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總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就是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很可能會和別的孩子發生一些衝突,或者是被別人家的孩子欺負。一般家長面對這種情況,就會有著不同的態度。態度可能分兩種:認為這只是孩子之間的玩笑打鬧。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只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事情;而另外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受欺負,怎麼可以受了欺負卻不還手,這樣太過懦弱,應該自己反擊回去。一般孩子在受到欺負之後,第一時間都會去找父母,告訴父母自己被欺負了。因為他們覺得既然是他們的爸爸媽媽,肯定會幫助他們,做他們的保護傘。但如果父母教育方式錯誤,那麼對孩子傷害是最大的。
圓圓的孩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圓圓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別人欺負了,但是圓圓並不在意,以為只是孩子之間的小小打鬧。但是漸漸的,圓圓發現自己的孩子性格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開朗變成了內向,經過了解才知道是因為在學校老是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卻沒有幫助孩子。
如果父母不想自己家的孩子一直受到欺負,一定要教會孩子這些事情。
1、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
分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能夠幫助自己將人際關係變得更加良好,很多小孩子是不願意去分享的,因此父母總會強迫讓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小夥伴去分享,所以會顯得很大方,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分享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本應該是自發的去分享,而不是在父母的強制下被迫去分享。強制孩子去分享的結果會讓孩子在意識裡討厭分享,從而無法體會到分享的幸福和樂趣。甚至會打擊孩子對於人際社交的興趣,早上孩子不願意去社交,從而失去安全感,性格變得軟弱。
2、讓孩子學會拒絕
孩子從小要學會拒絕,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總會去讓孩子學會分享、關心、禮貌、等等優良的品德。但往往沒有去教會孩子如何去拒絕,並不是所有人的請求都應該被滿足,人總要去拒絕別人,只有學會了說「不」,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中立足。不然小時候在學校被人欺負,長大之後被同事排擠。孩子都無法去拒絕,就會非常吃虧。因此,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有教會孩子去拒絕他人的無理要求,並且也要讓孩子承受被別人拒絕之後的心理。除了父母,沒有人能夠真正願意幫自己。
3、要學會堅持
堅持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性格。做事有始有終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一點。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不如意。但是如果就這樣輕言放棄,那麼就會一事無成。只有堅持到底,不放棄,繼續前進,那麼才有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因此,孩子小時候要學會去直面困難,鍛鍊自己強大的內心。以至於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會被困難壓垮。父母不要總是替孩子解決問題,要去幫助、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孩子學會了堅持,那麼孩子的人生能夠自己掌握。
4、不要暴力恐嚇孩子
孩子小時候心裡是非常脆弱的,需要更多的愛和關懷。但是有的父母卻不懂,總覺得能夠用暴力來教好孩子,因為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只要自己一兇,孩子就會變得非常聽話。自己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就做什麼。但是父母有沒有想過時間一長,孩子漸漸形成習慣。孩子從小就不敢在父母面前說不,長大之後變得非常沒有主見。任何事情都只會聽從父母的安排。性格也會變得懦弱,敏感。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容易受傷。
5、要教孩子學會反擊
在與他人社交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小摩擦,就算是小孩子,也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相互動手,雖說那樣的程度對於成年人來說只是小打小鬧,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大的問題。當孩子受到欺負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問題,以至於下一次再被欺負時應該如何正確的反擊。不惹事,但是也不能怕事。不然會被別人認為是軟柿子。
記住一句話,孩子的懦弱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親子教育中的失誤。想要寶寶不被別人欺負就要從小教育好。那麼你家的孩子呢?在遭受欺負的時候你又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