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認識自己的人

2021-12-30 餘思捷

沒有誰能做你的心靈捕手,必須有一個機會直面自己。


我們痛苦的根源來自於貪婪,來自於吃著碗裡看著鍋裡,來自嫉妒,來自不忿,簡而言之來自於不自知。我想很難用天才定義絕大多數人,天才也不能全知,但不自知其實不是一個缺點或者含任何貶義的意思,它意味著不全能,意思是你不能既要這,又要那。擁有是一個奢侈的詞彙,它常常指向過去,曾經擁有,讓許多人後悔不迭,然後這後悔也變成曾經擁有的東西,然後煙消雲散。

認識你自己,這是古希臘先哲對後人的告誡。我是誰,我從哪來又去向何處,這並非是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可無解不代表無意義,當人不再關注外在,開始追問自己的時候,人以審判的姿態面對自己,這是認識自己的前提。新的問題是,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為什麼而活,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永遠和現實相悖,李斯在大刀把自己分為兩半前對兒子說:我想和你回到我們老家東門外去追兔子,還有機會嗎?(吾欲與若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而太多的人想對李斯說,我現在天天可以去逐狡兔,能不能和你換一換,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王朝的宰相,去規劃那同一的文字,生前權傾天下,身後為萬世開了太平。

平凡和偉大,或許是永遠不可得兼,在遙遙的兩岸相互對望的痴念。太多人全力奔跑,只想得到一個意義,應該說這是熱血悲壯比博燃的故事,可一切終究會過去,找到沒找到都成了意義,被外人評價,在行將就木時,多半還是不甘心和悔恨。這就是人生,可誰又能、又敢說自己哎喲看透了呢,好像潑一碗水,最後無非是蒸發,可每一碗水的軌跡都是不同的,這不同是永遠留在世上的。

而何處會有個我在呢?答案是此時此刻。當時間在你身側穿過時,你之前做的一切也就不再屬於你了,留給你的只有感受,你還沒有咂摸出滋味來,咂摸滋味的你又不是你了,你處處在,也處處不在。這個時候,意義對你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當下的感受。你買的房子無非是鋼筋水泥,你娶的老婆將來也是半老徐娘,甚至你本身遲早是冢中枯骨,時間會解決一切,可是在那片鋼筋水泥裡的溫馨日子,那段青春裡的美好回憶,你經過的一切,最後就是你自己。

認識你自己,我想就是認識到自己曾經什麼樣,認識到自己現在怎麼樣,又認識到自己關於未來的可能性,認識到自己的來路,認識到自己的歸途,然後路在腳下,只管前行。去尋找,一次一次出發,享受那個當下,那就是自己。


心靈捕手,帥小夥馬特·達蒙飾演主角Will Hunting,翻譯過來就是心靈捕手,意思是尋覓所求,歐美可以玩這種另一版本的諧音梗,片名叫Good Will Hunting,​用我這一點點粗淺的外語水平和古文基礎,可以翻譯為詩經體:尋覓所求,大大地好!

「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

所以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與教皇相交莫逆,耽於性愛,你對他很清楚吧?但你連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也不知道吧?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吧?肯定未見過吧?

如果我問關於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數家珍,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沒法說出在女人身旁醒來時,那份內心真正的喜悅。

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爭,你會向我大拋莎士比亞,朗誦「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裡,看著他吸著最後一口氣,凝望著你,向你求助。

我問你何為愛情,你可能只會吟風弄月,但你未試過全情投入真心傾倒,四目交投時彼此了解對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獻給你,把你從地獄深淵拯救出來,對她百般關懷的感受你也從未試過,你從未試過對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廝守,明知她患了絕症也再所不惜,你從未嘗試過痛失摯愛的感受。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勝過自己時才能體會。」


