子、麒麟、海獸等瑞獸,既美觀又有納福招瑞的吉祥寓意。

之後居住形態改變,坊退出歷史舞臺,但坊門的形制被簡化改造為門樓,夾柱石及其雕刻也保留下來,相沿成習,明清時期最為風靡

石獅子門枕,遼大安三年(1087年) 故宮博物院藏

後來定型的石獅子,其藝術形態已經被完全中國化、世俗化。最突出的一點是它的形象化剛為柔,渾樸圓融,既有威嚴守護的一面,也淳厚恭良,性具天倫。典型的如獅子滾繡球的活潑靈動,母子獅親密相處的溫暖親情。

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子

04 小結

人們對獅子是真的喜愛,它被視為祥瑞的象徵,成了充滿民間生活氣息的吉祥物。人們在竹編、草編、瓷器、剪紙、皮影、年畫等各種工藝美術品中描繪它

下雪了,自然也會堆雪獅。原因總結如下:

其一,獅子的形象既威嚴又可愛,是瑞獸,有著美好的寓意。

其二,人們常常在門口及各種民間工藝品中看到獅子,對它的形象非常熟悉,即使不清楚,也有處參考

其三,民間對獅子的形態有很多種藝術化的處理,與堆日常的家畜不同,堆雪獅不追求寫實,像不像的問題不大。

其四,在傳統中國式的處理中,獅子常常就是蹲伏的樣子,非常適合用雪來堆塑。而馬、牛等,蹲伏不易表現其特點,站立其四肢用雪難以處理。

相關焦點

  • 中國建築物前面為什麼放獅子,不放老虎?
    古代宮殿、寺廟、橋梁、府邸、園林、陵墓、橋梁等建築物前都會放石獅子,用來闢邪和顯示威儀,因為古人以獅子為原型創作出很多神獸,認為把石獅子放在門前就能鎮邪轉運。石獅子並非中國獨有的建築形象,古希臘、古埃及、西亞、南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有很多以獅子為原型的石像。
  • 為什麼古代中國明明沒有獅子,卻有那麼多與獅子相關的事物?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瑞獸文化,比如龍、鳳、玄龜、麒麟和貔貅等等。這些動物大多是在現實中不存在,但又在現實中有原型,通過藝術加工後,想像出來的一種表示吉祥的形象。獅子也是其中的一種。不過更多的石獅是放在大門左右兩側的一對獅子。建築上的獅子多半是帝王、官宦和豪富們權勢的象徵。不過,既然成了祥獸,那麼獅子肯定也會流入民間。兩宋以來,獅子逐漸世俗化、民間化,開始成為娛樂觀賞項目,比較出名的就是舞獅和獅子玩具了。甚至連藝術作品中也出現了很多獅子形象。
  • 中國並不產獅子,國人為何會崇拜獅子呢?與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中國並不產獅子,中國人為何會如此喜歡並崇拜獅子呢?這其中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內蘊。自然界中的獅子原產於非洲和西亞,遠古、上古時期的中國沒有獅子,所以古代沒有關於獅子的神話傳說。史籍中最早關於獅子的記載,是東漢時期作為禮品從西域運來的。《後漢書·西域傳》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獅子……形似麟而唯無角也」,「(和帝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滿屈復獻獅子。」獅子傳入中原後,雖然大多飼養在帝王宮苑,但也引起當時人們的極大興趣。
  • 中國並不產獅子,為何古代府衙前卻放石獅?難道老虎不威風嗎
    獅子,原產於非洲草原。現如今不少裝修氣派的大樓門口處,都會擺放兩座石獅子用來鎮宅闢邪。可中國本地並不產獅子,那麼為何從古代開始,我們老祖宗便在門口擺放石獅,而不是用另一位猛獸老虎作為鎮宅之寶?這其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背景隱情呢?
  • 東方醒獅,全球最大的獅子雕塑在中國
    全球最大的獅子雕塑·東方醒獅這座全球最大的獅子雕塑用緬甸黃金樟整體雕刻而成,其高4.35米,重達39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紅木雕像,屹立街頭如一座山,霸氣十足,它還有個十分響亮的名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獅子代表著勇敢,力量,具有避惡、招財功能,是社會等級和身份的象徵,古人常常在宮殿、王府、衙署、宅邸等處擺放守門石獅,現在的銀行、商鋪門前也常見石獅子。唐宋時代只有帝王宮殿、墓前才有資格用石獅子守衛。
  • 棲說歷史:古代中國沒有獅子,卻為什麼用獅子守門,以舞獅娛樂?
    獅子是百獸之王,棲息的區域是非洲、中西亞近沙漠地帶。顯然,獅子並不是中國大地上原有的動物,屬於舶來品。那麼中國古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石獅守門,為什麼這一舶來動物成了中國文化中的吉祥的向徵,古代人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見過獅子的呢?
  • 中國不產獅子,為什麼獅文化如此盛行?
    獅子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它生性兇猛,體格高大威猛,被人們稱為「百獸之王」。據考證,獅子起源於非洲,後來遷徙到西亞、印度等地,在漢代以前,中國本土並沒有獅子的相關史料。在漢代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打通,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展開,獅子這種異國猛獸也傳入了中國。
  • 為什麼十二生肖有老虎而沒有獅子?終於知道答案了
    很多人一定疑惑,為什麼十二生肖有老虎而沒有獅子?確實,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獅子無論如何也比老鼠、豬等等動物強,也理所應噹噹選十二生肖。虎生肖的由來到底是什麼?至於十二生肖沒有獅子,是不是被老虎搶了?十二生肖有老虎而沒有獅子,我們首先聽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
  • 新月清暈,花樹堆雪,金庸筆下最美的黑衣蒙面絕色美女
