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說《無法悲傷》(四一):文學新探意茫茫

2021-03-01 閒讀與苦讀

在贈送和歸還一首情詩和明月水庫堤壩上相會之後,燕與易傑仍保持同學關係沒進展也沒退步,一對少男少女間倒也不是一點兒事沒有,他們畢竟還未老練到那種程度。燕對易傑留意些了、親切些了,有時在場外看他踢球還會叫嚷著鼓勵他:「易傑,加油啊!」易傑熱情不減,因為水庫約會更增加了對她的好感,但他再不幹塞情詩到她書裡的傻事了,事後他重讀自己滿懷激情寫下的詩篇覺得實在不怎麼樣。

兩個異性同學一旦內心有了異樣情愫,彼此相處的感覺都不一樣,即使一個普通平常的細節,也不免會引起豐富聯想。幸好燕是自立精神很強的女孩,她能到其他男女同學中去淡化那種感覺和聯想,易傑在她心裡便平淡了。

整個漫長的暑假燕背著一大包書籍去了巴人村,在冷寂如同荒寺的山村小學一邊讀書一邊陪伴蓮姐和小菁,偶爾回城她也不去看望同學,好像這座小城與她無關,她是屬於另一個遙遠地方的女孩似的。

一個假期在貧瘠卻清秀的山鄉度過她簡直變了許多,覺得自己長大很快,班上那些男生女生卻一點沒變,和他們有了明顯距離。她最愛在清晨黃昏爬到後坡那塊大石磐上,眺望由濃綠到青紫再到灰藍的遠山,遐想山外寬廣博大的世界,確信有一天自己會大步跨躍群山到外面精彩的天地去。山巖間有矯健的鷹在翱翔,它展開的雙翅也託著燕的心情一起飛升,那是她最暢快的時候。

九月開學同學們沒覺察燕精神的變化,只看曬黑長高了,雙眸更加晶亮有輝了。易傑也沒有新的發現,直到明顯感覺到他們之間距離一拉很遠,想補救已經來不及了。初中時期女孩都比男孩成長得快,當她們開始認真領悟一些人生重要問題時,大多數男孩還是打打鬧鬧的頑童。可以結論,初中生的戀愛百分之九十九是一時衝動,或者僅僅是一種好感,隨著年齡增長只能成為一種有趣回憶。但它也很珍貴,會像天上孤獨的星辰一樣閃著微弱的光芒照耀一個人的一生。

秋高氣爽炎風陣陣的九月,快滿十五歲的初三女生燕居然有了初戀的感覺,那火熱就像九月一樣真實。這次和自作多情的易傑毫無關係,引起她心海波瀾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男子——班上新來的語文教師。

中等師範畢業的林華能夠分配到這所名牌中學任教,一半是幸運一半靠他的才華。在學校是高材生,地區報紙又常載他的豆腐塊文章,文局討論分配時破例分他到了小城中學,按理這學校只接受大專以上畢業生的。主管教育的領導們認為,此舉也是對中專生的一種鼓勵,比作幾場政治報告都強,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林華是個文靜的小白臉,說是十九歲可看上去只像個十六七歲的高中生。他被班主任引到教臺前作介紹面孔湧起羞紅,同學們一陣議論,女生聲音更大些,都對這個學生模樣的老師有興趣,也懷疑他是否把課程教得下來。燕第一眼看見他就覺得這位青年教師又清俊又親切,又覺得他戴那副白色秀琅架眼鏡有點多餘,老想他不戴眼鏡的樣子。而後來看慣了又認為他非戴眼鏡不可,正是那副眼鏡增添了他文雅的氣質。

新教師的語文課上得生動精彩,不但令全班同學信服,還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文學熱潮,紛紛湧向學校圖書館去借閱期刊雜誌長篇小說。這又引起部分數理化教師不滿,認為不關緊要的詩歌小說佔據學生課餘間太不值得。校長找林華談了一次話。希望他尊重學校數理化佔優勢的傳統,年輕教師內心雖然不服,還是屈從了傳統勢力,把自己教學弄得別人一樣沒啥特色了。於是校長表揚他大有進步,老教師也稱讚他這麼快掌握了教學規律實在是個人才。

