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搶著帶,對於老人的這種表現,要留心

2020-12-16 騰訊網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是善良樸實的,大多數爺爺奶奶都是打心眼裡愛護自己的孫子孫女。

可生活中真的也存在這樣一種老人:他們關心孩子是因為孩子是自己的後代,他們向孩子傳遞的信息是媽媽是外人,只有同姓的才是一家人,他們生怕孩子長大以後不和自己親,生怕媽媽從中作怪。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在面對孩子的表現上也會很奇怪。

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爺爺奶奶爭著要帶娃

在論壇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感觸很深,拿過來跟大家分享。

小穎結婚以後和老公所住的小區跟公公婆婆隔了一條街,結婚之後公婆希望一起吃飯,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小穎覺得這樣的狀態不利於自己和老公成熟,所以提出單獨開火,公婆也沒有說什麼。

後來小穎懷孕分娩,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小穎本來會以為婆婆會提出帶孩子,沒想到婆婆一直沒有提這個話,小穎讓老公問問婆婆是什麼意思,婆婆說孩子還是要媽媽自己帶,如果她需要的話,她願意每個月給她2000元。

小穎當然不好意思要錢,既然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就把媽媽接過來幫忙。

一晃3年過去了,寶寶到了上學的時候了,小穎的婆婆突然提出要帶孫子,接送孫子上學的任務就交給自己了,也可以讓親家回家了,親家公一個人在家實在是不方便。

小穎開始覺得彆扭,媽媽辛苦了3年,現在婆婆撿現成的,小穎媽媽卻沒覺得有什麼,讓小穎不要多想。

可是有一次小穎在小區遇到一個愛說話的阿姨,這位阿姨就攀談起來,笑著說:「你婆婆是個精明的,現在想起來接送孫子了,生怕孫子姓了你們王家姓,跟你們王家人親!」

小穎才恍然大悟。

寶寶出生以後不願意帶,上學之後搶著帶是一種什麼心態?

其實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孩子出生以後,都會願意幫忙帶娃,年輕人一句話,就會樂顛顛過來幫忙,但是一些老人卻一反常態,孩子出生以後並不想幫忙帶娃,等到孩子上學之後卻一番往日的態度,積極帶娃,往往是存有這樣的心思:

1、照顧小寶寶太累了

照顧小寶寶實在是太累了,婆婆家的鄰居阿姨,從寶寶出生以後就一直一個人照顧,寶寶才兩歲不到,頭髮已經花白,以前雖然也有白頭髮,但是完全看不出。

照顧的累不僅體現在體力上,更體現在精力上,是讓人身心俱疲的事情。

不管這個時候付出有多少,孩子長大之後是完全不知道的,一些「精明」的老人,不願意領這個苦差事。

2、怕因為照顧不好落下埋怨

另外就是怕照顧不好,現在在育兒觀上,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存在很多的分歧,一些老人怕擔責任,也怕因為觀念分歧引發矛盾,索性就讓年輕媽媽自己帶孩子。

3、孩子上學之後多接觸有利於培養感情

第一點中提到了,孩子長大之後對3歲之前的事情沒有什麼印象,即便照顧的人再苦再累,孩子也不會領情。

但是孩子上學之後就不一樣了,很多孩子慢慢開始有了記憶,這個時候培養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才是最有效的。

4、生怕孩子跟自己疏遠了

有的老人生怕兒媳婦誘導孩子疏遠自己,未來孩子長大了跟姥姥那邊更親近,所以就要從小多接觸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誰才是真正的家人。

我們不會惡意想任何人,但是真的會有這樣的人存在。

但凡老人有這樣的表現,還是要留心,孩子的性格最重要

但凡老人有這樣的表現,媽媽還是要留心,跟孩子跟哪方親近沒有關係,關鍵是一旦老人有這樣的表現,跟孩子接觸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傳輸一些不利於媽媽的言辭。

前同事小趙就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從一出生就跟著奶奶,到如今孩子眼中只有媽媽是外人。

我們願意相信所有的老人都是善良的,但是當我們恰好遇到這樣表現的人的時候,也要認識到這個結果,及時剎車,自己矯正孩子的對待事情的態度和觀點,才能不至於讓孩子的性格受到影響。

如果有可能,還是媽媽自己帶娃

要不要做全職媽媽一直是我們討論的話題,做了全職媽媽生怕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此終結,不做全職媽媽又怕耽誤了孩子。

如果有可能,還是要自己帶娃,為什麼?

