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女性的一生中有若干個重要時期,為人妻為人母的身份變換,讓她們的人生多了更多的體驗,當女性們身處於那些個重要時期時,或許單純的她們只是把這當成了,自己平凡人生中最平凡的一段經歷。
但在多年後的深夜裡,偶然回想起當年的那些重要時刻時,自己是否被溫柔地對待,卻足以讓人滿懷感激地熱淚盈眶,或者是一聲嘆氣怨憤不已。
比如說,在她們生了孩子以後的那段日子裡,家人的對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彼此間日後的相處關係。
婆婆和坐月子兒媳同睡,半夜孩子哭了卻鼾聲不減,兒媳:大可不必
閨蜜靚靚生完孩子十分虛弱,按照醫生的建議要住院一個星期,可是靚靚的婆婆卻說:「在醫院哪有在家好,咱們還是回家坐月子吧!可不能再讓你遭罪了!」聽到婆婆這麼說,靚靚乖乖地出了院。
回到家後,婆婆每天變著花樣地煲湯,各種湯湯水水地齊上陣,每次靚靚喝湯的時候,婆婆都說:「我不是為了讓你下奶,我是心疼你身體太虛弱了。」婆婆說得情真意切,就連靚靚的老公都開玩笑說:要吃媳婦的醋了。
原本靚靚回到家後一直和老公同睡,雖然小寶寶每天晚上要醒來好幾次,但是有了老公的幫忙,靚靚也可以少起來幾回。可沒過多久,婆婆就主動提出自己要和靚靚同睡:「我年紀大覺少,有我幫忙可以減輕靚靚的負擔。」靚靚當時還很感動。
可當天夜裡孩子醒了5次,婆婆卻一次都沒有起來,就這樣過去了一個星期,晚上總是睡不好的靚靚,第二天很沒精神,老公見狀詢問靚靚是身體不舒服嗎?靚靚搖搖頭說,「晚上基本沒怎麼合眼!」
靚靚老公聽後隨口說道,「我媽說晚上都是她給孩子換尿布的,你也就起來2、3次餵奶而已,你怎麼還沒合眼呢?」聽到老公這麼說,靚靚這才明白了婆婆的「用意」。
原來婆婆說是心疼自己,其實不過是心疼兒子、心疼孫子而已。於是晚上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靚靚對著大家說道:「人心換人心,表面功夫大可不必,今天晚上我自己帶娃睡就行。」
寶媽生娃後,「機智婆婆」會主動承擔這些工作,婆媳關係肯定不差
一、「真心疼」——幫忙分擔家務
嬰兒時期的小寶寶很讓人勞神,新手寶媽們在產後嬰兒護理方面的壓力很大,如果這時候婆婆能夠主動幫忙分擔家務,尊重寶媽意見的同時還任勞任怨,那麼想必這是一位好婆婆無疑了。
二、「知冷暖」——說話有分寸
在月子裡,寶媽們的情緒比較敏感,如果婆婆在交流的時候可以多講究一些分寸感,那麼想必是把兒媳的感受放在心裡了,比如說,不「責怪」兒媳奶少。婆婆話裡話外地顧及兒媳的感受,那麼兒媳心裡自然會是感激的。
三、「不逾矩」——尊重兒媳的想法
兩代人在帶孩子的事上難免會有些分歧,如果婆婆可以放下經驗之談,給予兒媳更多的尊重和體諒,那麼相信婆媳關係也會輕鬆融洽很多,不得不說,強勢的婆婆雖然管得多,但是那不尊重的姿態卻也足以讓兒媳鬱悶。
一個巴掌拍不響,聰明的兒媳在處理複雜的婆媳關係時,會怎麼做?
1、「遇事抓大放小」
兩代人相處自然會很容易有矛盾滋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矛盾不可調和,聰明的兒媳不會過分「較真兒」,因為想要改變老人的想法是一件很難成行的事。
所以與其讓自己生悶氣,不如試著放低自己的「標準」,適當地抓大放小,非原則問題也不必一定要爭個高下。
2、「相處保持分寸」
兒媳與婆婆的關係,更加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兩個人是因為自己的老公和兒子,才建立起彼此間的關係的。如果不能夠做到與對方親暱,那麼就真的沒有必要勉強,保持適當的分寸感,反倒不會對對方造成困擾。
3、「不把婆婆當成媽」
在婆媳關係的處理上,兒媳要更加懂得感恩,同時也要切忌「把婆婆當成親媽」。兒媳與婆婆相處的時間實則有限,短暫的相處勢必是不能夠,如多年建立起來的母女關係那般默契的。兒媳把婆婆當成親媽,這顯然是有些要求過高的強人所難了。
產後階段堪稱是女性一生中最無助的時期,此時作為產婦的老公,一定要給予妻子足夠的關懷和尊重,因為丈夫的態度影響著婆婆對兒媳的態度,也關係著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留言板話題:大家對於婆婆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