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網貸政策梳理:清退945家P2P 多地打擊逃廢債

2020-12-14 網貸之家

2020年1月7日,網貸之家發布《2019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完整版)》。年報內容主要包括2019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新聞事件TOP10、2019年網絡借貸行業運行情況、2019年中國網絡借貸監管政策情況、2019年中國網絡借貸平臺轉型分析、以及2020年網絡借貸行業前瞻等五大部分內容。(點擊【查看完整版報告PDF】

年報目錄

以下摘選自《2019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完整版)》中關於「2019年中國網絡借貸監管政策情況」部分:

監管政策概況

2019年網貸行業專項整治進入深水區,退出和轉型成主旋律。2018年12月底互金整治辦與網貸整治辦聯合下發的175號文首提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奠定了2019年整個行業清退轉型的主基調,此後多份重磅文件及多次高規格會議所傳達的網貸整治總方針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即推動大多數機構良性退出,引導部分機構轉型,2019年11月流出的83號文更是為轉型小貸公司這一出路給出了具體轉型方案。

基於這一大方向,各地監管部門加速轄區內網貸整治,特別是10月份後各地明顯加大了機構退出的力度,湖南、山東、重慶、四川、河北等多地發布公告稱轄區內沒有一家機構完全合規並通過驗收,並公示退出名單。

2019年打擊惡意逃廢債工作持續開展,監管部門及各地互金協會陸續下發了打擊逃廢債行為的相關政策文件、公示失信人名單,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其中9月下發的《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明確指出支持在營網貸機構接入央行徵信、百行徵信等徵信機構。

另外,互金專項整治工作仍在繼續開展,整個互金產業鏈均面臨大整頓,暴力催收、高利貸、套路貸等仍是重點打擊對象,2019年10月兩高兩部聯合印發的《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從司法層面明確了非法放貸入刑標準。同樣,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問題也是當前監管和市場關注的重點,9月多家知名大數據公司因違規經營爬蟲業務接連被警方調查,隨後最高院、地方監管部門、中互金協會陸續下發文件,強化個人信息保護。

全國性主要監管政策

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歷次重磅文件和高規格會議均在傳達清退轉型這一主基調,如:

從2019年1月初流出的175號文首提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拉開了2019年以「清退」為關鍵詞的序幕;

到7月初兩小組召開的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重申下一階段要以轉型發展和良性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

再到11月3日,兩小組聯合召開關於加快網絡借貸機構分類處置工作推進會再次重申下一步工作要堅定以退出為主要方向,壓實股東、平臺的責任,推動大多數機構良性退出,有計劃、分步驟限期停止業務增量,再到銀保監會近期下發的52號文明確要求「堅決遏制增量風險,穩妥化解存量風險」、「深入開展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推動不合規網絡借貸機構良性退出」。

同時,關於網貸的監管用詞在這一年也發生變化,從最開始的「備案」到4月初提出的「備案試點」再到如今的「監管試點」,這意味著監管部門監管思路發生了轉變,網貸備案將存在更多變數。

監管部門在指導網貸行業風險出清工作的同時,也為部分平臺的轉型指明出路,如:

從175號文監管給出轉型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出路;

到4月網傳的「備案試點」提到引導具備條件的網貸機構向網絡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持牌機構轉型;

再到11月初兩小組聯合召開加快網絡借貸機構分類處置工作推進會指出,引導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礎和一定股東實力的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對於極少數具有較強資本實力、滿足監管要求的機構,可以申請改制為消費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機構。

另外隨著行業出清的加速,惡意逃廢債的現象也愈加嚴重。為應對這一亂象,2019年9月初互金整治辦與網貸整治辦聯合下發《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通知明確支持在營網貸機構接入央行徵信、百行徵信等徵信機構,表示持續開展對已退出經營的網貸機構相關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要求各地將形成的「失信人名單」轉送央行徵信中心和百行徵信。

地方性主要監管政策

隨著監管層明確2019年網貸專項整治工作方向仍是風險出清,各地監管部門、地方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積極響應國家監管層要求,推動轄內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工作,加速網貸整治,如北京市朝陽區互金協會提醒網貸機構嚴格執行「三降」;山西、河南等地陸續發文表態將清退未納入實時數據監測網貸平臺;湖南、山東、重慶等多地公示清退名單。

隨著清退的深入推進,部分地區良性退出機制及配套服務也逐漸清晰,比如2019年3月,深圳市良性退出指引(徵求意見稿)出臺,指出存量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或預計未償還本金損失率在20%以下的網貸機構適用簡易退出程序,再如深圳市互金協會於6月正式推出網貸機構良性退出網絡投票系統,以「三分之二+雙過半」原則保障大多數出借人權益。

