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

2020-12-13 扎心一分鐘

#情感#

1.「要為自己而活」的老人

前段時間,一個名叫蘇敏的阿姨火了,她以自駕遊的方式實現了「逃家」的理想。

旅途中,阿姨一路走一路拍,把所見所聞發到網上,引來不少同輩人的羨慕和效仿。

於是乎,越來越多的阿姨們發出內心的吶喊:拒絕淪落成「帶娃機器」!我們也要為自己活一回!

要為自己而活這話聽起來一點毛病也沒有,但得喊的合時宜。

就像蘇敏阿姨,她之所以能勇敢邁出這一步,是因為靠自己攢夠了費用,另外,一直靠她照看的外孫也上了幼兒園。

如此,她才能輕鬆啟程。

但有些老人只看到了人家自駕遊的勇氣和快樂,卻忽略了人家啟程之前的條件和前提,盲目效仿,結果悲劇了。

2.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

最近就收到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

故事來自粉絲雲珊的私信,雲珊在私信中哀嘆,自己最大的悲哀就是遇到了一個「走在時尚前沿」的婆婆。

雲珊29歲,生活在北方的一個小城,兩年前跟大學同學的老公邁進婚姻。

雲珊說,大學畢業後,老公帶她去他家,第一次見婆婆,婆婆身上那種撲面而來的「時尚氣息」就讓她有點眩暈。

婆婆五十多歲,化著濃妝,短裙長靴,與之相比,雲珊簡直土了太多。

剛開始,她也沒有多想,有個年輕時尚的婆婆也不錯,說不定將來更容易相處,還能以「姐妹」相稱。

但婚後雲珊才發現,當初自己的想法是多麼幼稚與可笑。

雲珊婆家家境不錯,婚後跟公婆同住在一所二百多平的大房子裡。

公婆年輕時候做生意,兒子大學畢業後,他們便安心享受晚年。

公公報了老年大學,而婆婆則不走尋常路,她既不去廣場跳舞,也不去扭秧歌,而是每天在家抱著手機拍視頻,日常做飯拍,洗衣服拍,拿快遞也拍。

說起快遞這件事,雲珊心裡總是窩著一股無名火。婆婆是個購物達人,每天不知往家拿多少快遞盒子。

婆婆買些什麼呢,無非是給自己買化妝品、衣服。

雲珊之所以窩火,是因為有一次她買了一個幾千的包包,婆婆評價了一個字:土!

唉,她買的就洋氣,兒媳買的就土!婆婆明擺著沒把她這個兒媳放在眼裡,雲珊總是這樣想。

今年,雲珊懷孕生子,婆婆提前給兒媳預定了月嫂,這讓雲珊很感動。

但孩子出生後的第三天,婆婆就收拾行李說要去旅遊,順便去南方的女兒家小住一段時間。

這個決定還真是刷新了雲珊的三觀,兒媳坐月子,婆婆要去旅遊?

婆婆的理由是,前段時間她總是感覺渾身無力,去醫院看了看,醫生給出的建議是要多外出散散心,不能每天窩在家裡。

而小姑子家在南方,那裡四季如春,正好也能調理身體。

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

雲珊心中的不悅都寫在了臉上,婆婆則說,月嫂都給你找好了,人家才是專業的,我這個老太太在家只會添亂。

不給雲珊商量的餘地,婆婆就拉著行李走人了。

對此,公公勸說雲珊不要跟老人計較,老太太本就是這樣的人,而老公也勸雲珊,不要氣壞了身體,坐下了月子病。

但不管別人怎麼說,雲珊總覺得婆婆輕視了自己和孩子。

婆婆一路南下邊走邊玩,最後到了南方的小姑子家住了一年多。

一年多後,婆婆回來了。

而此時雲珊的寶寶也一歲多,正是牙牙學語的時候,見了親奶奶,竟然喊了一聲「大娘」。

全家人都笑起來,婆婆自信地說「是不是因為我看起來太年輕了,寶寶才這麼喊我!」

雲珊賭氣說「因為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奶奶!」說完就抱著孩子走了。

雲珊去哪兒?當然是回自己家,在出了月子之後,雲珊就發誓要離開婆婆家,於是用積蓄首付買了一套小房子,從此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

後來,婆婆幾次想見孫子,雲珊總是找各種理由不讓見。

雲珊說,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跑出去躲清閒,未曾盡過一點兒奶奶的責任,如今憑什麼讓她白白撿一個奶奶來當!以後孩子沒有奶奶!

