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之外:希拉蕊·曼特爾的文學碎片

2020-12-15 界面新聞

小說把我們重新引向神秘和偶然,並且不去假設人們知道自己的想法或內心,希拉蕊·曼特爾。圖片來源:Ellie Smith/Contour RA

《狼廳》三部曲第三卷剛一問世,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Hantel)就回到了德文郡的書房,與演員本·邁爾斯(Ben Miles)遠程合作編劇,給《鏡與光》(The Mirror and the Light)的話劇改編賦予新的生命。她說,第一場朗誦會即將舉行,但由於無法面對面交流,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合作,「所以我們必須成為對方的合格辦事員。」

在曼特爾成為這個世界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前的幾十年裡,她將小說辛苦和貧窮的本質與文學為生活賦予的相對輕鬆的氣質結合在一起。「我沒有接受過任何批評訓練,所以我的寫作風格更輕快和風趣,而不是學術性的,」1987年,她這樣寫信給《倫敦書評》的編輯卡爾·米勒(Karl Miller)。

這封早期的手寫信是30多年來曼特爾與卡爾·米勒之間通信來往的第一封信,給曼特爾為《倫敦書評》寫的新文集《曼特爾碎片》(Mantel Pieces)打下了基礎。「《每日快報》的記者正坐在我家外面,電話鈴響著,等等……這些都是充滿諷刺的悲傷日子。」2013年,她在文章《皇室身體》(Royal Bodies)裡追溯了安妮·博林(Anne Boleyn)和凱特·米德爾頓(Anne Boleyn)的故事,在發表後引發差評,促使她發來了這封郵件。她寫道,這位英國未來王位繼承人的母親,「似乎是由一個委員會設計,由工匠打造的。她有著完美的塑料笑容,四肢的主軸是手工轉動的,並經過光潔的拋光。」

《曼特爾碎片》包含了二十篇文章,其中許多作品都反映了她對於女性身體在歷史中地位的持續關注,從1988年對雪兒·海蒂的《海蒂性學報告》的抨擊開始(「世界上一半的小說都是關於這個問題的,但海蒂想把它定性成一個科學事實」),到2017年對歷史上失去姓名的女性的沉思,靈感來自於一幅平庸的肖像畫,畫中人物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都鐸時期的女伯爵瑪格麗特·波爾(Margaret Pole)。(「當你需要他的時候,漢斯·霍爾拜因在哪裡?」)

《鏡與光》

今年曼特爾和丈夫始終待在家裡,因為兩人都有較高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在此期間,她在自傳《放棄幽靈》(Giving Up the Ghost)中動情地記述了她與自己身體的鬥爭,她的文章也揭示了這種鬥爭對她的知識分子世界觀的持續影響。「如果像我一樣,你在27歲時接受了停經荷爾蒙治療,你就會思考生育和更年期的問題,以及沒有孩子意味著什麼,因為這一切都災難性地發生了,」她說。

「這也意味著我意識到女性在醫學界遭到了怎樣野蠻的對待:她們的痛苦沒有得到控制,她們的聲音沒人聽到。一直以來都是這樣:要麼『她擋了我們的路』,要麼『她抱怨太多』,要麼『她說話太多』,或者——以瑪格麗特·波爾為例——她的子宮有問題,她在繁衍後代。所以是的,我認為女性身體的問題化是一個主題。我不希望人們認為這就是我不斷寫的東西,但這無疑是個陰影。」

雖然三部曲的中心人物是一個男人——託馬斯·克倫威爾,但這是一部由女性身體推動的歷史,尤其是不幸嫁給亨利八世的六個女人。第一卷主要講述了阿拉貢的凱薩琳,第二卷講述了安妮·博林和簡·西摩,而第三卷講述了克萊維斯的安妮。不過,正如曼特爾在下文中向露絲·克羅斯(Ruth Cross)保證的那樣,在不劇透的情況下,她對這位被拋棄的德國公主的描述「與別的版本不一樣」。

在《觀察者報》讀者提交的許多「可愛」的問題中,她對那些回溯到她之前的當代小說《黑夜之外》(Beyond Black)的問題特別感興趣,這部小說講述了被鬼纏身的超能力者艾莉森的故事。「從許多方面來說,它是三部曲的初步嘗試,這個故事考量的是人們與個人歷史的關係,以及與更大的歷史的關係,」她解釋說。

「在艾莉森這個角色中,各種皇室人物都會一閃而過,盡其所能熬過去,最終的命運仍是不受認可。我不是說公眾對歷史不感興趣,但他們認為有一個叫做真相的上鎖的箱子,只有歷史學家才有鑰匙。這就不允許死者活著——他們之所以活著,是因為他們是可以被解讀的。」

