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制空權尤為重要,有軍事專家說過,誰掌握了制空權,誰就能取得戰場的主動權。很多國家為了在戰爭中奪取空中優勢,都在競相研發更先進的戰鬥機。而美國屬於戰鬥機領域的佼佼者。從最初的F-86、米格-15到F-22和殲-20,戰鬥機已經經歷了五代的更新換代,擁有了更傑出的性能。目前,全世界擁有第五代戰機研發技術的國家並不多,一共才三個,分別是擁有殲-20的中國和擁有F-22的美國,以及擁有蘇-57的俄羅斯。但是,作為老牌軍事強國之一,俄羅斯早在2000年時就已宣布研發第五代國產戰鬥機的計劃。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處於試飛和調試階段,還沒用正式服役。
從T50到蘇-57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蘇-57的前身是T-50戰鬥機。其飛行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450公裡,最高時速約2600公裡,與目前其他戰鬥機不同的是,蘇-57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而它的發動機在試飛階段採用的是兩臺噴氣發動機,具體型號為AL-41F1-117S,該型號的發動機單臺推力約為15噸。據了解,在後續研究過程中,發動機的型號並非一成不變,後續將採用單臺推力約18噸的發動機,具體型號並未公布。
蘇-57可以攜帶的彈藥重量約為10噸,內置了彈倉至少有兩個,武器艙幾乎佔了整架戰鬥機的三分之一容量,可對半徑1200公裡以內的目標實施打擊。除此以外,在不需要隱身的任務中,還可在戰機外掛置炸彈及飛彈。
蘇57命名由來
早在2017年,俄羅斯高官宣布該款戰鬥機正式命名為蘇-57時就已引發過熱議。眾所周知,俄羅斯對數字「7」情有獨鍾,每當戰鬥機的研製具有重要意義時,都會以「7」命名,如蘇-27、蘇-37等。但在俄羅斯紀錄片《從T-50到蘇-47》中,其現任總設計師卻透露了名字的真正含義。
在紀錄片中,一向低調的米哈伊爾·斯特列茨親自出境,向公眾講述了蘇-57的由來。他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該款戰鬥機的喜愛,讚美之情溢於言表。他表示,這款戰機的研發就是針對美國的F-22和F-35兩款第五代戰鬥機,蘇-57包含了這兩款美軍戰機的所有優點,除了隱身和高速飛行能力,還是多用途的戰鬥機。因此,該戰機名字中的「57」實際就是「22」和「35」兩個數字之和。堪稱地表最強。
作為俄羅斯武器的最大買家之一,印度早已對蘇-57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從俄方發布的試飛視頻來看,這款戰機的正式服役和量產時間應該不遠了,不知一直熱衷買買買的印度準備好錢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