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婆婆有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這個事情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有義務幫忙帶的,有的人說看情況,不過一點大家倒是挺贊同的,就是不管婆婆幫不幫忙孩子,都必須給她養老,這是法律規定的。
當然婆婆帶孩子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其中一名網友的答覆讓我印象深刻:「婆婆帶孩子啥情況呢,你讓帶她不想帶,你不讓帶她非要帶,你真讓她帶她又非要你感恩戴德,你真不讓她帶,她就生氣了。倒是有無怨無悔一心付出,還忍辱負重的婆婆,那她多半會碰到覺得幫我帶孩子天經地義的媳婦兒。總結下來,婆婆帶孩子,不是媽委屈就是媳婦……」
所以,面對帶孩子這個問題,需要一家人好好協調,反正家和萬事興嘛。
讀者王娟因為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和婆婆關係鬧僵了,一度不想跟她來往。
王娟比老公大3歲,結婚的時候28歲,在小縣城無疑是很晚的。她身材不好,偏胖,五官不出眾,高中學歷,家庭條件也不算好。但是她要求很高,心比天高的,總是想嫁個高富帥,王娟覺得自己打扮下也算個大美女,性格也算溫和,肯定能嫁得好。她談過好幾場戀愛,都是男方甩的她,她覺得自己很委屈。
後來不得已開始相親,相親了好幾個,她看到現在的老公大壯時,好像有些好感,因為大壯看起來很有安全感。大壯比她小,但是當地流傳著「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因此兩個人相互有好感,年齡也就不是問題了。兩個人見了幾次面,不到半年,家長就催兩個人結婚。
王娟家裡有個弟弟,大壯家裡有個妹妹,大壯家庭條件相對好點,彩禮給了15萬,在鎮上有一套小樓,就這麼結婚了。
結婚後,王娟沒多久就懷孕了,她覺得上班累,就辭職在家玩。老公每個月賺五六千塊錢,王娟攥著她的工資卡,她喜歡吃零食,經常買好多,蛋啊肉啊想吃啥買啥。
婆婆來看她的時候,經常是幫忙洗衣做飯拖地,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婆婆節儉慣了,看到茶几上一堆一堆的零食,免不了覺得心疼,她偶爾抱怨兒媳亂花錢,說不如好好攢著。而年輕人是喜歡享受生活的,有錢就想著趕緊花了,所以王娟很討厭婆婆,說她管得寬。
懷孕的時候,婆婆說生下孩子幫忙帶著,反正她就一個兒子,王娟也覺得帶孩子是婆婆的應盡義務。等到她生下兒子,婆婆伺候完月子後,就說身體不好回老家了。而王娟不上班,也不想帶孩子,覺得帶孩子太累了,於是堅持讓婆婆幫忙帶。婆婆勉強來了後,結果她嫌棄婆婆不會帶孩子,覺得她不科學,方法老舊,為此兩個人經常吵架,老公在中間勸都勸不住。
最後,婆婆受不了了,自己回家了,王娟又開始說她不願意帶孩子。說實話,跟婆婆住一起的時候,婆婆還是挺不錯的,家務活搶著幹,兒媳想吃什麼都儘量滿足,有時候兒媳提個什麼要求,婆婆都會自覺改正。當然人老了,多少有些壞習慣,比如說婆婆喜歡嘮叨,偶爾抱怨一兩句,王娟就受不了,在老公面前說婆婆這不好那不好。
她老公其實也知道母親的為難,覺得王娟有些矯情,但都娶進門生了孩子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其實王娟自己不上班,帶帶孩子也還行,但是她就是不願意上班賺錢,也不想一個人受累,所以把所有的錯都怪到了婆婆身上,說以後不給她養老了。逢年過節她能不回婆家就不回,若是真的要回時,也總是趕著早回家,嫌棄老家太髒了。
過年錢她都不願意給婆婆,給自己娘家媽媽和弟弟倒是不少,老公沒辦法,只能偶爾拿點自己的獎金給母親,要不太說不過去了。
今年過年,王娟又不想回家,還說婆婆沒有幫忙帶孩子,孩子都不願意讓她抱,這次老公硬氣了,說若是今年不回去,就讓她回娘家吧,愛待多久就待多久吧。王娟雖然表面蠻橫,但骨子裡還是挺軟的,一般都是老公讓著她,這次看到老公生氣了,她也有自知之明,想著去就去吧。
到了婆家,婆婆和小姑子做了一大桌子菜,她只顧看電視,到了飯店開始吃飯了,王娟懶洋洋的起身。看到桌子上有一盤香菇炒肉,小姑子說:媽,你不喜歡吃這個,我幫你挪到旁邊吧。
王娟很驚訝,因為在她印象中自己愛吃香菇,婆婆經常做,為了節省,通常只做一個菜,婆婆也沒有說自己不喜歡吃啊,她還以為婆婆很喜歡吃呢。她感動了,知道婆婆是為了遷就她的口味而已,想到自己對婆婆的做法,難免有些太過分了,哪怕不幫忙帶孩子,也不能不孝順啊!
情感小結:古人說「娶妻當娶賢」,一個賢惠的女人才會讓家庭發展的更好。王娟沒有上班,也不想帶孩子,還對婆婆很不好,搞得家裡是烏煙瘴氣,非常不和諧。好在她還是有良心的,知道婆婆是為她好,希望以後能好好孝敬老人,不要再矯情了!
(情感圖片來源於網絡,和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