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惠州日報》繼續重磅推出「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問策部門行」大型主題採訪調研活動成果報導,在4~7版聚焦惠州城市品質。
建設品質城市,既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規劃設計水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文明城市,近年來,惠州不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對標新加坡、首爾和廣州等國內外先進國家和城市的建設管理經驗,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大功夫,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讓城市耐得住細看、經得起品味。我市以繡花功夫推動城市智慧管理,活化重塑花邊嶺舊商圈,啟動上東平片區市政改造,啟動惠城區「一湖兩江四帶」城市會客廳建設,有序更新老舊社區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完成42個「惠民空間」微改造,讓老社區舊貌換新顏,讓群眾從身邊細節的變化真切體會城市品質的提升。
城市品質需要鍛造和涵養。惠州的城市規劃和建設水平不高、城市更新步伐不快,文旅內涵沒有深挖以提升城市形象,這些都是後續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本系列報導中,調研採訪組邀請惠州學院、市委黨校、市嶺東文史研究所等單位和機構的專家學者,深入相關職能部門,就惠州如何開門搞規劃設計、設立城市「大腦」讓惠州更智慧,如何以繡花功夫搞好城市更新、提升惠州城市能級,如何深挖文旅內涵提升惠州城市形象等熱點話題,開展建設性探討。
為進一步匯聚民智民力,歡迎廣大機關幹部、企業人士、市民通過惠州頭條APP、今日惠州網設置的專題討論帖,對提升惠州城市品質建言獻策,共同推動惠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侯縣軍)
【來源:惠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