1、有人幫忙帶娃,孩子會有雙重標準

小孩子才是最聰明的,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發現,孩子在奶奶面前往往是一種表現,而到了媽媽面前又是另一種表現,且當兩個人都在場的時候,就是孩子最難管的時候。

如果一直是這樣的帶娃方式,那麼這樣的雙重標準會一直持續,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

2、不利於媽媽傳輸價值觀

另外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如果老人的價值觀和媽媽的價值觀是一致的,還沒有什麼問題,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剛好不一致,那麼孩子就在一種價值觀衝擊的環境下成長,不利於媽媽傳輸自認為正確的價值觀。

3、 媽媽往往不能夠深入了解孩子

有人幫忙帶娃的情況下,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往往不容易深入,跟媽媽長時間待在職場有關係,更重要的是,媽媽不再主動去深入了解孩子,在這方面有了一種惰性思維。

其實媽媽自己帶大的孩子和老人幫忙帶著的孩子,一看便知,除了那些所謂的外形和舉止外,更關鍵是看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

全職媽媽也可以兼顧自己的特長

人們的印象中,全職媽媽等於沒有收入,等於靠著男人活著,這其實是對全職媽媽的一種局限和淺顯的認知,現在很多全職媽媽可以在帶娃的同時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如今網絡這麼發達,一邊帶娃一邊搞點副業,不至於丟下自己的工作,還是十分簡單的。

認識的很多媽媽中就有不少一邊帶娃一邊寫稿子的,有的甚至是主動辭掉工作,自己為自己打工,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收入多少暫且不提,關鍵是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且當這些媽媽想要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也很容易準確定位,不至於被這個世界遠遠地甩在後頭

