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連進攻!實拍青藏高原騎兵連衝鋒

2020-12-15 新華報業網

  出擊!出擊!電視劇《亮劍》中,騎兵連長孫德勝高呼著「騎兵連,進攻!」衝向敵陣那一段,總讓人盪氣迴腸,觀眾們隔著螢屏就能感受到中國軍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血性品質。今天,我們走進青藏高原腹地,一起去感受兵哥鏡頭下的鐵血騎兵連。

  再難的路,也擋不住騎兵衝鋒的步伐。

  找準目標,刺!

  馬蹄生風,鬃毛飛揚,槍響靶落。

  苦練本領,只為勝戰高原。

  訓練離不開「無言戰友」的配合,優秀的騎兵必須做到人馬合一。

  橫刀立馬,捨我其誰?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新老《亮劍》對比:同樣是騎兵連進攻,誰更經典?這個細節看出
    「亮劍」中,騎兵連的進攻情節可謂整齣戲的一大亮點。面對強敵,孫德勝明知不敵,卻仍亮劍,與部下血戰,最後大喊一聲「騎兵連,進攻」,更令無數觀眾淚流滿面。對於新老《亮劍》,導演都投入了很大的心血來拍攝這個鏡頭,想要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鳴,那麼兩者的效果又如何?讓我們仔細回顧一下。
  • 四代騎兵人 一脈報國情
    跨越60載的崢嶸歲月,一個不變的旋律伴隨著高原騎兵一路前行。如今,當年的戈壁荒漠已經豎起了高高的紀念碑。而直到今天,那裡還有一群身負重任卻默默無聞的士兵,繼續鉚在忠於職守的陣地上。讓我們走進火箭軍某旅騎兵連,探尋四代騎兵人的成長曆程。
  • 騎兵連進攻,和尚之死,哪一段感觸最深?
    首先是孫德勝的一聲騎兵連進攻,孫德勝的騎兵連可以說是獨立團的寶貝,當初李雲龍帶領獨立團第一次打仗,他都不捨得讓騎兵連上戰場,孫德勝本人就是一個優秀的騎兵,他訓練的騎兵連更是沒話說,在面對數倍敵人時他們沒有一人退縮,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即便是最後騎兵連只剩下孫德勝一個人,他也依舊是舉著刀大喊一聲:騎兵連進攻,他一個人就是八年艱苦抗戰中千千萬萬的勇士縮影
  • 專題策劃丨無言戰友 深情夥伴——高原騎兵,熱血豪情馭雄風
    攝影/薛泉大國長劍,雷霆萬鈞;高原鐵騎,雄風猶在。1960年秋,奉中央軍委命令,從某騎兵一師和獨立團各抽調50名官兵和50匹戰馬,組建一支騎兵連,守衛我國誕生不久的飛彈陣地。60年來,這支火箭軍騎兵連出色完成了一次次重要的警戒執勤任務,書寫下輝煌,被譽為「高原鐵騎」。
  • 馬鐙與中國古代騎兵
    當馬匹和戰士結合在一起時,一個強悍的戰爭機器——騎兵誕生了。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冷兵器時代,騎兵一直是戰場上的主要兵種。研究中國古代騎兵發現,馬鐙並非伴隨騎兵的出現而同時問世的馬具。最早的騎兵並沒有馬鐙的支撐與輔助。千萬別小看這一對可有可無的小小馬鐙,它對於騎兵的作戰有著非同小可的作用。其實早在秦代,騎兵就裝備了齊全的馬鞍,勒馬之具也已經完備。
  • 中國古代騎兵的另一面—古代騎兵的武器、防具、戰術和兵源
    三、騎兵的戰術 騎兵富於機動性和衝擊力,但戰鬥力難於持久。故進攻時,多運用遷回戰術,或繞越兩側,或斷敵後路,出奇制勝,速戰速決。無論大集團或小戰術單位作戰,都是如此。昔日衛青在漠北戰役中,"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萬騎,……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李廣率百騎出擊,"令其騎張左右翼"。
  • 以肉搏贏騎兵戰,印第安蘇族騎兵咋做到的?美軍:只怪我們太廢柴
    ▲帝國時代3中的蘇族步槍騎兵蘇族的騎兵包括斧騎兵、狼騎兵、弓騎兵、步槍騎兵、塔斯雲坎徘徊者,甚至戰酋也是騎馬前進,騎兵種類非常豐富。但實際上,印第安步槍騎兵缺乏標準化訓練,作戰技巧低下,即便得到先進火器也發揮不出優勢。在過去的印第安步槍騎兵和美軍騎兵對射的記錄中,印第安人都是屢戰屢敗的。那麼為什麼美軍會遭遇如此慘敗呢?這是因為美軍騎兵走上了歧途,缺乏肉搏能力。如果我們看著名的美國西部牛仔片,也會發現這些牛仔最多只是使用套索遠程攻擊,很少肉搏。
  • 詳解胸甲騎兵、龍騎兵、驃騎兵、獵騎兵、槍騎兵
    胸甲騎兵、龍騎兵、驃騎兵、槍騎兵、獵騎兵是15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騎兵兵種。在滑鐵盧戰役中,這些騎兵悉數上場,法國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對他們在戰場上的風採做了令人血脈噴張的精彩描寫。 胸甲騎兵是裝備了胸甲、馬刀和火槍的騎兵,是中世紀歐洲重騎兵的延續。
