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2020-12-13 文海話育兒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

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

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一、教育方式存在差距

很多的年輕人不僅自己比較時髦,他們的教育方式也比較時髦,比如孩子自己摔倒了之後,父母會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不要去怪任何人,告訴孩子下次小心就好。但老人卻是做不到的,他們總是想讓孩子少吃一點苦,當孩子剛摔倒的那一刻就馬上扶孩子起來,這也無可厚非。

但有的老人為了防止孩子哭鬧,還會將孩子摔倒的責任歸結於他人或者是其他的物品,對於孩子的性格發展非常不利,讓孩子形成不負責任甚至推卸責任的性格,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非常不利。

二、夫妻感情容易出現問題

老人帶娃往往容易引起婆媳關係方面的問題,當婆媳關係出現問題時,對男人來說,一方面是自己最親愛的妻子,一方面又是生養自己的父母,所以男人很多時候不知道怎麼樣去處理這種麻煩事。

這時候,妻子一般都會表現出不滿,認為老公這樣做是不疼愛自己的表現,從而夫妻之間會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出現不止一次的吵鬧,對夫妻關係影響非常大,有的甚至鬧到離婚的地步。

三、自我空間會變得非常狹窄

很多夫妻在白天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只有到晚上才有相互陪伴的時間,這時候如果有公婆在身邊就會變得非常不自在,即使自己做什麼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甚至夫妻之間有什麼小吵小鬧的事情,一些做公公婆婆的也會插入。

對於夫妻之間的感情維護非常不利,很多妻子也會因此覺得自我的自由變得非常狹窄,感覺非常不適應。

四、生活方式存在的差異

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多生活方式都是老年人看不慣的,但是如果讓年輕人一味地遵循老人的生活方式,這肯定是辦不到的,所以兩代人之間生活方式不同,也會帶來家庭矛盾。

有公公婆婆幫忙帶孩子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兩代人之間容易出現的矛盾也是不少的。如果寶爸寶媽在考慮究竟要不要老人帶孩子之前,便能夠把老人帶娃可能出現的事情羅列出來,出現了什麼問題之後該怎麼解決,那麼出現這些問題的概率會大大降低,不僅可以幫助家庭和諧,還可以讓家裡的經濟壓力變小,負擔變輕。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

