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特·達蒙與《心靈捕手》
1970年,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達蒙家,一個嬰兒出生了,取名馬特,他是家裡的第二個兒子。
或許是因為父親工作變動的關係,一家人搬到康乃狄克州的紐頓鎮,馬特在這裡長到八歲,父親母親離婚,馬特就跟著哥哥、母親,搬回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生活。
十年過去了,馬特十八歲了,長成了一個帥小夥。這年,他中學畢業,成績相當優異,考上了當地的哈佛大學。
我們知道中國有學區房,學區房的概念,是從美國傳入中國的。
馬特·達蒙考上哈佛,一方面得益於他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另一方面,也得益於他的家庭。
能考上哈佛,多半是有一兩套學區房,還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他老爹是保稅官員,媽媽是從事幼童教育學的教授。
馬特很早就表現出了對戲劇的熱愛,上小學時,就經常參加劇團活動,也是通過劇團的演出,才認識了好朋友本·阿弗萊克。
有意思的是,本和馬特的經歷出奇的相似,他也是在八歲那年,跟著離婚的母親搬到劍橋市,而且,他倆住的房子,只隔了兩條街。
十八歲以後,馬特去了哈佛,本去了佛蒙特。
隔校不隔情,這對好基友的關係仍舊非常親密。
上大學以後,馬特開始參演電影,並且自己創作劇本。就是在大學期間,為了完成英語課上的練習,他寫出了《心靈捕手》的原型故事《年輕天才威爾斯汀的成長故事》。
寫完了故事,馬特越看越覺得天才威爾斯汀的是個值得深入挖掘的人物,趕忙找到好基友本,倆人一起研究,把故事改成了一個可拍成電影的劇本。
並在1997年,將劇本呈現在熒幕上,還為他贏得了第70屆最佳原創劇本獎。
故事講的是,天才威爾因小時候受到虐待,由此自暴自棄,致使明珠蒙塵,幸好數學教授藍波,和心理學教授尚恩的幫助,才讓他走出陰影。
我不認為馬特·達蒙是感同身受,才寫出如此優秀的劇本。
相反,他非常幸運,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所以當他結婚後,他也給他的妻子孩子創造了一個幸福的家庭環境,不過,他筆下的人物就沒這麼幸運了。
二、天才的「童年創傷」
電影《心靈捕手》,以天才威爾·斯汀走出陰影為主題。
威爾小時候被父母拋棄,4次被送人寄養,其中3次被嚴重虐待。
因為受到傷害,所以選擇自我封閉,這幾乎是所有同樣經歷的孩子會做的事。
一般而言,一對父母是不會輕易拋棄自己的孩子,他們也許會虐待自己的孩子,卻不會輕易拋棄,除非他們根本養不活一個小孩。
威爾不僅被拋棄,還一次次被虐待。
由此可以推斷,威爾的父母,以及曾經的養父母,多多少少有窮人的共性,他們多半沒有工作,而且以此為榮,或者酗酒,或者吸毒,或者藥物成癮,家中充滿無休止的爭吵,互相丟東西,大喊大叫,拳頭相向。
被拋棄加上被虐待,這種「童年不幸經歷」(簡稱ACE),經受一次,就會對成年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威爾再三經歷,沒有患上精神分裂,已經不錯了。
面對ACE,一個孩子本能的做法是逃跑,但他跌跌撞撞地跑向出口,通常會走錯路。
威爾就走上了一條錯路。
威爾和他的三個基友,年紀不大,還沒到喝酒的年紀,卻沒有上學,基本上都屬於遊手好閒的狀態,有了工作也不好好珍惜,總是被開除。
從電影推測,威爾·斯汀,可能是在麻薩諸塞州劍橋市長大的,身在學習氛圍極濃的地方,卻沒有讀書。
他通過一個監護人找到在麻省理工大學當清潔工的工作,另外,還有一個人小時候欺負過他,被他認出來了,瞅準機會就打了人家一頓。
因為聚眾鬥毆,直接被關進警察局。
在法庭上,通過法官的話,我們知道威爾的斑斑劣跡,說謊,打警察,故意傷害,偷竊,假扮警察,拘捕。
家庭的環境,通常決定了一個孩子成長的方向,孩子通常會照著父母或養父母的樣子長大,就算他感到痛苦,也很難掙脫。
類似《風雨哈佛路》裡女主那樣,明白自己要走的人生路,是極為罕見的特例。
他需要一個人的耐心引導。
馬特·達蒙讓數學教授藍波給他找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一位心理學教授,羅賓·威廉士飾演的西恩。
在見西恩之前,威爾已經趕走了很多大名鼎鼎的心理諮詢師,他用他的毒舌攻擊對方的痛處,趕走了他們。
攻擊,就是他的防守,生活在不幸的家庭裡,旁觀者的同情更讓他憤怒,讓他充滿攻擊性,以加強對內心的防守。
這部電影為何叫做「心靈捕手」,我想,原因之一就是西恩準確的找到了威爾內心的癥結所在,他知道威爾沒病,病的是給他糟糕經歷的那群人,但他受到了傷害,他要痊癒,所以他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認同、理解和鼓勵。
藍波認同了他的天賦,所以他同意跟藍波玩一個智力遊戲,好友鼓勵他正視自己的天賦,於是他走進了西恩的諮詢師,西恩理解了他的創傷,對他說「那不是你的錯」,所以威爾對他坦誠以待。
如果藍波教授沒有出拿到挑戰題,如果西恩·馬奎爾也像其他的心理諮詢師一樣在他的毒舌攻擊下,狼狽離開,天才威爾將會怎樣,未來不必推測就可以知道。
電影的最後,為了慶祝威爾21歲,三個好基友靠撿垃圾幫他拼了一輛車,他開著這輛車,去找了他的事業和他的女人。
而他的三個朋友,都被剩下了。
因為沒有足夠的天賦,沒有足夠的金錢供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都被留在像垃圾場一樣的地方,不斷地重複昨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