然而文學的火種是頑強甚至頑固的,整個心靈充滿詩情的林華只好搞地下活動,在班上組織了個作文自學小組,燕就是組長。

燕從喜愛詩歌到小說全憑一種興趣,讀書的方式也大多囫圇吞棗,一點感受僅靠直覺獲取。自從進了林華領導的小組,才覺得心靈的一扇窗被打開了,她看見了一個豐富多採群星燦爛的文學天地,本來多思多情的少女之心更加熱忱聰慧。在小組裡,燕不但發現了自己身上潛存的文學素質,更令她高興的是發現了林華是她朦朧間喜歡和暗自尋找的男性。

她和林華接觸多了也方便了。常到他寢室裡去討論和請教讀書或作文中的問題,彼此親近得像同學而不像師生了。林華只大她幾歲,又剛從學校出來,還保持著學生時期的部分心態,也樂意和一個靈秀可人的女生交往。

林華的寢室收拾得乾淨清爽,透著一股廉價香皂的氣味,他的書桌上永遠擺著幾本厚厚的文學名著,因為他立志以大師們為榜樣將來做個大作家。燕最迷戀是他那個竹子做成的書架,上面擺滿了讓她眼紅的書籍,其中普希金的長詩《歐根·奧涅金》和羅曼·羅蘭的四卷本《約翰·克利斯朵夫》,巴金的名著《家》,以及一本殘破的書頁泛黃的三十年代名作家短篇合集,令她捧在手裡就激動不已。

一天看到了一本新雜誌,上面刊登了一位當時在國內文壇很著名詩人的新作,是謳歌建設者的朗誦詩,句子相當豪邁奔放。林華用普通話給燕朗誦時神採飛揚,似乎隨著詩人到了那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語調鏗鏘有力,這類詩歌在六十年代中期非常流行,好像代表了一股文學創作的主潮,全國跟文學沾邊的人都受到影響,林華也熱衷這種戰士鼓手式的創作。燕卻不太喜歡,坦直地對他提問:「林老師,我讀這些詩怎麼覺得不如二三十年前的詩人寫得好,不那麼真摯感人,乾巴巴有點像喊革命口號,為啥呢?」

林華覺得她幼稚不失可愛,忍不住用手撫摸了一下她的頭髮笑道:「纏綿緋惻講究優美辭句是詩歌創作中的小資產階級情調,早被革命作家批判過了。當然,大躍進的口號式民歌也不行,所以我們需要革命的浪漫主義,燕子,這就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代表作,這也許會影響一代作家和詩人,我們不能不重視啊!」他的話雖然空洞,她還是接受了:「林老師,我回去再讀一讀,肯定有新的體會。」時林華有了一種文學導師式的感覺,好像在他的指引下,小城中學會升起一顆明亮的文學新星。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田雁寧的文學小說《無法悲傷》。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小學語文教材回憶匯總

全本《寫作技巧方法》整理匯總

全本《文章寫作》整理匯總

文學小說《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全本整理匯總

全本《畢淑敏散文》整理匯總(一)