就這樣,因為婆婆的一場旅行,婆媳關係徹底鬧僵了。

3.有些事開場時是喜劇,結果卻變成了悲劇

王朔在《一聲嘆息》裡寫道:有些事隆重地開幕,結果卻是一場鬧劇;有些事開場時是喜劇,結果卻變成了悲劇。

雲珊的婚姻,以及婆媳關係,從最初來看,明明是一手好牌,是一齣喜劇,婆家富有,跟老公又是青梅竹馬的大學同學,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

然而這齣喜劇,最後卻被「聰明」的婆婆改寫成了悲劇。

如果沒揣測錯的話,婆婆以調養身體為名外出旅遊,其實不過是一種藉口,目的是為了逃避伺候月子及帶娃的麻煩。

這樣的婆婆是自私的,「要為自己而活」沒錯,但當晚輩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時,長輩還要喊「要為自己而活」,那麼勢必會寒了晚輩的心。

從法律意義上來講,婆婆並沒有幫兒媳帶娃的義務。

但婆婆幫產後兒媳帶娃,絕不僅僅是義務那麼簡單,裡面糅雜著一種叫「情分」的東西。

缺失了「情分」的婆媳關係,總是別彆扭扭,是是非非。

再說雲珊的做法,也有不妥之處,婆婆固然沒有在關鍵時刻親力親為幫自己,但至少幫自己請了月嫂。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即便不當成湧泉相報,至少也不該翻臉不認人。

另外,大人之間的恩怨不管多少,孩子終究是無辜的,作為媽媽不該擅自剝奪孩子喊奶奶的權利。

「說走就走的旅行」聽起來刺激又浪漫,但是當家中尚有羈絆的人與事時,還是暫緩出走的計劃吧!

所有的雪中送炭都勝過錦上添花,關鍵時刻能陪在重要的人身邊,才是人生最美的風景!