此外,部分地區對於現金貸和助貸業務監管繼續趨嚴,如浙江銀保監局下發《關於加強網際網路助貸和聯合貸款風險防控監管提示的函》,強調城商行、民營銀行開展相關業務時要遵守相關監管要求,包括核心風控環節不得外包,立足當地不跨區域等。

基於有序引導網貸平臺退出和轉型這一工作大方向,各地監管部門快速推進轄區內網貸平臺清退工作,特別是自10月份後各地明顯加大了機構退出的力度。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少已有湖南、濟南、雲南、深圳、上海、寧夏、山西等20個省市監管部門或地方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對外公布了清退機構名單,涉及網貸平臺數量多達945家。其中湖南、山東、重慶、河南、四川、河北、雲南、甘肅、山西、大連在內的十個省市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轄區內沒有一家機構完全合規並通過驗收,宣布取締轄區內所有網貸平臺。

從名單來看,包含取締類、失聯類(殭屍類)、自願退出類等,其中取締類和失聯類中不乏已出險的網貸平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各地出清加速,全國清退範圍擴大,已由已出險網貸機構逐步擴展到一些納入行政核查的正常運營網貸機構。

另外,自2018年8月全國互金整治辦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後,各地打擊逃廢債工作持續開展,並且是部分地區金融辦的重點工作之一,如:

深圳金融辦於2019年7月5日發布《關於加強深圳市網貸行業嚴重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工作的通知》,統一嚴重失信網貸借款人的篩選標準,明確網貸平臺嚴重失信信息報送流程,並於10月8日發布網貸失信懲戒第一批失信人名單,涉及74名失信人(含失信企業);

南寧互金整治辦於2019年7月16日發布《打擊網貸惡意失信行為的公告》,明確無論網貸平臺是否正常運營,借款人與投資人合法的債權債務關係均受到法律保護,不會因網貸平臺是否倒閉而滅失。

作為行業自律組織,各地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也開始採取措施打擊老賴,如:

北京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2019年1月初發起成立網際網路金融資產管理聯盟,並陸續在協會官網公示網貸機構借款主體逃廢債名單;

深圳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自7月26日起陸續公示失信人名單,截至12月底,已先後公示了二十一批涉網貸失信人名單,合計涉及失信人(含失信企業)達5136名,其中失信自然人為4964人,失信機構172家。