這是一個有力的隱喻,曼特爾自己也有一種衝動,那就是喚起被遺忘的以及熟悉的鬼魂,輸出到世界各地,不僅在她的小說中,而且在戲劇和電視中。「死者有很多不同的類別:那些不斷被加工的人物,還有那些被歷史所熟知的人物,但他們的名字並沒有從一代人傳遞到下一代人,」她說,」我喜歡把他們想像成曼哈頓的空氣——那似乎是一件非常美妙而強大的事情。」

《曼特爾碎片》

凱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小說家

這是一個作家對作家的問題。我很樂意只寫作但不發表作品(我從未聽其他作家這麼說過!),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或者說讓別人讀你的文字能豐富你的寫作?

曼特爾:我剛剛在讀弗洛拉·馬約爾(Flora Mayor)的《校長的女兒》(The Rector's Daughter),女主人公在書中寫道:「幾乎是像蠶織繭一樣,從沒想過要去欣賞。」我不是蠶。我發現出版很難,到了某個點的時候,我也不會堅持——我想如果我的第二部小說沒有被接受,我就會斷定我沒有市場。之後,我可能會偷偷摸摸地寫,我忍不住要寫下幾個短句。我覺得把想法寫下來很容易,但我可能需要讀者(和金錢)的誘惑來見證我完成整個故事。

露西·休斯·哈勒特(Lucy Hughes-Hallett),歷史學家和小說家

在你的小說中,死者會說話,無論是通過靈媒傳遞信息,還是託馬斯·克倫威爾的監獄牆壁上向他低語的石頭。你認為我們與死者的關係是什麼,我們欠他們什麼(如果有的話)?

曼特爾:對於克倫威爾來說,他無法利用精神分析的詞彙,死者從過去的自己身上給他的現在帶來了信息,並提醒他關於自己已經錯過的方方面面。他的意識被不斷變化的記憶穿插,他更願意將這些記憶抹去以適應當下,但死者卻像流浪狗一樣在門前嘮叨、哄騙、抱怨。不管我們和他們的關係如何,我從不覺得他們能帶來慰藉。我從小就相信,死掉的我正在經歷煉獄的痛苦——我知道這不是真的,但它始終都在。

湯姆·霍蘭,歷史學家

法國大革命是特別適合年輕人的話題嗎?宗教改革是特別適合中年人的話題嗎?如果是,你覺得哪些歷史時期可能特別適合老年人?

曼特爾:年輕人更容易感受到革命的必要性,見過的失敗案例也比較少。他們不服輸,也不相信宿命論。他們懂得如何把握時機,也能理解為什麼法國人沒有耐心坐等下一代人去改革。我認為,一個小說家如果憤世嫉俗或感到厭倦、覺得人類的可能性已經耗盡,那麼她就會失去力量。你必須出於一種信念來寫作,即事情可以不同、可以更好。

我想說,宗教改革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雖然我在20多歲的時候就想到了託馬斯·克倫威爾,但那時我不可能寫他。看看他的畫像就知道了,他經歷過太多了。

真正的老人應該回歸神話,和羅賓一起住在綠林裡,窺探那條據說會向正義彎曲的弧線。

阿曼達·福爾曼(Amanda Foreman),歷史學家

我一直想知道你是如何創造小說的結構的。《狼廳》系列寫得像一張蜘蛛網,你是怎麼做到的?

曼特爾:如果你去想一想任何有價值的小說——交錯的故事線,交織的主題和隱喻——沒有人足夠聰明到可以做到這一點。當你的腦袋裡塞滿了數據,你就必須把手拿開,看看故事自己會變成什麼形狀。你必須相信這個過程,這可能很困難,因為你必須平息焦慮,因為你的任務是不要擋了自己的路。我認為這對所有有價值的小說都是如此,不僅僅是歷史小說。你作品的中心是對小說形式的信任,你運用的是濟慈所謂的「消極能力」——你必須忍受懷疑,走上一條沒有路標的道路。

當然,在準備階段,你會需要所有的智慧、徹底的投入、一切的記憶資源。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你無法設計小說,也不能夠操縱它。你可以傾聽它的聲音,為它騰出一個空間,遠遠地為它找到合適的方式。

(翻譯:李思璟)

