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網際網路格局,BAT似乎永遠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幾乎所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公司,背後幾乎都有BAT的身影,例如外賣巨頭餓了麼背後是阿里巴巴,美團背後是騰訊,影視平臺愛奇藝背後是百度等等,能夠游離在BAT體系之外,並且活得足夠滋潤的網際網路企業可以說屈指可數。
北京時間9月29日晚間,搜狗宣布,已就私有化交易達成最終協議,將成為騰訊控股的間接全資子公司。該項交易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完成後,搜狗將從紐交所退市。對於這一消息其實業內並不奇怪,因為早在今年7月27日搜狗就曾對外宣布公司董事會收到了來自騰訊的建議函,內容是提議以每股普通股或ADS(美國存託股)9.00美元的現金收購搜狗全部已發行普通股,隨後搜狗成立特別委員會對此進行評估。
對於搜狗,大家其實並不陌生,尤其是搜狗輸入法在過去幾年已經成為國內頂級的存在,根據iiMediaResearch(艾媒體諮詢)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4月份百度輸入法和搜狗輸入法的活躍用戶分別達到52568.2萬和52546.3萬,頭部糾紛陷入僵局;此外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搜狗搜尋引擎以16.84%的市場份額位居國內搜尋引擎市場第二席,排名第一的為佔有率高達69.55%的百度,而在搜狗身後的360、谷歌、必應、神馬的市場佔有率最高也不足5%。
值得注意的是,搜狗作為搜狐孵化的子品牌,其獨立運營源自於2010年搜狐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阿里巴巴集團以及包括馬雲個人在內的戰略投資人對搜狗進行了注資,而在2012年搜狐回購阿里巴巴所持有的搜狗約10%的股份,雙方合作就此終止;2013年,搜狐公司及搜狗公司與騰訊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騰訊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並把旗下的騰訊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併入搜狗,伺候騰訊持股比例陸續增加至40%左右,成為搜狗第一大股東,從事實控股權來說,搜狗從阿里巴巴跳槽之後,已經全面騰訊化。
那麼,騰訊為何要收購搜狗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為搜尋引擎業務,在將搜搜業務併入搜狗之前,騰訊就一直試圖與百度在搜尋引擎市場分羹,但最終結果大家都看到了,而收購搜狗讓騰訊在搜尋引擎市場有一個紮實的基礎,藉助搜狗搜索以市場第二的身份與百度繼續在搜尋引擎市場競爭;其二為輸入法市場,QQ輸入法大家並不陌生,但目前主流輸入法市場分別是百度、搜狗和科大訊飛,收購搜狗能夠騰訊直接成為第二大輸入法,與百度輸入進行競爭;其三為搜狗擁有微信搜一搜業務,收購搜狗能夠進一步加強二者在該業務的深層次合作;其四為自媒體平臺,目前字節系與百度系穩居行業前列,而騰訊與搜狗的自媒體平臺並不怎麼出色,雙方合二為一能夠為其在與字節系和百度系的競爭中注入一劑強心劑。
2017年11月在美紐交所上市,不到三年時間裡退市,對於搜狗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不得而知,而騰訊素來以充值、會員而著稱,很多網友也調侃:搜狗輸入法要會員制了,充會員,各種輸入法皮膚隨便用;充會員,開通詞彙記憶功能…可以說確實很好玩了。那麼你們是如何看待騰訊收購搜狗一事呢?對於國內網際網路格局來說是好是壞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註: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侵權刪圖;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