文/無筆

對於故意找藉口不幫兒媳帶娃的婆婆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鄰居趙大媽前兩天一把鼻涕一把淚地來找我訴苦了,原來是因為兒媳。趙大媽當年為了給兒子結婚買房,每天起早貪黑地打工掙錢,終於給兒子成家了,趙大媽的的身體也累垮了,常年吃藥。
  • 婆婆沒帶孫子,兒媳3年不叫媽,收到結婚紀念日禮物兒媳知錯
    01生活中,老人幫子女帶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爭著帶的局面。其實「一代管一代,誰生的誰帶」,帶孫子並不是老人的義務,也不是他們不懂得享受生活,而是父母對晚輩的愛和體諒。眾所周知,成家有娃後,生活成本驟增,如果家裡只有男人一人掙錢養家,那麼經濟壓力會很大。
  • 婆婆還不願幫兒媳帶娃?你晚年過得好不好,全憑兒媳一句話,現實
    文|文兒在現代生活中,婆婆不幫忙帶娃為什麼這麼遭兒媳婦的惱恨。因為很多寶媽在剛生產完就需要趕緊去工作賺錢,而剛出生的孩子需要人照顧。如果婆婆拒絕的話,寶媽就要親自待在家裡照顧孩子,那麼經濟來源就少了一份,生活壓力也會加大。
  • 自費帶娃的婆婆,兒媳與之翻臉,只因其轉發了一條朋友圈
    「自費」帶娃的婆婆,兒媳與之翻臉,只因轉她發了一條朋友圈徐阿姨今年58歲,如果用「一兒一女」來衡量人生是否圓滿的話,她算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女兒女婿條件不錯,也住在同一個城市,關係一直都很好。平時買什麼東西,都會想到兒媳,兒媳想吃什麼都會去做,甚至有時晚上十一二點只要兒媳開口叫她做,她也會起來。生孩子的時候,月子更是伺候得體貼入微,如果上廁所她能代勞的話,她可能都心甘情願。
  • 「你當年給誰帶娃,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婆媳矛盾是每個家庭都避免不了的問題,婆婆和兒媳仿佛是一對天生的冤家,針鋒相對中,老公是兩邊都受夾板氣的一位,實際上,老公並不是最可憐的,孩子才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你當年給誰帶娃,現在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賀敏是個80後寶媽,當年懷胎十月的時候,自己母親正趕上骨折住院了,賀敏問老公,能否讓婆婆來幫自己來帶娃,老公說,婆婆早就盼望著抱孫子了,肯定願意來幫忙。
  • 婆婆到底該不該幫忙帶娃
    所以我特地找了出來,有需要的寶寶可以複習。想看小說的寶寶可以去小號「掌心風月」,下午三點有新原創。1怎麼說呢?在這方面,我生孩子前後的看法完全不同。以前沒生孩子時,我覺得婆婆沒有帶孫子的義務,兒媳要求婆婆幫忙,不幫帶就撕逼,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是典型啃老行為。是嚴重的不孝。
  • 「婆婆不幫你帶娃,你會給她養老嗎?」寶媽的回覆惹爭議
    細看這些矛盾,最主要的不外乎帶娃和贍養這兩個突出的問題,如果將這兩個問題擺在明面上來說,或許就能夠直擊「婆媳痛點」。可如果將「帶娃」和「贍養」之間冠上條件關係,那會怎麼樣呢?「婆婆不幫你帶娃,你會給她養老嗎?」
  • 興起的江浙兩頭婚:受益的是兒媳,婆婆再也逃脫不了帶娃的責任!
    像這種兩頭婚的家庭通常會生育兩個小孩,他們生下的第一個孩子隨父姓,然後交由男方家庭撫養為主。而生下的第二個則是隨母姓,由女方的家庭撫養為主。近些年來
這種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被當地人俗稱為「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其意思也就是女兒不用出嫁,你家也沒有娶外姓媳婦。
  • 寶媽生娃後,「機智婆婆」會主動承擔這些工作,婆媳關係肯定不差
    比如說,在她們生了孩子以後的那段日子裡,家人的對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彼此間日後的相處關係。婆婆和坐月子兒媳同睡,半夜孩子哭了卻鼾聲不減,兒媳:大可不必閨蜜靚靚生完孩子十分虛弱,按照醫生的建議要住院一個星期,可是靚靚的婆婆卻說:「在醫院哪有在家好,咱們還是回家坐月子吧!可不能再讓你遭罪了!」聽到婆婆這麼說,靚靚乖乖地出了院。
  • 「不給錢就不給看娃」,兒媳打工央求婆婆帶娃,婆婆做法讓人心寒
    現在這個社會,婆婆帶娃已經是一種常態,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物價越來越高,家裡一個人的工資難以支撐全家的開銷,因此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經營這個小家。可有的婆婆覺得,帶孫子不是自己的義務,甚至還有的說出來不給錢就不給看娃的情況。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兒媳不跟她來往,聽到小姑子的話,她感動了