    "新月清暈,花樹堆雪",這八個字可謂繁華。但她的特別之處正在於她的這種出於天然,如水中芙蓉,毫無經雕琢之痕跡,難怪連保定帝和皇后也不禁喜愛。她個性裡沿襲了一部分母親的執著和父親的多情。明知段譽是自己兄長仍不能忘懷。最後雖然得償所願,但身邊美女如雲的段譽又能愛她多久呢?總覺得這並非婉清最好的歸宿。
  •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杜牧這首詩很美,也很令人惆悵
    還有「砌下梨花一堆雪」,潔白的雪花像梨花一樣美,然而緊接著一句「明年誰此憑闌幹」,讓人感受到了無盡的惆悵。這兩句出自杜牧的《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說到晚唐詩人杜牧,很多人都會想起他那些和青樓有關的詩歌,「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將「逛青樓」寫得如此美好的文人,大概也就杜牧和柳永了。
  • 為什麼景區門口擺放「獅子」,而不是老虎,文化人一說,全明白了
    為什麼景區門口擺放「獅子」,而不是老虎,文化人一說,全明白了,我們去外地旅行,在我國很多古老建築地的入口處,發現了兩隻獅子並排著,山東有五個著名的景點,如山東五嶽、中國五嶽等,在動物界有兩種被稱為「百獸之王」的動物,一個是老虎,另一個是獅子,老虎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森林裡,森林深處幾乎沒有天敵
  • 在沒有獅子的古代中國,為何能誕生出綿延千年的石獅子文化?
    眾所周知,獅子並不是中國的物種,最早時期是在漢朝時期,獅子從西域傳過來,在東漢漢章帝時期,西域大月氏國把一隻金毛獅子作為禮物進貢給中國皇帝,這也是獅子第一次進入中原進入中國。那麼,石獅是怎麼進入我們的傳統文化和生活中成為不可缺少的一個習俗呢?為什麼會把石獅擺放在自己的家門口呢?
  • 中國古代沒有獅子,卻家家戶戶門口都擺,什麼原因?
    中國古代沒有獅子,卻家家戶戶都擺,什麼原因?大家可能不知道,獅子最開始我國並沒有存在,它傳到了歐洲,甚至傳到了泰國,可惜也沒有傳到我們國家,隨後由於張騫出使西域,因國家之間關係好的緣故,獅子被作為禮物來送給中國,因為它高大威猛,長相張揚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 大熊貓為什麼不怕獅子老虎?原來我們都被熊貓萌萌的外表給騙了
    大熊貓為什麼不怕獅子老虎?原來我們都被熊貓萌萌的外表給騙了地球太神奇了,它以一己之力孕育了許許多多的生命。雖然有些生物在消失,但還有生物在不斷的進化,大自然果然很神奇。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最開始都是有簡單的生物一步一步進化成智慧生命的。
  •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貝殼:古人為什麼不撿貝殼發家致富
    眾所周知,中國最早的貨幣是貝殼,那麼,古人為什麼不撿貝殼發家致富?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其中的原因。貝殼貨幣古人為什麼不撿貝殼發家致富?首先,古人拿貝殼當貨幣,並不是簡單的貝殼就可以,是需要精心製作才能當作貨幣使用,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貝殼本身就小,而且質地硬且脆,所以想要用粗糙的工具製作非常難。
  • 為什麼重陽節被古人視為危險的日子?
    為什麼重陽節被古人視為危險的日子?時間:2020-10-25 2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重陽節被古人視為危險的日子? 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 為什麼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有獅子守大門、老虎坐中堂的說法呢?
    獅子守大門,是源自佛教的說法;老虎坐中堂,是中國的本土習俗。獅子守大門獅子守大門,是唐代以後才有的事情。石獅子,威風凜凜,有萬夫不當之勇,分立大門的兩旁,守衛門戶,自然是再合適也不過的了。不過,中原大地本沒有獅子,獅子是漢代從西域輾轉傳過來的猛獸。為什麼獅子可以闢邪呢?因為獅子兇猛異常,且獅子吼的威力巨大。佛教崇尚獅子,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頭勇猛的獅子。
  • 獅子紋,中國人最美好的吉祥紋樣
    在中國民俗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古時候的官府、宮殿、廟宇等處處可見。中國人喜歡用獅子保平安、納富貴。獅子最早傳入中國是在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通往中亞、西亞的「絲綢之路」,獅子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東漢章和元年(87)大月氏與安息國各遣來使進貢獅子。還有在明代《本草綱目》中記載:「獅子出西域國......為百獸長。」這就是獅子的來歷。獅子造型是我國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象,其實,疆域遼闊、生靈繁盛的中國並不出產獅子。
  • 中國古代獅子圖像中的誤解:從明代周全《獅子圖》說起
    與傳統藝術中已完全中國化的獅子形象不同,周全《獅子圖》呈現了獅子的真實樣貌,這在中國古代的獅子繪畫或雕塑中十分少見。〔圖二〕 明周全 《獅子圖》 署款一 中國寫實獅子圖像的歷史淵源作為一種珍稀的大型猛獸,獅子往往和勇猛、力量、威嚴、勝利聯繫在一起,深受眾多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喜愛,具有很強的文化象徵意義
  • 古人說「背井離鄉」,為什麼水井會成為古人故鄉的一種代名詞
    為什麼土地、房屋這些東西沒有成為故鄉的代名詞,而水井卻成了故鄉的代名詞了呢?這應該怎麼理解呢?實際上,古人奮鬥一生,所要做的,也就是要獲得更多的土地,修建更大的房屋。這種價值觀在古代是從上而下形成的。古代的君王,徵戰一生,建立王國,就是要獲得更多的土地。當他平定江山以後,常常又會修建大型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