相關焦點

  • 「娃出生時視而不見,上學後搶著帶」,這樣的老人趁早拒絕更省心
    鑫鑫原本想讓婆婆幫自己帶娃,這樣自己就能外出工作,但沒想到孩子出生後婆婆卻視而不見,別說幫忙帶娃了,就連看都不看幾眼。鑫鑫無奈只能當全職媽媽,幸好丈夫很好,不僅沒有嫌棄鑫鑫,反而很愧疚,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很快就要上學了。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於是,這個快六十歲的老頭,背著自家產的幾十斤大米和土雞蛋,義無反顧地坐了八個多小時的動車,千裡迢迢趕到了我家。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初衷,可能不只是單純的因為「愛這個嬰兒」。也許是因為,他深深愛著自己剛升級做父母卻手忙腳亂的孩子,為了不讓他們太辛苦,為了不讓他們糾結帶孩子還是去工作。爸爸來了之後,減輕了我們的很多負擔,我甚至都有時間去樓下跑個步。
  • 只有搶著帶娃才能拯救我們的塑料愛情
    格十三 | 作者格十三(GSSW13) | 來源孟夏 | 編輯我有一個朋友,大家總是誇她特別旺夫,「你看你老公這些年多旺呀,職場上一帆風順,事業上節節攀升!」沒有健康體魄就不能為妻兒保駕護航的鐵血漢子當然不能輕易被奶粉尿布裹挾……一些爸爸即使在家,也是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不是在感冒就是在感覺快要感冒的過程中, 不是在廁所就是在去廁所的路上。一般來說,廁所和廚房是最佳堡壘,誰先佔領廁所和廚房的高地,誰就獲得了控制權,可以名正言順地逃避帶娃,躲一分鐘是一分鐘。
  • 辭職帶娃被說吃閒飯?這種行為才讓人看不起,很多年輕人都在做!
    嬰幼兒最需要的是母親的陪伴曉玲就是一位80後寶媽,為了能夠更好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她生完孩子就辭職帶娃了,每天都和寶寶開開心心地一起度過,但是漸漸的身邊就有人開始說閒話,「這麼年輕就辭職帶娃,這不是吃閒飯嗎?女人再懶也不能以帶娃為藉口不上班啊!」
  • 婆婆帶娃三個月,娃把英語忘光了
    補充一下背景,娃從出生到如今四歲,一直是我自己帶,在我的全程悉心陪護下,孩子懂禮貌,講衛生,通過讀繪本,玩貓博士英語app等方式,他已經會說很多英語單詞和基本句型。沒想到只是婆婆帶了三個月不到,娃就徹底變成了土味寶寶。把這個事情在媽媽群裡吐槽了一下,沒想到引起了大討論。
  • 這5個時間出生的娃是「福娃」?並非迷信,中了寶媽有福了!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會堅持認為:「生娃也要看良辰,在一些時間出生的孩子,絕對是有福氣的表現。」 而你們正好趕在八月底,不涼也不熱,這個季節是娃出生最好的季節呀!而且也不影響上學。」 聽到這話,靜兒頓時明白了,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大胖小子,不由得會心一笑,如此說來,這孩子還真是好福氣。 原來生娃真的是有良辰,這些時間出生的寶寶,中一個也是「福娃」。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我說這是好事啊,有人帶娃還不樂意?但是閨蜜說:「從寶寶滿月開始,一直都是我媽帶,帶了三年了,現在大了上學了,婆婆又來『賣好』表示親近,這不是『截胡』嗎?」所以,在奶奶提出以後她帶孩子,她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閨蜜拒絕了,問她:「你誰啊?是孩子奶奶嗎?我出了月子孩子沒人管,公司催我上班,我求你帶娃,你說自己身體不好,帶不好孩子。
  • 「等娃上學就去上班」,當初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早已力不從心
    執筆&定稿:大古全職媽媽指原來有工作的女性在懷孕後到孩子出生的時間內辭掉工作。女性為了照顧自己的子女成長,經營家庭,而不去工作或沒有工作的女性。每位媽媽都是超人,她們為自己的孩子放棄了很多東西。
  • 「假帶娃」成流行,最遭罪的是寶媽,丈夫該多看看
    時下有不少年輕的家庭需要依靠老人來幫忙帶娃,老人們犧牲自己晚年悠閒的時光來幫助子女們減輕養育負擔,顯然有了老人的幫助,年輕的夫妻們也可以輕鬆不少。不過,在部分家庭中也存在老人「假帶娃」的情況,老人們人前一套背後一套,最後帶娃的辛苦卻全落到了寶媽一個人身上。
  • 奶奶帶娃VS姥姥帶娃,到底有什麼不同?這4點問題很現實
    關於帶娃這個問題,在近幾年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在我國傳統觀念中,孩子跟爸爸姓,孩子生下來大多數是由奶奶來帶,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舊的傳統也在慢慢改變,越來越多的姥姥也加入了帶孩子的大軍中。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為了維持生活開支,生完孩子後,夫妻雙方都要工作,無暇照顧孩子,請保姆不放心,同時又加大了經濟負擔。
