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可加話題標籤了 網友:有微博那味了

2020-12-17 站長之家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微信最新資訊

 > 

正文

微信朋友圈可加話題標籤了 網友:有微博那味了

站長之家(ChinaZ.com) 10月5日 消息:近日,iOS微信發布了v7.0.17 版本,新增了表情搜索、聊天記錄不顯示以及青少年模式等新功能。此外,微信這次更新還帶來了朋友圈帶話題、輸入框搜索這 2 個「隱藏」功能。

其中,朋友圈帶話題這個功能可以說是深藏的彩蛋。用戶可在發朋友圈時長按,出現「#」符號後添加文字或直接輸入「#+文字」,即可自動變成超連結。

話題發布後,用戶點擊該標籤即可跳轉到帶該話題標籤的頁面,形式類似於微博的話題標籤。值得注意的是,在朋友圈的話題標籤頁面,視頻號動態優先,朋友圈動態、公眾號文章、搜一搜等內容其次。有運營者稱微信此舉給視頻號導流的意味已經十分明顯。

目前朋友圈話題標籤功能除了iOS最新版本,安卓最新版本也在灰度中。

相關焦點

  • 微信新功能:朋友圈可添加話題標籤,這是向微博學習?
    在這個中秋國慶小長假,大部分人都在回家和遊玩的路上,而微信團隊則悄悄給微信更新了一些新功能,其中一個比較大的變動就是:朋友圈話題標籤。 即在發朋友圈時長按,出現"#"符號後添加文字或直接輸入"#+文字",即可自動變成超連結。
  • 微信朋友圈可以發話題了!網友:「活久見」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7日訊 話題標籤可用於組織話題討論,常見於微博等社交平臺,是社交媒體的風尚標誌之一。話題標籤本身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是微信朋友圈如今開放了此功能,讓不少網友大呼「活久見」。近日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微信團隊更新了朋友圈發布話題標籤的新功能。
  • 開麥|微信朋友圈可以發話題了!網友:「活久見」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7日訊 話題標籤可用於組織話題討論,常見於微博等社交平臺,是社交媒體的風尚標誌之一。話題標籤本身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是微信朋友圈如今開放了此功能,讓不少網友大呼「活久見」。近日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微信團隊更新了朋友圈發布話題標籤的新功能。在朋友圈編輯頁面長按,出現「#」符號後添加文字,或者直接輸入「#」符號後再輸入文字內容,都可以使輸入的內容自動變成可以點擊跳轉的藍色超連結。
  • 朋友圈偷偷上線「話題標籤」,微信也在做「破圈夢」?
    編輯導語:前幾天微信朋友圈推出了一個新功能——朋友圈標籤,類似帶了一個話題,點進話題可以看見跟你一樣標籤的其他微信用戶;微信的用戶量非常大,推出這一功能是想把微信的社交做成「泛社交圈」嗎?本文作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偷偷上線朋友圈「話題標籤」,微信也在做「破圈夢」?
    原創 松果財經 松果財經微信偷偷在朋友圈上線「話題標籤」,是在做「破圈夢」?摘要現在,微信朋友圈也能加Tag了。近期,微信在朋友圈上再次做出了動作。此次微信推出標籤功能,實際上是想建立起一個泛社交圈。微博、抖音快手等一眾社區社交平臺都對話題標籤這一功能有著應用。藉助於話題標籤,能夠將整個平臺範圍內相同話題的內容整合在一起,從而進行引流。通過話題標籤來建立起一個個熱門話題欄目,從而吸引流量的流入,這種利用話題進行引流的做法正是微博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
  • 加井號可生成話題!微信聊天可以帶話題了,一起玩嗎
    微博中規定用井號「#」定義話題,比如微博正文「今天#天氣#真不錯」,其中的「天氣」就會被解析為話題,自動加上到該話題的連結。現在微信跟進微博,與好友聊天也能添加話題,玩法跟微博類似。01微信在聊天框加入話題功能11月14日晚間消息,有網友發現微信聊天對話框中也可以出現話題,只不過在最新的iOS版7.0.18版本中,尚未發現更新提示,此次或為微信開放針對聊天對話框的話題功能灰度測試,也是微信進一步提高流量分發效率的手段。
  • 微信加#號可生成話題!教你怎麼設置
    微博中規定用井號「#」定義話題,比如微博正文「今天#天氣#真不錯」,其中的「天氣」就會被解析為話題,自動加上到該話題的連結。現在微信跟進微博,與好友聊天也能添加話題,玩法跟微博類似。
  • 微信悄悄上線話題標籤:朋友圈將不再是隱秘的角落
    10月12日消息,近日微信朋友圈悄悄上線了「朋友圈標籤」功能,用戶在發朋友圈時即可添加標籤關鍵詞。類似於網站上的TAG功能,而其他用戶通過點擊「朋友圈標籤」,就可以看到很多相同話題的朋友圈說說。 這樣通過朋友圈標籤功能,即可建立一個個話題欄目,很像其他平臺上的聚會頁面。
  • 微信「話題標籤」:六度理論與二度理論的「兼容」悖論
