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孩出生佔比超50% 應對四老二小將是很大難題

2021-02-25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

       儘管去年二孩出生佔比超過50%,但是全國出生人口和生育率依然較2016年下降

「春節回老家,最怕被親朋好友問,你什麼時候生二孩啊?」老家在山東,如今在北京工作的高佳潔春節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公公婆婆家那邊,許多人都生了二孩,他們一直有意催我再要一個。」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二孩數量上升至883萬人,較2016年增加160萬人,二孩佔新生人口數量的51.2%,較2016年增加11個百分點,這也是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以來,首次出現二孩出生數佔比超過50%。

二孩剛至,育齡女性人口已減少

即便二孩出生佔比增長,但另一組數據卻並不讓人樂觀。2017年的全國出生人口依然較2016年下降了63萬人。為什麼二孩出生比例上升了,出生人口卻下降了呢?

「我是1994年上的小學,記得當時劃片入學,一個班40人招了4個班,等我們小學畢業時,同樣的片區,只招了3個班,每班不到30人。」在北京出生長大的,如今30歲的孫璐發現,自己似乎什麼時候都趕上了「人最多的時候」,「包括上學、高考和生孩子。」她高考那年,全北京市的考生為12.6萬人,為歷年最高,而她上初一時,新的小學一年級小豆包,到高考時只有7.3萬人參加考試。

這樣的現象不只北京一地存在。30年前的人口變化,影響著如今的出生人數。我國出生人口的頂峰值是1987年,當年出生人口為2508萬,之後開始逐年下降。這就意味著,生育年齡在20~29歲的女性數量,如今正在逐年減少。與2016年相比,去年我國20~29歲育齡女性數量減少近600萬人。1987年人口頂峰時出生的女性,到2017年時已經30歲了。

不過,即便育齡女性數量在減少,「全面二孩」政策還是對人口數量提升貢獻不小。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仍然遠高於之前數年的平均水平,比2015年多了68萬人。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都超過了1700萬大關,而分別為1786萬和1723萬,而更早一次達到1700萬大關,還是2000年的時候。

但是,育齡女性數量下降,並非出生人口下降的唯一原因。因為從人口出生率角度來說,2017年出生率為12.43‰,儘管為近十年來第二高,但較2016年的12.95‰仍有所下降,育齡女性生育二孩意願依然有待提升。

多生一個,不只是因為孤單

「與其說多生一個孩子,是不讓孩子孤單,不如說是不讓自己晚年孤單。」今年,剛剛生了二孩的劉洋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打算要二孩,是始於前年家族的一次葬禮。「老人去世時,子女在一起處理,而我突然意識到,我作為獨生子女,以後要獨自處理這樣的事情。如果我只要了一個孩子,他所承擔的壓力更大。更為關鍵的是,如果這一個孩子出了意外,我又沒有兄弟姐妹,沒有任何人有義務來贍養我,我百年之後也沒有法定繼承人,這與我父母那輩人尚有兄弟姐妹和侄子侄女不一樣。」

從獨生子女第一代到獨生子女第二代,家庭呈現「421」結構——四個老人、兩個中年人加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第二個孩子,不斷縮小的家庭規模,也讓家族繼承更加脆弱。「要第二個孩子,其實也是為了讓大寶知道,不是什麼東西都是他生來就有,心安理得,不能坐享其成,兩個家庭的財產都肯定歸他。」有要二孩的育齡女性如是說。

越來越多的育齡獨生子女,已經意識到二孩對於家庭的意義。但是,能不能懷上二孩,卻成了許多人頭疼的問題。「現在找工作都要研究生,就算高考和考研都沒復讀,最快畢業也將近25歲了。然後工作穩定下來,不斷相親,確定男朋友,裝修辦喜酒領結婚證,一番折騰下來也要二十八九歲,要孩子就得30歲了。」從海外讀碩回來的周女士坦言,「要第一胎時醫生說你已經算大齡了,要第二胎就更不敢想像了。」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3~30歲之間,生育二孩亦然,但社會整體教育時間變長,使得平均生育年齡不斷增大。有婦產科醫生表示,女性剖宮產後再次妊娠最好是在手術後兩年,這也使得不少女性懷二孩時年齡較大,並不容易,工作壓力也影響著女性生育能力。

另外,男性生育能力也影響著二孩數量。浙江省人類精子庫的數據顯示,近年到精子庫捐精的男性,精液質量連年下降,每毫升精液裡的平均精子數由2005年的1.3億左右,下降到2015年的0.67億。另一個體現精子活力的指標,會向前運動可能與卵子結合的精子所佔百分比,由2005年的56.5%下降到2015年的51.6%。在現代社會中,電磁輻射、食品中的雌激素和塑化劑、抽菸酗酒、長期穿緊身褲和泡溫泉,都影響著男性生育能力和精子質量。