  • 老人帶娃,和年輕父母帶娃有啥區別?不只是代溝問題,太真實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了,自己帶娃可能精力不夠,所以會把孩子給家裡的老人帶。老人帶娃,父母是放心的,但有時候也會發現老人有一些不太合適的帶娃方式,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用自己的方式帶娃,不太願意接受年輕人的帶娃方式。有的時候會因此產生矛盾,鬧得雙方都很不愉快。那麼年輕人帶娃和老人帶娃究竟有什麼不同呢?老人帶娃和年輕人帶娃有啥區別?
  • 幫帶娃也能帶出仇?老人在孫子和外孫之間選擇,幾年後承認選錯了
    爺爺奶奶帶娃在中國家庭中更常見些,因為有很多夫妻婚後還是和男方父母一起居住的,等寶寶出生以後,帶娃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爺爺奶奶身上。也有不和雙方老人住在一起的小夫妻,這種情況下,雙職工的父母一般有三種選擇:雙方老人帶、請月嫂帶、自己帶,雙方老人幫忙帶娃,無疑是最省錢又方便的。
  • 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給紅包?寶媽說出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特別是對於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對孩子的養育、教育又是一個很大的壓力。所以大多數家庭為了減輕生活壓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都選擇了把孩子給老人帶,小夫妻雙方則都外出工作。「生了孩子給老人帶」,在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了。
  • 「睡扁頭」實在是太影響顏值了,娃出生後要即刻「規避」
    可可愛愛的一個娃出生,老人站在嬰兒床前慈愛地笑:嗯,我家大孫子/女一定要睡個有福氣的扁頭……無論如何都要攔住啊,溫柔相勸不行就嚴厲抵制吧!因為睡扁頭,實在是太醜了,而且還可能變成「扁頭症候群」!,就想問問:當年為啥就沒人來阻止那個站在床前凝神微笑的老人呢?!
  • 「二寶出生後我後悔了」,二胎寶媽哭訴帶倆娃太累:你們別學我
    也有寶媽爽快回答:當然要,兩個孩子好作伴。要不要生二胎還真是個難題,寶爸寶媽們都應該「三思」,否則到時候就會像梅女士這樣後悔哭訴:帶倆娃太累了。01二胎寶媽直言生完二胎就後悔了: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實在太累梅女士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向朋友哭訴:二寶出生後我就後悔了,一個人帶倆娃真的太累了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插畫:Juice老人帶娃是當今社會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多數年輕人生了孩子後繼續為生活打拼,不得不將娃交由老人來帶其實啊,如果子女需要老人幫著帶娃卻慘遭拒絕的話,內心多半是會記仇的,那麼,當老人需要子女幫把手的時候,無疑是同樣的結果,那麼那些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老了什麼樣?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會有什麼結局?
  • 哄娃睡覺要抱著搖還要奶睡?家長不懂意識搭建,哄睡會很煎熬
    新生兒出生後成為了全家的關注重點,吃喝拉撒睡都有人來照顧,但是最讓新手媽媽頭疼的就是孩子睡覺問題。哄娃睡覺大部分時候都是抱著、走著、悠著,甚至還需要哼唱著。如果這些方法不管用還要使出殺手鐧-奶睡。為了哄娃睡覺真的是讓媽媽們用盡各種辦法。如果寶寶體重比較輕抱著還可以接受,隨著體重增長抱著哄睡真是辛苦。
  • 帶娃路上耍點「小心機」,讓寶爸輕鬆參與帶娃,新手媽媽要學學
    不僅自己看娃很厲害,還輕鬆讓寶爸跟著一起參與帶娃樂趣中,我真是太羨慕了。後來我就去找我姐妹取經,學到了一些讓寶爸輕鬆參與帶娃的小技巧,一起看看吧。照顧寶寶的任務適當分給寶爸 之前帶娃我總是一個人孤軍奮戰,什麼餵奶,哄寶寶睡覺,換尿布等等,都能令我精神崩潰,感覺寶寶離了我,都沒辦法生存了呢。
  • 沒老人幫襯自己帶娃的家庭,生活得如何?3位寶媽道出自己的經歷
    帶娃是個辛苦的工作,自打小傢伙出生起,寶媽就需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寶寶身上,從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要關心到。但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很高,所以在生完寶寶後,更多的寶媽會選擇把寶寶拜託給家裡的老人照顧,自己則回到工作崗位。這樣一來,寶媽就能繼續給孩子賺取更好的生活條件,寶寶生活質量也能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