陪孩子寫作業,媽媽生氣受煎熬,這樣做讓孩子自覺並主動完成作業

差學生和好學生之間差距在哪裡?只差了個好習慣!好習慣這樣養成

孩子不愛吃飯太瘦小,媽媽找準原因想對策,讓孩子愛上吃飯身體好

家長對孩子的寵愛,究竟達到什麼地步比較合適?爸爸媽媽要明了

相關焦點

  • 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於是,這個快六十歲的老頭,背著自家產的幾十斤大米和土雞蛋,義無反顧地坐了八個多小時的動車,千裡迢迢趕到了我家。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初衷,可能不只是單純的因為「愛這個嬰兒」。也許是因為,他深深愛著自己剛升級做父母卻手忙腳亂的孩子,為了不讓他們太辛苦,為了不讓他們糾結帶孩子還是去工作。爸爸來了之後,減輕了我們的很多負擔,我甚至都有時間去樓下跑個步。
  • 沒老人幫襯自己帶娃的家庭,生活得如何?3位寶媽道出自己的經歷
    帶娃是個辛苦的工作,自打小傢伙出生起,寶媽就需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寶寶身上,從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要關心到。但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很高,所以在生完寶寶後,更多的寶媽會選擇把寶寶拜託給家裡的老人照顧,自己則回到工作崗位。這樣一來,寶媽就能繼續給孩子賺取更好的生活條件,寶寶生活質量也能得到保證。
  • 夜讀丨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帶孩子是世上最難、最累、最苦的工作,沒有之一。」 這是閨蜜曉彤的經驗之談,他們家也是被現實「毒打」著。 有了寶寶後,請保姆的費用比她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她也擔心老人帶娃的觀念差會加劇家庭矛盾。
  • 奶奶帶娃VS姥姥帶娃,到底有什麼不同?這4點問題很現實
    剛開始一家人相處的很和睦,誰知幾個月後,家庭氛圍變了樣,女婿開始不叫媽了,女兒也常常嫌我嘮叨。有一次,無意間聽到女婿在給女兒抱怨:「你媽搬來家裡住,說是給我們帶娃做飯,我咋老感覺是在監視我。」聽著女婿的話,我傷心透了,可想想自己有時看不慣女婿晚回家、回家玩手機、撒手不管孩子等行為,自己總是給女兒抱怨幾句,導致小夫妻有了矛盾。
  • 老人帶娃,和年輕父母帶娃有啥區別?不只是代溝問題,太真實
    老人帶娃,父母是放心的,但有時候也會發現老人有一些不太合適的帶娃方式,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用自己的方式帶娃,不太願意接受年輕人的帶娃方式。有的時候會因此產生矛盾,鬧得雙方都很不愉快。那麼年輕人帶娃和老人帶娃究竟有什麼不同呢?老人帶娃和年輕人帶娃有啥區別?
  • 當你嫌帶娃累的時候,看看這些照片,沒有哪個家庭是容易的
    沒有哪個成年人的生活是輕鬆的,都有各自不同的煩惱和困難。 當為人父母后,成年人的世界就更難了。身上的責任和擔子更重了,背負的期望和使命更大了。 帶娃不易,要照顧他,要教育他,要保護他。需要很多時間去陪伴,需要很多時間去賺錢。
  • 如何一眼認出媽媽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這些圖幫你一眼識人
    現階段,提到帶娃的主力軍,非媽媽和奶奶莫屬!然而,媽媽和奶奶跨別一個時代,育兒理念不同,帶出的娃自然也不同。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下媽媽帶娃vs奶奶帶娃的差別之處吧,簡直不能再形象了!你們能做到一眼辨識誰帶的娃嗎?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兩者有啥區別?聽聽過來人的回答
    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很多生了寶寶的父母不僅要忙著工作,還要忙著照顧孩子,有時候會難以應付,就只能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其實,在老人心裡,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二者是有區別的。幫兒子帶娃的李奶奶就經常吐槽自己的經歷,自己的育兒方法經常被兒媳批評,自己的兒子不也是這樣帶大的,也沒看到什麼問題。
  • 「打卡式帶娃」成流行趨勢,老兩口寧願折騰點,也不住同一屋簷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因為年輕夫妻工作繁忙,由家裡的老人來幫忙照顧孩子成為了當前很多家庭的「標配」。不過你知道嗎?現在隔代育兒的方式已經不再流行,越來越多的老人因為「帶娃太累」都不太願意幫晚輩帶娃,而且「打卡式帶娃」成為了新的帶娃潮流。
  • 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現如今,不少父母生了孩子之後,面臨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去工作又沒人照顧孩子的窘迫境遇,基於這個現狀,老人帶娃就成了「潮流」。除了全職媽媽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的,有找保姆的,但比較少。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不少寶媽大吐苦水,說婆婆衛生條件不好,連帶著孩子也不講衛生。甚至有些婆婆還挑撥寶寶和媽媽之間的關係,總是在他面前有意無意地說而孩子媽的壞話。
  • 老人帶娃就問題多?新手爸媽只要稍用心,老人會讓你輕鬆又省心
    >生活中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既有文化又有修養,他們有的從事教師行業,有的則是高校的教授,這些老年人本身就受過高等教育,所以在帶娃的過程中也會把自己的知識和閱歷分享給孩子。而且他們還會關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也會有自己的要求和原則,在孩子犯錯時,這些老人還會耐心的教導,嚴格的教育,最後孩子被這些老人養的非常好,有禮有節還會努力的學習。
  • 一家十幾個娃!我從摩門家庭學到的帶娃經
    具體是怎樣的理念讓他們多生娃我還真是不了解。但是!我覺得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準用任何外在的東西影響控制身體(生病吃藥除外哈)。他說自然的方式(比如算日期)可以,藉助藥物或其他工具的就不行了。他們還不能攝入咖啡因,也是這個原因。
  • 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老人的想法:雖然說養兒防老是天經地義,老人年輕的時候把全部積蓄都花在了兒子身上,為他組建新家庭提供了啟動資金,但這好像還不夠,兒子又有養育孩子的新困難,老人好像必須要把孫輩帶大,才更有籌碼要求兒子為他養老,老人不管年輕時多自信,老了也會有無助感,帶孩子就是他老年價值的體現。
  • 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有什麼不同呢?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了。讓人感到非常啼笑皆非,爸爸帶娃真的有這麼誇張嗎?不談段子,爸爸帶娃,有哪些地方可以學習的呢?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一、爸爸帶娃:抓大放小知乎有網友分享,自家老公和自己帶娃時的不同特點,作者認為,她對孩子的一些小毛病總是格外上心
  • 田亮編辮子手法七年始終如一,爸爸參與帶娃,值得每個家庭學習
    ……其實對于田亮和葉一茜這個家庭,我一直是看好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是明星,他們有多優秀,而是覺得田亮的育兒方式,那就是「爸爸參與帶娃」,是值得每個家庭借鑑的。還記得曾經看過一期樊登老師的節目,曾經有觀眾問他:「樊老師,你們家誰負責帶孩子?」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 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搶著帶,對於老人的這種表現,要留心
    不管這個時候付出有多少,孩子長大之後是完全不知道的,一些「精明」的老人,不願意領這個苦差事。 但凡老人有這樣的表現,還是要留心,孩子的性格最重要 但凡老人有這樣的表現,媽媽還是要留心,跟孩子跟哪方親近沒有關係,關鍵是一旦老人有這樣的表現
  • 有一種幸運,叫姥姥帶娃;有一種虧欠,也叫姥姥帶娃!
    而她和女兒對話的時候,用的是小心翼翼的口吻,似乎在徵求女兒的意見。而女兒聽了後,並沒有關係母親的病情,而是詢問母親能否等兩天再去住院。因為母親如果去住院的話,就沒人幫她帶孩子,她就必須請假在家。看到這裡,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感同身受?很多女人有了孩子以後,總希望媽媽付出更多,幫自己帶孩子、做家務,卻忘了媽媽也有自己的生活,媽媽也老了,身體不好了。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怎樣了?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很扎心
    不知從何時起,「隔代養娃」卻成了「潛規則」一般的存在,成了老人與子女之間必須跨越的一條「鴻溝」,成了一件老人不得不「扛下來」的事情。那麼,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以下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暴露了四種殘酷又心酸的結局。
  • 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給紅包?寶媽說出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特別是對於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對孩子的養育、教育又是一個很大的壓力。所以大多數家庭為了減輕生活壓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都選擇了把孩子給老人帶,小夫妻雙方則都外出工作。「生了孩子給老人帶」,在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