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喧囂浮華,學會享受生活!(確實如此)

2020-12-17 花盛花梅

現實中,有些人之所以感覺不出生活的樂趣,是因為他們常常不懂得如何去忙中偷閒,不知道怎樣去享受生活,他們不會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處美好,更不懂得珍惜生命賦予自己的每一分美好,不能在有限的生命時光裡盡情享受生活,以樂觀的、積極的、精神飽滿的、鬥志昂揚的心態面對生活。

相反,他們總會以悲觀、消極、痛苦、困惑、迷惘的表情去對待生活,而這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做的是享受生活。

會享受生活的人都是願意捨棄喧囂浮華的人。

他們追求簡單,喜歡自由。

晉代的陶淵明,天性愛自然,感覺在官場上就像池中魚、籠中鳥一般。

終於有一天,他不肯為五鬥米而折腰,罷官而去。

從此,採菊東籬下,種豆望南山,雖清貧卻自得其樂。

唐代的李白,為了精神快意自由,毅然遠離京都,「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宋代的蘇東坡,一生貶謫四方,歷盡波折。

剛到密州時,那裡連年收成不好,盜賊成群,他與親人常以野菜作口糧。

人們認為他過得肯定不快活。

一年後,他竟胖了,白髮有的也變黑了。

東坡說:「這裡風俗淳厚,易於管理。我常登臨山水,種菜捕魚釀酒,樂在其中。」

學會享受生活,並不是意味著去花天酒地,過懶漢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

也不是要我們不思進取,不去辛勤耕耘

更不是說要我們停留在原有的成績與功勞簿上,不再奉獻,不再付出。

相反,它是要我們在盡情地享受前人創造的一切美好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造出更大的成就。

享受生活,是要我們盡情地吃好、玩好、休息好,養好自己的身體,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保持健康積極的狀態,以更大的熱情和活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愉快地工作,也愉快地休閒。

散步、登山、垂釣或乾脆就坐在草地上或海灘上曬太陽。

在做這一切時,使雜念中斷,使煩惱消散,使靈性回歸。

人的一生中什麼最重要?

答案是健康和快樂。

很多人為了事業而奔波勞累,可畢竟我們不是機器,我們需要停下來休息,所以要做到勞逸結合,要知道,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

你可以在工作的同時抽出一定的時間,去陪陪家人,去逛逛超市,轉轉書店,去大自然中走走,給朋友打個電話,敘敘舊

要麼泡一杯香茗,一邊慢飲一邊欣賞優美的樂曲、動情的電視劇、皎潔的月光……那該是怎樣愜意的美事啊!

