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幫你帶娃,你會給她養老嗎?」寶媽的回覆惹爭議

2020-12-21 豆寶奶奶育兒經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中國式婆媳關係」一直以來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並且從很多的生活實例來看,婆媳關係確實是剪不斷理還亂,這其中的問題錯綜複雜,婆媳之間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甚至常常引發「大戰」。

細看這些矛盾,最主要的不外乎帶娃和贍養這兩個突出的問題,如果將這兩個問題擺在明面上來說,或許就能夠直擊「婆媳痛點」。可如果將「帶娃」和「贍養」之間冠上條件關係,那會怎麼樣呢?

「婆婆不幫你帶娃,你會給她養老嗎?」寶媽的回覆惹爭議

同事小李最近因為帶娃問題,跟婆婆鬧得不愉快,丈夫也因此感到有些尷尬和難堪。

情況是這樣的:小李的女兒今年才兩歲半,不到上幼兒園的年紀,本來家中有請一位保姆幫忙照顧家裡的各種情況,小李可以工作並且孩子也有人照顧。

但是今年保姆老家有事就辭職了,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保姆,於是小李想著先讓老家的婆婆先過來住一段時間,幫忙照顧一下孩子。然而,婆婆拒絕了,理由是老家還有農活,並且不習慣城裡的生活,想讓小兩口自己帶孩子就可以了。

這個回答讓小李感覺到很生氣,她認為婆婆不考慮家庭,只是短暫地過來幫一下忙都不願意。

有人就問她,如果婆婆老了是否願意贍養,小李的回答是:「怎麼說呢,該贍養還是要贍養,但是就目前這種情況來看,我覺得婆婆不願意解我們的燃煤之急,若是以後需要出錢的地方我可以出錢,要是需要病床前伺候我可能做不到了。」

她的回答很真實,也很現實,同時也遭到了一些質疑和爭議。

很明顯,同事是將「帶娃」和「贍養」這兩個話題,從條件關係上給它們定義了,簡單地說就是「不幫忙帶娃就不給養老」,相信很多人也會有一樣的想法,只是沒有明說。

不帶娃就不養老?這種觀念為何成為「常態」,原因是雙方面的

人們將「帶娃」和「贍養」聯繫起來,已經成為常態化。

從同事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同事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很明顯,並且直接由帶娃引起。

婆婆態度堅決,不想為兒媳婦解決燃眉之急,而兒媳婦生氣也是可以理解的,同事明確表示,該贍養的她還是會贍養,該出錢的的還是會出錢,只是會想到婆婆堅決地拒絕了她,所以還是會心中存有一些怨氣

其實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就是從這些小事情中來的,一方做得有些不對,另一方將不對的地方放大,從而引發雙方的不愉快。

人人都想要老有所依,養兒防老也是常常被人掛在嘴邊的話,所以老人想要子女們對自己好一些,而同樣的道理,子女們因為日常工作壓力大,想要家裡的老人能夠有時候幫助一下自己,解決一下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這個時候如果雙方沒有協調好,或者其中的一方只是想要得到而沒有付出,則婆媳之間的矛盾就必然會出現。

中國式婆媳關係並非不可調和,只是需要雙方互相理解、適當包容

雖說婆媳關係很「艱難」,但是融洽的婆媳關係也比比皆是,並不是所有婆媳關係都是糟糕的,最重要的是婆媳雙方要做好以下兩點。

一、將心比心,多點溝通多點包容

婆婆和兒媳都是一個家庭的人,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享受到的應當是家庭的溫暖和幸福,而不是互相猜忌和對立,這只會讓作為中間人的兒子或者丈夫很難做

如果需要對方幫忙,可以多一些溝通,將自己的難處或者希望得到解決的問題向對方說明,如果能夠做到,作為家人也應當主動為對方解決問題。

比如前面提到的同事,因為工作忙顧及不到女兒,這個時候婆婆可以將老家的農活先放一放,過來幫忙帶一下孩子,等到兒媳婦找到合適的保姆,就可以讓婆婆回到老家繼續忙,這樣的結局豈不是皆大歡喜,只是因為雙方缺乏溝通,從而影響到婆媳之間的關係。

年輕人壓力大,有時候很需要身邊有老人家可以幫助一下自己,而老人家期待享福不願意多幫助孩子,這樣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雙方都退一步,互相理解包容,或許結果就會大不同。

二、少點「惡婆婆」行為和「壞兒媳」行為

婆婆和兒媳婦都是女人,那麼「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我們總是會有刻板印象認為婆婆會是「惡婆婆」,兒媳婦也會有「壞兒媳」,因此雙方都對彼此有了不好的印象,在生活中就會自動帶入這些不好的印象,從而加速婆媳之間的矛盾。

有的婆婆會有「終於熬成婆」的想法,認為自己是長者,想要讓兒媳婦感受一下自己當年受過的苦,於是就會用老一套的思想強加於兒媳婦,這必然會導致兒媳婦的不滿,婆媳關係自然也會變得糟糕。