相關焦點

  • 維信金科維信卡卡貸:多方攜手,打擊逃廢債力度再加強
    維信金科維信卡卡貸:多方攜手,打擊逃廢債力度再加強 近年來,逃廢債是消費金融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再加上突入起來的疫情,部分平臺資產端承壓,導致不良情況激增,受到了逃廢債產業鏈的侵擾
  • 鳳凰金融旗下平臺兩次發聲 加大打擊逃廢債力度
    今年以來,網貸機構清退力度不斷加大,曾經野蠻生長、高速發展的「P2P時代」一去不返。自《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發後,網貸行業便已迎來最後的清退潮,在監管的重壓之下,全國各地都在清退網貸業務,目前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
  • 2019年網貸行業整治進入深水區,P2P平臺數量驟降七成至343家
    實習記者丨夏維蘭2019年網貸行業清退力度加大,整治進入深水區。據網貸之家日前發布的《2019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 343 家,相比 2018年底減少了 732 家,驟降七成。
  • 網貸老賴注意了!借錢不還除了上徵信,還有這些嚴厲措施……
    繼此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截至6月末在營P2P平臺為29家後,9月14日,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表示,截至今年8月末,全國在運營網貸機構為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貸餘額下降了84%,出借人下降了88%,借款人下降了73%,網貸機構數量、參與人數、借貸規模已連續26個月下降,網絡借貸領域風險持續收斂。
  • 快評|網貸歸零善後不能清零
    昔日火爆一時的P2P網貸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近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透露,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 近二十省市官宣「清零」,監管力促P2P網貸風險出清
    當前,P2P網貸領域的風險重點在於存量風險化解。要實現風險出清,關鍵在於如何維護好存量債權,有效打擊逃廢債。同時,還須進一步明確監管框架,充分利用監管科技等手段,加快建設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長效機制。監管明確整治「時間表」一段時間以來,監管部門頻頻發聲,明確網貸整治「時間表」。
  • 網貸清退分化:小贏拍拍貸你我貸清零,人人貸、玖富仍痛苦掙扎
    與成功清零的機構相比,一些頭部網貸機構仍陷於清退漩渦,邊與出借人周旋邊吃力清除存量業務。本月,玖富普惠發布「多元退出通道」,宣告根據網貸行業最新出清政策和現實環境,正式退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撮合業務。人人貸宣布清退之後,債轉通道收緊,部分出借人發現標的到期後並沒有資金到帳,錢通過正常渠道已經很難取出來。目前,在平臺開設的「應急轉讓通道中」,7折的申請難以通過,只有6.5折的通道可以緊急下車,最後成交的本金折扣可能更低。11月份,人人貸已開始進入實質性清退階段,針對有緊急資金需求的出借用戶,上線了應急轉讓通道。
  • 最新丨2019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完整版)
    2019年初尚且存活的從業機構剛剛從2018年的大雷潮中緩過神來,期待著監管政策的進一步明確和落地,迎來的卻是175號文首提「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奠定了2019年整個行業清退轉型的主基調,此後多份重磅文件及多次高規格會議所傳達的網貸整治總方針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即:推動大多數機構良性退出,引導部分機構轉型。
  • 約5000家網貸機構出局 P2P時代成過去
    自此,P2P行業備案希望渺茫,監管「清退信號」日益明確。2020年11月6日,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壓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不到一個月內,劉福壽再次宣布,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數量已於11月中旬全部歸零。
  • 銀保監堅決打擊逃廢債,人人貸、宜信、達飛升級催收手段
    逃廢債易引發金融風險,監管部門和各類機構正在採取史無前例的打擊手段遏制逃廢債亂象。撰文 | 木音 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 打擊逃廢債是防範金融風險的一項重要工作。近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要求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前瞻應對不良資產反彈,精準防控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堅決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目前,逃廢債亂象在各類金融服務主體中蔓延,無論是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還是小貸公司、網貸機構,都面臨逃廢債的威脅,這給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帶來較大隱患。
  • P2P只剩15家在運營!不要再相信P2P平臺說的鬼話了……
    在那些徹底爆發流動性的平臺裡,有的已經徹底沒救了,只能被動進入清退流程,比如圖騰貸或玖融網等等,很快宣布不幹了,並出臺方案了。還有些平臺,想要解決風險,通過上線新產品,騰籠換鳥地通過加息推廣新產品,補充流動性,苟延殘喘至今年,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全國僅剩的3家P2P是誰一平臺官宣P2P業務清零
    全國僅剩的3家在營P2P究竟是誰?答案是……網貸行業的大清退已進入最後的「倒計時」。近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的重大成效,提到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國內在運營平臺已近「全滅」。
  • 清退工作已經接近終點 達飛為出借人提供多元化兌付
    編輯: P2P全面清退大局已定,目前已經接近終點,近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達飛平臺清楚地知道,困局之下,唯有主動求變才有機會自救,在開展新業務之後,達飛選擇為出借人提供多元化兌付幫助客戶更快地退出。
  • 草根金融哀歌無聲:不要哭,惡意逃廢債者會笑
    隨著整治的持續與深入,草根金融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越來越多的平臺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公安機關的介入,則讓這場出清變得更為殘酷。據銀保監會統計,截至2019年末,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248家,較年初下降76%,機構數量、借貸餘額及參與人數連續18個月下降。
  • P2P網貸平臺的本質是什麼?
    p2p網貸的模式是從國外傳到國內來的,本質上是一種點對點的借貸交易體系。比如說張三需要用錢,而李四手裡面有錢,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李四的錢借給張三,但是中間需要一個擔保方。一個信用中介,以保證張三可以按時把錢還給李四,但是現在我們會發現國內p2p網貸平臺,從五千多家到現在清零,為什麼原來是普惠金融創新的網際網路金融,會變得現在一地雞毛,全部變成清退呢?
  • 達飛雲貸強力打擊老賴群體,逃廢債行為將無處遁形
    (原標題:達飛雲貸強力打擊老賴群體,逃廢債行為將無處遁形)近年來,逃廢債行為時有發生。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失信被執行人的總數已經達到了1591萬人次,打擊老賴群體已經刻不容緩。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超30家P2P接入徵信微貸網最新進展
    一、監管動態:超30家P2P接入央行徵信 反洗錢專業委員會成立上海公示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 8項目涉及13家機構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對外發布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對8個擬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應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近二十省市官宣「清零」 監管力促網貸風險出清
    要實現風險出清,關鍵在於如何維護好存量債權,有效打擊逃廢債。同時,還須進一步明確監管框架,充分利用監管科技等手段,加快建設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長效機制。監管明確整治「時間表」一段時間以來,監管部門頻頻發聲,明確網貸整治「時間表」。
  • ...釋放9大政策信號:房住不炒、強化反壟斷、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9大政策信號: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不急轉彎;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房住不炒;強化反壟斷;穩定宏觀槓桿,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等等。  1、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背景下,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網貸出清不是失信人盛宴 失信懲戒層層加碼
    日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透露,網貸平臺的專項整治工作可能到今年年底就會基本結束,轉入常規監管,而出借人的資金還有8000多億沒回收。如何妥善處置高達8000多億的網貸平臺存量債權便成為此次專項整治「最難啃的骨頭」:一方面,未到期債權導致債務關係解除困難; 另一方面,債務人逃廢債導致催收款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