不要追求奢侈的日子,更不要追求糜爛的生活

要學會像品嘗美酒和蜂蜜一樣地對待生活。

美酒一頓兩頓喝足了,就會傷胃口

好日子一天兩天過完了,就再也感覺不到日子的甜美。

要知道時光恆久,享受是一輩子的事,快樂地生活到老才是真正的享受。

相關焦點

  • 畢淑敏: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
    其實畢淑敏早已為我們給出了答案:「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時相濡以沫的一個糕餅,患難中的心心相映的一個眼神。」褪去浮華,幽香方現幸福同人的高低貴賤無關,同人的財富多少無關。然而喧囂浮華同熱鬧都不過是一時的雲煙,繁華落幕,曲終人散,留下的是落寞,一如香菸一般,星子燒得發亮,層層剝落,到頭來只有落入塵埃的灰燼。幸福總是在暗淡之處,在那裡,人的內心溫柔又純淨,感情單純又美好。
  • 張岱:喧囂浮華是我,曲終人散也是我
    他在錦繡堆裡長大,心安理得的享受舍美婢鮮衣駿馬,那時他以為這些是人人都有的東西。張岱紈絝但不痴愚,他幼年聰慧,尤擅對對子。一次文學家陳繼儒以「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來考他,還是個孩童的他立刻工整對道:「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陳繼儒大喜,連呼張岱為小友。
  • 學會放棄和等待,放棄一切喧囂浮華,等待靈魂慢慢地安靜
    3.走過的路,就是你編織的生活,我們無法預知以後的路途,但是,我們能把握現在的自己,珍惜身邊的一切,腳踏實地的走,走好自己的路,不要在生命裡給自己留下遺憾的風景。跑得再快,也快不過時間;走得再慢,時間也不會催促。活得風光豔麗容易,想要活得優雅從容卻很難。
  • 人生,學會捨棄,學會歸零(深度好文)
    人生確實是這樣,但當我們經歷得太多,把一切都放在心頭,當我們得到的太多,什麼都不捨棄的時候,我們的意志和精神難免會受到 削弱。所以,人生不能去一味地經歷,一味地獲得,不管我們某一段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也不應該總是掛在心頭,影響自己以後的生活。
  • 收納哲學丨享受簡單生活 不僅要學會斷舍離,更要堅持「性冷淡」收納法
    家庭收納整理這一人生必修課,從一個人家中的模樣就能夠看出個人對生活的態度。熱愛生活的人,家裡往往收拾的有條不紊。但是收納整理也是一件費心的事情,畢竟每個人的時間和經歷都是有限的,有孩子的家庭更是如此。  斷舍離,是個舶來品,是由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生活概念。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不需要的物品,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其宗旨是,使人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捨棄對生活無用的物品,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
  • 學會斷舍離:人生有所求,也有所不求
    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覺得那些應該捨棄的東西不屬於自己,它們應該有更好的去處。 當然,這也有可能只是在為自己捨棄它們尋找的一個理由,為的是讓自己心裡好過一點,畢竟那些存在之物皆與自己有那麼一段緣分。些許隨意的捨棄,到底是自己辜負了它們。
  • 人生躍遷,需要學會捨棄
    你要做的就是,將那些以前行得通的方法、能創造出成績的思路、令你感到自豪的能力、支撐你前進的信念——統統都捨棄。因為以前行得通的方法、思路、能力、信念,在今天不一定行得通用。如果你想要享受幸福的人生,就必須捨棄以往的成功模式,以及認為理所當然的理念,開闢出一塊容納「新方法」「新思維」的空間。
  • 學會生活,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簡單生活,對待生活的態度
    現代生活中,懂得把生活簡單化的人,往往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運籌帷幄的處事本領,不管去到那裡,他(她)們都散發著無法阻擋的魅力,往往也是活得最瀟灑、最輕鬆、最自由和最幸福的。生活是比生存更高層面的一種狀態。
  • 社交恐懼不是病,而是從孤獨中享受生活的最好姿態
    為了贏得他人喜歡和關注,為了得到更多所謂展現自己的空間,你就不得不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又一個尷尬的處境中,即便心裡難受也要學會社交的主流氛圍。可是,這不是你要的。你只是喜歡獨處時的放鬆自然,在這種氛圍下,你才能更好地展現自己。雖然有點孤獨,但何嘗又不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最好姿態?什麼是社交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呢?