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女人的痛苦只有女人知道,因此婆媳之間應該做的是互相憐愛,互相體諒,彼此照顧,這樣才能夠為一個家庭帶來歡樂和幸福。

討論話題:對於婆媳關係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不帶娃我就不養老」寶媽這話聽起來無理取鬧,卻讓人無言反駁
    因為他們吵得動靜太大,周圍四鄰都跑到門口勸架,我聽見這家兒媳說:「不帶娃我就不養老!」這話一出,做婆婆的就立馬開啟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模式,開始坐地上大哭,數落兒媳的不是,還說兒媳不孝順。但是,兒媳卻說:「前十年看婆婆,後十年看兒媳,在我最需要你幫忙的時候,你卻躲起來享清閒。
  • 婆婆還不願幫兒媳帶娃?你晚年過得好不好,全憑兒媳一句話,現實
    文|文兒在現代生活中,婆婆不幫忙帶娃為什麼這麼遭兒媳婦的惱恨。因為很多寶媽在剛生產完就需要趕緊去工作賺錢,而剛出生的孩子需要人照顧。如果婆婆拒絕的話,寶媽就要親自待在家裡照顧孩子,那麼經濟來源就少了一份,生活壓力也會加大。
  • 「憑啥你媽帶娃有生活費,我媽倒貼錢」?寶爸靈魂提問遭老婆回懟
    在結婚之後小夫妻忙碌於事業,因此可能就沒有時間去照顧寶寶,這種情況下要麼就是讓婆婆帶,要麼就是讓外婆帶。可是也因此會出現很多的矛盾,比如外婆帶孩子的時候,父母會給給錢,而婆婆帶孩子的時候,不僅拿不到生活費,可能還要倒貼錢,所以有些寶爸會覺得很不公平。「憑啥你媽帶娃有生活費,我媽還得倒貼錢?」
  • 「你當年給誰帶娃,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你當年給誰帶娃,現在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賀敏是個80後寶媽,當年懷胎十月的時候,自己母親正趕上骨折住院了,賀敏問老公,能否讓婆婆來幫自己來帶娃,老公說,婆婆早就盼望著抱孫子了,肯定願意來幫忙。
  • 「婆婆不幫我帶孩子,我也不給她養老」,這樣的觀念會受到指責嗎
    婆媳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很多家庭的難題,而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家庭而為此弄得分崩離析,就比如二大媽樓下的鄰居菲菲最近就和婆婆鬧得不可開交,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吧!菲菲在跟丈夫結婚一年後就懷孕了,這個時候婆婆也退休了,所以菲菲和丈夫就想著讓婆婆來幫忙照看孫子,可是婆婆卻以自己身體不太好,來城裡住不習慣為由,拒絕了他們兩口子的請求。
  • 「我媽帶孩子,你哪裡辛苦了?」寶媽回娘家兩周,寶爸終於知錯了
    寶媽氣得回娘家,寶爸直言很後悔 小麗生完孩子沒多久,婆婆便過來幫忙照顧月子,在婆婆的照顧下,小麗月子確實恢復得很快。可是很快小麗便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小麗出了月子期,婆婆以照顧孩子為由,繼續住在家裡,小麗也不好多說什麼,怕被丈夫說不孝。
  • 「憑什麼非要我媽伺候你坐月子?」面對老公質問,寶媽回答很心酸
    有位寶媽說,自己正在坐月子,想要婆婆來伺候。但婆婆推脫身體不好,讓她找自己親媽來伺候。她覺得婆婆是拈輕怕重,就跟老公抱怨了幾句。結果老公就質問她: 「憑什麼非要我媽伺候你坐月子?你媽來不行嗎?」
  • 想問下寶媽既想賺錢又不放心婆婆帶娃,都是怎樣走過來的?
    2.由於文化程度受限,婆婆只能幫忙照看孩子,但不能夠給孩子更進一步的益智教育,比如,我在寶寶兩個月的時候給寶寶看黑白卡片,婆婆卻說,這麼點孩子懂什麼。3.這種心理,來自於我們做媽媽的對於孩子的愧疚心理,覺得沒有更多的陪伴孩子,而心裡不安,這是很多職場媽媽都會有的心理。甚至還會擔心自己不帶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和自己不親了。4.缺錢。
  • 「你媽帶娃給錢,我媽不給」寶爸埋怨不公平,寶媽的反懟大快人心
    由於現在社會競爭的壓力,生娃簡單,但是帶娃一般都不是大多數夫婦能夠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了。 岑琳和老公婚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因為雙方事業都處於上升期,生孩子耽誤的工作已經夠多了,所以養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雙方的老人來幫忙。
  • 有一種現實:催你生娃的比比皆是,幫你帶娃的空無一人