相關焦點

  • 做自己的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是一部經典的老片子,也有人將之譯作《驕陽似我》《善意狩獵》。
  • 豆瓣8.9《心靈捕手》:直面人生慘澹,成就最好的自己
    無獨有偶,《心靈捕手》的主人公威爾同樣也是一名問題少年。他從小就輾轉寄養在幾個家庭裡,因受虐而從其中三個家庭搬出。童年的陰影一路伴著威爾,成年後的他開始變得叛逆不羈,到處打架滋事。所幸,威爾在尚恩教授的引導之下,逐漸叩開心扉,重新找回人生目標。
  • 《心靈捕手》:如果沒有西恩·馬奎爾,天才威爾將會怎樣?
    一、馬特·達蒙與《心靈捕手》1970年,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達蒙家,一個嬰兒出生了,取名馬特,他是家裡的第二個兒子。或許是因為父親工作變動的關係,一家人搬到康乃狄克州的紐頓鎮,馬特在這裡長到八歲,父親母親離婚,馬特就跟著哥哥、母親,搬回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生活。
  • 做一個用心的心靈捕手
    為進一步加強柯城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諧發展,2021年1月8日,由柯城區教育局教育科、柯城區教研室舉辦的《做一個用心的心靈捕手》主題培訓在興華中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進行,這也是柯城區心理健康教研組在本學期系列培訓的最後一個主題。本次活動由區教研室心理健康教研員阮建中主持。
  • 心理書單|做自己的心靈捕手,活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我們的內心裡就有自己必需的能量,幫我們發揮最大潛力、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我們絕大部分人一生都沒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始終沒有學會相信自己。我們覺得人生不美好,是因為總是活在家庭、外界甚至自己設定的條框裡,做著違背本性的努力,靠滿足別人的需求和期待來換取愛與認同。
  • 【文旅資訊】風從金山來丨漫畫普及培訓:做心靈的捕手
    【文旅資訊】風從金山來丨漫畫普及培訓:做心靈的捕手 2020-07-10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構《心靈捕手》,面對家庭暴力,孩子該拿什麼自救?
    《心靈捕手》是1997上上映的勵志劇情電影,電影講述的麻省理工清潔工威爾是如何通過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從一個劣跡斑斑的叛逆少年絕境重生的故事。個人成長題材向來為電影市場青睞,佳作頻出同時也深陷套路既定化的泥沼,可在這種情況下,《心靈捕手》依舊能脫穎而出,備受喜愛,自有獨到之處,今天我們繼續重回經典,將視角聚焦於《心靈捕手》淺嘗輒止的暗線——原生家庭暴力,一同分析當面對家庭暴力時,作為孩子該如何自救。
  • 有些人的光芒是遮不住的,觀看電影《心靈捕手》的一些感想
    大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只是有些人的光芒過於耀眼,就是想遮擋都不容易,這是今天看電影《心靈捕手》的一些感想。關於電影中的男主那奇特的數學天賦,實在是讓人驚豔。雖然他沒有上過大學,但是就是教授級別的數學難題,他都可以解決掉,這樣的奇才,真的是讓人無語。不過對於電影中的男主的遭遇,我覺得多少有一些可惜。因為父母過早離開的原因,讓他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可是他運氣不好,許多收養他的家庭經常會虐待他,所以讓他的心理出現了一些問題。
  • 《心靈捕手》——推薦1997年馬特·達蒙主演勵志劇情影片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一部勵志劇情電影。影片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
  • 阿蘇:《心靈捕手》深度賞析
    -弗洛伊德5、只有當人能夠察看自己的內心深處時,他的視野才會變得清晰起來。向外看的人是在夢中;向內看的人是清醒的人。馬特·達蒙和本·阿弗萊克是至交好友,兩個天才橫溢的年輕人一起自編自演了《心靈捕手》這部電影,一舉震驚了全世界。我們開始慢慢分享這部看了讓人心醉和讓人頭髮豎起來的電影。因為翻譯的版本不同,我可能用的名字與大家看的版本的名字不一樣,這個可以忽略不計。