    無意中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婆婆有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這個事情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有義務幫忙帶的,有的人說看情況,不過一點大家倒是挺贊同的,就是不管婆婆幫不幫忙孩子,都必須給她養老,這是法律規定的。當然婆婆帶孩子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其中一名網友的答覆讓我印象深刻:「婆婆帶孩子啥情況呢,你讓帶她不想帶,你不讓帶她非要帶,你真讓她帶她又非要你感恩戴德,你真不讓她帶,她就生氣了。倒是有無怨無悔一心付出,還忍辱負重的婆婆,那她多半會碰到覺得幫我帶孩子天經地義的媳婦兒。
  • 婆婆不帶孫子,兒媳辭職帶孩子,婆婆卻說兒媳是拖油瓶,兒媳怒懟
    把生活的壓力都推給她兒子,這不是要累死他兒子嗎? 婆婆的這番話氣得阿嬌眼淚都要出來了,忍了忍眼淚道:「你要覺得你兒子辛苦,讓我出去工作也行,你讓他回家來帶孩子,我出去工作,我一個月也有幾千塊工資,雖說不能吃啥好的,但是也餓不死。」
  • 「憑啥帶娃是我媽,如今讓你媽來享福」「因為我媽是主你媽是客」
    小田妻子也不跟婆婆客氣,她說,反正是一家人,都是「一口井裡出炭」,沒有外人,不要就不要唄! 孩子出生以後,小田妻子得了輕度的產後抑鬱症,動不動就發脾氣,甚至心情不好的時候,賭氣不給孩子餵奶。 小田母親總是在兒媳面前格外小心,說話低聲下氣,唯恐說錯話惹怒兒媳。
  • 哥,咱媽好心幫你帶孩子,你憑什麼趕她走?憑就她不是個好婆婆
    不管是出於哪一種原因,幫兒子做事的婆婆其實他們都付出了勞動,可是得到的結果卻大不相同。有些婆婆通情達理,心甘情願幫兒子兒媳經營婚姻,為他們兩口子好,希望減輕他們的負擔,也不會隨意在兒子兒媳面前瞎搗亂,真正的為他們小夫妻好,這些婆婆會大受歡迎,也會感激婆婆的付出,到婆婆年老之後會好好孝敬照顧婆婆。
  • 「過年沒必要給娃買新衣服,浪費錢」婆婆說兒媳,女人「冷」回復
    -01-臨近年關,家家戶戶除了辦置許許多多的年貨,大家也會買新衣服,不過,現在很多大人覺得買不買新衣服都無所謂,但是,不能少了孩子的。婆婆接過來話就說:「過年沒必要給娃買新衣服,浪費錢,你們又不像別的有錢人家,娃有衣服穿就行了,買不買新的都無所謂。」話裡話外聽著真的讓人很不舒服,本來小雙夫妻的日子並不差,可是,天天被婆婆說的好像他們窮得什麼都不能買了。
  • 「當年不給我帶娃,現在別讓我養老」,網友:做的對,讓兒媳養去
    婆媳矛盾似乎是一道世紀難題,無論在遙遠的封建社會還是如今開明的信息化時代,婆婆和媳婦的關係都很難保持融洽。兒子如果情商比較高還可以左右逢源,但是弱情商不在線就會兩頭受氣,變得裡外不是人。特別是在有了第三代之後,婆婆該不該幫助兒媳帶娃這個問題,又會成為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 抖音「素人婆婆」獲贊900萬:一個好婆婆,對家庭有多重要?
    婆婆:「我咋沒看出來你醜呢?你再醜都是俺家的寶。下午媽帶你逛街去,你是那條街上最靚的女崽崽。」兩人哈哈大笑。 兒媳有天晚上帶孩子睡覺,白天起床後,正在做早餐的婆婆一見,馬上說: 心疼兒媳沒商量。
  • 有一種幸運,叫姥姥帶娃;有一種虧欠,也叫姥姥帶娃!
    而她和女兒對話的時候,用的是小心翼翼的口吻,似乎在徵求女兒的意見。而女兒聽了後,並沒有關係母親的病情,而是詢問母親能否等兩天再去住院。因為母親如果去住院的話,就沒人幫她帶孩子,她就必須請假在家。看到這裡,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感同身受?很多女人有了孩子以後,總希望媽媽付出更多,幫自己帶孩子、做家務,卻忘了媽媽也有自己的生活,媽媽也老了,身體不好了。
  • 30歲兒媳偷拍婆婆帶娃,照片曝光後,微信群炸鍋了!
    見過不少夫妻,為了強勢的婆婆吵架,甚至有的還鬧起了離婚,讓人唏噓。可今天要說的這位婆婆,卻是個「奇葩」的存在。在網友@酥酥與大東的抖音裡,有這樣一位人人稱讚的好婆婆。婆婆名叫麗娃,她和兒媳小酥關係親密,從不吵架,不僅街坊鄰居羨慕,連小酥媽媽都會忍不住吃醋。
  • 孩子滿月外婆家送來長命鎖,婆婆卻悄悄拿給外孫戴,兒媳要離婚
    任何一種關係都是相互的,婆婆對兒媳不上心,自然也甭指望兒媳對婆婆有多尊重。02龔鴻雁和丈夫結婚後,一直生活在婆婆的專制下。婆婆早年守寡,在村裡是個出了名的厲害角色,她全部心血都撲在一雙兒女身上,但凡誰敢欺負他們,婆婆保準攆上門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