    娃娃一夜醒來無數次,只有你自己強撐著熬著黑眼圈一遍遍的給擦屁股、換尿不溼、餵奶、抱著哄睡,再也不能一覺睡到大天亮,其他人包括老公甚至都昏睡的跟豬一樣。 只有你24小時時刻不離娃的身邊哄娃帶娃。想去趟超市?想自由自在洗個澡?想安靜地吃次飯?想去跟閨蜜逛街?想去做個美容?這些都是痴心妄想。但凡你離開一會,娃會哭得聲嘶力竭地呼叫媽媽。
  • 如何一眼認出媽媽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這些圖幫你一眼識人
    六六女娃vs二二男娃看到這組對比圖,兜媽有些風中繚亂,左圖媽媽帶娃還是漂亮的女孩子,雙手「六六」姿勢有些大佬的意味。右圖卻……娃啊,怎麼你被奶奶帶後,膚色變黑了,頭髮也變剪了,「六六」姿勢也變二了,你到底經歷了啥?看著兜媽很迷茫啊!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其實,原因有很多種,有些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好,奶奶覺得帶娃是給兒媳帶,索性不喜歡兒媳也不帶娃了。還有的是,兒媳不放心婆婆帶娃,更信任自己的親媽帶娃。當然,還有的是奶奶不喜歡帶娃,也帶不好,最後只能交給姥姥帶。
  • 「趕緊生個娃,孩子我幫忙帶」,寶媽剛坐月子,婆婆翻臉不認人
    「趕緊給我家生個娃,孩子以後我幫忙帶」,婆婆事後卻翻臉不認人 小劉跟丈夫高中的時候就是一個學校,後來還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兩人也逐漸熟悉起來了
  • 「憑啥帶娃是我媽,如今讓你媽來享福」「因為我媽是主你媽是客」
    但這件事讓婆婆徹底寒了心,婆婆婉言提出要回家,照顧小田父親,但小田妻子威脅說,既然現在不想幫她帶孩子,將來也別怪她不養老! 小田心裡說不出的難受,等嶽母走後,小田問妻子,結婚這麼多年,他母親幫他們帶了三年的娃,她作為兒媳,到底回報了婆婆什麼? 而她親媽一天都沒幫忙帶過娃,卻好吃好喝好穿的孝敬! 小田的不平衡徹底惹惱了妻子,在妻子看來,他就是心疼給嶽母花錢,兩人為這事兒吵了起來。
  • 婆婆帶娃三個月,娃把英語忘光了
    補充一下背景,娃從出生到如今四歲,一直是我自己帶,在我的全程悉心陪護下,孩子懂禮貌,講衛生,通過讀繪本,玩貓博士英語app等方式,他已經會說很多英語單詞和基本句型。沒想到只是婆婆帶了三個月不到,娃就徹底變成了土味寶寶。把這個事情在媽媽群裡吐槽了一下,沒想到引起了大討論。
  • 「當年不給我帶娃,現在別讓我養老」,網友:做的對,讓兒媳養去
    婆媳矛盾似乎是一道世紀難題,無論在遙遠的封建社會還是如今開明的信息化時代,婆婆和媳婦的關係都很難保持融洽。兒子如果情商比較高還可以左右逢源,但是弱情商不在線就會兩頭受氣,變得裡外不是人。特別是在有了第三代之後,婆婆該不該幫助兒媳帶娃這個問題,又會成為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 婆婆到底該不該幫忙帶娃
    以前沒生孩子時,我覺得婆婆沒有帶孫子的義務,兒媳要求婆婆幫忙,不幫帶就撕逼,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是典型啃老行為。是嚴重的不孝。生孩子後,我仍認同婆婆的確沒有帶孫子的義務,但已經理解了兒媳為何會為此撕逼。以我自己為例。我是自由職業,理論上可以掙錢帶娃兩兼顧。但我兒子不是一般的難帶,我在孤獨地愛你(點擊藍色字體可打開文章)中提過。
  • 寶媽生娃後,「機智婆婆」會主動承擔這些工作,婆媳關係肯定不差
    可沒過多久,婆婆就主動提出自己要和靚靚同睡:「我年紀大覺少,有我幫忙可以減輕靚靚的負擔。」靚靚當時還很感動。可當天夜裡孩子醒了5次,婆婆卻一次都沒有起來,就這樣過去了一個星期,晚上總是睡不好的靚靚,第二天很沒精神,老公見狀詢問靚靚是身體不舒服嗎?靚靚搖搖頭說,「晚上基本沒怎麼合眼!」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生兩個孩子確實非常不容易,如果你是帶個倆娃的寶媽或婆婆,其中滋味與心酸,一定會歷歷在目。小珠同樣是一名二胎媽媽,她三年期間生了一兒一女,婆婆偶爾從外省趕過來幫忙帶一陣孩子,其餘時間都是她獨自帶娃。二寶出生後不久就累病了,最後不得請親戚幫忙暫帶孩子,獨自看醫生。
  • 「你會在地攤給娃買20塊的衣服嗎?」寶媽們的回答,耐人尋味
    說到孩子的穿衣問題,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起詢問「你會在地攤給孩子買20塊錢的衣服嗎?」多數寶媽們的回答耐人尋味,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有些寶媽堅持在專賣店給孩子買衣服,她們覺得去專賣店買才放心。因為孩子皮膚嬌嫩,去正規店買的衣服質量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