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曾住過一段時間平房,裡頭的院子中央拉了一根繩,用來晾衣服,記憶中的午後,總有明亮的陽光,陽光下面,一排衣服隨風飄蕩,和風一起來的,還有衣服散發的肥皂香氣~
半島君喜歡蹲在一旁看奶奶洗衣服,一盆水,一盆髒衣,奶奶跨坐在水盆前面,盆裡斜插著一塊搓衣板。
層層疊疊的衣服堆在一起,先一件件打溼,然後往搓衣板上一搭,開始打肥皂,家裡的洗衣皂,用的是扇牌。
齊整的長方形,半透明,淡黃色,一塊塊用薄薄的油紙包著,拿在手裡聞香味不大,但洗完的衣服上,那股皂香卻意外地能夠停留很久。
那時候上學,統一規定穿白色的膠底布鞋,同學們在一起,總要比比誰的鞋子最白,每次在外面瘋跑完弄髒了鞋,我都要回家求奶奶幫忙刷鞋。
鞋面浸水,拿一把刷子打溼,先在肥皂上刷兩下,然後開始刷鞋面,「唰啦,唰啦」,泡沫隨著悅耳的聲音湧動...
從那時起,我就種下了肥皂情結,喜歡用肥皂洗手,那種肌膚微微發緊的澀感,混合著一點嬰兒襁褓的溫柔皂香,簡單質樸得令人安心。
近百年歷史的蜂花檀香皂
洗面奶還沒普及的時候,全家人都是用香皂洗臉,能用來洗臉的香皂,可以說是香皂中的翹楚,那時,常常躺在我家洗臉池旁邊的香皂,叫蜂花檀香皂。
皂體用金咖色的印花紙包裹,外加一條黑金腰封,折成條狀的說明書和腰封成十字對稱,二者交疊處有一張金色的花形貼,每次拆開包裝,都頗有儀式感:
小心揭下的花貼,順手貼在額頭上,像一枚獎章,然後拆腰封,打開包裝紙,一塊濃香撲鼻、印有BEE&FLOWER BRAND的檀香皂就在眼前。
打開不久,那股獨特的香氣令人著迷,據說制皂時,在天然檀香木的基調上,加入了茉莉花香和柑橘果香,形成了一種濃鬱的典雅香氣,放在房間裡一會,已如香薰般令人愉悅安定。
年復一年地用檀香皂洗漱,那種老上海的風情便薰染到了心裡。
如今的上海已是魔都,是國際化的大都市,是華燈璀璨的摩天大樓,是風譎雲詭的金融中心,而在我心裡,上海依舊有一塊地方屬於舊時回憶,屬於《夜上海》的旋律,屬於民國名伶的脂粉,屬於蜂花檀香皂的那一縷濃香。
©theoldfashioneddaily
一塊舒膚佳帶來的安心
現在,說到香皂,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舒膚佳,畢竟,舒膚佳「12小時長效抑菌」的廣告太深入人心。
可以說,半島君的除菌意識,都是從那句「有效除菌護全家」培養來的,每次逛超市買日用品,總覺得要買上幾塊舒膚佳,才能守護家人的健康。
舒膚佳香皂的形狀有點特別,凹進去的皂體,有點像狗狗吃的骨頭,半島君最喜歡的香味是經典的純白清香型,打開藍白色紙盒,清新怡人的皂香撲鼻而來~
後來,舒膚佳出了同款香型的洗手液,雖然很方便,但我還是延用小時媽媽教用香皂洗手的習慣,由皂體在溼潤的手心裡轉幾圈,搓出一堆亮晶晶的泡沫,洗完,指縫間留有一絲清冽的香味。
讓人又愛又恨的硫磺皂
讀大學的時候,有段時間我的皮膚不太好,手臂上生了許多小紅點,媽媽知道後讓我買一塊上海硫磺皂,說堅持用一段時間可以好。
講真,第一次打開硫磺皂的包裝,那股奇怪又濃鬱的皂香讓我心生牴觸,用了幾天後,沾過硫磺皂的毛巾和浴球,曬乾後更是發出了難聞的味道。
沒想到,用了一段時間後,手臂的紅點神奇地淡化,消褪,驚喜之餘,我又查了一下硫磺皂的成分,才發現原來它是藥皂,可以抑制皮脂分泌,殺滅真菌和蟎蟲,看來,還真不能用普通「香」皂的眼光看待它。
以前,一遇到皮膚問題,動不動就想到去醫院,或者買進口的護理液調理,如果不是媽媽的建議,我根本不會想到,三塊錢的硫磺皂可以解決問題。
也許,這就是經典產品賦予上一代人樸素的生活智慧吧。
延續至今的氣味記憶
我喜歡通過香氛來調節心情,也看重自己攜帶的香味帶給他人的感覺。
也許是小時候的肥皂情結,長大後的生活裡,我依然不斷尋求那陣熟悉安心的皂香,除了習慣用香皂,我還喜歡皂感香水。
和酸感的柑橘香、甜美的花果香不同,皂感香有一種細膩的鹼性澀感,清爽裡帶著一絲微苦,能夠給人一種冷調的潔淨感覺,如果一個人攜帶著皂感香,立刻給人乾淨利落、溫和清新的好感。
▽
清冽的皂感香
讓人想起穿白襯衫騎單車的乾淨少年
小時候,我們的生活裡沒有彩妝香水,沒有香薰精油,每個人身上的味道印記,只有臉上發間殘留的香皂味,和媽媽手洗過的衣服散發出來的肥皂味。
教室裡午睡過後臉上的壓痕,操場上的追逐打鬧,放學後排隊走過的街巷,無不浸潤在那一股熟悉親切的皂香裡...
長大後的我們,也依然找尋這股香氣,以至於在挑選香水時,總是喜歡鳶尾花和鈴蘭那陣粉粉的乾爽香氣,精緻得來不刻意。
新的生活裡仍保留舊的影子,就像現在喜歡的皂感香水,香氣裡蕩著的,滿滿都是童年裡關於一塊肥皂的回憶,也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情結,在無形中,連接了我們的過去和現在。
有人說城市裡的生活無聊乏味
那麼希望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
給到你半島便利店般的溫暖
❤️最後,別忘了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