相關焦點

  • 第十一屆丁玲文學獎·小說獎
    第十一屆丁玲文學獎·小說類作品獎:葛水平 中篇小說《德吉梅朵》   葛水平的中篇小說《德吉梅朵》寫的是藏族姑娘德吉梅朵的人生,儘管家庭不幸輟學踏入社會,但她受到一對漢族夫妻的眷顧,努力學習漢語並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機會。
  • 張悅然《頓悟時刻》分享「文學公開課」 攜一把「小說解剖刀」重達...
    她給學生分享自己是如何走進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在寫作的過程中,又該如何在主角和配角之間把握平衡,等等。她將對小說的閱讀與人的生命狀態聯繫起來,「通過小說發出的光芒,發現自身的遺失之物,並用讀和寫,再次賦予其生命。」張悅然的文學課,得到學生們的認可。每次下課,都有同學都追著她下樓,要跟她繼續交流。
  • 文學小說《無法悲傷》(四一):文學新探意茫茫
    新教師的語文課上得生動精彩,不但令全班同學信服,還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文學熱潮,紛紛湧向學校圖書館去借閱期刊雜誌長篇小說。這又引起部分數理化教師不滿,認為不關緊要的詩歌小說佔據學生課餘間太不值得。校長找林華談了一次話。希望他尊重學校數理化佔優勢的傳統,年輕教師內心雖然不服,還是屈從了傳統勢力,把自己教學弄得別人一樣沒啥特色了。
  • 「女性是小說的命脈」:小說與它的女讀者為何長久以來被歧視?
    女性不僅在購買小說上更加給力——調查顯示,在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的小說市場中,女性貢獻了80%的銷售額——而且在參與文學節、註冊圖書館會員、閱讀有聲讀物、開通文學博客,以及加入文學社團和上夜校等方面,女性都遠遠多於男性。此外,教導孩子閱讀的多為女性(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中),而且組建讀書俱樂部的也是女性居多——這些俱樂部通常會把男性強勢拒之門外。
  • 【人人文學】李虹文誦畫:境界之內 境界之外詩六首
    境界之內 境界之外詩六首  作者/朗誦/繪畫:李虹.盈盈虹韻秋風頌境  界  李虹.盈盈虹韻/文誦畫你看一朵花笑得燦爛想像她一樣你便說她笑得毫無境界於是你取而代之你笑 燦爛笑到境界之內 境界之外
  • 這部家喻戶曉的名著,為何被稱為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小說?
    說起曾經風靡歐洲的「騎士文學」,我想當今很多讀者第一反應大概就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所創作的《堂吉訶德》。誠然,《堂吉訶德》確實是一部騎士小說,但讀者看了這部作品之後,便對騎士文學喪失了之前的興趣。所以,歷來認為,《堂吉訶德》是一部「敲響了騎士文學喪鐘」的小說。這就很有意思了,一部騎士小說卻終結了其所屬的「騎士文學」,人們反而還對其大加讚賞。
  • 即時通訊時代:書信小說成了文學的鄉愁
    ,因為即時,因為可達,因為,延宕與被截獲的可能性降低了,這個準確的有效率的時代,人們的愛越來越快,越來越輕易,也越來越廉價了。考夫曼在感嘆書信體小說是「以語言悲悼語言之不充分」時,曾比喻說:「每個書信文本在將所有的夢境、感覺、印象、意識和潛意識中的欲望等林林總總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時,都變成了一臺創傷機,一個副本,一道精神傷口,一部註定要被寫下來的手稿,一塊碎片。」書信書寫是創傷記錄,而在臨摹已有的創傷時,它的每一筆都在劃開新的創傷。
  • 從「天才女友」到「碎片」,她為女性的深層體驗找到一種表達
    陳英 譯  2020年10月 99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碎片」像沉渣泛起費蘭特的訪談集《碎片》原標題是「La frantumaglia」,這是一個在任何詞典裡都找不到的詞。有時候這些「碎片」會讓她哭泣……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那不勒斯女性童年生活的地方、她們的家庭成員、學校的同學、學習的進步或退步、溫柔或氣憤的話,還有一些很緊張焦慮的時刻、她們遭受的屈辱等等。但對於費蘭特來說,這種百感交集、內心紛亂的狀態都屬於女性,是過去文學中很少得到呈現的東西;她用「frantumaglia」(碎片)這個詞,是想給女性的深層體驗找到一種表達。
  • 圖書館文學作品閱讀指南不容錯過的文學小說暢銷書《洗河》
    文學類作品在很多圖書館都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圖書館文學作品閱讀指南多偏向經典名作的推薦,有時也會破例推薦一些新人出版的圖書,對於讀者而言在閱讀時有了更多新的可供參考的選擇。目下,新出版文學小說暢銷書《洗河》被國內多家圖書館收入囊中,在讀者群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成為文學類圖書閱讀不容小覷的熱門小說。
  • 文學小說《無法悲傷》(十一):洞房春色不祥兆
    鬧洞房的親友和山民終於散去,蓮和煒站在有雕花門窗的老式廂房裡,看著那對拳大的紅燭散射出溫暖的光亮,環視屋內除了一口新木箱和床上用品煥然一新之外,這個家依舊那麼簡陋空蕩。但對這對歷經數年熱戀才走入新房的男女來說,這個小家已相當豐裕和可愛了。嶄新生活由此開始,只要彼此相親相愛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 網絡文學史料: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更迭始末