全本《民國名家隨筆散文》整理匯總

全本《文言基礎知識》整理匯總

《錢鍾書講宋詩》全本整理匯總

全本小說《都市放牛》整理匯總

這裡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文學小說《無法悲傷》(十一):洞房春色不祥兆
    鬧洞房的親友和山民終於散去,蓮和煒站在有雕花門窗的老式廂房裡,看著那對拳大的紅燭散射出溫暖的光亮,環視屋內除了一口新木箱和床上用品煥然一新之外,這個家依舊那麼簡陋空蕩。但對這對歷經數年熱戀才走入新房的男女來說,這個小家已相當豐裕和可愛了。嶄新生活由此開始,只要彼此相親相愛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 文學小說《無法悲傷》(二三):小女彷徨也悽涼
    燕已到了迷戀詩歌小說年齡,學校圖書館的新舊文學書籍都是她囫圇吞棗的目標,偶爾碰上本好書就廢寢忘食,宿舍滅燈就打著電筒藏在被窩裡看。詩情和故事牽動了心思,便一個人坐在校園一角呆呆地想,家族莊園的瓦解荒廢,一個時代和父母的亡故,姐姐們的婚姻的現狀……她從不多愁善感,想過後就把思緒拋開任其隨風飄去,活躍於同學之中仿佛什麼心事也沒有過。
  • 文學小說《無法悲傷》(二二):又敬又痛竟成婚
    新房也布置得一片通紅,不管注視哪個角落會被紅光灼得心跳眼熱,再也無法安靜。她看過不少小說、電影,少女的心曾憧憬過新婚的各種情形,卻沒一次像眼前這樣。那些刺目的紅,真有點像血,這聯想和後來發生的事實,伴她度過了一生,稍許記起內心就再也無法安寧。喜宴辦得豐盛,大酒大肉的香氣從縣委機關飄散到全城,許多不能來參加婚禮的居民們都聞到了,還把它化成有滋有味的話題在小城流傳。
  • 文學小說《無法悲傷》(九):山深草細吃禁果
    回想剛才真有點色膽包天,萬一有放羊娃或者拾柴禾的山民撞見,一個野外縱情的桃色新聞就會遍山傳開,然後流散到渴求欲望的縣城,那些在下流龍門陣中泡大的庸俗男女便添油加醋,他們無法更改地成了人人關注的姦夫淫婦……這個閃念嚇出煒一頭冷汗,他飛快穿好衣褲,跳到離蓮丈多遠的地方,惶亂地朝四周張望,生怕發生什麼意外。
  • 英國文學的獨特氣質: 「烏託邦文學」與「反面烏託邦文學」
    莫爾的《烏託邦》一書對後來的英國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進一步勾起了作家、思想家們對未來社會藍圖設計的興趣,以致出現了許多仿作,重要的有培根的《新大西島》、莫裡斯的《烏有鄉消息》、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等。如培根(1561—1626)的《新大西島》(1627)是一部烏託邦傳奇性質的小說,書中描寫了那個神秘島嶼上的各種機構與習俗。
  • 圖書館文學作品閱讀指南不容錯過的文學小說暢銷書《洗河》
    文學類作品在很多圖書館都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圖書館文學作品閱讀指南多偏向經典名作的推薦,有時也會破例推薦一些新人出版的圖書,對於讀者而言在閱讀時有了更多新的可供參考的選擇。目下,新出版文學小說暢銷書《洗河》被國內多家圖書館收入囊中,在讀者群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成為文學類圖書閱讀不容小覷的熱門小說。
  • 新欄目內容:小說名著翻譯《文學少女》
    >《渴求真愛的幽靈》:激烈而直接的情緒表現、家族內鬥、佔有欲《沉陷過往的愚者》:三角戀情、對過往的遺憾、補償、同伴、釋懷《背負汙名的天使》:追求夢想不成的怨恨、自責、表為美意實為錯誤的保護、一體兩面《絕望慟哭的信徒》:一廂情願、欺騙、背叛《懷抱花月的水妖》:家族權勢、家族壓力、壓力下追求的真情《邁向神境的作家》:事分表裡、小說與現實上的差異
  • 第十一屆丁玲文學獎·小說獎
    第十一屆丁玲文學獎·小說類作品獎:葛水平 中篇小說《德吉梅朵》   葛水平的中篇小說《德吉梅朵》寫的是藏族姑娘德吉梅朵的人生,儘管家庭不幸輟學踏入社會,但她受到一對漢族夫妻的眷顧,努力學習漢語並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機會。
  • 非洲文學的困境:缺席的「非洲」,無聲的文學
    《非洲文學與批評史稿》由兩位非裔學者編纂而成,囊括了非洲文學批評與理論的最關鍵文本,是非洲文學研究歷年成果的第一次遴選和集結。其中有非洲本土知識分子為民族獨立運動所激發的深入思考——何為非洲文學?非洲文學的「非洲性」在哪裡?非洲學者的批評功能為何受到挑戰?「非洲作家」應該具有怎樣的身份意識與責任感?反獨裁小說與社會現實主義小說產生了怎樣的批判效果?
  • 網絡小說與傳統文學之爭是個糊塗戰
    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網絡小說出海已經有了顯著成果。各大網站的小說都在陸續「走出去」。我本人的作品也在韓國、泰國、越南等國家推出數字閱讀和紙書出版,韓國還購買了作品的影視播放權。文化出海,有利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深國外讀者對中國的了解,增強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 成都小說創作需要文學新血液 作家們年末聚首呼喚新人冒出
    文學是一件必須要堅持的事。所以要給年輕人機會。文學是一件很有尊嚴的事,所以今天要給文學一種莊嚴感。」蔣藍建議,「作家要跟學者互動,他們願意跟蹤作家的全程,要在場評論,在場研究。「小說家也要通過訪談等擴大自己的影響,不能只靠小說作品。」
  • 電影《氣球》原著小說出版 文學細語融眾聲
