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贈送和歸還一首情詩和明月水庫堤壩上相會之後,燕與易傑仍保持同學關係沒進展也沒退步,一對少男少女間倒也不是一點兒事沒有,他們畢竟還未老練到那種程度。燕對易傑留意些了、親切些了,有時在場外看他踢球還會叫嚷著鼓勵他:「易傑,加油啊!」易傑熱情不減,因為水庫約會更增加了對她的好感,但他再不幹塞情詩到她書裡的傻事了,事後他重讀自己滿懷激情寫下的詩篇覺得實在不怎麼樣。
兩個異性同學一旦內心有了異樣情愫,彼此相處的感覺都不一樣,即使一個普通平常的細節,也不免會引起豐富聯想。幸好燕是自立精神很強的女孩,她能到其他男女同學中去淡化那種感覺和聯想,易傑在她心裡便平淡了。
整個漫長的暑假燕背著一大包書籍去了巴人村,在冷寂如同荒寺的山村小學一邊讀書一邊陪伴蓮姐和小菁,偶爾回城她也不去看望同學,好像這座小城與她無關,她是屬於另一個遙遠地方的女孩似的。
一個假期在貧瘠卻清秀的山鄉度過她簡直變了許多,覺得自己長大很快,班上那些男生女生卻一點沒變,和他們有了明顯距離。她最愛在清晨黃昏爬到後坡那塊大石磐上,眺望由濃綠到青紫再到灰藍的遠山,遐想山外寬廣博大的世界,確信有一天自己會大步跨躍群山到外面精彩的天地去。山巖間有矯健的鷹在翱翔,它展開的雙翅也託著燕的心情一起飛升,那是她最暢快的時候。
九月開學同學們沒覺察燕精神的變化,只看曬黑長高了,雙眸更加晶亮有輝了。易傑也沒有新的發現,直到明顯感覺到他們之間距離一拉很遠,想補救已經來不及了。初中時期女孩都比男孩成長得快,當她們開始認真領悟一些人生重要問題時,大多數男孩還是打打鬧鬧的頑童。可以結論,初中生的戀愛百分之九十九是一時衝動,或者僅僅是一種好感,隨著年齡增長只能成為一種有趣回憶。但它也很珍貴,會像天上孤獨的星辰一樣閃著微弱的光芒照耀一個人的一生。
秋高氣爽炎風陣陣的九月,快滿十五歲的初三女生燕居然有了初戀的感覺,那火熱就像九月一樣真實。這次和自作多情的易傑毫無關係,引起她心海波瀾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男子——班上新來的語文教師。
中等師範畢業的林華能夠分配到這所名牌中學任教,一半是幸運一半靠他的才華。在學校是高材生,地區報紙又常載他的豆腐塊文章,文局討論分配時破例分他到了小城中學,按理這學校只接受大專以上畢業生的。主管教育的領導們認為,此舉也是對中專生的一種鼓勵,比作幾場政治報告都強,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林華是個文靜的小白臉,說是十九歲可看上去只像個十六七歲的高中生。他被班主任引到教臺前作介紹面孔湧起羞紅,同學們一陣議論,女生聲音更大些,都對這個學生模樣的老師有興趣,也懷疑他是否把課程教得下來。燕第一眼看見他就覺得這位青年教師又清俊又親切,又覺得他戴那副白色秀琅架眼鏡有點多餘,老想他不戴眼鏡的樣子。而後來看慣了又認為他非戴眼鏡不可,正是那副眼鏡增添了他文雅的氣質。
新教師的語文課上得生動精彩,不但令全班同學信服,還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文學熱潮,紛紛湧向學校圖書館去借閱期刊雜誌長篇小說。這又引起部分數理化教師不滿,認為不關緊要的詩歌小說佔據學生課餘間太不值得。校長找林華談了一次話。希望他尊重學校數理化佔優勢的傳統,年輕教師內心雖然不服,還是屈從了傳統勢力,把自己教學弄得別人一樣沒啥特色了。於是校長表揚他大有進步,老教師也稱讚他這麼快掌握了教學規律實在是個人才。
然而文學的火種是頑強甚至頑固的,整個心靈充滿詩情的林華只好搞地下活動,在班上組織了個作文自學小組,燕就是組長。
燕從喜愛詩歌到小說全憑一種興趣,讀書的方式也大多囫圇吞棗,一點感受僅靠直覺獲取。自從進了林華領導的小組,才覺得心靈的一扇窗被打開了,她看見了一個豐富多採群星燦爛的文學天地,本來多思多情的少女之心更加熱忱聰慧。在小組裡,燕不但發現了自己身上潛存的文學素質,更令她高興的是發現了林華是她朦朧間喜歡和暗自尋找的男性。
她和林華接觸多了也方便了。常到他寢室裡去討論和請教讀書或作文中的問題,彼此親近得像同學而不像師生了。林華只大她幾歲,又剛從學校出來,還保持著學生時期的部分心態,也樂意和一個靈秀可人的女生交往。
林華的寢室收拾得乾淨清爽,透著一股廉價香皂的氣味,他的書桌上永遠擺著幾本厚厚的文學名著,因為他立志以大師們為榜樣將來做個大作家。燕最迷戀是他那個竹子做成的書架,上面擺滿了讓她眼紅的書籍,其中普希金的長詩《歐根·奧涅金》和羅曼·羅蘭的四卷本《約翰·克利斯朵夫》,巴金的名著《家》,以及一本殘破的書頁泛黃的三十年代名作家短篇合集,令她捧在手裡就激動不已。
一天看到了一本新雜誌,上面刊登了一位當時在國內文壇很著名詩人的新作,是謳歌建設者的朗誦詩,句子相當豪邁奔放。林華用普通話給燕朗誦時神採飛揚,似乎隨著詩人到了那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語調鏗鏘有力,這類詩歌在六十年代中期非常流行,好像代表了一股文學創作的主潮,全國跟文學沾邊的人都受到影響,林華也熱衷這種戰士鼓手式的創作。燕卻不太喜歡,坦直地對他提問:「林老師,我讀這些詩怎麼覺得不如二三十年前的詩人寫得好,不那麼真摯感人,乾巴巴有點像喊革命口號,為啥呢?」
林華覺得她幼稚不失可愛,忍不住用手撫摸了一下她的頭髮笑道:「纏綿緋惻講究優美辭句是詩歌創作中的小資產階級情調,早被革命作家批判過了。當然,大躍進的口號式民歌也不行,所以我們需要革命的浪漫主義,燕子,這就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代表作,這也許會影響一代作家和詩人,我們不能不重視啊!」他的話雖然空洞,她還是接受了:「林老師,我回去再讀一讀,肯定有新的體會。」時林華有了一種文學導師式的感覺,好像在他的指引下,小城中學會升起一顆明亮的文學新星。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田雁寧的文學小說《無法悲傷》。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小學語文教材回憶匯總
全本《寫作技巧方法》整理匯總
全本《文章寫作》整理匯總
文學小說《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全本整理匯總
全本《畢淑敏散文》整理匯總(一)
全本《民國名家隨筆散文》整理匯總
全本《文言基礎知識》整理匯總
《錢鍾書講宋詩》全本整理匯總
全本小說《都市放牛》整理匯總
這裡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