    該機構的成立旨在加強評論和研究工作,同時推出精品力作,其中將開展「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評選工作。按照設定,一年兩次半年榜,一次全年榜。2016年9月13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辦、中國作家網承辦的2016年度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半年榜揭曉。《將夜》《餘罪》《我欲封天》等10部作品入選已完結作品榜,《擇天記》《慕南枝》《儒道至聖》等10部作品入選未完結作品榜。
  • 脆皮鴨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耽美小說了解一下
    脆皮鴨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耽美小說了解一下時間:2019-07-18 10:10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脆皮鴨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耽美小說了解一下 脆皮鴨文學是什麼意思 脆皮鴨小說可以理解為耽美小說,再通俗點講就是攻和受的小說。
  • 王增斌:《金瓶梅》文學估值與明清世情小說之流變
    其三,它的出現,是在城市市民階層日益壯大,萌芽中的資本主義因素日益發展,印刷術發達,通俗文學廣泛流行的情況下產生的。以上數點,意義頗為重大。美國當代著名小說理論家伊恩·P·瓦特在其所著《小說的興起》(三聯書店1992年譯本)一書中,從確定「小說」這一文體概念出發,認為,文學中的小說( novel),完全不同於以往散文虛構故事式傳奇作品( fiction)。
  • 網絡小說與傳統文學之爭是個糊塗戰
    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網絡小說出海已經有了顯著成果。各大網站的小說都在陸續「走出去」。我本人的作品也在韓國、泰國、越南等國家推出數字閱讀和紙書出版,韓國還購買了作品的影視播放權。文化出海,有利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深國外讀者對中國的了解,增強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 ...小說處女作《制琴記》榮登「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半島記者  孟秀麗日前,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曉,青島作家阿佔的小說處女作《制琴記》榜上有名,為入榜的5篇短篇小說之一。該排行榜是國內最早、時間最長的文學作品排行榜,也是迄今國內門類最齊全的綜合性文學排行榜;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首創於1997年,迄今已經舉辦了31屆。半島記者今日連線專訪阿佔,探訪《制琴記》「煉成記」前後故事及阿佔近期創作情況。
  • 夏日文學書單|太戳心!這11本高分小說,通宵也要讀完
    在阿信的記憶裡,小時候的夏天是在陽臺聽大人講故事,長大後的夏天是躺在沙發上一邊吃西瓜一邊閱讀小說,那些魔幻的、懸疑的、紀實的故事,就構成了爛漫的夏天。小說家生活在時光裡,是生活的洞視者和代言人。下面這些書,就是阿信這個夏天的心頭好。
  • 這本小說也忒厲害了,一部小說支撐起一個文學網站,人氣巨火
    網絡原創文學網站自最早的榕樹網站開始,逐步發展到今天,各大原創文學網站百花爭豔,相映爭輝,離不開眾多的經典小說的貢獻。甚至可以這麼說一部優秀的網絡小說能夠影響到原創文學網站的興衰存亡!現如今是起點中文網一家獨大,而其他原創文學網站都在苦苦掙扎,其中又以縱橫中文網為最,作為曾經能夠與起點中文網並駕齊驅的原創文學網站,縱橫中文網近些年算是沒落的比較厲害,能夠叫出名字的並被眾人所熟知的網絡小說寥寥無幾。小編今天要推薦的這本,就是縱橫中文網能夠叫得出名字中的寥寥幾本中的一本,因為它巨大的人氣可以這麼說在某種程度上支撐起了縱橫中文網,非常的厲害。
  • 你知道遲子建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你知道遲子建的文學作品有哪些?遲子建,是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今天小編將帶大家走進她的文學中。《額爾古納河右岸》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小說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口吻,講述了一個弱小民族頑強的抗爭和優美的愛情。小說語言精妙,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群鮮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
  • 電影《氣球》原著小說出版 文學細語融眾聲
    《氣球》的電影原著小說集近日已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讓讀者在一睹電影畫面的同時,也能看到同名文本的細膩質地。《氣球》收錄了萬瑪才旦極具個人風格的十部短篇小說,完整展現了更真實的藏地日常,曾榮獲《花城》、《收穫》、中國小說學會等多種年度獎項。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與《氣球》同時出版的,還有同為藏族作家的扎西達娃、次仁羅布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多位實力派作家的重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