  • 中國軍隊曾下轄19個騎兵師,一個騎兵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此時,旅長立刻打電話過來,要求李雲龍只能留下1個連的裝備和戰馬,其餘部分必須上交。 因為,旅長需要把這些戰馬和裝備,分給其他的部隊使用。隨著戰爭的部隊發展,我們的騎兵數量越來越多。起初,由於戰爭規模比較小,騎兵屬於步兵的一部分,並不算一個獨立的兵種。但是,進入40年代後期以後,隨著戰爭規模不斷擴大,騎兵部隊的數量和編制,也是水漲船高。
  • 騎馬與砍殺:諾德與羅多克的騎兵夢
    騎兵作為高機動性的強力兵種,在卡拉迪亞大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野戰無敵的斯瓦迪亞騎士、弓馬一體的庫吉特騎射手、沙漠之花薩蘭德馬穆魯克、下馬王者維基亞雙手騎兵。羅多克人在野戰中善於擺好防禦陣勢靜待敵人的進攻,在守城戰中更是一把好手,比起諾德的進攻性羅多克更像是一個防禦型國家。
  • 西方重裝騎兵在東方不受待見?鋼鐵盔甲沒有被東方採納,專家:笨
    古代戰爭連綿不斷,沒有現代戰車, 但是卻有騎兵,與東方的騎兵不同,西方的騎兵身披厚重鎧甲,他們被稱之為移動的堡壘,騎兵全身都被包裹在厚厚的裝甲之中,不止是騎兵,就連馬匹也是全副武裝。
  • 歐洲騎士團和蒙古騎兵之間的PK
    當蒙古騎兵西徵歐洲時碾壓了強大歐洲騎士團。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精銳的歐洲騎團會敗給蒙古騎兵呢?1241年4月,在瓦爾斯塔特平原上(波蘭列格尼卡附近),蒙古騎兵和歐洲騎士團在戰場上對峙。由蒙古西徵的統帥拔都帶領2萬人對壘裡西亞公爵亨利二世率領波蘭軍隊大約有4萬人。
  • 先秦時期中國騎兵和古希臘古羅馬騎兵發展的對比
    說到古代騎兵,人們腦海裡會浮現各種披甲持兵、跨騎在駿馬上奔馳縱橫的威武戰士形象:在東方,衛青霍去病統率的漢家驃騎和草原胡人騎兵的對決,開始顯露騎兵在戰場上的統治地位;在歐洲,中世紀那些手持長矛的重甲騎士是騎兵最經典的形象。
  • 古代軍事,擅長騎兵作戰的六大名將,橫掃大漠!
    騎兵一向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存在。騎兵的發展也是延續了幾千年了,由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大多數都是騎兵,古代的中國也逐漸認識了騎兵的厲害,漸漸地騎兵也作為了戰場上必不可少的戰鬥元素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古代擅長騎兵作戰的六大名將。
  • 《王國風雲3》騎兵怎麼使用 騎兵使用方法分享
    導 讀 在《王國風雲3》這款策略模擬遊戲中,騎兵是機動性很強的一個兵種,可能有的小夥伴還不清楚遊戲中的騎兵要怎麼用才好
  • 最令拿破崙膽戰心驚的博羅季諾會戰:雷霆萬鈞的騎兵衝鋒
    法軍近衛槍騎兵團的赫瓦波夫斯基寫道:「拉耶夫斯基堡被炮火摧毀得如此之徹底,以至於皇帝認為一場騎兵突擊就可以將其拿下。於是,我們漂亮的胸甲騎兵衝鋒開始了。」時間是下午3 點,騎兵軍團的衝鋒號吹響了。一開始,俄軍方面只聽到大地發出低沉的聲響,並且逐漸成為一種咆哮。
  • 古代戰場「得騎兵者得天下」,但你知道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宋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徐鈞 的詩人,寫了一首名叫《吳漢》的詩,充分的展現了「騎兵」的強大:「智謀勇略已過人,況擁幽州突騎兵。拉朽摧枯功蓋世,可令縱掠損威名。」在戰場之上,騎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擁有了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如同擁有了戰無不勝的大殺器,因此古人才會說「得騎兵者得天下」。
  • 他在《亮劍》「騎兵連,進攻」中悲壯戰死,江水不紅是執著之錯?
    但是人們卻忽略忘記了一個在《亮劍》中戲份不多,憑藉在敵陣中忘我的拼殺而血染戰袍,最後在與黑島森田騎兵連隊的最後的一戰中,儘管人數對比絕對懸殊,但是江水飾演的孫德勝以及他的不滿員騎兵連,卻給大家留下了難以忘懷的震撼記憶。
  • 《亮劍》裡八路軍騎兵子彈耗光,為何日軍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
    在古代戰爭中,騎兵一直都是戰場中的一大利器,不同的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也是有所區別的,重騎兵的裝甲堅固、裝備齊全,故其進攻時衝擊力很強,防護能力也特別強,輕騎兵的裝甲就比重騎兵少了很多,但這樣會更便於活動,將兩者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將非常有利於戰爭的勝利。
  • 《全面戰爭競技場》艾格瑪騎兵怎麼樣 艾格瑪騎兵圖鑑
    艾格瑪騎兵 「特遣... 全面戰爭競技場艾格瑪騎兵怎麼樣?全面戰爭:競技場是一款基於真實歷史背景的史詩級網遊,目前正在開放預約,很多玩家都想知道應該怎麼玩?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