應對「四老二小」將是很大的難題

生了二孩以後,劉洋發現自己再找工作並不容易。「每次人家看我簡歷,休過兩次產假,都會問,你有兩個孩子,還有精力上班麼,誰來接送孩子?」但是,如果不找工作,僅靠丈夫一個人的工資,又無法填補一家四口日常生活所需。「越往後花錢越多,比如,如果兩個孩子以後都想出國呢,總不能送一個另一個不管吧。」

「兩個孩子同時上幼兒園,學費每月就要1萬元,還不算課後輔導班,平時的吃飯、玩具、衣服。」如今已經是兩個女兒父親的黃先生說,「最關鍵的還不是錢,而是精力和社會資源,多一個孩子不是多一雙筷子那麼簡單。能否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好兩個有年齡差的孩子,能否有足夠的社會資源,公平分給她們倆,讓她們日後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或者說,我把能給她們的一份資源分成兩半給孩子,她們日後能否競爭得過獨生子女?」

更令黃先生憂心的是,等到兩個孩子十幾歲的時候,自己的父母也在七八十歲左右。到時候,自己如何應對「四老二小」將是很大的難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老年撫養比為15%,少兒撫養比為22.9%,均為2010年之後的最高值,並且,這兩個比例還在逐年上升。在一些大城市,老年和少兒撫養比更高,上海社科院的數據顯示,該市2020年常住人口總撫養負擔將超過50%,人口紅利隨之消失。重現人口紅利的一個方式就是鼓勵二孩,但這又意味著,一代育齡年輕人將背負上較大的撫養壓力,形成矛盾。

這樣的撫養壓力,不僅是養育成本所帶來的,也有置業成本。「和樓下房地產中介聊天之後,婆婆終於放棄了勸我生二胎的打算。」孫璐說,「婆婆說,要兩個娃,得多準備兩套房子日後供他們結婚,這得多少錢啊?」記者 趙昂