  • 一批日本年輕人正在捨棄社交軟體,拒絕聚會,享受豐富的「安靜」
    有的時候覺得生活太苦了,在社交軟體上看點笑話或者是搞笑的新聞能夠緩解一下。筆者下班回家之後,本來想著回去看會書,豐富一下自己。但還是不自覺打開了社交軟體,一玩玩到了快睡覺的時間。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
  • 品味收藏,享受慢生活!
    而近年來,人們對「慢生活」、「品質生活」的嚮往與渴望越來越強烈,人們開始反思,成天忙忙碌碌,到底為什麼?難道追求幸福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拼命掙錢,就是把自己忙死?於是回歸傳統,回歸優雅,回歸休閒品味,回歸詩意生活的聲音又屢屢掀起浪花。傳統的中國文化倡導: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 做人,不應被生活所享受,而要學會享受生活
    人生在世,享受生活每個人都會,但享受也有高低之分。大享受是進入心靈的暢通;小享受是坐在一個角落點小錢的滿足感。人要懂得好好享受最難得!如果說生活是一桌酸、甜、苦、辣、澀味俱全的菜餚,那麼不會享受,就不能品嘗它的獨特風味,就不能品嘗這多姿多彩的人生美味。
  • 心理學:斷舍離,通向極簡生活,女人必備的3條黃金法則
    其實,我們生存生活所必需的東西本身就是非常有限的,我們以為不可或缺、不忍捨去的東西,有很多其實是可有可無、甚至無需擁有的。 可見,信息爆炸時代的我們,需要斷舍離的,不僅僅是生活中不必需的無用之物,更重要的是捨棄和放下那些糾纏無果的感情、繁雜冗亂的工作。
  • 韓劇推薦:遠離城市喧囂,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剩餘公主》
    看完這部劇其實覺得我們很有必要地遠離一下城市的喧囂,好好地去感受當下的生活,愛情也是如此。對於這部劇而言,主人公就是一條美人魚,她名叫艾琳,她極度崇拜羨慕人類的生活方式,當代所有娛樂活動樣樣擅長。一次意外,她救助了一直愛慕崇拜的知名主廚權時京,於是終於下定了決心,要變成人類追尋幸福。
  • 長真真人譚處端:勘破浮華清虛做
    浮華,指表面上的華麗或闊氣,不務實際,虛浮不實。有人貪戀浮華,在花花世界裡醉生夢死,終將沉淪在熙熙攘攘的浮華之中。因此,全真道祖師之一、長真真人譚處端在《水雲集》中有言:「勘破浮華清虛做」。浮華的人,會給人一時的激情和快感,但經不住時間的衝刷。
  • 在喧囂中慢下來,才能發現生活的美
    生活從來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這話人人都知道,可是,究竟該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呢?知名作家蔣勳老師對美學很有研究,他寫過很多優美且富有哲理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叫《所謂美感,就是在喧囂中慢下來》,讓我感觸頗深,也很有共鳴。文中著重提到「悠閒」二字,並對這兩個字進了拆解,非常有意思。按蔣勳老師的解析,「悠」的底下是指心靈的狀況,是一個跟自己心靈的對話過程。
  • 人生,學會放下
    在隨順的心態中,才能學會和時光相處,才能看懂生活的喧囂之外,還有一個更為寧靜的世界。漸漸地,你放慢了腳步,開始接納、包容生活的不如意,開始刪繁就簡放下一些浮華。當你放慢了腳步,生活的節奏也開始不急不緩,有閒心品一杯茶,有雅趣玩一枝花。在慢煮的時光裡,內在變得從容不迫,靈魂也漸漸豐盈了起來。
  • 減法生活:人生,就是一個刪繁就簡的過程
    而人生,也是如此。經歷浮世繁華,驀然回首,人生到最後無非是刪繁就簡,去偽存真,去追求內心世界的堅定與完滿。極品致的人生,一定是素與簡。紛繁複雜的世間行走,我們需要擁有超越物質之上的精神大美。那麼人生就需要做減法,剔除諸如貪念、嗔痴等多餘的枝椏,使其趨於簡明而澄澈。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她第一個舉起了歐美「新簡樸運動」大旗:生活簡單就是享受(Simplify Your Life)!她的理念成為歐美當今最流行的生活新觀念:生活簡單就是享受,就可養生,就能在喧囂浮躁的世界裡得到心靈的寧靜安詳,健健康康一輩子。「大」不見得就好,「多」也不見得就是富有,唯有簡單自在,生活才真正是一種享受!她的理念還是眼下全球提倡的「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festyle)」的源頭。
  • 國內適合獨自旅行的景點,遠離喧囂享受慢生活,南潯古鎮上榜
    如果你想旅行,可以來廈門找個地方享受悠閒時光。很多喜歡旅遊的人都去過廈門。 這是他們可以放空自己的地方。 無數古色古香的建築,拿起相機都是大片。 小店一家一家很新鮮。 如果你累了,進任何一家店都能感覺舒服。 一束鮮花在拐角處映入眼帘,還有從某處飄來的咖啡香氣和耳邊聽到的不知名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