    《氣球》的電影原著小說集近日已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讓讀者在一睹電影畫面的同時,也能看到同名文本的細膩質地。《氣球》收錄了萬瑪才旦極具個人風格的十部短篇小說,完整展現了更真實的藏地日常,曾榮獲《花城》、《收穫》、中國小說學會等多種年度獎項。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與《氣球》同時出版的,還有同為藏族作家的扎西達娃、次仁羅布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多位實力派作家的重磅佳作。
  • 網絡文學史料: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更迭始末
    該機構的成立旨在加強評論和研究工作,同時推出精品力作,其中將開展「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評選工作。按照設定,一年兩次半年榜,一次全年榜。2016年9月13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辦、中國作家網承辦的2016年度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半年榜揭曉。《將夜》《餘罪》《我欲封天》等10部作品入選已完結作品榜,《擇天記》《慕南枝》《儒道至聖》等10部作品入選未完結作品榜。
  • 殘雪與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殘雪接受西方文學影響的必然性
    吳亮先生緊隨其後,也談到人們面對殘雪小說時「理所當然地聯繫起了卡夫卡、超現實主義、精神分析和異化理論,」並認為這樣的聯繫「顯然加強了殘雪小說的深奧性和象徵意味」。蕭元也在文章中提煉出殘雪小說的一些母題,找出其與西方其他一些現代派作家創作之間的聯繫:「等待和尋找,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兩個重要母題,這方面的經典之作有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索爾·貝婁的《尋找格林先生》。」
  • 張昊蘇評《晚清政治小說》︱瓶與酒之爭:世界性文學何以在地
    《晚清政治小說:一種世界性文學類型的遷移》,[美]葉凱蒂著,楊可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9月出版,353頁,定價45元從「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到「中國現代文學」,時間的遷轉當然是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則是,中國「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實際上為「和世界各國取得共同的思想語言的文學」(嚴家炎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學熱點鉤沉
    《首卷語》提到:「所謂新寫實小說,簡單地說,就是不同於歷史上已有現實主義,也不同於現代主義、先鋒派文學,而是近幾年小說創作低谷中出現的一種新的文學傾向。這些新小說的創作方法仍然是以寫實為主要特徵,但特別注意觀察生活原生形態的還原,真誠直面現實,直面人生。雖然從總體的文學精神來看,新寫實小說仍可劃歸為現實主義的大範疇,但無疑有了一種新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善於吸收、借鑑現代主義各流派在藝術上的長處。」
  • 脆皮鴨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耽美小說了解一下
    脆皮鴨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耽美小說了解一下時間:2019-07-18 10:10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脆皮鴨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耽美小說了解一下 脆皮鴨文學是什麼意思 脆皮鴨小說可以理解為耽美小說,再通俗點講就是攻和受的小說。
  • 央視曝光盛大文學網站涉黃 成網絡淫穢小說源頭
    ■新快報記者 董毅  昨日,中央電視臺《消費主張》欄目,全面報導了盛大文學網站內容販黃事件,將盛大文學旗下眾多小說網站列為網絡淫穢色情小說源頭,揭露了盛大文學對社會道德風氣和網絡文化環境帶來的惡劣影響,呼籲網絡監管部門整頓網絡文學、淨化網絡環境。
  • 小說之外:希拉蕊·曼特爾的文學碎片
    她說,第一場朗誦會即將舉行,但由於無法面對面交流,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合作,「所以我們必須成為對方的合格辦事員。」在曼特爾成為這個世界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前的幾十年裡,她將小說辛苦和貧窮的本質與文學為生活賦予的相對輕鬆的氣質結合在一起。
  • 北美華文文學的世界視野(海外華文文學·北美篇)
    作為世界華文文學版圖中的重鎮,北美華文文學創作極為興盛。北美華人作家隊伍,前期主要由來自臺灣的留學生和移民組成,現今則以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大陸新移民為主。耕耘多年的作家,有嚴歌苓、張翎、劉荒田、張鳳、黃宗之、葉周、江嵐、薛海翔等,新生代作家如伍綺詩、二湘等,他們的創作同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