相關焦點

  • 國家統計局:2019年二孩及以上孩次佔出生人口59.5% 生育政策發揮了...
    在國新辦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是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還是在10‰以上,應該是很大的出生規模。2019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58萬人。但要看到,儘管出生人口是在減少的,但出生人口的數量還是很大的。2018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減少200萬,2017年比2016年減少63萬,2019年減少的人數還是下降的,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全面二孩政策早已落地,而近幾年出生人口卻在下降
    65周歲及以上人口多達1.76億人,約佔總人口的12.6%。而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創出新低。老年化率卻創出新高。第一批受計劃生育影響的單獨二孩家庭響應國家號召,紛紛加入單獨二孩隊伍,於是2014年較2013年,新出生人口增加了47萬。然而2015年卻比2014年又有所減少。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由於受30多年來的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全面二孩意義是重大的,更有利於人口結構的合理化。於是呼,符合政策尚在育齡期的七大姑、八大姨、三表妹、四表姐紛紛鼓起肚皮加入全面二孩的隊伍中去。
  • 「全面二孩」背景下浙江出生人口仍呈下降趨勢 一線專家答疑
    報告指出,新時代浙江人口發展形勢正加快轉變,面臨出生人口下降、人口流動分化加劇、人口老齡化加速、城鎮化比例持續提高等諸多新形勢和新特徵。在今後一段時期,這些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劇。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背景下,報告所提及的「面臨出生人口下降」新形勢引起較大關注。這一新趨勢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浙江近年來是如何應對的?為此,記者採訪了省內相關專家。
  • 權威統計顯示 「全面二孩」背景下浙江出生人口仍呈下降趨勢
    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背景下,報告所提及的「面臨出生人口下降」新形勢引起較大關注。這一新趨勢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浙江近年來是如何應對的?為此,記者採訪了省內相關專家。數據顯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後,浙江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大幅提高,但生育高峰期很快於2017年到來,早於政策出臺時的預期。浙江2017年常住出生人口達67萬人,粗出生率為11.92‰,2018年開始常住出生人口明顯回落。同時,自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浙江的二孩出生比例在明顯提升後趨向穩中有降。
  • 國家統計局:2019年二孩佔出生人口57%
    寧吉喆表示,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這個數字依然比較大,10.48‰的出生率相比2018年的10.94‰和2017年的12.43‰,降幅有所減少。受到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影響,2019年二孩佔出生人口比例達57%。寧吉喆提到,中國正面臨人口結構的變化,存在老齡化的趨勢,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12.6%。
  • 「全面二孩」效應消失 十大「生不動」原因戳中你了嗎?
    報告指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後,浙江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大幅提高,但生育高峰期很快於2017年到來,早於政策出臺時的預期。2017年常住出生人口達67萬人,粗出生率為11.92‰,2018年開始常住出生人口明顯回落。同時,自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浙江的二孩出生比例在明顯提升後趨向穩中有降。
  • 二孩時代已來臨,我們在給二孩取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二孩的佔比不斷提升。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其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二孩佔比連續幾年提高。 全面放開二胎是一個長期政策,二孩的比例也將越來越多,那麼我們在給二孩取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 60%的人支持放開三孩:生育政策面臨大調整
    1、出生人口大幅下滑,人口危機漸行漸近2019年出生人口繼續下滑,基本持續創1949年以來新低。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後,當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萬,2017、2018年分別降至1723萬、1523萬,2019年再下降58萬至1485萬,全面二孩政策效應持續消退。
  • 二孩時代到來五年,影響幾何?誰是低生育率背後的推手?
    要知道,2016年之後,我們已經實施了「全面二孩政策」,那麼政策實施五年後,成效怎麼樣呢?「全面二孩政策」是否提高了出生率呢我們可以直接來看看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官方統計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的出生人口數量為1786萬;2017年為1723萬;2018年為1523萬;2019年則為1465萬。
  • 關於二孩家庭難題,專研嬰幼兒羊奶粉18年的可諾貝兒有何建議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自然增長率為3.81‰,隨著國家全面開放二胎政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庭極響應政策,加入到「二胎大軍」中去。很多二孩家庭在迎來新生命享受幸福的同時,也備受二孩矛盾的困擾。在二孩家庭中,兩個孩子年齡相差較大,需求不同,矛盾自然相對較小。
  • 二孩不夠,還得生三胎?「催生」無果後,專家又提出新建議
    二孩「催生」無果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後,2016年新生兒出生人數為1786萬;2017年新出生人口1723萬;2018年新出生人口1523萬;2019年新出生人口1465萬。可見自從國家放開了「二孩」政策後,新生兒出生率不僅沒增長,而且還下降了。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出生人口減幅明顯收窄主要在於主力育齡婦女數量減幅邊際明顯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穩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數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從分孩次出生數看,2015-2019年一孩出生數分別為879、981、713、629和593萬,二孩出生數分別為658、715、892、760和747萬(2019年數據為估計),三孩及以上出生數分別為118、90、117、134和125萬(2019年數據為估計)。
  • 青春期老大遭遇二孩 衝突升級還是親子關係緩和劑?
    2019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在這其中,又有多少青春期的孩子遭遇新出生的二孩,面臨和弟弟或妹妹一起成長。  當青春期「老大」正碰上二孩時,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家庭的這一特殊時期,成了很多二孩家庭的難題。
  • 青春期「老大」遭遇二孩:衝突升級還是親子關係緩和劑?
    一瞬間,楠西驚呆了,說實話,她從沒有想到兒子會有那麼大的反應,只是心急責備了小格兩句而已。小格的哭聲,讓楠西心裡又心疼起孩子來。我還以為你只管妹妹了,把我什麼都忘了呢!」弄得楠西鼻子一酸,覺得虧待了兒子好多似的。2019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在這其中,又有多少青春期的孩子遭遇新出生的二孩,面臨和弟弟或妹妹一起成長。
  • 青春期「老大」遭遇二孩 衝突升級?還是親子關係緩和劑?
    2019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在這其中,又有多少青春期的孩子遭遇新出生的二孩,面臨和弟弟或妹妹一起成長。
  • 寧波今年人口出生預報發布 上半年戶籍人口出生率下降
    &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寧波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根據2020年上半年戶籍出生人口監測情況,市衛生健康委發布了2020年戶籍人口出生預報。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戶籍人口出生率同比下降了19.24%,二孩率下降了2.50%。
  • 2019年溫州新生兒大數據出爐,出生人口近5年來再創新低
    全面兩孩實施四周年,我市生育情況如何?1月17日,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發布2019年溫州出生人口大數據,根據市區域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統計,2019年我市新出生二孩佔出生人口比重一半以上,達54.30%,全面兩孩政策帶來的積極意義在持續釋放。
  • 開放二孩,對女性意味著什麼?
    天被全面開放二孩政策給刷屏了。單身男性趁勢呼籲大家多生女孩,有二孩的趁勢開始曬倆孩子,已有一孩的默默只轉不評。這項政策對不同的人來說能一樣嗎?我們先來為女性算算帳。(若有男性需要幫忙理清思路的,請留言約。) 首先我們要預估一下,生下第二個孩子會帶來什麼變化。經濟壓力更大是肯定的,不過這種壓力不是花在硬體上。
  • 任澤平:勞動力規模持續萎縮 2050年將比2019年大幅減少23%_鳳凰網
    1949年以來生育政策主要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一是1949-1953年鼓勵生育階段:限制節育及人工流產。二是1954-1977年寬鬆計劃生育階段:從節制生育到「晚稀少」政策。三是1978-2013年嚴格計劃生育階段:獨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雙獨二孩」政策。四是2014年至今放鬆計劃生育階段: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