    編輯導語:10月4日,微信朋友圈向部分用戶開放了標籤功能,用戶可以在發布朋友圈時設置話題標籤。「標籤」功能作為分類整理的工具,其實早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軟體中有應用,如今,微信也上線了話題標籤功能。這個功能能否得到用戶的青睞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本文作者的分析。
  • 微信朋友圈放大招:正測試話題標籤Tag
    微信朋友圈放大招:正測試話題標籤Tag2020-10-07 09:16出處/作者:IT之家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據報導,朋友圈這一每日曝光量達到100億次的流量池再次向部分用戶開放了一項重要功能:朋友圈標籤。
  • 微信朋友圈內測「話題標籤」,打通社交分發和搜索
    10月4日,朋友圈向部分用戶開放標籤功能,用戶可以在所發布的內容中設置話題標籤。 據36氪報導,微信在最近對朋友圈進行數次更新,開放對多個產品的分享權限。7月7日,微信小程序內測支持分享朋友圈;8月12日,視頻號支持以視頻卡片樣式轉發到朋友圈。10月4日,朋友圈向部分用戶開放標籤功能,用戶可以在所發布的內容中設置話題標籤。 「標籤」功能通常作為某一話題的內容聚合,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軟體中均有應用。微信視頻號內測一個月後,也上線了話題標籤功能。
  • 李恩德老師:朋友圈偷偷上線「話題標籤」
    李恩德老師新聞,李恩德老師發現,如今,微信朋友圈也能加Tag了。近期,微信在朋友圈上再次做出了動作。10月4日,在國慶長假之中,微信悄然的向局部用戶開放了一項新的功用:朋友圈標籤。這一新的功用與微博等其他平臺上的Tag功用相似,只需求在發朋友圈時輸入「#+文字」,即可在說說之中插入一個能夠點擊的超連結。
  • 微信聊天框加入話題標籤功能有什麼用?
    繼朋友圈增加話題標籤功能後,微信又在聊天框加入話題功能話題標籤功能加入好友圈後,通過微信添加到聊天框中。目前,在灰色模型下,交通流的分布將進一步簡化。之前,微信給朋友圈加了標籤。如果您只需發送一個標籤「#」的朋友圈,點擊標籤,您可以從朋友圈跳到新頁面,新頁面有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和微信視頻。從微信的最新行動來看,在聊天框中添加標籤是為了簡化微信生態系統中的服務門戶。入口可以通過點擊標籤信息直接進入好友圈、視頻號碼、聊天頁面、搜索等功能。
  • 朋友圈「話題標籤」= 全民推廣視頻號?
    「#+文字」,系統會自動生成可點擊的「話題標籤」,用戶點擊後即可跳轉至一個內容聚合頁,該頁面會優先展示視頻號和朋友圈內容;點擊「更多結果」,聚合頁還會展示包括公眾號、表情包、快捷服務(小程序)等內容,整體上類似搜一搜。
  • 微信新上線的「話題標籤」意在何處?未來「話題標籤」的方向是什麼?
    10月4日,微信朋友圈上線了「話題標籤」功能,一時間筆者的朋友圈全都帶上了「#+XXX」。那新上線的「話題標籤」是什麼?它和微信「搜一搜」、「微博話題」有什麼不同?微信為什麼要上線這個「看似雞肋」的功能?
  • 微信朋友圈新增標籤Tag 網友:向微博看齊?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每天曝光量達100億次流量的微信朋友圈再次為部分用戶打開了一項重要功能:Moments標籤。 「標籤」功能通常是特定主題的內容聚合,並在微博,Instant,Instagram和抖音快手等社區社交軟體中使用。
  • 關於朋友圈「話題標籤」的一些思考
    編輯導語:10月4日,每日曝光量高達100億次的巨大流量池——朋友圈向部分用戶開放了一項功能——朋友圈標籤。以往,我們經常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軟體中看到或使用「標籤」功能,而如今,微信朋友圈也正在灰度測試話題標籤功能。接下來,本文作者針對話題標籤談了談他的一些思考。
  • 朋友圈 標籤 功能來了,微信正在謀劃應用內「大循環」
    文|Toby Lu朋友圈又有新變化了。在國慶假期期間,微信上線了iOS 7.0.17版本,不少網友已經發現了在最新版本的微信中隱藏了「神秘」功能,打開微信朋友圈,用戶編輯文字內容之後可以加入標籤功能。有公眾號的運營者表示,微信此舉更新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給視頻號進行導流,畢竟此前微信已經將朋友圈開放給視頻號,並且朋友圈是微信生態體系中最大的流量地。01#標籤的網際網路含義網際網路用戶對於「標籤」功能早就習以為常,但你知道#標籤在網際網路上的使用也就僅僅才13年時間,並且大規模的使用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中。
  • 焦點分析|朋友圈裡的「話題標籤」,是微信社交分發與搜索之間的...
    微信朋友圈又放大招了。近期針對朋友圈已經有數次更新。7月7日,微信小程序支持分享到朋友圈;8月12日,視頻號支持以視頻卡片樣式轉發到朋友圈。10月4日,朋友圈這一每日曝光量達到100億次的流量池再次向部分用戶開放了一項重要功能:朋友圈標籤。
  • 微信支持添加話題標籤可導流至小程序、公眾號、視頻號
    推出「裂開」等表情後,微信又來一個有趣的更新。11月19晚,微信推出「話題標籤」功能,在聊天界面或朋友圈輸入「#內容」 ,就能點擊直達內容聚合頁,例如新聞、天氣、公交、醫院、股價、明星、影視綜藝、星座、油價、快遞等各類話題。話題標籤導向的內容,與微信「搜一搜」結果不盡相同。