  • 《心靈捕手》|「不完美」那才是好東西
    "天吶,她把自己臭醒?""是的。她也知道我所有的小瑕疵,人們稱之為「不完美」,其實不然,那才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在我眼中,這女孩現在很完美。我並不想破壞這種完美。""也許現在是你很完美,也許你並不想破壞你自己的完美。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極妙的哲學,因為這樣你可以一輩子不用認識任何人。
  • 經典電影推薦:《心靈捕手》
    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推薦理由:一.威爾經歷過很多,但也因此很多事他不敢經歷,他利用自己的天賦去保護自己,即使在這途中會傷害到別人,但是他別無他法,在他最需要保護的年紀沒人向他伸手,他害怕傷害,但卻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桑恩明白這一切,他用自己的方式向威爾給予他缺失的親情。
  • 《心靈捕手》:清潔工數學天才驚現,跟隨內心選擇,打破命運枷鎖
    Hello大家好哇,最近給大家安利了一波優秀的電影,並分享了自己的一番見解,從七號開始,咱們繼續聚焦新劇資訊哈!今天小覽給大家推薦的是馬特·達蒙的《心靈捕手》,馬特·達蒙和小李子還是有幾分相似的,顏值也比較高了,下面來看一下吧。
  • 不是你的錯——《心靈捕手》影評
    在威爾與人打架滋事,被判送入少年觀護所之後,藍勃教授費心將其保釋出來,希望能夠親自教導威爾,讓其參與自己的數學研究,在數學領域再創奇蹟。但其代價是,威爾要接受心理輔導。那時候我還讀不懂威爾眼裡的寂寞。他戲弄了好幾位心理醫生,讓藍勃教授無可奈何,最後只好求助於曾經的大學同窗心理醫生尚恩。
  • 心理書單|做自己的心靈捕手 活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我們的內心裡就有自己必需的能量,幫我們發揮最大潛力、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我們絕大部分人一生都沒能認識到這一點。  很多人覺得人生不美好,是因為總是活在家庭、外界甚至自己設定的條框裡,做著違背本性的努力,靠滿足別人的需求和期待來換取愛與認同。但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這樣一份禮物,當你找到他,便能獲得無盡的力量與勇氣。
  • 大本+馬達自《心靈捕手》後,終於再次聯手創作劇本了
    本·阿弗萊克憑藉自己執導的《逃離德黑蘭》拿到過奧斯卡最佳影片。馬特·達蒙則在表演上被奧斯卡提名過兩主一配,兩人在各自領域都是實力大咖。而且,本·阿弗萊克身為演員,也主演過《珍珠港》這樣的超級大片,更是擔綱過「蝙蝠俠」。
  • 《心靈捕手》帶你了解宅女
    近期,馬思純錄製了由「電影界主持一姐」經緯主持的全新「說話綜藝」——《心靈捕手》。7月14日播出的特別節目是電影《阿修羅》劇組,請來了劉嘉玲、明道和吳磊。Round3馬思純:你們自己也吃點,別看著我吃。天天讓我減肥的一幫人,我錄節目,你管不了我了!工作人員:......
  • 《心靈捕手》:這部電影竟然不是犯罪懸疑片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部講述警察或者是有著特殊心靈能力的故事,看完才發現這是一部自我和解救贖的劇情片,看完會有溫暖的感受,隨著故事開心和難過,當然看到故事結尾我也沒能明白為何翻譯叫《心靈捕手》。而第二次見面,也是讓教授對Will有了一個認識。
  • 《心靈捕手》|如何「尋找真我」,是心理學中自我實現的關鍵
    再看《心靈捕手》,內心依舊充滿震撼。1997年上映的《心靈捕手》絕對是當年電影市場的大贏家,狂攬2億2千5百萬美元,並且獲得第70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9項提名。人們驚訝於電影帶給自己的感動,卻很少有人知道《心靈捕手》是馬特·達蒙操刀的原創劇本,而靈感來源於他在哈佛念書時的一次英文課作業。
  • 一部23年老電影《心靈捕手》,用選擇解答了現代人的迷茫和困擾
    如果說《死亡詩社》給年輕的孩子心中種下了自由的種子,那麼多年以後由羅賓·威廉士主演的電影《心靈捕手》則把更加複雜的人生課題展現給了觀眾。《心靈捕手》講述的是問題青年威爾的成長故事。威爾是個來自波士頓南區的孤兒,他生活貧困,經常和朋友一起打架生事。但他又具有極高的數學天賦,可以輕鬆地解開了藍勃教授出的數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